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复刻拉丁美洲的魔幻与浪漫
“许多年以后,当邦迪亚上校面对行刑枪队时,他便会想起父亲带他去寻找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百年孤寂》马奎斯著、杨耐冬译
ADVERTISEMENT
当Netflix释出预告,说书人以西语念出这段被誉为永垂不朽的小说开篇时,我就觉得这次的翻拍或许是非比寻常的。
哥伦比亚作家马奎斯的《百年孤寂》曾被誉为最难翻拍的小说,他以一个家族六代人的兴衰史,书写文明进程的起落。发现新大陆与科学,迷恋炼金与偏方,间中穿插瘟疫、战争、恋权、奢靡与乱伦。
《百年孤寂》时间跨度长、登场人物多,马奎斯曾说如果翻拍,那必定会是一出上百小时的电视剧。话虽如此,马奎斯在世时从来没有交出小说的翻拍权。
其中一个原因是他希望故事能以西语(西班牙语)来呈现。可以想像过去好莱坞环境不似现在多元多语。当时仍以白人演员和英语为中心,西语是弱势语言,不受好莱坞工业青睐。所以推测《百年孤寂》若是在当时翻拍,成品很有可能无法还原小说中的拉丁美洲文化,最后诞生的只是一个白人想像的《百年孤寂》。
但2024年的Netflix跟大家证明他们做到了。
唯有西语可以完成马奎斯最私密的书写
Netflix影集的《百年孤寂》不再是过往常有被“漂白”的翻拍,全拉丁裔的制作班底,服饰、道具、实景搭建全都源自哥伦比亚的文化与手工。导演还亲身到加勒比海附近体验当地生活,种种努力就是为了呈现南美洲的现实与魔幻,还原马奎斯笔下的“马孔多”。它不只是小说中的镇子,更是马奎斯童年的时光。
1928年生的马奎斯自小跟外公外婆住在加勒比海沿岸的一个小镇上,他们是他认识世界的入口,尤其是外婆信手拈来的鬼故事与传说,给儿时的马奎斯留下很深的印象。成年后马奎斯到报社当记者,开始关注社会的政治与时事。多年来动荡不安的南美洲政局,再加上小时候听来的奇人轶事,最终在他39岁那年豢养了《百年孤寂》。
了解这些背景后便可以理解马奎斯执意《百年孤寂》只能以西语来呈现的决定。因为它不只是一门语言,更是一种文化图腾,披覆南美洲大陆上的血统、宗教、传说与迷信。生于这块土地上人们对爱欲、尊严、死亡都有他们的信仰与意志。切换了语言,这一切都无法成立,所有的行为动机、魔幻写实都会格格不入。
那感觉像地震
像邦迪亚上校参战之前跑去找哥哥阿卡迪奥,问他还记得小时候的事吗?当年阿卡迪奥对小邦迪亚说过自己每晚出去找女人的事情。小邦迪亚问他,性爱是什么样的感觉?
“那感觉像地震。”少年阿卡迪奥意犹未尽地回味性爱初体验时,用了个毁天灭地的形容词。这是原著中兄弟俩为数不多的对白之一,他们性格迥异,阿卡迪奥更是年少就离家,很难琢磨他们的感情有多深。
影集巧妙安排这句台词在临别时分再现,幽微地展现兄弟俩深藏不露的感情。
阿卡迪奥说:“我当然记得。那感觉像地震,所以我们男人才会害怕死亡。”哥哥对弟弟没有说出口的,其实是叫他要活着回来。这也让后来阿卡迪奥到行刑场救弟弟的场景更加深刻。
爱欲的背后是求生的意志,马奎斯在《百年孤寂》中常以怪诞为形式,实际上埋藏着实在的情感与意志。
黄花飘落时
《百年孤寂》影集最大的优点就是完美复刻了小说,它精准地掌控重点与细节,用8集讲述了第一代邦迪亚家族的故事。从建立马孔多,到小邦迪亚成为上校,最后以老邦迪亚的死收尾。以第一季来说可以说是一气呵成,每个人物包括马孔多镇都有完整的成长弧。
老邦迪亚是马孔多的领导人,具备冒险精神,也有强大的规划能力。他在一片蛮荒之地上带领大家建村,让每个房子都能获得充足的阳光和流水,生活顺利得有段日子每个村民都年轻力壮,还没有人死亡。
暮年的老邦迪亚因失智而急速退化,最后离世的时候整个马孔多都在下黄花雨。它们覆盖了屋顶、堵住了门槛,铺满街道既魔幻又浪漫。
我认为这场魔幻的黄花雨背后,是拉丁美洲文化的死后信仰。这些小黄花应该是“万寿菊”的象征。当地人相信万寿菊会开在死后的世界,每到亡灵节花的香气就会引领亡者回家。马奎斯是以拉丁美洲的彼岸花,送别马孔多的灵魂人物。
《百年孤寂》的魔幻并非不着边际,马孔多不是一个魔法世界,而是建立在现实的文化背景和人物关系上,所有的对白和动机才合理成立。这些都是拉丁美洲这块土地上历经不同的殖民、信仰与种族文化所建构出来(即使是荒诞不经)的现实,无法被其他语言文化取代。
相关文章:
【《百年孤寂》影剧拾粹 02】伊藤树/家族的心事与孤寂 如谜雾散去(上)
