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无法预测一个领导人在任期内的行为,权力走廊充满各种变数,权力即是一种交易,主动立法遏制滥权行为,会远比仅依赖被动式的监督来得有效。
最近朝野政党,严格来说是希盟和伊斯兰党,针对限制首相任期的修宪建议,不断地互呛。此项建议并不新鲜,希盟1.0时期已经准备提呈国会一读,只是事与愿违,不久“短命”的希盟1.0倒台了。
ADVERTISEMENT
大家都记得,希盟1.0的首相是马哈迪。他保持的22年加22个月的最长首相任期,此纪录相信是无人能打破。限制首相任期的修宪动作,竟然在他的第二次任期内被提上国会。老马会屈服于希盟关于任期限制的压力,耐人寻味,也很具讽刺性。
当时,老马可能知道,修宪未必能以三分二多数票在国会通过,他只不过是在忽悠希盟。是不是这样,只有他知道。
这一次议题重新浮上台面,老马把话说明白了,他认为首相任期长短不是关键,而是能力,并且得到大多数议员支持。如果表现不佳,那就通过不信任投票,罢免首相。
老马这番论点是有其理据,在议会内阁制国家,制衡首相不只限制首相任期一途。提出不信任/信任动议、阻挡财政预算案、阁员倒阁或政党退出执政阵线皆是推翻首相的途径和选项。
与美国、印尼和菲律宾等总统制国家不同,他们是全民普选总统,总统/行政与国会/立法分开,其目的旨在实现权力分立。直选总统的国家是为了防止强人领袖长期支配行政而限制总统任期。
老马有的是道理,只是老马忘了,包括他在内的长期在位国家领导人,无不变得专制和独裁。试问在老马的时代,包括希盟1.0时期,有谁敢罢免他?
马哈迪说,他原本在赢得5次大选后,在没辞职压力并获得国会下议院三分之二支持下,可继续担任首相,惟他认为应该让年轻领袖接班,于是当时决定退位让贤。
“我们必须谨记需要给予年轻人接班的机会,当年轻领袖接任首相后,应该给予足够时间作出表现。然而,如果他在破坏国家,那应该在首个任期结束前就应该投票罢免他。”他说。
讽刺的是,老马下台后,还不断地利用影响力,对其接班人的施政说三道四,更因此导致接班人黯然下台。
老马更说,10年“不足以让有能力的首相取得成功的进展”。老马的谈话是在合理化自己的权力欲望。
限制首相任期是要避免首相任期过长,而形成刚愎自用的政治文化。我们无法预测一个领导人在任期内的行为,权力走廊充满各种变数,权力即是一种交易,主动立法遏制滥权行为,会远比仅依赖被动式的监督来得有效。
首相的权力不能放任,即使最优秀的领导人也需要知道他们的权力不是绝对的。限制国家行政长官任期被广泛视为一种制衡形式,旨在防止权力过度集中、促进领导层更新、阻止家族和王朝政治。
老马反对的立场至少比伊斯兰党来的靠谱。伊斯兰党主席只是一再把议题与宗教挂钩,说限制任期违反上苍旨意。哈迪阿旺一如既往地暗讽安华是受到行动党的支配和影响,才会同意这项建议。他说,穆斯林领袖受到非穆斯林的影响是一种偏差。伊斯兰党青年团长认同哈迪,直言这不是民主改革,而是“少数派”试图通过修改联邦宪法来支配“多数派”。
伊斯兰党署理主席端依布拉欣更进一步说,伊斯兰党可以“同意”修宪,条件是同时增加一个条款,首相必须是穆斯林。
这项修宪建议是希盟的改革承诺,得到了公正党和诚信党的同意。陆兆福只是重申了这个立场,与种族和宗教无关。反对党应该提出理据来辩论这个议题,他们的回应反映了他们总是
普通会员 | VIP![]() |
VVIP | |
---|---|---|---|
星洲网平台内容 | |||
星洲公开活动 | |||
礼品/优惠 | |||
会员文 | |||
VIP文 | |||
特邀活动/特级优惠 | |||
电子报(全国11份地方版) | |||
报纸 | |||
ADVERTISEMENT
熱門新聞





百格視頻
相对白宫的浮躁,中国不急于谈判、不主动示好,反而稳步前行,美方的强硬策略顿时成了自我消耗。这便是美国今天骑虎难下的原因。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2025年4月的《世界经济展望》中,将今年全球实质GDP预期成长率从3.3%下修至2.8%,这与世界贸易组织(WTO)的预测数据一致。美国的出口预期下降12.6%,进口也下降9.6%,这是美中贸易紧张局势升级所导致。
美国加征关税的初衷,是试图压迫中国在知识产权、贸易逆差和市场开放等议题上让步;但未蒙其利,先受其害,美国一级至三级产业,包括农业的农畜产品出口、制造业的机械工业设备、民生产业的电子产品、零售、汽车及零组件等产业皆受严重冲击。
关税政策损人不利己,美国零售业领袖协会与美国商会同时表示,这是“向美国消费者征税”、“即将损害美国经济与就业机会”。
以苹果公司为代表的大企业,已致函白宫认为关税会让公司产品丧失竞争力;零售业巨擘Walmart、Target、Macy’s货架的产品,短期内无法找到替代产地,零售利润严重压缩,增加的成本只能转嫁给消费者;而特朗普一心想要照顾的农民,大豆协会(ASA)率先严厉批评特朗普造成农作物烂在农地里,他可能不得不承诺数百亿美元的农业补贴以平众怒!
