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言路

|

读者观点

发布: 7:20am 26/02/2025

零食

食品安全

眼球造型软糖

零食

食品安全

眼球造型软糖

李一峰.需更细节化监管儿童零食

为了保障儿童的,政府必须采取更严格的监管措施,更精准明确化儿童食品安全法规的标准,甚至细节到可能引起降低吞咽风险的体积、形状及黏性。

日前一名10岁男童因吞食,而导致缺氧窒息死亡的事件,再次引起了人们对儿童零食监管方面疏忽的担忧。儿童由于食道发育尚未成熟,对食物的咀嚼和吞咽能力有限,因此市场上销售的儿童食品,尤其是零食类方面的食物,是必须要有更严格的把关,才能防止类似悲剧再次发生。

ADVERTISEMENT

我们见到目前市场上的儿童零食,不但种类繁多,其中还不乏造型奇特,味道香浓且颜色鲜艳的食品,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然而,这些食品往往存在安全隐患,除了潜在的食品成份,一些体积较大质地光滑且具备黏性的软糖类食品,更是会直接对孩子构成进食安全威胁。

此次事件中的眼球造型软糖,便是由于外形光滑且较大,使到孩子在未充分咀嚼的情况下就滑入喉咙,造成呼吸道堵塞。此外,该软糖在融化后形成糊状,这使得异物阻塞气道的风险更高,增加了急救的难度,也显示出零食成份存在的隐藏风险。

当前,许多国家对食品的监管重点主要集中在食品成分、添加剂及生产标准上,而对食品的形状、大小及质地等可能影响吞咽安全的因素,往往关注较少。而这一监管漏洞,使得某些具有潜在危险的食品,仍然可以合法销售。事实上,儿童食品的安全性不仅仅关乎成分,更应该考虑其物理特性,确保儿童在食用时不会因吞咽困难而造成窒息风险。

为了保障儿童的食品安全,政府必须采取更严格的监管措施,更精准明确化儿童食品安全法规的标准,甚至细节到可能引起降低吞咽风险的零食体积、形状及黏性。其他还有强化食品的包装警示,以提醒家长某些食品可能存在的吞咽风险。

尽管儿童的成长离不开健康饮食,但市场上奇奇怪怪的各种零食,却仍然他们的“最爱”。因此,政府及家长便有责任确保市面上销售的的这些零食,不存有食用上潜在的威胁。此次眼球造型软糖噎住儿童的悲剧,再次提醒我们,食品安全不仅是生产商的责任,也需要政府、社会及家长的努力,共同建构更完善的儿童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确保市场上的儿童零食皆符合安全标准,才可以做到从根本上避免类似悲剧的发生。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发布: 7:00pm 04/03/2025
【店小二手记】盲盒/廖文烈

盲盒,又称盲包,是指消费者不能提前得知具体产品款式的盒装商品,具有随机的属性。盲盒的发源地是80年代的日本,但直到前几年才在马来西亚流行起来。我有好几位朋友都是盲盒爱好者。

不久前在网上看到网友分享一则盲盒里头的玩具陀螺的视频,只见朋友转动陀螺,然后把一块细长的蛇形铁片往陀螺底下尖端靠过去,铁片就会随着陀螺的转动而移动。嘿,这陀螺不就是我小时候购买的玩具盒里头的小玩意吗?

其实多年前,我国就有类似盲盒的玩意,商家称之为玩具盒,英文则叫Toy Box。说起玩具盒,我想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尤其是八〇、九〇后的朋友,玩具盒可说是大家的童年日常。这种玩具盒,诞生于80年代,印象中我还没上学妈妈就买过给我。其实也很难去考究玩具盒与盲盒之间是否有关联。

玩具盒分两种,一种是时常在电视打广告的Ding Dang、Tora和Jojo,另一种则没在电视打广告,但它的盒子图案相当夺目,非常吸引小朋友,因为通常印上时下流行的动漫角色,纯粹以包装取胜。