【《百年孤寂》影剧拾粹 02】伊藤树/家族的心事与孤寂 如谜雾散去(下)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奎斯生前极力反对翻拍《百年孤寂》(One Hundred Years of Solitude),因为他认为小说中的魔幻现实元素无法通过电影手法完美传达。在作者生活的时代里,电影工业囿于技术局限,特效粗糙突兀,难免让作者对翻拍这件事不抱信心。但Netflix用事实证明,《百年孤寂》并非无法翻拍,现代特技手法能够实现作者与读者的奢望,通过绝美绚丽的画面将魔幻现实元素值拉好拉满,达到一流的观影水准,使得这部被誉为最难翻拍的文学巨著终于能够原汁原味带上电视屏幕。
正所谓100个读者就有100个哈姆雷特,Netflix的《百年孤寂》是否符合马奎斯心目中的版本,我们永远无法得知,但能确定的是,呈现给观众的这个影集版是来自专业剧组的最佳读者版本。我们能知道的事实是,开拍前剧组严谨遵循作者家人的条件,选角清一色哥伦比亚籍演员,不以英语而是以西班牙语为媒介语,拍摄场地在哥伦比亚取景,花费一年时间打造布景,尽可能满足原著设定,以专业行动和严谨态度向作者献上最大的致敬。
个人认为这部影集版最大的成功在于演员的精湛演技。虽然他们对于国际观众来说相对陌生,但也因为这样,他们没有以往的角色包袱,能全情投入和发挥角色魅力。另一方面,观众不会太注意演员本身,而更能聚焦在故事上,极力发掘角色的性格和动机。这就犹如漫威宇宙当初选角的情况,刻意聘请二三线演员担当超级英雄角色,不让演员的个人魅力盖过角色气场,有异曲同工之妙。
对于从未读过原著的观众来说,影集版是友善的入门,尤其能解决作者刻意重复使用人名,使得读者搞混同名角色的问题,影集版的每一个何塞·阿尔卡蒂奥和奥雷里亚诺都有各自一张专属的脸,不再是面孔模糊的后代(不过追溯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依然烧脑)。对读者而言,影集版除了能快速回顾原著的故事脉络,亦能通过视觉体验到原本仅存于想像之中的魔幻现实元素。
政治,战争,杀戮,这般人生还有意义吗?
《百年孤寂》分成两季,故事被拆成上下部,第一季结尾停留在奥雷里亚诺上校的征战,如此安排很巧妙,似乎带出与原著稍微不同意味。从故事的起点,马康多的发展史就如同一个孩童的成长,自混沌中诞生,起初岁月静好,生活无忧无虑,人们按照个人喜好过日子,直到某一天政治介入,生活方式彻底被干涉,人们在挣扎之中缓慢坠入地狱。
奥雷里亚诺上校原先也与政治保持距离,坚持不站在保守党和自由党其中一方,直到他亲眼见证无辜妇女活生生被士兵打死,体内的正义感滚滚涌现,自此才义无反顾踏上革命之路。哈维尔在《无权势者的力量》曾说:“每个人以各自的方式,成为体制的支持者和牺牲者,参与者与受害者。大家都是体制要控制的对象,也都是体制的主人,是牺牲品,也是工具。”奥雷里亚诺上校一心铲除保守党势力,带领人民走向自由,初心甚善。然而历经战事的他,却又建构另一个独裁体制,屡次破坏两党和谈的局面,将他原本渴望救赎的人民一再推往万劫不复的深渊。尽管他具备预知未来的能力,能预测父亲之死,深陷战争与权力漩涡之中的他竟没参悟,他透支人生一切所追求的终点将会是一场虚无。
在《百年孤寂》中,相爱的人面临爱人死去;一个白手起家的家族达到金玉满堂后复一无所有;在荒野之地建立的马康多小镇从崛起慢慢走向湮灭;政权频繁更迭似瘟疫不断纠缠人民的生活;曾经具有威望的开荒人晚年失智度日;年轻人在革命事业中洒热血献头颅。通过上帝般的全能视角,我们看到人们再怎么努力,最终都在“获得”与“失去”、“生存”与“死亡”、“希望”与“绝望”、“快感”与“痛楚”之间不断折磨撕裂,而这些相对的概念在影集版的加持下变得更加立体,将“孤寂”一词渲染至极致,深深打进我们的心坎里。世界局势动荡不安,战事纷扰,普通人如我们就像求助无门的马康多居民,即使拥有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般的智慧看透真理,也只能被捆绑在原地,终究无可奈何。
更多文章: 亚瑟王/《The Secret of River》理解与接纳中寻找自我 王晋恒/《影后》无处隐藏的身外身,转瞬即逝的梦中梦 羊老贼/《最后生还者》优秀电玩改编关键在于剧情 黄爱玲/《照明商店》有死亡,方有珍惜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