中国定力:
“胆小鬼游戏”的破局者
一轮操作下来,关税博弈非但未令中国“屈服”,反而暴露特朗普对关税战略的严重误判。《纽约时报》形容,关税战像一场“胆小鬼游戏”——双方都在高速行驶的道路上冲向对方,谁先转弯就输。初步结果显示特朗普在这场游戏中彻底翻车。
中美经济往来彼此高度依赖,7年多来的经验已经说明高关税政策之路行不通。但特朗普坚持这是特效药,而且将政策遍及全球。
关税政策或对其他国家实用,但中国的“冷处理”打乱了特朗普的节奏;面对关税升高,中国选择静观其变,毫不妥协的不跟美国谈,而另辟蹊径的开发新市场;扩大内需,鼓励购买国产品替代进口;吸引产业进入新能源、高端制造等领域;并加快与其他经济体的自由贸易谈判,如RCEP与中欧投资协定等。
反观美国高关税政策只是病急乱投医;特朗普希望企业能够因此回流、增加传统制造业的投资与就业机会,但美国在很多行业已经失去竞争优势,而且产业供应链早就全球化,一件产品的研发、生产、装配到销售并不是靠一个国家就能独立完成。特朗普的政策就如同下一盘“盲棋”的胡乱落子,高手过招,破绽百出,岂能不败?
中国让特朗普惊慌了,他公开表示习近平有打电话给他,中国驻美大使馆直接否认。这是很丢脸的事,连第三世界领导人都在看笑话,美国人怎么选出这样的“胆小鬼”总统?
普通会员 | VIP![]() |
VVIP | |
---|---|---|---|
星洲网平台内容 | |||
星洲公开活动 | |||
礼品/优惠 | |||
会员文 | |||
VIP文 | |||
特邀活动/特级优惠 | |||
电子报(全国11份地方版) | |||
报纸 | |||
各国不选边,美国反被孤立
拜登政府时代,当时的财政部长叶伦与贸易代表戴琪多次提出组建“对华关税联盟”的构想,试图拉拢盟友如日本、欧盟等对中国施加经济压力。
但日本和欧盟的态度却意外地消极。说明了拉帮结派只会反效果,日本与欧盟同样需要与中国保持稳定的经贸合作关系,因为许多企业的就业机会、收益与中国市场密切相关,不可能在中美之间选边站。
在疫情后的全球供应链重整中,日本与欧盟及全球化的企业,深知不能轻易失去中国的制造基地与消费市场。此外,各国也清楚意识到,不应该将全球的经济发展与人民福祉作为权力博弈的筹码。
日本与欧盟的立场说明,美国透过关税孤立中国的策略,在国际上缺乏支持。欧盟对此也持观望态度,特别是对欧洲的钢铝关税尚未取消,让欧盟对美方诚意产生怀疑;另一方面,特朗普坚持北约大幅提高军费开支,必须靠自身的力量抗俄,这也是美国“贸易大联盟阵线”难以成形的原因。
特朗普早应该了解高关税政策是一把利刃,因为进口关税是由美国进口商缴纳,然后将成本转嫁到零售商与消费者身上;中国亏掉的只是在美国市场的价格竞争优势,而美国制造业的生产力没跟上步伐,高关税政策形成通胀,美国很快就会自食恶果!所以,美国企业与消费者才会不断呼吁取消对华关税。
相对白宫的浮躁,中国不急于谈判、不主动示好,反而稳步前行,美方的强硬策略顿时成了自我消耗。这便是美国今天骑虎难下的原因。
特朗普正在找下台阶
特朗普发动关税战时信心满满,他似乎没想到,中国会选择不正面交锋,而是采用以柔克刚的策略。这一来,他被迫承认“对中国征收的关税似乎太高了!”
正如《外交事务》(Foreign Affairs)杂志指出,中国不会轻易在贸易战中“转弯”,因为这关系到其全球地位与国内民意的稳定。在中国看来,与其在美方设置的战场上被动应对,不如主动塑造自身节奏,将问题拖入中长期对抗,并逐步削弱来自美国的压力。
如今,特朗普是真正气急败坏,但他已经没有下台阶。最后他应该会放手不管,交给商贸部门“全权处理”,这是他一贯逃避问题的作风。
当世界观察者愈来愈质疑美国政策的方向与正当性时,中方所展现的战略定力与冷静操作,才是这场博弈中真正掌握节奏的一方。
未来的中美关系,仍将充满不确定与斗智,但可以确定的是,单靠关税与施压不足以撼动中国,美国若不能转变思维,将难以在这场大国竞争中占据优势。特朗普可能万万没想到,他的4年任期会丢掉美国在全球的领导地位。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