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溪大年12日讯)“垃圾……垃圾……呣通黑白倒(不要乱倒),垃圾……垃圾……乎人真烦咾(让人真烦恼),乡亲啊乡亲,大家斗阵来(一起来)大家相招做环保。”
这首慈济功德会的环保歌曲,在每个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就会重复播放,让人跟着轻轻地哼唱。
ADVERTISEMENT
慈济人每当到了这日期,就准时在早上8时到斑鸠湾城镇的大路边(靠近大草场)主办环保运动,让当地居民把能再回收的物品载出来,交由慈济志工分类。
慈济志工会耐心的向每一名居民,讲解能回收或不能回收的物品,如果不能回收,居民就要自行的再拿回去丢弃。
能回收的物品包括报纸、纸皮、旧衣服裤子、铁、铝罐、旧家电、薯片包装、音频、录像带、光碟、铁罐、利乐饮料包装、塑料袋、气泡袋、塑胶容器(不透明)、书本和杂志。
不能回收的物品则有化妆品盒子、鞋子、袜子、镜子、玻璃面板、木制家具、床垫、枕头、头盔、牙膏管、盘子、碗、瓷器、卫生纸、复写纸、米袋、塑料吸管、拜祭用品、包装纸、塑胶餐具、发泡胶、水果包装袋及一次性塑料托盘。
张秀美:居民自行分类交志工
慈济志工发言人张秀美接受星洲日报《大北马》社区报专访时指出,环保活动去年5月启动,当时她与几名慈济志工在此主办环保活动。
她说,斑鸠湾城镇是有许多华人居民的地区,因此萌生了在此主办环保活动的念头,让更多人加入。
“当时的反应不错,我们张挂横幅,在斑鸠湾城镇的各社交群组发布消息,我们也翻译成国英语,也希望友族可以把可回收的物品拿出来分类和回收。”
她说,刚开始的时候,一些友族会前来了解情况,久而久之他们也会在指定日期,把能回收的物品拿来分类。
“经过多个月的努力,非常欣慰看到许多居民已自动自发的把各种能回收的物品拿出来,还自行分类后再交给志工。”
她指出,志工们也会带自己的小孩来帮忙分类,看到小孩子很投入,志工深感开心。
到华小分享环保课题
张秀美指出,慈济志工也会到双溪大年各华小进行“爱惜物命”和“环保活动”醒觉活动,讲解让更多小孩子知道需要好好珍惜物品,不要随意乱丢。
她说,目前慈济志工已到新民A校、新民B校、双溪拉兰中华学校、老街场华小。
“未来我们希望能到更多学校去讲解和分享环保课题。”
小孩和父母做环保很幸福
在美丽的星期日早上,小孩能跟随父母出来一起做环保,这是多么温馨和幸福的事情,让简单的一个早上有着不一样的心情写照。
当民众把能再回收的物品拿下车时,2名小朋友王靖涵(9岁)和郑楷豫(8岁)就会上前提取,帮忙慈济师伯分类工作。
记者看到一名民众把一张铁椅子拿来时,他们就先剪掉铁椅子的塑料绳,再把一条一条的塑料绳抽出。
王靖涵热爱环保工作
王靖涵的母亲何汶玲是慈济人,她们都会在每个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准时报到,王靖涵也参与慈济幼儿团。
何汶玲说,王靖涵是新民B校的学生,她把女儿带来后,让女儿进行分类和环保工作到早上10时30分,再载女儿回家,准备中午12时到学校上课。
“她很喜欢和热爱环保工作,因此每次到月底的时候,就会主动要跟着出来做环保。”
林芝荫:儿子期待做资源回收
郑楷豫的母亲林芝荫说,这是她与儿子第三次参与。他们是去年9月开始此环保行列。
她说,她是通过新民B校的义卖会,得知慈济有在斑鸠湾城镇做环保,因此就携带儿子一起来参与。
“郑楷豫非常期待做资源回收,他得知隔天要参与的话,就会自己一早醒起来。”
詹宝平:鼓励用环保餐具
慈济志工詹宝平指出,他刚加入慈济大家庭,他呼吁更多人参与这项有意义的活动。
他也会教导民众自行分类,因在这里有篮子列明有什么物品可以回收,只须依据把物品投放入篮子。
