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闹海》在视觉设计上巧妙地借鉴了中国古代的文物与艺术元素,使电影的文化底蕴更加深厚。从青铜器到古代建筑,从兵器到礼器,这些真实文物的影子贯穿于电影的各个细节之中。这种融合不仅让观众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也使得电影在全球范围内展现出独特的东方美学……

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终于在我国上映,首三天票房就已突破马币一千万令吉,势如破竹。本次哪吒热潮甚至吸引了不少友族同胞观影支持,可见小小魔童的力量实在无法估量,为传统中华神话传说的传播及文化输出树立了良好榜样。
ADVERTISEMENT
这部以中国古代神话为蓝本的动画电影,融合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其中许多角色的形象、兵器的造型及场景的设计,都惊艳了大银幕前的每一位观众。我认为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大量参考中国历史上真实存在的文物,让电影中的设计增添厚重的历史沉淀,同时也让这些文物在现代艺术创作中不断焕发新生命。今天,我们就挑出其中几个来看看那些汲取了中华数千年文明精华的设计。
你认出电影中哪些中国文物了吗?
在两部哪吒电影中,结界兽是一种守护结界的神秘生物,外观威严,带有浓厚的青铜器风格。这一形象的灵感很可能来源于古代青铜器上的神兽纹饰,如商周时期的青铜神兽与纹饰。青铜器上的饕餮、夔龙、凤鸟等神兽,造型奇异且富有力量感,它们常被认为是守护神,代表着神秘的宗教信仰和权力象征。更有趣的是,这一部结界兽的外表颜色,比上一部来得更绿,其实非常符合青铜器的真实状况。一般提起青铜器,大家脑海中一定是暗绿色、锈迹斑斑的样子。但实际上的青铜器在刚铸造打磨完成后,表面是金灿灿的,所以上古时代,人们都会以“金”或“吉金”来称呼青铜。不过,青铜合金在氧化后,就会很快生锈,颜色也从金色渐渐变成绿色,时间长了颜色就越深。所以这次结界兽颜色的变化,可见制作团队之细心。
另外,电影中的这一对结界兽,粗眉、杏眼、蒜头鼻,其中一个还是鹰钩鼻,这种夸张突出的造型,让人马上联想到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遗址。这对结界兽的外形设计参考了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人面具”及“青铜鹰形铃”。而结界兽脸上戴上黄金饰面的设计,自然就是来自三星堆的“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这种设计增强了视觉冲击力,与电影中结界兽的神秘气息相呼应。三星堆文化属于古蜀国,是四川省出现的史前文化,其年代相当于中原地区的商朝,所以与哪吒传说中闹海发生于武王伐纣前的时间相符。


在第一部电影结束前,太乙真人用来保住哪吒及敖丙元神的重要法宝——七色宝莲,在这一部更是成为两人重塑肉身的关键。七色宝莲除了沿用经典的莲花造型外,当它合起来时的造型,其实参考了著名的博山炉。博山炉,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香薰炉,在汉魏时期非常流行,炉盖以群山为造型,所以被称为博山炉。后来随着佛教的传入,博山炉也逐渐出现莲花、祥云等造型。

电影中的玉虚宫被塑造成仙气缭绕的宫殿,其建筑风格参考了许多古代宫殿元素,如斗拱、飞檐、琉璃瓦等。其中,“鸱吻”是中国传统建筑中常见的装饰物,通常位于屋脊两端,形似猛兽,传说具有镇邪避火的作用。电影中的玉虚宫屋顶借鉴了这一建筑特点,使其更具威严和神秘感。
除了鸱吻外,电影中有一幕展示了一群仙鸟在玉虚宫上空飞翔,其中各有一只仙鸟站在鸱吻之上。这一幕极可能来自中国古代非常著名的画作,也是我专栏中曾多次提及的名画,那就是宋徽宗赵佶所绘的《瑞鹤图》。

“天元鼎”在电影中是一个极具象征性的器物,是玉虚宫炼丹的重要法器。其造型结合了两件青铜器的特点,首先小鼎是借鉴了“龙纹扁足鼎”的腹部和柱足的设计;而其大鼎则是采用了青铜敦的浑圆造型。

青铜敦,是一种古代盛食器,形态饱满,通常用于贵族宴享或祭祀活动。敦的造型讲究对称美,表面常雕刻精美的纹饰,如云雷纹、鸟兽纹等,象征着祥瑞和权力。

电影中的武器设计也与古代真实兵器或礼器有一定的联系。比如龙王敖光的武器造型就受到“殷墟玉刀”及“大洋洲墓铜刀”的影响。殷墟玉刀,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殷墟遗址,是商代玉器中的精品,虽然主要用于仪仗和祭祀,但其造型犀利,可被视为权力的象征。殷墟遗址的内容,我曾多次在专栏发表,感兴趣的可以去找一找。

而大洋洲墓铜刀则出土于江西省新干县大洋洲镇的程家遗址。这个遗址是一座商代的大墓,共出土了1300多件文物,其中青铜器多达475件,震惊世人,同时以一己之力将长江下游以南地区文明的历史提前了1700多年。其中的青铜刀铸造工艺极为精湛,刀身流畅,锋利无比,展现了当时高超的冶炼技术。电影中的兵器或许正是融合了这两种文物的特点,使得武器既有神秘的仪式感,又具备实战的杀伤力。

