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星洲人

|

VIP文

发布: 7:30am 23/02/2025

教育部

黄家和

华教

微型华小

陈绍谦

吃饱了吗

微型华小搬迁

星洲人时事观点

陈绍谦.如果微型华小不再有学生

如果真的没有学生了,是否还要固守原地、维持运作?如果资源能够更有效地调配,为何要让城市的孩子挤在拥挤的教室,偏远地区华小的教室却空空荡荡?

上周,中小学全新学年开始,校园里又充满了生气与活力。

ADVERTISEMENT

在这朝气满满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一些关于偏远地区微型华小的报道,例如一些学校没有新生、新生中没有华裔、全校学生巫裔居多等。令人动容的是,许多热心的董家协成员为了华小的存续四处奔走,不遗余力为微型华小寻找新生来源,出钱出力,甚至提供载送服务,苦撑华小的生存,确保学校依然有零丁的学生来源。

另一边厢,副部长明确承诺,华小一间都不能少,并强调在他任内绝不会关闭或合并任何微型华小。

这些热心人士努力守护微型华小的背后,是对当地的深厚情感,以及对微型华小未来的深深担忧。他们害怕一旦学校因缺乏生源而被迫关闭,华小的总数将会减少。

然而,黄家和的承诺,貌似不足以让关心微型华小的人士有足够的信心,面对一些地区走向没落、华小缺乏学生来源的事实。否则,他们也不会这么努力,不惜耗费时间和金钱,甚至绞尽脑子,展开“学校自救”计划。

微型华小的故事,就像一部有笑有泪、可歌可泣的电影。画面是纯朴的小镇、自给自足的村民和天真烂漫的学生。这份美好的背后,却是令人苦涩的政治现实和华小华社的困境,也折射出政治博弈的复杂性。

如果国家教育政策让人有信心,热心人士或许会更愿意接受城镇的现实变迁。合理的做法,是让缺乏学生的微型华小搬迁到华小需求迫切的城市地区,让资源得到更好的配置,既解决偏远地区学校学生来源不足的问题,也缓解城市华小学额紧张的困境。

但黄家和的承诺似乎并未触及这一核心问题,或许是他不想扮演“坏人”的角色。“华小一所都不能少”的承诺,最终沦为空洞的口号,既无法帮助面临学生来源危机的微型华小,也无法解决城市地区华小爆满的困境。

城市地区的华小无法按需求增建;微型华小的董家协,又担心学生流失后学校关闭。教育部本应在其中协调资源、统筹规划,但最终,城市和乡村两地的华小都辛苦。

真正的教育改革,应该以学生的利益为首要考量,而不是屈服于政治上的妥协。如果微型华小真的没有学生了,是否还要固守原地、维持运作?如果资源能够更有效地调配,为何要让城市的孩子挤在拥挤的教室,偏远地区华小的教室却空空荡荡?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