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星云

|
发布: 7:10pm 28/01/2025

电影

活动

森林

蔡明亮

杨贵媚

寂寞

孤独

社恐

爱情万岁

跨年

黄荟如

岛屿漂流

大安公园

【岛屿漂流】​在大安森林公园一边哭一边跨年/黄荟如

作者:黄荟如

2023年岁末,我到台北的第一个冬天,在极度疯狂的课程、阅读、论文、写作中耗尽身心以至灵魂的最后一丝力气。划开手机看见“在大安公园哭着”的资讯,封面是坐在大安森林公园长椅上哭得披头散发的照片。在大大的森林公园广场各自哭,这貌似是I人的命定跨年活动。

准备出发的当晚,我电邮送出最后一份论文翻译,为2023年to do list划上最后一个勾勾。合上电脑后,我趴在床上,的毛病突然如乌云飘来笼罩全身,恐惧凝聚成眼泪雨水般滴落,肚子同时又雷电轰隆。我努力擦干眼泪,一层层套上毛衣,鼓起全部的勇气到附近吃单人火锅。勇气用完了,眼泪也流过了,也就不必去大安森林公园了。那晚景美的冷风卷起遍地落叶,落叶卡达卡达假装是形色匆忙的脚步声,伴我一路走回到小小却温暖的家,我下定决心明年再到大安森林公园一边哭一边跨年。

ADVERTISEMENT

为什么要到大安森林公园一边哭一边跨年?我其实一直以为这是台湾人的传统,就只是想去感受感受。后来发现,活动发起人李思翰是2023年才发起这个活动的,活动发想来自30年前的》中的一个镜头,杨贵媚在尚在建设的大安森林公园长椅上一镜到底哭了整整7分钟。我喜欢这个活动,毕竟过去的一年,对有的人而言或许是丰收且充满欢乐的,值得以欢乐和烟火迎接更美好的一年;与此同时,过去的一年,对有的人而言或许也是艰辛且充满苦痛的,这些也值得以眼泪和哭泣好好挥别。

2024年岁末,我邀请筱伦一起到大安森林公园哭哭,有个伴就不怕社恐了。只是没想到,活动引发的关注越演越烈,最后蔡明亮、杨贵媚、李康生都到现场陪哭陪跨年,同时现场将播放修复版2K《爱情万岁》。现场来了3000人,已经不是I人活动了,真的万幸有筱伦,否则我绝对会哭着跑回家。我们挤在窄窄的阶梯,有零食有酒,在森林的冷风中看杨贵媚究竟为了什么哭。

无话的前奏很长,在那个没有床单却有烟灰缸的床上,一边在宣泄着,一边在和寂寞厮杀。杨贵媚穿着高跟鞋一直走来走去,一直努力在各种柱状物体挂上卖房的广告牌。我抑制住惊呼,看见各种肉体的展示,以及碎裂的西瓜。电影中的对白为数不多,男女之间只有无聊的调情,男男之间只有抢占地盘的对峙,剩下的只有无话,就连差点瓦斯中毒后也只是一片静默。一直到李康生压在床底,摇摇晃晃听了一夜的喘息后,在初升的晨光中爬上光秃秃的床吻上陈昭荣的唇,他轻轻闭上双眼迸发出寂寞的呼喊振聋发聩。现场有人在这一片寂寞的宁静中,高呼“爱情万岁”,我才惊觉原来这就是爱情万岁。杨贵媚从一夜激情的床上一直走一直走,走到还称不上森林的大安森林公园,在刚漆好的长椅上时而抽泣时而放声大哭。哭完整个结尾,仿佛要哭湿整个大安森林公园,要哭湿整个台北,要哭湿所有城市寂寞的男女。

从1994年哭到2024年

她就这样从1994年一直哭到了2024年的大安森林公园。2024年是《爱情万岁》30周年,也是大安森林公园建成30周年。30年前的杨贵媚、李康生、陈昭荣,有俏丽英俊的容颜,还有青春鲜嫩的肉体;大安森林公园,只有在钢骨水泥中冒着弱不禁风的几株树苗,还有刚漆好的长椅。

观众的灵魂还在30年前的《爱情万岁》,大荧幕尚停格在那几株瘦弱的树苗以及最后那一滴眼泪滑落的瞬间,此时30年后的蔡明亮、杨贵媚、李康生从郁郁葱葱的树林中走向30年前的那一幕,时空完成了一次神奇的闭环。

这次我没哭,只是点开了五月天的〈爱情万岁〉“此刻你也别再等,不能再等不能再等让热情变冷,就让我吻你吻你吻你直到天明……”

告别旧年,你可以哭,可以寂寞可以可以迷茫,在任何城市中的森林。

(后记:这个题目实在太长了,我想改成“在大安森林公园哭着跨年”,但修改后就会失去这个活动的忙碌感和荒谬感。“哭着跨年”是得先哭然后保持哭的状态跨年,“一边哭一边跨年”就是两件事并重,哭也很重要,跨年也很重要,要保持整个人格分裂又哭又跨年的状态。为了让这种忙碌和荒谬忠实展现,我决定保留原活动主题“在大安森林公园一边哭一边跨年”。)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发布: 7:10pm 11/02/2025
【如意安详】有要哭的光景/何国忠

