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求你啦!求你啦!”哥哥不發一語,接著眼珠子又轉了一下,對於妹妹連日來的苦苦央求似乎有點動搖了。
“這樣吧,如果你能根據小青蛙的顏色捉完所有同樣顏色的小球,我就依你!”哥哥終於下了一道戰書。眼前這臺小青蛙捉球玩具,二十多顆紅黃藍綠的小球左滾右擺,4只小青蛙瞪著圓溜溜的大眼,彷彿不太看好這場戰鬥。然而妹妹卻是鐵了心,非贏不可,拼命按下紐鍵,啪嗒啪嗒地捉球……
ADVERTISEMENT
妹妹快滿7歲,滿腹好奇心,最近又有一顆乳牙鬆動了,她一心想揭秘究竟世上有沒有“牙仙子”!
她軟磨硬泡地纏著我們,我們無計可施之下,唯有祭出一招,只有你們兩兄妹達成協議,願意接受真相,我們才會公開說明。12歲的哥哥,不再經常掉牙了,卻怎麼說都不肯跟妹妹站在同一陣線,彷彿真相會戳破他自小信守的兒時夢,所有金幣將隨之消散。
乳牙換金幣,是哥哥從小掉牙的最大期待,因為只要將脫落的乳牙,放在枕頭底下,牙仙子會在夜半時分取走乳牙,兌換一枚金幣。英國的卡通人物佩佩豬是這麼演的,掉牙當晚堅持不睡,要等牙仙子來,最後撐不住睡著了,牙仙子便悄悄將枕頭底下的乳牙換成一枚金幣。
即使哥哥不是在家裡掉牙,而是遠在二百多公里以外的外婆家,他還是會成功兌換金幣。於是,他得出一個結論,牙仙子不分國家、地域、膚色,任何地方只要有小孩,就會有牙仙子的存在。就算他上了幼兒園、小學,一旦跟同學提起牙仙子,他都會說得眉飛色舞,至於其他同學是否收過金幣,他似乎一點兒都不關心。
不過,牙仙子也有失手的時候。有一次,哥哥起了個大早,掀開枕頭一看,裝在塑料袋裡的乳牙,還是乳牙,沒有變成金幣。他失望極了,向我們申訴牙仙子昨晚沒來,我們安撫他說,可能牙仙子太忙,還沒來呢。
讓小孩保有一份童真
他轉頭跑出去玩,沒多久又折返房裡掀開枕頭。只聽他驚叫一聲:“怎麼可能?牙仙子來過了!”他趕緊從塑料袋裡掏出一枚“熱騰騰”的金幣,慎重地收進他的專屬金幣寶盒裡。寶盒裡裝的金幣來自世界各地,如英國、希臘、俄羅斯、加拿大、中國、臺灣等,當然也有馬來西亞。
哥哥9歲那年,他在吃晚餐時掉了顆臼齒,他隨手就放在餐桌上,結果我們一個不慎,將乳牙當菜渣扔掉了!他一發現乳牙不見了,哭得呼天搶地,誓死找回那顆乳牙不可!我們唯有將已經扔到屋外大垃圾桶的垃圾袋取回車房裡。他含著淚,將一件件餿菜殘羹揪出來盤查。小小身影在黑夜裡顯得無比巨大,甘為蛀牙“忍臭負重”的決心,讓我們哭笑不得。皇天不負有心人,那顆乳牙,像是閃著金輝,被他找回了!
