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隆坡24日讯)投资、贸易及工业部长拿督斯里东姑赛夫鲁指出,2024年贸易表现刷新纪录,贸易总额达2.879万亿令吉,而2025年目标增长5%。
他说,尽管2024年贸易额同比增长9.2%,将2025年目标调整为5%主要是基于地缘政治和全球经济不确定性的考量,相信这仍将与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目标4.5至5.5%保持一致。
ADVERTISEMENT
去年出口额逾1.5万亿
他今日召开新闻发布会时说,2024年的出口额超过1.5万亿令吉,其中对东盟、美国和台湾的出口皆有所增长,电子与电气(E&E)产业占其中的39.9%,超过6千亿令吉。
东姑赛夫鲁他强调,若美国实施关税或其他国家出台新的贸易措施,都会对我国造成影响,因此需要更加灵活应对,调整预期。
他提到,大马多家本地半导体企业营收超过5亿令吉,部分企业年复合增长率(CAGR)超过30%。
在数字经济领域,截至2024年第3季度,已批准的投资额达64.8亿令吉,超越2023年全年的60.5亿令吉。
“从2021至2024年第3季度,由大马投资发展局(MIDA)及大马数字经济机构(MDEC)累计批准的数字领域投资额达2095亿令吉,创造了74704个就业机会。”
其中,数据中心投资占69%(1454亿令吉),成为数字经济投资的主要驱动力。
FTA重启谈判解决棕油问题
他说,马来西亚——欧盟自由贸易协定(FTA)谈判已经重启,棕油问题已经得到解决。
“我们已解决欧盟关切的问题,并遵守了相关标准;然而,仍有其他领域需要进一步探讨,以确保最终协议符合双赢原则。”
他补充,大马希望协定涵盖数字经济和绿色经济,并确保本地企业能够充分参与,带来积极影响,而目标是在明年完成谈判。
他说,马来西亚——新加坡供应链合作工作小组(SCWG)谈判于去年11月开始,旨在加强双边合作,推进提高供应链弹性的工作。
另外,第31届东盟经济部长非正式会议(AEM)将于2月28日在柔佛迪沙鲁举行,届时将就地缘政治影响、促进贸易与投资、打造包容性与可持续发展路径、建设数字化韧性的东盟、东帝汶加入东盟、东盟经济共同体(AEC)2026-2030战略规划等重要议题进行讨论。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吉隆坡28日讯)种植及原产业副部长拿督陈泓缣表示,中国对大马棕油业的持续支持,对推动我国经济增长发挥着重要作用。
“2024年,大马向中国出口的棕油及其相关产品总值达到105亿7000万令吉,作为大马种植及原产业副部长,我非常自豪地强调,马中两国在棕油产业的合作密切。”
加速高附加值棕油商业化
他今日于马来亚大学中国研究所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马中论坛活动上致开幕词时表示,作为全球主要的棕油供应国之一,大马承诺为中国企业提供稳定、高品质的棕油供应。
“我们通过大马永续棕油(MSPO)认证,降低碳排放,确保棕油产业的环保标准,并为全球粮食和能源安全作出贡献。”
他指出,大马棕油因其优良品质和广泛用途,在食品加工、动物饲料、个人护理产品及生物基化学品等领域深受欢迎,这与中国市场对高品质产品的需求高度契合。
“随着大马任2025年东盟轮值主席国,我们期待中国主席习近平的到访,相信届时两国将迎来更多深入合作的机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甄占民认为,两国应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两国政治互信,共同维护东盟的“中心地位”,构建开放包容的区域架构,推动亚太国家开展真正的多边主义合作。
他提到,东海岸铁路建设进度已超76%,仅施工阶段就拉动当地经济增长2.7%,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
“双方应当以共建‘一带一路’与‘昌明大马’理念为契机,加强基础设施、数字经济、绿色发展等领域合作,积极探索新兴领域合作机遇。”
他也指出,希望两国智库共同研究双边关系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为两国政府提供更多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决策建议。
马来亚大学助理副校长林爱莲也在会上致欢迎词。
其他出席者包括马来亚大学中国研究所所长饶兆斌、马来亚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国际战略研究系副教授海伦娜、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与亚太和全球战略研究院院长李向阳、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情报院副院长杨新铭及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李晓琳。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