1965年2月1日,第二天乙巳蛇年,苏雪林搬家,早上11时许,数名工人来,才知无车运输,工人说可代联系。霸王车不久来,共走3趟。碗橱、写字桌、凳子、书架5个,全数搬妥。张昌华选编《苏雪林日记选》提经过。苏雪林说:“旧历除夕,不免思家,但既来之则安之,但愿二年光阴早点过去。”

1965年1月1日元旦,她牵挂大姐苏孟淑,之前来信说患高血压,一度头晕身软,不能站立,“住台南时从不患病,何以一回左营便有血压高之现象?故余近来甚为担心,因之精神亦不能安静。”然后感叹自己状况一样不佳,目疾“近忽恶化,右眼久已坏,左目仅余三分之一,视力近忽模糊,看书阅报异常吃力,或是双盲之前奏?如此则生不如死。”

1949年2月苏雪林离开武汉大学往上海避难。大姐随行,二人婚姻都不如意,她长期资助外甥升学。3个月后她受聘真理学会往香港,大姐暂时投奔在台湾左营海军基地服役的次子。

为探讨屈赋与西方关系,1950年5月远赴法国。1952年,不放心患病大姐,决定定居台湾,任职师范大学。1957年离台北,转台南成功大学工作,学校配宽敞居所,她从左营接来大姐,继续姐妹家庭,大姐如常料理家里饮食起居。

1963年,南洋大学来台招聘,她在名单中。担心不能适应气候,推荐凌叔华。凌叔华和中文系主任刘太希不和,第二年聘约终止,南大回头找她。

1962年2月胡适去世,她写多篇怀念文章,反胡人士不满,她不胜其烦,此时在成大教满7年,可享1年假期。《苏雪林自传》说:“只想离开台湾,遁迹海外,所以南大聘书一来,我便接下了。”沈晖编著《苏雪林年谱长编》补充说和她针锋相对文人包括幼狮文艺主编刘心皇及《中国时报》主笔寒爵。

1964年12月31日,她写〈狮城岁暮感怀四律〉,其中第一首第三句“不任青蝇污白璧,肯搔华发走炎方”提此事。不想继续受到污蔑,宁愿白发年华,1964年9月远赴赤道。第四首最后一句说:“年来世虑都消尽,只愿余生事典坟”,典坟原指三坟和五典,泛称古代典籍。专注教书、写文章,投入学术研究,才是安宁归宿。

突起乡愁无所归属

日记提“不知余何以垂暮之年来到此异域”,不过是借事宣泄郁闷,她清楚前因后果。《年谱》1964年10月19日条说新加坡学校及公教机关每月发薪酬两次,半月薪俸三百七十余元,合台币五千余元,每月薪俸达台币万元,在成功大学每月仅领台币二千元,五倍之差,南大吸引力,可想而知。

且马新不是文化沙漠,常有意外之喜。1965年元旦读《南洋商报》,共16大张,李辰冬、巴壶天、王德昭、葛连祥、钱歌川及远在英伦的凌叔华都有文字。“看了一上午报纸,仍只看了一半。”

马新不完全陌生。定居怡保的朱昌云是旧识,二人有信往来,之前文章由他引介发表,得不少稿费。后认识《蕉风》主编黄崖。1964年12月19日和孟瑶北行,先到吉隆坡,她说不及新加坡整洁美观。黄崖当导游,参观清真寺,“瞧不出什么庄严华贵的气象。比之北京的故宫、天坛、地坛及各处的佛寺,和法国枫丹白露、梵尔塞离宫,相差不可以道里计。”第三天到怡保,朱昌云招待,游三宝洞,与“三宝太监郑和实无关系,名同而已。”她说华人把此处附和郑和传说,“倒像真是郑和遗迹一般。”

然后北游太平,喜太平湖,湖水碧绿,莲蕖菱芡,颜色好几种,香气蓊勃。湖边垂柳婀娜,花卉千名百种,多唤不出名字。“杭州西湖、武昌东湖,不过面积辽阔,气象壮丽而已,若论其迷人魅人的力量,尚不如这小小面积太平湖”。

《年谱》说“怡保市很小巧,但却有一湖名太平闻名遐迩”。太平朋友看了肯定不舒服,终究是好书,小错略过就是。《自传》提好友谢冰莹在太平教书3年,日子幸福:“我立身湖上,忽发奇想。我的家乡名太平,这个小城也名太平,若能在这里买亩余土地,筑茅茨于此湖边,则终老此乡可也。”

最后到槟城,先演讲后观光。到极乐寺、蛇庙、升旗山。街市如画,晚间更美,住槟山酒店,居高临下,一片灯海,“灯光隔几条街便不同,五色斑斓,眩人心目”。突起乡愁,她说台湾非故乡,大陆回不去,乡愁从何而至?竟说不出,此身如一缕游丝,无所归属,只有凄恻感觉。看着夜景,“悲来填胸,有要哭的光景。”此次旅游半岛共9天。12月27日回到新加坡,继续教书。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