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網
星洲網
星洲網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網 Newsletter 聯絡我們|星洲網 聯絡我們 登廣告|星洲網 登廣告 關於我們|星洲網 關於我們 活動|星洲網 活動

暖勢力

|

最新文章

發佈: 7:31pm 19/03/2025

新山中華公會

SPM

華文

進修班

新山中華公會

SPM

華文

進修班

新山中华公会设国中华文班 护航华教 薪火相传

報道/攝影:林金蘭 (部分照片由新山中公會提供)
全国:★暖势力:新山中华公会开办国中华文进修班逾20年
以实体课进行的SPM华文作答技巧班线上课程爆满。

(新山19日讯)于2000年便开设了国中,为华裔子弟雪中送炭!

这些学子不仅在大马教育文凭考试中取得华文科A佳绩,有的后来还加入杏坛,成为华小或国中华文科老师,变成护佑华文教育的支柱。

星洲日报特此专访了新山中华公会教育委员会主席蔡承杰,以及在国中华文进修班任教多年的教师傅国伟,让大家了解国中华文进修班负载的使命,以及随着时代迁移,它又有了什么新发展。

全国:★暖势力:新山中华公会开办国中华文进修班逾20年
新山中华公会于2000年开设国中华文进修班,参与的学子不仅在大马教育文凭考试中取得华文科A佳绩,有的还成为华小或国中华文科老师。

新山中华公会于1977年成立教育组,以辅助和推动华文教育;2001年更名为教育委员会。

上世纪90年代末,国中华文班普遍面对3个问题:首先,许多国中包括名校未开设华文班;其次,一些学校虽然开设华文班,但上课时数不足;第三,因师资不足,一些华文班被迫合并,教师一人得教导太多学生,效果不佳。

有鉴于上述原因,新山中华公会教育委员会联合多个华教单位合作,于2000年民间开办国中华文进修班。

联办单位分别为新山县发展华小工委会、柔州校长职工会、柔南华校教师公会。

当时,开设的国中华文进修班课程包含中一至中六,学生每周六下午2至4时在新山宽柔一小上课。最初报名的人数约100人,高峰期一度达300人。

事隔逾20年后,随著新媒体和新科技的出现,期间再遇冠病疫期冲击,人们原有的学习与生活习惯被颠覆了。

国中华文进修班也因应时代的改变,做出调整,从实体转变为线上课程,打破地域与空间的限制,全面扩大收生范围,从新山至全柔,让更多学子受惠。

另外,秉持一个都不能少的原则,为有效传递讯息,推动中华文化的学习,新山中华公会教育委员会采取主动出击方式,不仅走入校园举办各项活动如华文生活营等,也通过设立国中华文俱乐部贴近中学生。

全国:★暖势力:新山中华公会开办国中华文进修班逾20年
蔡承杰:走入校园的活动取得了一些成效,使今年报读线上国中华文进修班的学生人数有所增加,从去年的50人增至今年的75人。
蔡承杰:考虑新山重办实体课

蔡承杰表示,新山中华公会教育委员会是与柔佛州国中华文教师联谊会合作,国中华文进修班的教师主要来自该联谊会。

他指出,国中华文进修班的人数于2016年之后,出现起起落落的现象。

“2007年高峰期,学生人数高达263人,共开8班。惟到了2018年,学生人数因多项因素,一度跌至44人。”

他说,2019和2020年国中华文进修班维持在60人:不过在2020年课程后期,因冠病疫情严重,政府实施行动管制令而暂停。

全国:★暖势力:新山中华公会开办国中华文进修班逾20年
新山中华公会SPM华文作答技巧班线上课程,开放给全柔学生。
2021年改线上进行

“2021年5月,应大环境所需,新山中华公会教育委员会将国中华文进修班改成线上进行,并进一步开放让州内学生报读,直至现在。”

蔡承杰提到,2024年报读线上国中华文进修班的学生,总计50人;该会今年通过各管道大力推广,成功提升至75人。

“冠病疫期结束后,学生需求开始转变,该会主要推动线上课程,扩大招生地区。”

