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星洲人

|

VIP文

发布: 7:30am 18/01/2025 13583点阅

车祸

何俐萍

绵里藏心

1987年陆路交通法令

星洲人时事观点

无执照驾驶

车祸

何俐萍

绵里藏心

1987年陆路交通法令

星洲人时事观点

无执照驾驶

何俐萍.这不是意外,是人祸!

这不是意外,这是人祸。人祸的背后,有太多需要社会反思之处。有些错是可以避免的,犯错者是该给于悔改的机会,但人死了却永不能复生。

手机工作群组收到一张张触目惊心的照片,有车顶整个被削飞,丛林旁毁坏且严重变形的轿车,马路上散布着被撞得肢离破碎的零件,还有那让人不忍卒睹的脑浆,以及被抛飞在路旁死者……

ADVERTISEMENT

阴郁的午后,读着有关车祸的相关资料,时而再点开那一张张叫人感觉沉重的照片,心情无法提振起来。

那是1月14日中午在砂拉越古晋发生的一起严重夺命事故,现场先是传来车祸造成4死5伤,傍晚又添一死者,意味共有5人在车祸中被夺命。更叫人气愤又难以置信的是,肇祸司机竟是一名16岁少年,的他竟还载着3名同学。肇祸司机侥幸存,和他同车的2名同学却不幸丧命,青春年华在那刹那的猛裂撞击中戛然而止,生命永远定格在16岁……

这悲剧,能称之为意外吗?不!这就是一场人祸,一个原本可以避免发生的车祸。因为少年的不知天高地厚,因为父母的纵容和疏于管教,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悲剧。无辜丧命的还包括路过的摩托车骑士、电召车司机,还有正前往上班途中的电召车乘客,他们在前一分钟还在为生计而努力奋斗,女乘客还与家人闲话家常,那短短的数十秒却让各自的家庭天伦骤变,逝者死于非命,生者一辈子活在丧亲的阴影中。

事故发生后,团团疑问困惑我。

一、16岁少年为何可以驾驶?他了解无执照驾驶的罪行,以及可能带来的祸害吗?

二、少年胆敢载3名同学,意味他非法驾驶已一段时间,跟车的3名同学肯定知道肇祸司机还未达可驾驶的法定年龄,为何还敢坐上同学的车?是带着好奇和冒险的心态,还是侥幸认为自己不会是倒霉的那一个人?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发布: 7:50am 01/05/2025 1.8万点阅
张庆禄.国盟陷入自己制造的困局

国盟的扩张战术已经走到了尽头,撞上南墙。要支持国盟的马来选民,几乎已经全部转向了,剩下的并不卖国盟的账。马来支持率已经到顶,华人票却拿不到,国盟陷入了自己制造的困局。

亚亦君令州议席补选成绩出炉,竟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果。各方皆从中解读出有利于己方的正面讯号。

国阵巫统候选人尤斯里以5006张多数票击败国盟和社会主义党候选人,相比2022年大选时的两千余多数票,可谓是暴增。

国阵∕希盟庆祝胜利,各人纷纷唱好国阵∕希盟合作模式。希盟成功“转移”选票给国阵,让国阵在华人票仓冷水河新村取得压倒性票数。这足以说明国阵+希盟的模式奏效,在非巫裔占一定数量的选区,可说是所向披靡。

而败下阵来的国盟∕伊党候选人也没有“输”,因为已“成功”阻止国阵拿到1万8000票。

另外,伊党也守住了自己的基本盘。上届选举,伊党在亚亦君令得票6812张,此次补选在国阵∕希盟联手夹攻,以及投票率下降的情况下,仍能获得6059票,难道不是一项“成就”?

伊党署理主席端依布拉欣更宣称国盟不但保住基本盘,也吸引到非巫裔选民。

至于社会主义党候选人白华敏,更是虽败犹荣。上回大选,白华敏披甲上阵,在激烈的五角中,成为炮灰,只获586票,痛失按柜金;这一次,重作冯妇,竟在投票率低迷下,逆流而上,取得1106票,实现票数翻倍暴涨的“奇迹”。

在西马半岛,第三势方向来不成气候,如今社会主义党在国阵∕希盟,以及国盟两大阵营的围堵下,还能突围赢得逾千票,表现可谓突出。

结果,整个选战打下来,似乎没有真正的输家。

政治人物擅于放大有利于己的部分,忽略不利讯息,这种只注重阳光面的积极心态,无助于政党的改进。

换个角度看,这场补选其实揭示了各党的隐忧,问题是,他们愿不愿意正视。

国阵∕希盟的所谓的“大胜”,掩饰不了选票流失的现象。若以国阵和希盟在2022年大选的得票计算,巫统候选人尤斯里不该只获得1万1065张票。另外,白华敏的票数翻倍,是来自于希盟非巫裔选票,尤其是印裔选票。若团结政府不采取行动,挽回非巫裔选民的心,接下来的选举,会有更多原希盟支持者,转投第三势力,或者干脆不投票。

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党的票数虽大增,但这大多都是“抗议票”,并非真心支持该党。而且,即便取得逾千票,距离胜出,还有八千里。第三势力仍不成气候,别因为一朵蔷薇的盛开,而误以为春天到来。

至于国盟∕伊党,则应从补选成绩中窥见战略的局限。守住基本盘,乍听之下,感觉还不错,但这却是对国盟的“当头棒喝”。

国盟尤其是伊党,成功攻下巫统多个地盘,取代后者成为马来人的首选。2022年大选,国阵与希盟组成联盟,巫统与行动党的合作,成为炒作的议题,而国盟则沿续种族政治操作,侵蚀巫统的基本盘。而在亚亦君令补选,国盟的策略竟然失效,完全撬不动巫统的支持者。

这意味着,国盟的扩张战术已经走到了尽头,撞上南墙。要支持国盟的马来选民,几乎已经全部转向了,剩下的并不卖国盟的账。这次补选,国盟几乎是“All In”,只攻马来票,所以才一再炒作养猪场课题,而结果证明这种策略的边际效应已渐趋向“零”。

马来支持率已经到顶,华人票却拿不到,国盟陷入了自己制造的困局。

以上的分析,也许不受欢迎,但却可能更真实。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