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26日见到《星洲日报》标题写着:“丹州种族团结和谐,大家可以共享一碗鱼露”吉兰丹州务大臣拿督莫哈末纳苏鲁丁形容,吉兰丹各族团结的写照,“就像大家共享一碗鱼露。”

暂且先撇开之前引起华人不满的“禁酒令”不说。根据资料显示,吉兰丹约有百分之九十三的马来人、百分之三点多的华人,种族、宗教信仰、语言文字、饮食习惯不同的情况下,人口比例又如此悬殊,主政者仍愿意透过食物,找出彼此之间的交集,从交集中凝聚共识,很值得肯定。
ADVERTISEMENT

我在出版的新书上,签名时会写下:“敬多元共生”,这是因为我相当赞赏马来西亚的两个重要特质:一是多元、一是共生。马来西亚文化相当多元,有马来人、印度人、华人、原住民等。
至于共生,相较于印尼的排华暴动、泰国政府有计划地去中国化,让许多华人不再说华语,失去自己原有的名字。而马来西亚仍有华校、有华文报、保留华语与方言,也因为各种文化的留存,让这个国度丰富多样。
如同在大自然中有许多动植物,各自独立生长又相互依存,形成生生不息的生态系统。这就是多元共生的奥义,我向马来西亚这珍贵特质而致敬。
用食物来凝聚共识的人,还有台湾前总统陈水扁,在他第一任期的总统就职国宴菜单上,有一道“芋薯松糕”的甜品。在台湾,“地瓜”暗指台湾本地人,为什么用地瓜而不是其他食材呢?因为台湾在地图上的形状像地瓜,并认为地瓜是土生土长原生种(事实上并不是);“芋头”则是相对于地瓜的另一种根茎类,暗指外来者(泛指1945年后到台湾的中国大陆移民),这两个族群在历史中曾经发生过不少纠葛,把两种食材制作成一个点心,象征两个族群(籍贯)融合,这是首次以国宴高度,透过食物表达和解之意。
普通会员 | VIP![]() |
VVIP | |
---|---|---|---|
星洲网平台内容 | |||
星洲公开活动 | |||
礼品/优惠 | |||
会员文 | |||
VIP文 | |||
特邀活动/特级优惠 | |||
电子报(全国11份地方版) | |||
报纸 | |||
至于2018年的韩朝高峰会,根据台湾《中央社》报道,晚宴主食是平壤玉流馆冷面,这是韩国前总统文在寅点名想吃的食物,平壤位于朝鲜,但用餐地点在韩国领土上,该怎么办呢?朝鲜也相当配合,请玉流馆厨师制作好冷面后,由专人跨越军事分界线,外送到韩国的晚宴餐桌上。
冷面就是彼此的交集。想想看,如果没有足够的善意与信任,是吃不到这道菜的。一边是朝鲜表示诚意而愿意做,一边是韩国接受善意而放胆吃。虽然说双方现在又陷入不太好的状态,但相信共享冷面时,是能感受到彼此的交集。
回到鱼露,当我去过吉兰丹后,发现很多食物都放鱼露,没鱼露就少一味。吉兰丹鱼露相当生猛够力,我还带了一瓶回台湾,是玻璃瓶上连贴纸标签都没有,商家小批量酿造那种。
其实除了猪以外,马来人与华人的食物多数是交集,不过拿督莫哈末纳苏鲁丁选了鱼露,而我的吉兰丹华人朋友也觉得,“鱼露”是各族交集与认同的食物。只不过共享“一碗”,会不会太咸了点啊?!要共享鱼露之际,也要重视健康喔。
相关文章: 陈静宜/那些我们都懂的食物暗喻 阿蓟/印度茶饮除了Masala chai…… 牛忠/射雕英雄传 张丽珠/友谊万岁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