(伦敦17日讯)随着英国去年12月正式加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马来西亚与英国承诺紧密合作,确保马英企业充分利用有关协定的优势。
投资、贸易及工业部今日发文告指出,马英双方支持具有前瞻性的工作计划,以强化法律服务、教育、标准与合规评估、农业及中小型企业等重点领域的双边合作。
ADVERTISEMENT
“会议还探讨在海关事务、伊斯兰金融、合作社和社会企业领域的潜在合作机会。”
据文告,投贸部与英国商业贸易部举行首届联合经济贸易委员会(JETCO)会议,标志着双方本已稳固的贸易关系得到进一步深化。
该会议由两国部长共同主持,并得益于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的支持。
成立农食与饮料工作组
投贸部长东姑赛夫鲁与英国贸易与经济安全政策部长道格拉斯在伦敦举行正面会谈,探讨加强双边贸易与投资的方式。
文告说,我国农业及粮食安全部与英国环境、食品及农村事务部达成协议,成立农业、食品与饮料工作组,旨在解决贸易障碍、促进政策交流,并探索合作潜力。
“法律服务方面,两国正通过法律服务工作组加强法律领域合作,推动基于国际公认原则的双边法律服务贸易。
延长外国律所执业准证
“其中一项重要成果是将外国合格律师事务所(QFLF)的执业准证有效期从3年延长至5年,为英国律师事务所在大马的运营提供更大确定性。双方还将继续在解决争端国际贸易仲裁等议题展开合作。”
文告指出,我国高教部与英国教育部于2023年5月签署谅解备忘录,旨在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的合作,双方将通过教育工作组,探讨跨国教育、学徒制学位、学生流动性、技能及教师培训等方面的合作。
“另外,双方将敲定标准与合规评估工作组的职责范围,强化监管合作,减少贸易技术壁垒,从而促进两国市场准入,同时通过中小型企业工作组继续支持微型和中小企业的发展。”
至于区域与国际合作,投贸部指出,英国支持大马在“包容性与可持续性”主题下发挥东盟领导作用,并期待通过今年发布的2045年东盟共同体愿景,加强英国与东盟合作。
“截至去年1月至11月,英国是大马第21大贸易伙伴,也是欧洲第4大贸易伙伴,两国双边商品贸易总额达152.9亿令吉(33.4亿美元)。”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八打灵再也31日讯)缅甸上周五发生强震,我国半岛多个州属有震感,引发民众担忧地震是否会波及我国;不过,地质学家早已驳斥该论点,并强调马来西亚仍然远离太平洋火环带,呼吁国人无需恐慌。
日前,有关我国是否已进入太平洋火环带的说法再次浮现,该论述源于大马工艺大学(UTM)地震学及地震工程研究组首研究员阿兹兰阿德南的推论。

他2023年5月接受《大都会日报》访问时,曾大胆地推论我国不再处于太平洋火环带之外,而是在火环之中,使我国容易受到地震风险的影响。
然而,根据《法新社》事实查核网站2023年5月的报道,国立大学地质学讲师诺莎希达当时受访时指出,虽然大马人不时感受到震感,但这不意味着我国处在太平洋火环带之内。
“大马不在太平洋火环带之内,且距离该地带很远。”
她于2023年5月18日接受《法新社》采访时解释,国内数个地点有震感是因为该地区接近印尼,印尼处在太平洋火环带之内,属于地震活跃的地区。
她补充,即便马来西亚有移至环太平洋火山带之内的可能性,但相关地质过程不会在一瞬之间发生,并且需要超过100万年的时间。
此外,持相同观点的澳洲科廷大学地质学家克里斯埃尔德斯教授也说,马来西亚需要数百万至千万年的时间才能进入太平洋火环带之内。
他指出,太平洋火环带涵盖北美和南美的西海岸、阿拉斯加南部的阿留申岛弧、俄罗斯东部的堪察加半岛、日本、菲律宾、巴布亚新几内亚北部、所罗门群岛,以及包括汤加和斐济在内的东太平洋岛屿,一直延伸至纽西兰。
“因此,我们不会在某一天早晨醒来后,就突然发现马来西亚已经处在太平洋火环带内,但这不意味着我们不会偶尔感受到地震的震动,或温泉及泥火山的强烈活动。
“距离板块边界更远的地方可以感受到地震,虽然马来西亚会发生地震,但并不会如太平洋和印度洋沿岸的邻国一般,如此频密发生或一样强的震级。”
相关新闻:
专家曾警告不再是“零地震国家” “半岛与东马恐现6至7级强震”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