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26日见到《星洲日报》标题写着:“丹州种族团结和谐,大家可以共享一碗鱼露”吉兰丹州务大臣拿督莫哈末纳苏鲁丁形容,吉兰丹各族团结的写照,“就像大家共享一碗鱼露。”

暂且先撇开之前引起华人不满的“禁酒令”不说。根据资料显示,吉兰丹约有百分之九十三的马来人、百分之三点多的华人,种族、宗教信仰、语言文字、饮食习惯不同的情况下,人口比例又如此悬殊,主政者仍愿意透过食物,找出彼此之间的交集,从交集中凝聚共识,很值得肯定。
ADVERTISEMENT

我在出版的新书上,签名时会写下:“敬多元共生”,这是因为我相当赞赏马来西亚的两个重要特质:一是多元、一是共生。马来西亚文化相当多元,有马来人、印度人、华人、原住民等。
至于共生,相较于印尼的排华暴动、泰国政府有计划地去中国化,让许多华人不再说华语,失去自己原有的名字。而马来西亚仍有华校、有华文报、保留华语与方言,也因为各种文化的留存,让这个国度丰富多样。
如同在大自然中有许多动植物,各自独立生长又相互依存,形成生生不息的生态系统。这就是多元共生的奥义,我向马来西亚这珍贵特质而致敬。
用食物来凝聚共识的人,还有台湾前总统陈水扁,在他第一任期的总统就职国宴菜单上,有一道“芋薯松糕”的甜品。在台湾,“地瓜”暗指台湾本地人,为什么用地瓜而不是其他食材呢?因为台湾在地图上的形状像地瓜,并认为地瓜是土生土长原生种(事实上并不是);“芋头”则是相对于地瓜的另一种根茎类,暗指外来者(泛指1945年后到台湾的中国大陆移民),这两个族群在历史中曾经发生过不少纠葛,把两种食材制作成一个点心,象征两个族群(籍贯)融合,这是首次以国宴高度,透过食物表达和解之意。
普通会员 | VIP![]() |
VVIP | |
---|---|---|---|
星洲网平台内容 | |||
星洲公开活动 | |||
礼品/优惠 | |||
会员文 | |||
VIP文 | |||
特邀活动/特级优惠 | |||
电子报(全国11份地方版) | |||
报纸 | |||
ADVERTISEMENT
熱門新聞





百格視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