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国内

|

全国综合

发布: 1:05pm 31/01/2025

印裔

嘻哈音乐

中文歌

WoShiJay

印裔

嘻哈音乐

中文歌

WoShiJay

视频 | 印裔歌手唱中文歌 盼用嘻哈音乐打破种族藩篱

视频|印裔男孩唱中文歌 盼用嘻哈音乐打破种族藩篱
WoShiJay和张静汶合作推出嘻哈新年歌曲,引起网民的关注。(视频截图)

 

(八打灵再也31日讯)“我是Jay,黑皮肤的华语和淡米尔语说唱歌手!”

ADVERTISEMENT

网络媒体今日自由大马(FMT)报道,本地多种语言说唱歌手(本名蓬姆基兰,Ponmugilan Sekaran),打从幼稚园开始就接触中文,加上小时候目睹作为歌手的父亲登台演出后,受到了音乐的启发,随后又因为接触,开始对说唱有了热情,继而开启了自己的嘻哈说唱之路。

他说,由于从小就接触中文,加上喜欢学习不同的语言,因此造就了他在创作作品时都会使用中文混杂其他语言。

他表示,作为多元种族语言文化的一部分,他希望通过嘻哈和音乐来打破种族障碍,使大马嘻哈音乐越做越好,让更多人可以看到一个没有肤色之分的场景。

“我本身是印裔,但是我所创作的作品都是以中文为主,因此我才给自己贴上‘黑皮肤华裔小子’的标签。”

15岁萌起推广嘻哈文化想法

他说,他去年与张静汶发布了新年歌曲《你不知道咩》(You Donno Meh?)后获得很大的回响。这首歌以其朗朗上口的节奏、泰米尔风格和流畅的中文说唱吸引了观众点击关注。

他透露,他在15岁中学求学时期就萌起了想要推广嘻哈文化的想法。

“在一次学校口语考试中,我被老师要求背诵一首马来传统诗歌,当时我就觉得传统的念法很陈旧,因此就提出想以说唱的方式朗读,而老师也一口答应让我尝试。”

“那次的朗读,老师给了我满分,这让我受到很大的鼓舞。”

后来,他对说唱的热情被Yogi B、Dr Burn和Stylomannavan等当地泰米尔嘻哈偶像所点燃。2011年,他以地下泰米尔说唱歌手的身份开启了自己的音乐生涯,并且与他的兄弟和表弟组建了Aathitiyanz乐队,并在Stylomannavan的指导下磨练技能,让他更坚定自己要朝说唱歌手发展的心愿。

视频|印裔男孩唱中文歌 盼用嘻哈音乐打破种族藩篱
WoShiJay以中文混杂其他语言推广说唱,希望能以音乐来打破种族障碍。(视频截图)
华语说唱 面对发音问题的挑战

在三个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二的WoShiJay坦言,作为非华裔,但是却以华语说唱,他都一直面对发音问题的挑战。

“我有口音的问题,因此有不少人会攻击我的发音不够标准,这些建议我都虚心接受。”

“我会继续把中文练好,以便能够提升中文发音,这样才能让更多人接受我的音乐。”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发布: 1:56pm 27/02/2025
印裔偏爱打电话另有隐情? 网解惑:淡米尔语打字太麻烦!
印裔偏爱打电话另有隐情? 网解惑:淡米尔语打字太麻烦!
网民指出,淡米尔文的系统有多达247个字,包含12个母音、18个子音,以及216个母音和子音组成的复合字,因此在手机上输入时,会出现字音缺失或不准确的情况。(示意图)

(八打灵再也27日讯)印裔群体爱“煲电话粥”?一名网民在社交媒体贴文指经常看到印裔同胞更偏爱通过电话沟通,反观其他族群更倾向用文字讯息沟通,帖子引起关注讨论,意外揭露是因为淡米尔语的口头使用比文字更方便!

网媒《人民邮报》报导,Threads用户“纳特”日前发布一则帖子,指观察到印裔同胞爱“煲电话粥”的行为举止,令人感到好奇,因此发帖询问网民的看法。

纳特指亲眼看到一名印裔男子骑着摩托车、戴着头盔,仍能使用手机与人通话,甚至指其同事“一讲电话就是整粒钟。”

纳特表示其提问并非种族主义,而是出于好奇心,因为其本身会倾向面对面沟通,而身边友人也跟他一样,发现到印裔同胞有类似爱打电话的行为。

对此,有网民留言指出,印裔族群用电话沟通,比起输入淡米尔文的讯息来得更简单方便。

网民解释道,英文和马来文的系统只有26个字母,而淡米尔文的系统却有247个字,包含12个母音、18个子音,以及216个母音和子音组成的复合字,并且在手机上输入时,会出现字音缺失或不准确的情况。

换言之,淡米尔语复杂的语言系统让印裔同胞在使用上,口头交流会比文字交流容易许多。

纳特的帖子一天累积逾1700次点赞和逾450条留言;网民在帖子下展开讨论,有人就提出许多华裔在联系时倾向发送语音信息,而巫裔群体则偏爱以他们独有的简写马来文发讯息交流。

有非印裔网民自称嫁给了印裔丈夫后,她同意纳特说的“煲电话粥”行为,而丈夫曾告诉她,电话上语言沟通,比在手机里打字容易多了。

不少网民也附和指在使用淡米尔语时,口头交流确实比文字讯息更方便。

不过,有网民批评纳特的提问具有种族意识,提醒他扩大社交圈,有者也指出“煲电话粥”是习惯,不能单看一个人的文化背景和种族。

“观察人们的‘生活场景’,而不是只看他们的文化和种族。抱着这样的心态,可以让你与人有更深入的连结,避免过度简化他们的身分。”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