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影、万津23日讯)开斋节即临,星洲日报基金会体现大爱无疆界精神,捐赠干粮礼袋给300户贫困马来家庭,喜获礼袋的马来同胞沉浸在“大马一家亲”的和谐气氛中。
星洲基金会这项送暖活动,获得加影区州议员服务中心及马来西亚福利部的大力支持和协调,两场活动分别在瓜拉冷岳县和乌鲁冷岳县展开。
300份礼袋是由星洲日报基金会赞助,每份礼袋的价值超过100令吉。
瓜冷7甘榜村民受惠
首场活动是在瓜拉冷岳县直落彭里马加朗民众会堂举行,获得当地7个甘榜村长、地方领袖和村民等约百人出席,大家对星洲基金会的跨越种族慈善行动纷纷表示赞赏。
加影区州议员张睷洋致开幕词时提到,星洲基金会自创立以来即大力推广慈善事业,除了扶贫济病走在最前线,为有需要的病患和贫困家庭伸援手,也有助学计划及不分种族和宗教开展各式人道主义援助。

张睷洋:政府与组织合作造福人群
“雪州政府极力扶贫,这也和星洲基金会的理念相辅相成,通过政府和民间组织精诚合作,可以造福更多人群。”
他鼓励甘榜和偏远地区的村民们顺应时代改变,勇于接受现代化和发展,例如政府建设更完善的人民可负担房屋等计划,就是为了改善和提高人民的生活素质。
出席者包括双溪南拜村村长罗海山、哥本峇鲁9里村村长阿兹里、哥本峇鲁8里村村长阿兹米、甘榜斯里遮丁村长赛纳多哈、直落彭里马加郎副村长南利、星洲基金会副主席萧依钊、营运长蔡文蓉及专案主任邓丽华等人。

乌冷200家庭领礼袋
在乌鲁冷岳县,共有200个马来家庭受惠,其中100份是由加影州议员服务中心负责推荐;另外100份是由福利部乌鲁冷岳县分局推荐。
捐赠仪式在加影亲善花园民众会堂进行,由张睷洋、萧依钊、雪州福利局副局长依斯迈和乌鲁冷岳福利分局主任旺法迪娜派发礼袋给受惠家庭。
张睷洋说,星洲日报虽是一份华文报,但星洲日报基金会却经常捐助需要帮助的马来和印裔贫困同胞。今年的开斋节,也不忘送上食物篮给贫困马来家庭。
另外,他也借此机会向出席者阐释政府推动城市翻新法案的良好意愿。一旦通过和执行,老旧的建筑物将有机会获得翻新。早年兴建的组屋,房子的面积小,只有一间厕所,在翻新计划下,房子的面积将会加大,而原有的屋主仍然持有房子的拥有权。

萧依钊:不分宗教种族援需要群体
星洲日报基金会副主席萧依钊说:“基金会的信条是‘立足诚信,情义相随’。我们自始至终都基于人道主义精神, 奉行这信条,不分宗教和种族的援助需要援助的群体。”。
她说,在神圣的伊斯兰斋戒月,希望能对贫困的友族朋友伸出援手。基金会选择与福利部及州议员办事处社区关怀组合作,是因为他们精准掌握贫困的长者及家庭的资料,能帮助联系他们来领取食物篮 。
出席者包括加影市议员王声宾和林金瑛、清平乐之家营运长郑翠群。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首邦市2日讯)随着被安顿在布特拉高原清真寺的临时疏散中心的灾民人数增加,非政府组织、志愿者及善心组织纷纷涌入提供援助,为灾民送暖!
《星洲日报》记者今日走访布特拉高原清真寺的临时疏散中心,受影响灾民已被安顿在帐篷内,现场提供医疗服务、心理辅导,食物、衣服和个人用品等也供应充足。
据观察,许多灾民在帐篷内休息,一些年幼灾黎则在中心内自寻其乐。
许多热心人士及企业纷纷捐献旧衣物及日常物品到布特拉高原清真寺的临时疏散中心。
社会福利局人员忙着协调物资与安置,外界的捐赠者与志愿者也不断进出,也有些企业送来食物。
福利局提供心理辅导
社会福利局人员也给予灾民们心理辅导,帮助情绪受影响的灾民。
布特拉高原昨日发生天然气管泄漏爆炸事故,附近的两个住宅区,分别是甘榜瓜拉双溪峇鲁及布特拉和谐路的灾情严重,居民损失惨重。
截至今早,布特拉高原清真寺的疏散中心共收容了109户家庭的489名灾民,包括3名男性1名女性残障人士、5名男婴及16名女婴,以及一名甫生产还在坐月子的妇女。
另一所位于卡美丽亚多元用途礼堂的临时疏散中心,则安顿了9户家庭。

慈济出动20志工
慈济志工受访时指出,在布特拉高原气爆事故后,慈济出动20名志工,参与救援行动及派发物资。
受访者说,目前到场援助的是首批慈济志工,相信接下来还有更多志工前来提供援助。

张素华:目前缺纸内裤
慈济志工张素华(52岁)说:“目前衣服方面的物资足够,日用品和食物都相当充足。那些有意捐赠物品的人,都会问我们还需要什么?”
她指出,目前缺乏的是纸内裤,因为女性会要求一次性内裤,比较方便使用,不需要洗和晒,但是尺寸就很难符合到每个人的需求,只能尽量安排。
“灾民有需要就会来跟我们说,我们就会尽可能满足他们的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