輪到妹妹掉第一顆牙時,她也得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枚金幣。歡喜之餘,她好奇地問哥哥:“哥哥,你覺得牙仙子是怎麼進來我們家的?”“當然是趁我們睡覺,不注意的時候啊!”“為什麼呢?”“因為她怕被人發現、拍照放上網,這樣她的行蹤就敗露了。”
妹妹若有所思,似乎不太滿意這個答案,就跑來問我們同樣的問題,並提出很多疑點。我們也反問她很多問題,最後把答案留給了她。但每次她掉牙得到金幣後,這些問題又會死灰復燃,再次上演“拷問牙仙子”的戲碼。
“哥哥,你看你看!我捉完了!捉完了!”妹妹摒著氣,黃青蛙捉住最後一顆小黃球了!空蕩蕩的球盤,就像是為了讓真相攤開在陽光底下做足準備,哥哥心知,該來的,還是會來。
當晚,我們如常進入睡前親子聊天時光,也就揭開了牙仙子的真面目。謎底揭曉後,哥妹倆並沒太多的驚訝,看來謎底只是為了印證他們內心已有的答案。但我們仍舊保證,繼續完成牙仙子的任務,直到他們不再掉牙為止。
牙仙子的童話,是為了減輕小孩對於拔掉或自行脫落乳牙的恐懼、痛楚和失落感。小孩的童真,是有期限的,有些人長,有些人短。雖然我們希望延緩保質期,讓小孩保有一份童真,勇於面對世間種種挑戰和困難。然而總有一天,小孩會透過知識和經驗的累積,一層層揭示童話背後的真相。童話的失效,也就意味著思想成熟的成長之船,開始揚帆啟航了。



ADVERTISEMENT
熱門新聞





百格視頻
眼泪,是天真无邪的侄孙们,用来攻克我的最佳武器。
每次只要看到凝聚在侄孙眼眶中,那欲落未落的泪珠;再加上小脸蛋显露出来的委屈,我的心就会不由自主地被软化,然后下意识地就会满足他们所有的要求,包括允许他们用平板电脑或手机看形形色色的短视频。
如此纵容小孩的举动, 当然引发了所有家人的异议。有一次在外国留学的表弟回来探亲,侄孙因为家里的大人们不允许他看平板电脑,而大声哭闹。特别喜欢小孩的表弟见状也无限感慨地说:“即便知道毫无节制地看平板电脑是不好的行为,可是看他们哭得那么‘凄惨’,又会于心不忍地想让他们看。”
所以说现代的小孩,是最会察言观色的人,一点也不为过。眼泪,更是他们用来克制大人,为求达到目的的撒手锏。
和侄孙们眼泪的纯粹相比,看到妈妈的眼泪,于我而言,却又是截然不同的一种心情以及感受。
也许是记性不好,小时候很少看到妈妈掉眼泪。或许不是没掉眼泪,而是妈妈躲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暗自流泪。又或许是生活逼人,导致妈妈没有闲暇伤春悲秋。可令我意想不到的是,现今已然老迈的妈妈,突然之间变得多愁善感起来。
流泪不代表不坚强
一旦打开记忆的匣子,妈妈一定会提到外婆;只要提起外婆,就一定会看到泪水在妈妈的眼眶中打转。侄孙们哭了,我们还有办法安抚。可是流泪的妈妈,往往令我们手足无措。那些我们不曾经历也不能感同身受的久远悲痛往事,说再多安慰的话,只会显得苍白无力。
外婆是妈妈记忆匣子的前半部。妈妈现今流的眼泪,想必是心怀愧疚,为再也无法弥补子欲养而亲不在的遗憾而流。
至于我,却是一个很轻易就掉眼泪的人。它可以是简单的一句话、一个画面、一个举动……不管在什么场合,只要能触动我心的人事物,我都会为之掉眼泪。很多时候也会责怪自己那不争气的泪水,总是在最不该出现的时候,控制不住地流下来,觉得自己很丢人现眼。
年少时曾经误以为眼泪是软弱的象征,因此常常提醒自己不能轻易掉眼泪。好像不流眼泪就代表自己很坚强、很勇敢似的。后来才渐渐明白,眼泪可以不必和坚强、勇敢联系起来。我的眼泪也可以像侄孙的眼泪那样纯粹,它可以只是宣泄当下情绪的管道,无需觉得丢脸或将它复杂化,硬要跟坚强和勇敢画上等号。待我明白这个道理时,却已成了一个不再轻易掉眼泪的中老年人。
犹记得刚开始学习内观静坐时,流眼泪是我静坐时的常态。那泪水,仿佛是心中最深的不净烦恼,无法控制地涌出眼眶,止也止不住。如此的常态一直持续了好几年。后来眼泪就慢慢地被其他感受接替,从那以后也就不再轻易掉眼泪。我也因此不再排斥流眼泪,而学会在适当时,以眼泪宣泄当下的情绪;慢慢学习不嫌弃流眼泪的自己,接受那个爱掉眼泪的自己。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