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30日综合电)央视新闻报道,2024年嫦娥六号完成了人类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壮举。今年,探月四期后续的嫦娥七号、嫦娥八号的研制工作也将稳步推进。其中,嫦娥七号计划于2026年发射,不但将搭载首个在月球飘动的旗帜,也将前往月球南极寻找水冰存在的证据。
作为中国探月工程四期的基石任务,嫦娥七号包括四器一星,分别是包括着陆器、轨道器、巡视器、飞跃器的主探测器,与一颗通信中继卫星,著陆区选址在月球南纬85度以上的南极-艾特肯盆地区域。
ADVERTISEMENT
飞跃器将首次在月球开展飞越探测,飞越到月球南极阴影坑里勘查,寻找月球可能存在的水或水冰。巡视器也就是月球车,将和轨道器、着陆器在内的科学探测仪器与嫦娥八号组成月球南极科研站的基本型。
嫦娥七号将获取全月球、着陆区与巡视区域的遥感和就位科学数据,并为月球科研站建设奠基,与后续发射嫦娥八号组成月球南极科研站基本型。
嫦娥七号计划2026年发射,将前往月球南极寻找水冰存在证据。此外,科研人员还在推动后续嫦娥八号及国际月球科研站的任务论证工作。
央视报道,嫦娥七号将搭载科普载荷,尝试利用电磁场的相互作用,实现旗帜在月球上飘扬。如果计划顺利,这将是第一面在月球表面飘动的旗帜。
在深空探测实验室,科研人员正在北京和安徽两地联合开展嫦娥七号科普载荷的研制工作,这个载荷的创意来自长沙的小学生们,将和嫦娥七号探测器一同前往月球南极,尝试利用电磁场的相互作用,实现旗帜在月球上飘扬。
深空探测实验室未来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张天柱说:“我们知道在月球上是真空的,它没有大气,所以很难像地球上一样通过风力使旗帜飘扬。小学生们的想法是什么呢?就是我们在旗帜的表面,布置这种闭合的回路导线,通入双向的正反方向电流,透过电磁场的相互作用而使旗帜飘扬起来。”
如果计划顺利,这将是第一面在月球表面飘动的旗帜。张天柱指指出,通过这种方式有助于建立青少年对中国航太事业的了解和认知,并激发他们未来从事航太事业的兴趣和热情。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华盛顿2日综合电)美图私人航天公司Firefly Aerospace的蓝幽灵号(Blue Ghost)月球着陆器成功进入月球轨道,并开始传回令人惊叹的月球视觉影像,包括月球背面的近距画面,这个区域从地球上无法看到,是着陆器从高椭圆形轨道转移到距离月球表面约120公里的低椭圆形轨道后拍摄的。
蓝幽灵号还拍摄到月球南极地区的壮丽画面,展示了月球表面布满陨石撞击坑的岩石地形。
Firefly Aerospace的蓝幽灵号副首席工程师约瑟夫马林在电邮中指出,“蓝幽灵号传回的最新月球影像令人难以置信,仿佛置身于梦幻之中。虽然我们对影像的大致效果有所预期,可是看到由我们自己的航天器拍摄的真实月球陨石坑和巨石画面,令人感到无比兴奋,更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经过所有努力,我们离最终目标已经如此接近!”
蓝幽灵号2月8日离开地球轨道,经过数天旅程来到月球,目前处于为期16天的月球轨道飞行的中途阶段,计划在星期日尝试着陆月球表面。
着陆器载了10台美国太空总署(NASA)的科学和技术仪器,作为商业月球载荷服务(CLPS)计划的一部分。CLPS是NASA更广泛的阿尔忒弥斯计划的一部分,旨在50多年来首次将太空人送上月球。
NASA:为太空人登月做准备
NASA阿尔忒弥斯在IG写着:“像蓝幽灵号这样的机器人任务在月球进行科学实验、测试技术和展示能力,为太空人登月任务做准备,最后为载人火星任务奠定基础。”
蓝幽灵号预计在月球近侧的远东边缘、位于“危海”(Mare Crisium)盆地边缘的拉特雷尔山附近着陆,这里是个直径超过483公里的古老火山地貌。着陆后,蓝幽灵号将在月球表现正常渡过一个完整的月球日(约14个地球日),进到月球夜晚来临,黑暗和低温将导致航天器停止运行。
14日拍摄从月球视角看日食
马林说,蓝幽灵号的工程师对着陆后收集的数据,以及他们希望拍摄的影像充满期待。他说:“除了计划从CLPS实验中向地球传输的大量科学数据之外,我们还期待在3月14日拍摄一场日食。届时,地球将遮住太阳照向月球表现的光线,使蓝幽灵号进入阴影,持续约5小时。”
3月14日的事件是从月球视角看到的日食,从地球的部分地区可以看到月食。
“随后,我们将在3月16日拍摄月球日落,并有望验证月球尘埃悬浮现象(也就是月球尘埃似乎在表现票浮),这个现象最初由最后一位登月的阿波罗太空人在月球上描绘。”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