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山23日讯)昨晚再降雨导致柔佛州原本已好转的水灾灾情恶化,截至今早10时,有2161户受影响的6992名灾黎被安置在44个临时疏散中心,其中,新山、居銮和笨珍县的灾黎人数都破千。
ADVERTISEMENT
新山仍是5个受灾县属中灾黎人数最多的,有1128户家庭的3321名灾黎,栖身在12个临时疏散中心。居銮有477户共1741名灾黎,被安置在12个临时疏散中心。笨珍则有1482名灾黎入住16个临时疏散中心。
昨晚持续降雨也造成哥打丁宜亚逸大华垦殖区,有30多位居民一度被困在洪水中,其中6名年龄介于56岁至83岁的灾黎由消防拯救队救出灾区。
目前,居銮的兴楼河水位处在14.93公尺的危险水平,峇株巴辖的峇株巴辖河与新加兰河、笨珍的大笨珍河与文律河以及新山的柔佛河,水位都处于警戒水平。
受灾县属当中,唯剩新山和笨珍还在下雨,居銮、哥打丁宜及峇株巴辖均已放晴。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又下雨了。“我塞车5个小时才回到家。”“有钱不用买车了,买船更实用。”这是本月新山经历全城交通大瘫痪后,一些民众发出的无奈心声。
长命雨从本月20日开始,才持续大约两天已经导致河水暴涨,洪水涌入新山东北区、西北区一带,淹没低洼道路,导致多条道路的交通中断;到了下午高峰时段,许多车辆被困车龙,地不佬大道、士姑来大道、巴西古当大道等主干道无一幸免。
我那天早上休假,不过一大清早就在新山处理事务。目睹一些水道包括士姑来河水位高涨,路面开始积水后,感觉情况甚是不妙于是赶紧回家,而侥幸逃过一劫。下午就获知多处交通中断的消息,许多人回家的路途竟成了噩梦,平日短短半小时的车程,就拖到3至5个小时,部分学生坐了约7个小时的校车才回到家。
柔佛州近年来水灾频发,表面看是天灾,但是也有人认为是城市规划的问题。排水系统跟不上气候变化和暴雨强度及频率,是另一大原因。
此次的大水灾暴露了基础设施的脆弱,柔佛作为马来西亚经济重镇,正大力推动柔佛-新加坡经济特区(JS-SEZ)和依斯干达计划,试图吸引外资、发展跨境贸易。“全城大瘫痪”带来的负面观感,使一些狮城客近日却步新山,导致商务酒店、油站及洗车业等服务生意暴跌。唯有摆脱“逢雨必淹”的窘境,才能恢复民众的信心。
当局需下决心,从城市规划着手。在短期内提升排水系统,尤其是在低洼地区和高风险地带,同时加强河道清淤和防洪工程,防止河水泛滥。长远而言,还需要恢复河流生态系统,增加绿地及湿地面积。
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政府还可以参考邻国把新填海土地的最低填海水平调高1公尺的政策,同时建立更精准的天气预警系统,提前疏散和应对。
水灾问题不只是新山这座城市的问题,也是许多快速城市化地区的挑战。危机可化为转机,政府若能寻找出一条解决之道,不仅能缓解民生之苦,也可能为其他城市提供借鉴。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