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言路

|

社论

发布: 9:00pm 23/02/2025

社论

教育部

师资短缺

华校

华青

教师学士课程

社论

教育部

师资短缺

华校

华青

教师学士课程

社论.鼓励华青投身教育,缓解华校师资荒

华教需要大家共同守护,有意投身教育领域的,应积极提出申请,为华文教育的未来作出贡献之际,也为自己开启深具意义的人生之路。

ADVERTISEMENT

农历新年过后,华教迎来好消息。2025年(PISMP)从周一(24日)起招生,华小组名额首次突破1500个,今年一共开放1678个名额,写下10年新高。与去年的784个名额相比,今年大增114%。与此同时,华小组华文课的名额也增至105个,相比去年(30个)增加了250%。

华教的发展一直面对不少挑战,当中包括华小学生人数减少,以及的问题。这两大问题对华教的发展相当关键──学生人数下降,学校可能面临关闭风险,而师资短缺的话,学校则难以有效运作。

华小学生人数下降涉及多种因素,情况繁杂,不易处理,相对之下,师资供应的问题似乎更为可控。

遗憾的是,这些年来华小师资短缺的问题一直未能解决。长来来去去,政府也换了几任,但问题依旧,华教人士年年重复同样的呼吁,教育部只是一味“缝缝补补”,始终无法提供充足的师资。

师资短缺的问题有多严重?教总主席谢立意表示,华小师资不足是个老问题,数十年来都无法解决,目前还有约1400个教师空缺有待填补,对学生的学习和学校的运作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另一方面,董总主席陈友信指出,师资短缺问题不解决,才是让华文教育被连根拔起的危机。他透露,有一所华中的家教协会,因为老师绝大部分都是马来人,如今开会都使用马来文。

虽说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但教师也是不可或缺的角色,师资的短缺不仅会拖累教学素质,也会影响华教的发展。

无论是从捍卫的角度,或提高教学水平的立场,我们都必须致力填补师资缺口。

最直接的解决方案就是教育部根据需求录取更多人进入华小组,以填补教师空缺。去年,教育部成功填满784个开放名额,但仍不足以满足华校的需求。今年的名额翻倍,达到1678个,如能顺利填满,相信有助于缓解师资不足的压力。

然而,这并非轻而易举之事。去年共有4311名申请者,为填满784个名额奠下基础,随着今年的名额大增,估计需至少8000人申请,才能形成足够的人才库。华教组织和其他华团应积极配合教育部,鼓励更多华裔子弟提出申请。

捍卫华教、守护多元教育体系,不能止于口号,必须付诸行动,身体力行,投入其中。华文教育的薪火相传,需要各方的努力,不能只靠单方面支撑。教育部已迈出一步,开放更多的名额,然而,若得不到华裔子弟的积极响应,这项举措恐将功亏一篑。

华社常埋怨师资荒,抨击当局缺乏决心,如今出现曙光,何不把握机会,一步一步把师资的缺口补上,进一步推动华校发展?

华教经历多年风雨,仍能屹立不倒,结出丰硕的教育果实,靠的就是华社上下的坚持和付出。华教需要大家共同守护,有意投身教育领域的华青,应积极提出申请,为华文教育的未来作出贡献之际,也为自己开启深具意义的人生之路。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发布: 7:40am 30/03/2025
吴奕品医生.回应黄家和:虚有其表的国旗扣章

教育领域里,还有好多更重要的更急迫的事等着部长和副部长去处理。人民之所以抱怨与批判,之所以掀起舆论,是因为教育部不分轻重缓急。倘若教育部已经妥善解决其他燃眉之急,再来随心所欲的落实这些有的没的计划,我想不会有人会去介意。

拜读教育部副部长黄家和在其脸书关于国旗扣章的贴文,我有话要说,不吐不快。

我想说的是,孩子不会因为佩戴了国旗扣章,而变得特别爱国;反之,孩子却有可能因为爱国,而自发性的佩戴国旗扣章。如今教育部的举措,实属主次不分,本末倒置,毫无意义。

副部长在贴文中提到,为了减轻家长的负担,教育部特别为学生分配两枚国旗扣章。其潜在意义代表着,扣章是免费的,不花家长半分钱。但是副部长您有所不知,这所谓“免费”的扣章,之所以能够“免费”必定是由政府买单,这难道不是人民的纳税钱吗?难道这不是家长辛苦挣来的钱吗?这负担,究竟是增加了还是减轻了呢?

我想绝大多数对这项措施持反对意见的人,其中一个考量就是安全问题。家长会担心戴在胸前的扣针,有可能会不小心弄伤孩子。但我们的副部长却信誓旦旦地宣告,他孩子带了两年巡察员扣章,至今未曾擦伤过。在医学里,我们持守一个原则,就是不加害原则,任何有可能会为病患带来害处的举动,我们都不去做。此外,我们也提倡“预防胜于治疗”的基本保健概念,切勿等到事情真的发生了,才来后悔早知道。并非每个孩子都是乖巧安静斯文,有机会当上巡察员。现实中有一些孩子是特别好动调皮捣蛋的,有谁能百分百确保这扣章不会是一个弄伤孩子的利器呢?

副部长在其贴文中,其实是认同佩戴国旗扣章只是一种表面的形式,而课纲改造才是真正的内涵所在。请问,两者真的没有冲突吗?今天教育部要为孩子灌输什么样的思想呢?只要表面形式上的功夫做得好,就行了?是这样吗?

教育部一直强调,佩戴国旗扣章有其意义,透过这项措施,能够让孩子们更加爱国,更加团结。请问,教育部是基于哪项研究,得到如此结论?一个人的爱国程度与国民间的团结程度,是属于定性数据,是无法量化的。请问教育部如何得到“佩戴国旗扣章能促进爱国情操”的结论?我得到的唯一结论,是大家因为“国旗扣章”而更加团结一致的去批判教育部的“不务正业”。

佩戴国旗扣章究竟有何意义?正如我在文章开头所提到的,这需要有主次之分。爱国在前,佩戴扣章在后。我因为爱国,所以主动佩戴国旗扣章,这是爱国所可能做出的一种举动,这才是国旗扣章的实质意义;而非因为戴上扣章,就会突然变得爱国。爱国这件事,不是表面功夫,不能操之过急。

我认同我们需要打造的是一批能够以马来西亚人自豪的孩子们。我也认同我们需要让孩子们都能够团结和谐。而教育部去年开始推动的昌明大马世代“GenMadani”活动,也确实能灌输昌明爱国情操、团结互助精神,我绝对认同这是对孩子们的思想塑造。既然教育部已有如此实质的计划,何不将之深化与升华?何须费神于一些虚有其表的无谓之事?

副部长一直强调,这不是零和博弈,不是教育部给了国旗扣章,就会剥夺其他的福利。政府如此爱民,致力为学生谋福,我深表感激。但只因如此,教育部就能任意妄为吗?政府爱民,基于关心人民以及国家财政的挑战,首相因此不领薪水,内阁成员继续减薪,在这样的情况下,这笔钱难道就不该被善用于其他更有意义的事上吗?不会觉得讽刺吗?这确实不是零和博弈,却也并非双赢。

教育领域里,还有好多更重要的更急迫的事等着部长和副部长去处理。人民之所以抱怨与批判,之所以掀起舆论,是因为教育部不分轻重缓急。倘若教育部已经妥善解决其他燃眉之急,再来随心所欲的落实这些有的没的计划,我想不会有人会去介意。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