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網
星洲網
星洲網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網 Newsletter 聯絡我們|星洲網 聯絡我們 登廣告|星洲網 登廣告 關於我們|星洲網 關於我們 活動|星洲網 活動

學海

|

後浪坊

發佈: 2:05pm 07/03/2025

丘哲希

芙蓉美華中學

閱讀筆記

丘哲希

芙蓉美華中學

閱讀筆記

【閱讀筆記/01】 千不該,萬不該, 別得罪螞蟻!

文:丘哲希(芙蓉美華中學)

一只蚂蚁的杀伤力究竟有多大?一只蚂蚁是否具备复仇的心态?经过阅读,我发现一只蚂蚁的杀伤力不仅不容小觑,一群蚂蚁甚至能杀死一窝鸡。如此强大的杀伤力,不禁让我怀疑,这种力量是否真的源自于蚂蚁那小小的身躯。它们不仅拥有惊人的破坏力,似乎还具备某种记仇的能力, “今天你欺负了我,下次见面你就完蛋了!” 蚂蚁就是这么想的!

蚂蚁是一种非常注重群体利益的昆虫,或许人类冒犯的并不是某一只蚂蚁,而是它的整个族群。在这种情况下,蚂蚁很可能会为了保护同伴,果断地为自己的亲朋好友出一口气,这就是它们对“义气”的诠释。

军队,团结和勤劳这些词都能形容蚂蚁。蚂蚁会为了完成任务而牺牲自己的生命,就像是一名军士一样,坚定地展示忠诚。“踏实且勤劳地过生活”或许是每只蚂蚁的名言,它们每一天的食物都是自己手把手搬回巢穴的,蚂蚁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把自己的“名言”贯彻到整个“蚁生”。

“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这句话用来形容蚂蚁也贴切不过。一只蚂蚁如果没有同伴,那它就只能孤独地等待死亡。相反的,有一群“讲义气”的蚁友,那它们就能齐心协力搬动食物。一群蚂蚁从不畏惧天敌,因为它们有无数“蚁友”的陪伴,仿佛在无声中宣誓着“生死与共”,它们就像三国里的著名的三兄弟一样,在某个蚁穴内结为兄弟了吧!

蚂蚁,就是这么一种神奇的昆虫。无论何时何地,千不该,万不该,别得罪蚂蚁!

星洲日报花踪文学奖工委会、马来西亚华文作家协会联手,推出【好读马华文学】栏位,每月推荐一篇马华文学作品,获得师生热烈回响。2月的推荐文章是冰谷的散文〈黑蚁兵团复仇记〉。特此刊登两位学生的阅读笔记,让我们一起阅读马华文学,一同感受文字的美和心灵的共鸣。

扫描二维码,阅读〈黑蚁兵团复仇记〉及撰写阅读笔记

熱門新聞

百格視頻

發佈: 4:57pm 25/03/2025
【閱讀筆記】玄蚼蟻行——文學筆下的日常詮釋

在開寫閱讀筆記前,我先行選了螞蟻的雅稱之一置入標題:既然它們也是主角,那是絕對不能虧待的,免得自己身上也上演一場復仇記。

家中曾經也蟻群聚居,一類紅螞蟻,小而靈巧,在我洗衣時爬到手臂上,連帶浸入水桶卻奇蹟生還;一類黑螞蟻,大而較遲緩,鍥而不捨出入浴室,因而洗澡前吸取紅螞蟻的教訓,屢屢以雙手圍困、驅趕,過段時間又銷聲匿跡。我一向懂螞蟻的破壞力,或者更準確地說,從前覺得純粹是擾人能力,但在此篇中通過文字真正認識到破壞力。

冰谷先生作為我們對七八十年代等早期馬華文學面貌的想像載體之一,〈黑蟻兵團復仇記〉展現出他平實的鄉土書寫,含有兩個普通人充滿戲劇性的忌憚、攻防、情緒轉換,也不乏對雞舍構造的詳細描寫——“三面木板前面鋪鐵絲網,四支小柱子撐高呎余,小門小板梯,用大木箱改造”,一個可見的畫面成功鋪開。

再看受害者,從無辜枉死的雛雞開始,為蟻群賦予掌控生死的壓迫感,於是它們再度攻向作者妻子時,我們就先入為主,覺得她也會面臨類似命運,直到結尾才鬆一口氣:螞蟻不過是螞蟻。不過對於啃咬某點不放的蟻頭來說,象徵榮譽的反撲可能從來都沒有結束。

作者之恨和螻蟻之恨從何而來,就像一出電影般突然出現,徐徐演至高潮,再突然收起道具退場,故事後續便存在無限的想像空間。結尾冰谷先生寫下“我迄今還在疑惑”,正是一種為讀者設計的戛然而止吧。

最後寫一寫新學生詞,玄蚼以外,還有蟲豸(與“志”同音,蟲子的高級版本)和洗濯(與“卓”同音,終於找到洗滌的替代詞)。

星洲日報花蹤文學獎工委會、馬來西亞華文作家協會聯手,推出【好讀馬華文學】欄位,每月推薦一篇馬華文學作品,獲得師生熱烈迴響。2月的推薦文章是冰谷的散文〈黑蟻兵團復仇記〉。特此刊登兩位學生的閱讀筆記,讓我們一起閱讀馬華文學,一同感受文字的美和心靈的共鳴。

掃描二維碼,閱讀〈黑蟻兵團復仇記〉及撰寫閱讀筆記
點擊 可閱讀下一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