他说,如今疫情已结束,该会未来或考虑在新山重办实体课。

“其中,因应部份家长和学生特别要求,新山中华公会东北区办公室在其位于柔佛再也花园的办公室,目前设有国中华文进修班的实体课,供国中预备班至中三学生报名参加。”

全国:★暖势力:新山中华公会开办国中华文进修班逾20年
新山中华公会教育委员会采取主动出击方式,走入校园举办各项活动如华文生活营等,通过设立国中华文学会俱乐部贴近中学生。
报考华文 对未来职场加分

蔡承杰说,随着中国的强大,不论是大马或新加坡,许多企业到中国设公司,或与中国公司有经贸往来,现今报考大马教育文凭考试华文科,将对未来职场加分。

他解释,华文科的考试成绩并不会影响奖学金的申请,学生不需担忧。

新山中华公会教育委员会从2015年起开办为期一天的“华文科作答技巧”。

另外,为加强各校师资,新山中华公会从去年开始,也为教师提供“SPM华文科作答技巧”教学进修班。

2021年,新山中华公会首次将“SPM华文科作答技巧班”搬到线上,以“SPM冲刺学堂”之主题进行,4天共4个讲题,获学生踊跃报名,多达1000人通过线上上课。

他以去年为例说,“SPM华文科作答技巧班”除了延续之前的线上课程,也在中华大厦礼堂复办实体课。这年不论是实体或线上,人数皆各限定500人,课程由早上8时进行至下午4时,获学生踊跃参加。

全国:★暖势力:新山中华公会开办国中华文进修班逾20年
傅国伟:以前有教导《名句精华》和文学故事,以便学生打好基础,再升上中四和中五。
傅国伟:鼓励学生当华文老师

作为资深教育工作者,傅国伟认为,华小师资主要来自国中生。当前,最重要鼓励学生报考大马教育文凭考试华文科,未来当华文科老师。

他透露,大部分会报考华文科、参加新山中华公会国文进修班的学生,背后最大的原因是父母的坚持和鼓励。

取消政府考试 学习态度松散

另一方面,傅国伟认为,自从政府取消中一至中三的政府考试,加上受手机和电子设备的影响,现今小学生学习态度比较松散,不仅华文语文掌握能力降低,基础也薄弱。

他这些学生升上中学后,难以掌握艰涩的国中华文课,容易放弃学习华文。

他建议政府需加强小学生华文程度,而考试局也应探讨重新调整国中华文课内容。

欲知国中华文进修及其他课程详情,可洽询新山中华公会(07-278 8999)。

 

打开全文

熱門新聞

百格視頻

发布: 7:00pm 27/04/2025
【爱华文】我一直记得那堂课/程敬淘(居銮)

如果你问我:“你爱华文吗?”我不敢又不得不承认不爱,也不讨厌。相信现实生活中绝大部分的人也会这么认为。

初中三升初四,身边的朋友有的犹豫不决想着自己究竟该不该继续将华文作为选课;有的早早拿定主意绝对不拿;有的坚定立场选择继续拿华文。说真的,我和朋友们之间并没有互相讨论过这件事,但基本较为靠近的朋友都拿了华文,这很神奇。在之后的某一次谈话中,我和朋友不经意地讨论了这个史诗级选课问题。开启话题的朋友随机点了一位没有拿华文的朋友,她的回答和很多不拿华文的人相似,她说:“我已然掌握了华文,好像也没有什么要学的了,况且我会说华文这就够了。”听到这句话后我进入了沉思,像爱丽丝掉进了魔幻的洞穴中。她很坦然的说出自己心中的想法,这也反映了不止她,是许许多多不拿华文的同学的心声。我听过的答案远不止这个,有“华文很难,这会让我难以在SPM中考得全A。”;“我看周围的大家都没拿,想了想似乎不会有失,索性也和大家一起不拿了。”