他也常鼓励民众为了环保,可使用环保餐具,不要使用一次性筷子或塑料汤匙。
大年志工不分昼夜分类
在双溪大年还有一个类似的环保活动,地点在庆隆花园,是在晚上才出来行动。
此外,双溪大年的居民比较熟悉的环保站是在老街场甘榜拉惹,民众可自行载再回收物品到环保站。
在该处的环保站也有一班默默耕耘的志工,不分昼夜的在该处行分类,为了就是帮忙地球减轻负担,勿制造更多垃圾。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大多数人回忆过往时,情感都是积极的。科学证明,怀旧的感觉会以有趣的方式改变人的大脑。人们在怀念旧人旧事时,情绪体验与“快乐”的感觉最接近。过去的美好经过美化的滤镜和想像的加工,可以提升幸福感……
社群媒体掀起了怀旧潮,单单脸书就出现了“光阴的故事”“风云人物志”等专页,晒出名人旧照和绘声绘影的八卦故事,赢得网友一致的赞扬。
已过的CCTV央视春晚群星云集,乐坛传奇人物王菲时隔多年惊艳亮相,演唱新曲〈世界赠予我的〉,让人怀念的歌声破空而出,叫观众震撼又迷醉。她的歌有怀旧元素,让人重温昔日的美好时光。
想起老伴在世的时候,最喜欢坐在客厅的沙发上静静地听歌,看ASTRO重播的粤语长片和西方经典电影,似乎从怀旧中获得疗愈。现在我也反复聆听他留下的怀旧英文金曲100首,〈雨的旋律〉〈只有你〉〈烟雾迷蒙了你的眼睛〉。叮叮咚咚的雨声和一声声灵魂的呐喊迷蒙了我的眼睛。
根据维基百科,怀旧(Nostalgia)一词源自希腊语的“回家”和“痛苦”。原本是指对于故乡的思念,随着时间的推移,怀旧的概念已扩展至人们对过去经历或时光的情感反应。一首老歌、一部老电影、一张旧照片、一件珍藏的信物甚至是文化符号,都能引起强烈的怀旧情绪。尤其音乐能让人快速产生怀旧情绪,抵消无聊、孤独与焦虑感。
怀旧被列为人类27种主要情绪之一(6种基本情绪为快乐、悲伤、愤怒、恐惧、厌恶和惊奇)。心理学研究指出,怀旧情绪往往与特定的情境或人物有关。通过怀旧与过去的连结,有助于增进亲人与朋友之间的情感联系,让人想起昔日的美好。
大多数人回忆过往时,情感都是积极的。科学证明,怀旧的感觉会以有趣的方式改变人的大脑。人们在怀念旧人旧事时,情绪体验与“快乐”的感觉最接近。过去的美好经过美化的滤镜和想像的加工,可以增强心理韧性,从中发现自我价值,提升幸福感。
普通会员 | VIP![]() |
VVIP | |
---|---|---|---|
星洲网平台内容 | |||
星洲公开活动 | |||
礼品/优惠 | |||
会员文 | |||
VIP文 | |||
特邀活动/特级优惠 | |||
电子报(全国11份地方版) | |||
报纸 | |||
这也是为什么当我们读到描写童年的散文、听到故乡的歌曲、遇见老朋友、吃到熟悉的家乡食物时,就会产生一种想要回到过去的情绪。回顾过去的美好时光,可以让人短暂地忘却眼下的烦恼,找到片刻的心灵慰藉。
在社会文化层面上,怀旧文化逐渐成为一种社会思潮。如经典电影重拍、老歌翻唱、时尚与设计领域的复古风潮卷土重来,反映了消费者对怀旧情感的需求。怀旧不是年长者的专利,年轻人也会缅怀旧时生活,只是怀念的方式不同。他们会追忆学生时代的似水年华,再将记忆中的片段珍藏起来。随着岁月与经验的淬炼,这些回忆成为成长的助力,让他们更有勇气面对未来。
当朋友在脸书分享共同的旧时回忆时,能够激发强烈的情感共鸣,增进彼此的熟悉度,深化人际关系。旧时光是回不去了,但能借着怀旧情怀重新体验昔日的回忆与情感,挺好的。
相关文章: 叶蕙/下一站,你要去哪里 陈静宜/那些我们都懂的食物暗喻 张丽珠/大城小景 再见青春2NE1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