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隆坡26日讯)早前卸任的前马来西亚驻美国大使拿督斯里纳兹里日前返回马来西亚,畅谈任期内面对美国因大马支持哈马斯而多次被施压及召见的经历。
解释没促成安华特朗普通话
他昨日接受三人组播客Trick Lama的专访时,也解释了没法促成首相拿督斯里安华与甫上任的美国总统特朗普通话一事。
ADVERTISEMENT
他说,特朗普在1.0(上次担任总统)时期的美国国家安全顾问罗伯特,在美国大选后,即去年11月15日曾经约见多名驻美大使吃饭。
“当时罗伯特叮嘱我说:确保你的首相在特朗普上任当天,要打电话祝贺他,即便没法和特朗普通话,没有关系,有人会记录下来,至少你要让特朗普知道大马首相有尝试打电话祝贺。因为特朗普就喜欢这一套。
“我有把这个讯息转达了给首相的政治秘书法汉。我相信首相办公室也有尝试打给特朗普。”
纳兹里指出,对于特朗普始终没有和安华通话,有其他东盟国家领导人在特朗普就任的3至4天后有通话,他认为这也在情理之中。
“全世界都知道安华强烈支持哈马斯的立场,你也知道美国总统是亲以色列的,特朗普因为你的立场很强烈而不和你说话,我认为这十分公平。
指特朗普将更专注本土课题
“罗伯特也告诉我,特朗普这次任期不会再像1.0时期那么热衷到各国访问,他要更加专注在该国课题。不过对我而言,即便特朗普不来吉隆坡,而是外交部长过来,这也已经足够了。”
纳兹里也分享了任期内4次被美国国务院召见的经历。
他说,2023年3月上任驻美大使至同年10月7日一直都风平浪静;在10月10日,美国国务院基于安华发表支持哈马斯立场而召见他。
“其实我并不清楚我应该做什么,我是觉得对方责骂我是不公平的,对方要求我向马来西亚转达美国施压的立场,我要求作出回应,对方同意了。
“于是我告诉对方,我是马来西亚驻美大使,我的职责只是处理大马与美国的关系,以色列不在其列,我也不关心以色列。大马和以色列没有外交关系。
“我告诉他们,我们关注的是巴勒斯坦人被迫避难等事情,这是我们的立场,我也说对于你们支持以色列的立场,我们也不高兴。
“我也反问,你们的美国驻马来西亚大使没有被召见,为何你要召见我?至于转达看法,美方应该要求由美国驻马大使向大马转达,而非通过我。
“我用妥善方式回应,并没有生气,我坦言我们不喜欢犹太人,我们相信联合国的两国方案,这是我们所承认的,如果我们现在就承认以色列,那么就会让以色列获利。”
纳兹里表示,可能他是属于政治委任的大使,如果是外交任命的,可能不会多说什么,他认为既然安华委任他,他应该维护安华。
他说,美国国务院第二次召见他,是关于安华在卡塔尔访问期间会见已故哈马斯领袖依斯迈哈尼耶。
“我当时回复,联合国没有定义哈马斯为制裁的恐怖组织名单,而依斯迈哈尼耶也是巴勒斯坦经过民主程序选出的领袖。”
他说,第三次是安华回应伊朗应当反击以色列事件,而最后一次则是安华谴责西方有“中国恐惧症”。
他说,第5次对方只是通知可能会召见,但是最后对方放弃了,主要是关于安华到俄罗斯访问。
另外,纳兹里坦言,如今回国了他十分高兴,因为美国的只是官邸,而在马来西亚的才是他的家,他接下来的打算是帮助安华赢得下届大选,继续担任首相。
没打算帮巫统做事
他指出,他目前还是巫统区部主席,但是他没有打算帮巫统做事,而他与安华的交情也比较好。
“既然巫统和安华是结盟关系,相比他们不会因为我支持安华而开除我吧。”
称马公司无需担心美加税
另外,纳兹里认为,大马公司无需太担心美国的提高关税政策,因为美国并没有选择性或针对大马。
他相信,只要我国的投资环境良好,始终能够吸引到美国外资前来。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安华的外交政策,无法采取任何过于激进的大方向,反之,时刻需要保持中立。当年东盟的不结盟运动立场,或许可以重新获得启发。
马来西亚的外交政策,不能像日本、韩国或其他国家随意更动来讨好美国和特朗普,跟随人家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我国并不是像其他国家的单元社会,可以轻易找到一个代表国家人民的外交取向。除了区域的现实,政策的制定也和国内的多元社会结构息息相关。至少,在决策时需要平衡国内的三股势力的期望。
第一股势力当然脱离不了穆斯林世界的国际情势。最近任期结束回国的前美国大使纳兹里,不就说了以当前我国高调支持巴勒斯旦的立场,就难以讨好美国,也因此没有机会与特朗普通个电话。
安华面对国内穆斯林政治的竞争,以及他个人的信仰因素,尤其是过去对巴勒斯旦的同情。随着穆斯林世界对以巴冲突的沮丧,安华政府带头在国内大张旗鼓、声势浩大地反以。在实际的行动上,主要是在一些场合发表有立场的意见,然后捐点钱,此外,也没有太大的动作了。这就是现实,即使是最有感的事情,去到尽也就只能做到这个样子。
第二股势力,当然是国内对中国的外交期待。这项期待,并不只是来自华人社会。华社内部也是多元的,亲中者是多数,但是也同时出现反对的声音。对我而言,华社和中国的关系,是很自然的。语言和文化的连结,是历史的产物。除了商贸的往来,在新媒体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以及各种教育和旅游的接触,加深了相互的认识和关系。
而对应马来人社会,亲中的立场,也会造成他们在政治上的担忧。所以在一些政策,还是要顾及马来社会对中国的看法。而且其中的看法,却又跟华社密切关联,有时候马来社会反中的情绪,其实是针对国内华社与
普通会员 | VIP![]() |
VVIP | |
---|---|---|---|
星洲网平台内容 | |||
星洲公开活动 | |||
礼品/优惠 | |||
会员文 | |||
VIP文 | |||
特邀活动/特级优惠 | |||
电子报(全国11份地方版) | |||
报纸 | |||
中国交往的回应。他们担忧的是华社因为中国崛起,而出现了在利益分配上的优势,进而掌握更大的政治权力。但马来人社会,也不是只有单一的看法,他们是分歧的。
第三股势力是亲西方,或者亲美。这是自英殖民时代遗留下来的,主要是在英文教育源流成长的政治和经济精英,不少视西方为主要的学习对象,也希望国家像先进国一样,经济富裕,更自由和开放。这个势力一直存在。不过,由于现在西方的乱象,仰望欧美的心态已经出现转变,在势力上也逐渐式微。但在全球的现实中,尤其经济和科技的影响下,和欧美脱钩是难以想象的。
从上的分析可以推论,安华的外交政策,无法采取任何过于激进的大方向,反之,时刻需要保持中立。当年东盟的不结盟运动立场,或许可以重新获得启发。在一个国际局势可以因为一场在白宫的记者会而尴尬逆转,区域地缘政治一再变化多端、世事难料的环境下,实在难以奢侈的期待尘埃落定。最好的做法是静观其变,万不得已,还是得以不变应万变。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