我们的童年相当容易满足,一包零食就能吃上大半天,一盒玩具就能让心情好上一整日。但其实很多人都不知道,Ding Dang、Tora和Jojo玩具盒都是我国老字号零食生产商Kinos的旗下产品。

Kinos最先推出的玩具盒是Ding Dang,印象中刚推出时一盒才卖50仙,当我踏入迷你市场这行业,还是维持这个价钱,后来才逐渐起价60仙、70仙……

Ding Dang玩具盒的图案,顾名思义就是在仿冒小叮当(当时还没叫哆啦A梦)。那时候可是叮当漫画流行的时代,而这个“翻版叮当”正好能击中小朋友的心!据闻里头的玩具每个月都会更新,给孩童们带来无限的惊喜。即使里头只是一个简单的小玩具,都能让人开心一整天,最开心的莫过于和兄弟姐妹以及朋友们一起分享,一起玩,一个下午就这样过去了。

至今我还记得Ding Dang的其中一则广告,广告中一粒塑胶球拖着一串彩色玻璃纸尾巴在天空飞舞,于是就要求妈妈也买给我。但没想到买回来打开来玩时才知道自己被广告给欺骗了,这粒球就只不过是一粒只会弹跳的普通的塑胶球而已,这件事情让我意识到,原来电视广告都是骗人的。后来终于看清楚,广告中那粒球之所以会飞,是因为被透明的绳子绑住的缘故……

连公司Logo也是翻版的

Tora是Kinos旗下的另一个产品,单看包装,其实你是不会对它产生兴趣的,但它里面其实大有乾坤,除了有小孩子爱吃的巧克力,里头的玩具比Ding Dang更高级,当然,它的价钱也是Ding Dang的双倍,刚推出时售价是1令吉一盒,后来逐渐起价到1令吉20仙。我还记得Tora刚推出时的玩具长得怎么样,封面盒的图案就是它的第一代玩具,推动时嘴巴会喷火花,因此一推出就掀起抢购潮,小孩都以拥有这玩意为荣。

而Jojo玩具盒是这三款玩具盒中的小老弟,但也最贵,一盒要价两块多。当然,一分钱一分货,Jojo无论是里头的零食还是玩具品质都是这三个牌子中最好的。顺带一提,Kinos可说是相当投机取巧的公司,除了冒牌叮当,连公司Logo也是翻版的大力水手……不知为何,前几年这三款玩具盒似乎悄悄在市面上消失了,但听闻最近重新包装后又回归市场。

目前本店尚有售卖的只剩下图案绚丽夺目但没在电视打广告的玩具盒,这种玩具盒其实应该算是盲盒的近亲,因为Ding Dang、Tora和Jojo都有在电视打广告,所以都知道里面有什么玩具,而这种玩具盒却从来没在电视打过广告。

这些都是童年时购买的玩具盒小玩意,我保存至今,至少收藏了30年。

这种玩具盒也分成两种,小盒的售价1令吉20仙,大盒的则售价2令吉40仙。早期它的玩具品质也不错的,后来不知是否缺乏竞争对手,品质已大不如前,很多小孩子都是被它的包装盒子给欺骗的。

除了这几种玩具盒,八九十年代还曾经流行另一种类似盲盒的玩意,名字就叫做神秘礼物。记得一份神秘礼物的价钱是2令吉50仙,姐姐省吃俭用储蓄了一个月的零用钱买了一盒,回家打开一看,简直令人大失所望。所谓的神秘礼物也是骗小孩的玩意而已,里头有什么我已经不记得,只记得大大个的盒子,充斥着一大推条状纸条,里面只有一些莫名其妙的玩意。姐姐的失望在所难免,辛苦储蓄了一个月买到一盒这样的破玩意。要知道那个年代的两块半,可以买到一本漫画了。这种神秘礼物也流行一阵子而已,很快的就从市场中销声匿迹了,反而是这种玩具盒的概念竟能历久不衰!看来人类真的是视觉动物,永远都被包装给迷惑。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