接着那个开启话题的朋友又点了几个拿华文的朋友,大家的答案几乎雷同,总的来说几乎和我一样——就是从没想过不拿华文为选课这件事。说说我的观点,打从一开始我就没有认为这是个问题,华文是从小开始就学习的语言、科目,我怎么都不会想过要放弃它。华文在这个时代几乎不再被人看重,甚至觉得华文难就罢了,在现今社会还一无是处,掌握好英文就条条马路皆通了。我不认同这个想法,却也无能反对。即便如此,心中有一道暗暗的声音一直在鼓励着我,华文难,但华文成绩不太好又如何,无愧于心就好。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选择、计划和决定,这完全没有任何对错之分。一切决定都依据本心而行就是最对的了!

说完较现实的课题,要来聊聊我本身和华文的和平相处,相敬如宾的故事啦。从小开始我就写得一手好字,当然,排除赶时间且心情烦躁的情况。刚上小学时,我的华文成绩并不好,对,即使字体好看,但还是那个在班级里会被老师点名的小女孩。后来我报了几个补习班,说真的慢慢的确实有不少的改善。现在要我说其实就是好好做功课,多做练习就会有肉眼可见的进步,补习班对于当时的我或许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效果。在老师的建议下,我参加过一些硬笔字比赛,在校内获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惭愧的说校外的奖项我一个也没拿过,我从不放弃,越挫越勇。虽然时至今日我也没有拿过相关的奖项,我也深知自己的字其实就是中上吧,但人嘛自信一点,我的字就是蛮好看的!

华文课变得轻松鲜活

说完搞笑的就要来点正经的,华文成绩的提升其实还是与提高自身对华文的兴趣有关。我有一堂至今还记忆犹深的华文课,老师播放了一段定格动画,是无声的,并让我们仔细观赏。第一次感受到原来我们班也能做到那么安静,之后当然就是提问环节了,分组讨论并将答案写在答题板上。欸,想都不用想,大家默契的提出个人观点并“轻而易举”的完成了答案。果然文字所能表达的只有所感受的万分之一。那堂课是现在我和小学同学相约到那位老师家谈天时必会聊到的,我们总说老师播放的就是段恐怖片,却又无不承认那段动画短片,那堂普通的华文课确实不普通的印在了心上。这个教学是我从未体验过的,它的效果也惊为天人,让人有种不经意间就轻松的学到了一些知识的感觉,哪怕只有一点点。

我还参加过看图讲故事比赛,说真的我是“死脑筋”,反应有点迟钝,是需要一点时间来思考所要说的话的人,讲故事全靠猜和扯。这个经历不得不说确实又被我学到了真东西,即使最后我没有得奖,但心得不少。当时为了准备比赛,老师常常让我和另一个参赛的朋友早早就到学校去练习,周末也不例外。我们每天喊天哭地,脸上只有一个累字,现在又倒是觉得怪有意义的。记得老师说过:“看图说故事,考的是想像,是你心底那种与别人不同的看法”,对呀,这个比赛是轻松的,没有对错之分,只有图画在你心里是什么样子的,又能连出什么样的故事,精不精彩是裁判定义的,在你心里已表达出所有你想说的就是完美的演出了。

小学是在小地方,或许是这一点让我有了许多机会参加有关于华文的大小活动。升中学后我没有很多机会接触华文活动,一方面是这类关于华文的活动越来越少;另一方面也是自己越来越胆怯的性格,不敢和害怕限制了我。话是这么说,但华文课似乎是我上了中学后不管初中还是高中都喜欢的一门科目。我喜欢老师在课堂上讲述的自己的骑行故事,以轻松简易的方式分享的古时候的诗歌背景,华文课也变得鲜活了一些。我总算逃离了数字,死记硬背的世界,找到了个轻闲之地。

爱华文,我从不敢承认。但是我的字里行间似乎都是对华文的某种执著与热爱。我想,我会和伟大且值得探索的华文继续纠缠一生,绝不回头。

你也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