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19日综合电)中国深圳福田区率先推出基于DeepSeek开发的人工智能(AI)数智员工,近日首批70名“AI公务员”正式上岗!
据中共深圳福田区委宣传部微信公号上周六的消息,福田区的这批智慧政务“数智员工”覆盖政务服务全链条,包括公文处理、民生服务、应急管理、招商引资等11种领域政务工作,可满足240个业务场景使用。
ADVERTISEMENT
“AI公务员”上岗让网民担心抢了公务员“铁饭碗”。有网民指出,AI的发展正加速取代工作岗位,还有人戏称,没想到首批受到冲击的是公务员。
提高效率及完成率
据介绍,通过数智员工的服务,个性化定制生成时间从5天压缩到分钟级,公文格式修正准确率超95%,审核时间缩短90%,错误率控制在5%以内;将执法笔录秒级生成执法文书初稿;民生诉求分拨准确率从70%提升至95%;企业分析筛选效率提升30%等。
此外,“AI任务督办助手”的跨部门任务分派效率提升了80%,按时完成率提升了25%。
福田官方称,该区以DeepSeek为引擎,不仅是一次技术升级,更是政务生产关系的系统性变革。
这些AI员工的知识库,源于福田近10年积累的1.2亿条各类政务数据,由此构建覆盖政策法规、办事指南、历史案例等专属知识图谱,加上具备DeepSeek通用能力,结合各部门各单位实际业务流程,形成量身定制的个性化智能体。
配有“监护人员”指挥工作
但官方强调,这些AI助手并不能单独决策。
南方plus客户端报道称,由于仅是辅助政务,福田区每个“AI数智员工”均配有“监护人员”指挥其工作,并对其负责。
福田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副局长高增说,AI数智员工是一种通过人机协同提高工作效率、进行减负的工具助手,可辅助开展公共管理和服务,并不能单独决策,“不能算是AI公务员”。
他指出,福田区去年开始梳理AI技术和业务相结合的应用场景,生成的70个数智智能体AI账号可承担多种角色,此前一直采用其它国产模型,今年开始切换到DeepSeek。
深圳市福田区人力资源部门工作人员则表示,AI数智员工尚新目前不会缩减福田区下一步的招聘名额。
未来更多政府部门将引入AI
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表示,未来更多政府部门和机构将会引入AI技术,实现政务服务智能化、自动化,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虽然AI的应用可能会影响某些传统岗位,但也会催生出新的职业和就业机会。
王鹏指出,AI的应用也会促使人类转向更高价值的工作岗位,如政策制定、决策支持等,人们因此应积极拥抱技术变革,不断提升自身的技能和素质,以适应未来的就业市场。
学者:AI或可取代重复单调工作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关系专业副教授詹靖也分析,AI更可能取代重复单调的工作,但无法取代需要情绪智商或跨学科深度学习的有意义的工作。
DeepSeek与各地产业“联姻结对”引发中国打工人惴惴不安,担心AI大举渗透职场可能引发失业潮,舆论场对公务员“铁饭碗”不保的讨论也开始多了起来。
部分网民戏称“混日子的可以下岗了”,不少人类公务员危机感加重,表示“这帮DeepSeek的AI打工人,正把福田区的铁饭碗敲得叮当响!”有公务员并吐槽“AI公务员不用发工资,不用交五险一金,只交电费就可以,最重要的是任劳任怨,完全忠于领导。这简直就是降维式打击”“再这么卷下去,年底评优就要输给AI‘新同事’了!”

各城市陆续部署DeepSeek系统
AI公务员对中国职场的冲击并非局部。在广深两市之前,中国多地政府过去一周已接连宣布完成政务系统连接DeepSeek。
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媒体“青橙融媒”2月15日报道称,该市大数据管理局近日完成DeepSeek-R1在政务外网的本地化部署,呼和浩特由此成为内蒙首个将DeepSeek应用于城市大脑的地区。
官方微信公众号“赣州改革”2月14日通报称,江西赣州市已完成政务环境DeepSeek系列大模型部署,成为全省首个成功部署上线该大模型的地级市。
江苏卫视日前报道,近日,江苏南京、苏州、无锡、常州、盐城、连云港等地的城市算力网陆续宣布上线DeepSeek系列大模型。
DeepSeek据报还与超过15家央企国企展开合作,覆盖通信、能源、金融、汽车、科技等多领域,加速AI多场景、多产品广泛落地。
中气象局探讨DeepSeek观测气象
另外,中国气象局考虑将DeepSeek应用于气象观测。
中国气象局相关直属单位也在会上围绕推动DeepSeek在气象观测、预报和服务中的深度融合应用做了交流发言。中国气象局总工程师潘进军也出席会议。
据中国气象局官网上星周五消息,中国气象局当天专题交流研讨如何推动DeepSeek大语言模型与气象业务服务结合和应用问题。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华盛顿28日综合电)根据科技媒体TechCrunch报道指出,目前GPT-4o图像模型已经展现出对动画风格的极高拟真度,尤其在模拟吉卜力工作室的细腻手绘风格,大大超越Google Gemini与 X的Grok等产出成果;与此同时,生成式AI对侵犯版权的争议,又再度被推向舆论高峰。
针对这波“AI模仿动画”的创作风潮,芝加哥知识产权律师Evan Brown受访表示,这些图像生成式AI目前在法律上确实是处于灰色地带,目前根据美国著作权法,“风格本身不构成著作权保护对象”,因此Open AI等AI公司透过模型生成“近似吉卜力风格”的图像,在法律上尚无构成明确侵权。
未获权充训练是否“合理使用”
然而,如果这些AI模型是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撷取大量动画片段作为训练资料,就可能涉及著作权争议。此类案例已在美国法院中成为争论焦点,具体是否构成“合理使用”(fairuse)仍待司法厘清。
目前AI侵犯版权争议层出不穷,包括《纽约时报》在内等多家媒体与出版业者,已对Open AI 提出诉讼,指控其未经授权使用新闻内容训练大型语言模型,其他被指控的科技企业还包括 Meta、Midjourney等AI图像平台。
Open AI原先预计,将免费开放此功能给ChatGPT的广大用户,但Open AI首席执行员阿尔特曼周三却宣布,“ChatGPT的图像功能比我们预期的还要受欢迎,尽管我们原本的预期已经很高,但由于需求量远高于负荷,因此新推出的AI图像功能将推迟向免费用户开放”。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