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北24日讯)针对留台学制改革及产学合作机制的质疑,台湾侨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张良民强调,产学合作计划旨在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半工半读,并非如外界批评的“学工剥削”。
“这是提供多元选择,而非陷害年轻人,侨委会不会挖坑让年轻人跳!”
ADVERTISEMENT
强调侨委会不会“挖坑”
马来西亚留台校友会联合总会(留台联总)领袖干部参访团今日开始在台展开为期5天的参访,第一站到访台湾侨务委员会,受到张良民的热烈欢迎,并澄清近期台媒报道的“学工乱象”课题。
“建教合作,或是产学合作是让读不起,交不起学费,没有办法投资自己的人,有机会通过产学合作的方式完成学业,扭转自己的人生。”
“这样的机会却被批评为‘学工’,这里面确实有学也有工,但你不能污蔑它,以偏概全,这样以‘学工’来抨击。”
不过,他也指出,台湾的产学合作模式尚待完善,侨委会将持续优化制度,确保实习机制健全,并让学生对学程选择有清晰认识,以避免因信息不透明而影响台湾教育形象。
“当这个制度有某一个环节还没有完善时,我们希望大家提供意见供我们进行改善,而不是以偏概全,重创台湾的教育形象。”

承诺解决保管护照争议
针对部分学校被指控保管侨生护照的争议,张良民重申,侨委会绝不漠视任何侨生权益问题,并承诺将处理侨生遇到的任何问题。
“学校为了防止侨生丢失护照,因此帮侨生保管护照,但侨委会告诉他们不可以,我们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此外,针对“3+4”产学计划,他指出政策原本的立意良善,但在面对“为了做工招收不谙华语的侨生”的社会压力,侨委会只能要求侨生具备一定华语能力才能赴台留学。
他也指出,侨委会将不断优化留台政策,只要政策与学制不断优化,未来必将有更多华裔新生代选择赴台深造,重燃留台热潮。
争取马政府承认台学历
张良民表示,马来西亚的留台校友占全球留台生的一半,甚至已成全球留台校友的典范,其影响力不容忽视。
“台湾的未来产业布局正扩展至东南亚,马来西亚在人工智能、半导体的趋势中占据重要位置。侨生不仅可以借助台湾的教育资源,还能在未来产业链中扮演关键角色。”
“侨委会与留台联总、马来西亚留台校友也不断合作,争取让马来西亚政府承认台湾的学历,这是集合大家的力量达到的成就,马来西亚政府不敢忽视。”
彭庆和:没禁产学专班
支持立意良善政策
马来西亚留台校友会联合总会会长彭庆和强调,留台联总的态度非常明确,没有禁止学生参与产学专班,更何况,每个政策背后都有它背后的良善立意。
“有父母双亡、家里突逢变故的,这些案例需要有这些课程,为马来西亚华裔子弟提供反转人生的机会。”
他说,除了种种原因,年轻人不结婚、社会迈向“少子化”的趋势,也是致使大马留台生人数减少的关键原因。
他也针对“3+4”超越计划的课题指出,问题的出现或许代表着政策需要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期能够做得更好,符合多面需求。而各方需要现在解决问题的立场,希望政策、制度能够惠及更多学子。
建议推广海青班整合游学团
留台联总也趁此参访侨委会之际,向侨委会提呈2项提案并提供建议,包括推广海青班学制,即重启招生宣导团、强化媒体推广、提供奖助学金以恢复海青班影响力,吸引更多学生报名;另一提案是整合学生游学团,提升招生效益。
此次参与留台联总与侨委会对话者包括侨委会侨生处处长王怡如、科长杨慧萍、科长徐广梅、科长刘玉昀;留台联总代表有署理会长颜振辉、副会长黄添发、副会长陈德来、副会长萧特财等人。参访团同日也拜会台湾总统府、教育部和立法院。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高雄30日讯)马来西亚留台校友会联合总会(留台联总)会长彭庆和坦言,台湾是中后段班学生的“翻身跳板”,他鼓励更多学子无论如何不要放弃自己,勇于为自己争取更好的未来。
“没有钱,不代表不可以读书;成绩不顶尖,也不代表没有未来。”
给自己机会翻转人生
“留台联总不仅要让优秀生去台湾,我们更要帮助那些被认为‘成绩不好’的学生找到出路,我们鼓励中段、后段班的学生不要放弃自己,给自己一个突破、翻转人生的机会。”
留台联总领袖干部参访团在台为期7天的参访已至尾声,参访团到访台湾总统府、立法院、教育部、侨务委员会(侨委会),以及台湾院校,考察并深入了解台湾多元教育体系,促进马台两地的教育合作与交流。
彭庆和强调,台湾教育体系多元,提供从传统大学、海青斑、产学合作专班等多种升学途径,“只要愿意尝试,每个人都能在台湾找到自己的生涯道路,属于自己的舞台”。

提供学子探索自我空间
他说,近年来由于种种因素,包括大马华裔社会“少子化”现象、大专院校竞争激烈、地缘政治等原因,台湾大学在马来西亚的竞争力受到挑战。
“因此,各界必须重新思考,如何让台湾学历更具吸引力。”
彭庆和是首次以留台联总会长身分率团访台。他指出,马台学术交流在疫情后逐步恢复,台湾高等学府仍高度期待大马学生赴台深造,该会也将继续推动各校友会,加强与台湾高校的合作,并争取更多专业文凭获大马政府承认,以协助大马留台生在就业市场上拥有更强的竞争力。
“我们希望让马来西亚学生意识到,台湾是一个适合自我成长的地方,台湾的教育制度提供了探索自我的空间,让学生有机会发掘兴趣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
“我们鼓励每个学生都不要放弃自己,台湾是一个让人重新出发的地方,关键在于愿不愿意给自己一个机会。”
为了深化马台教育合作,彭庆和透露,该会计划在今年6月邀请马来西亚多所大学校长访台,与台湾高校代表展开直接对话,探索更务实的合作模式,并探讨未来在课程、学术优势等方面的合作。
“这不是官方行程,而是实打实的大学交流。”

鼓励大马生赴台 不为连任
他也强调,台湾教育值得获得更多关注,这也是自己致力于鼓励和帮助更多大马学生赴台深造的原因,“不为自己,不为连任,我希望每个大马学子都有机会站上更大的舞台”。
参访团从本月23日起在台展开参访行程,到访院校包括亚东科技大学、迈世国际瑞星股份有限公司、国都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台湾艺术大学、淡江大学、中国文化大学、桃园市永平工商、明新科技大学、东海大学、弘光科技大学、暨南国际大学、成功大学、屏东科技大学和高雄科技大学。
参访团成员包括署理会长颜振辉、副会长黄添发、副会长陈德来、副会长萧特财、秘书陈威膨等人。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