《哪吒之魔童闹海》在视觉设计上巧妙地借鉴了中国古代的文物与艺术元素,使电影的文化底蕴更加深厚。从青铜器到古代建筑,从兵器到礼器,这些真实文物的影子贯穿于电影的各个细节之中。这种融合不仅让观众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也使得电影在全球范围内展现出独特的东方美学。通过对比现实中的文物,我们更能理解这些文化元素在电影中的深层寓意,也能进一步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看完这篇文章,是否觉得自己似乎错过了些什么?那赶紧去二刷三刷吧!
相关文章: 林家豪/真实历史中的哪吒 胡须佬/芋头糕 张丽珠/野花之恋 牛忠/杂聊电影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亚罗士打30日讯)美食承载万千思念,阿嫲的味道至始不变。
从事电商的林家豪(37岁)从小到大都是吃不胖的体质。小时候,他不爱吃饭导致身形比同龄孩子瘦小,疼爱孙子的阿嫲研制出了很多美味的佳肴菜色,单纯就为了让家豪吃得好、长得高。
阿嫲的独家私房菜,让他吃出了温暖和爱,更渐渐地也爱上了烹饪。


曾跟多名厨学各种烹饪手艺
林家豪从小就喜欢窝在厨房,围绕在阿嬷身边,看得多了也从中偷师,将阿嬷的烹饪技巧学了下来。

他喜欢研究食谱,也从阿嬷身上学习了一些独家秘方。奈何,在“男儿不下厨”的传统观念下,面对父亲的强烈反对他学厨,他为了不让父亲失望,只得报读了父亲所希望他报读的科系。
后来,因为阿嬷的一句话,他完成了原本的科系后,再偷偷报读了烹饪与烘焙课程。
他回忆说:“虽然阿嫲不在了,但是她曾经告诉我的一段话让我一直铭记在心。她告诉过我不要因为别人质疑你的眼光,让你也跟着质疑了自己的能力,只要不放弃学习,就会有能力解决眼前的难题。”
从此之后,这句话成了他的座右铭。他以优异成绩毕业烹饪与烘焙学院后,就在五星级酒店的烘焙厨房、西餐厨房、中餐厨房和马来餐厨房任职过。
这几年他跟随多个名厨学习各种烹饪手艺,但最难忘的始终还是那个独一无二,属于阿嬷的味道。
第一道:香草料炸鸡块(配酸辣酱)
食材:鸡肉400克、香茅1枝、九层塔叶10大片、小葱头4粒。

炸鸡粉:中筋面粉60克、马铃薯淀粉40克、泡打粉4克、盐2克、水大约90至100毫升、食用油一汤匙。
炸鸡块做法:
1.用破壁机将香茅、九层塔和小葱头一起搅成细碎状,然后倒入切好且已沥干水的鸡肉丁块里抓抹均匀,腌制入味半个小时。

2.把调拌好的炸鸡面糊斟量倒入腌制后的鸡肉丁块里,抓拌均匀,油温160度下锅油炸至金黄即可捞起。

酸辣酱材料:蒜头半颗、小辣椒5条、九层塔叶10片、番茄1个、小桔仔8粒、盐少许、白糖1茶匙。

酸辣酱做法:
番茄蒸至熟烂备用。蒜头放入石臼内椿至出味,依顺序加入辣椒、九层塔叶、蒸熟的番茄,一步一步椿出香味后方可加入盐和糖,最后挤出小桔仔汁加入椿好的材料里稍微搅拌一下,香辣酱即完成。

关键注意事项:
1,水加入粉后必须用筷子左三圈右三圈来回轻轻搅匀至成糊,不可顺时间搅拌避免面糊产生太多面筋,导致油炸后的酥脆度降低。
2,搅匀后的面糊必须要加入两勺食用油,同样左三圈右三圈搅匀后静置10分钟方可使用,这是油炸后炸物能酥脆的关键。
第二道:爽口番茄酱汁鱼
食材:鱼、红萝卜、黄瓜
炸鱼粉:面粉4汤匙、马铃薯淀粉2汤匙、粘米粉1汤匙、玉米粉1汤匙。
番茄酱汁:番茄2个、姜一小段、蒜头五瓣、番茄酱一汤匙、热水250毫升、鸡精粉少许、盐少许、白醋少许、玉米粉少许勾芡用。
炸鱼做法:
1,所有粉混合均匀后,把改好花刀的鱼肉裹上粉,拍掉多余的粉后,油温烧至160度,手抓鱼尾将鱼头前大半段下锅油炸3分钟,3分钟后将整条鱼放入油锅油炸至金黄即可捞起。

2,红萝卜与黄瓜丝切细丝,铺于炸好的鱼肉上。
3,用搅拌机将番茄搅泥备用。起锅烧油加入姜片和蒜头,爆香后加入搅拌成泥的番茄酱炒至熟烂后倒入250毫升热水,最后加入鸡精、盐、白醋调味,玉米粉兑水勾芡即可起锅淋在鱼肉上。
关键注意事项:
1,鱼肉必须用吸油纸或干布按压吸干水份,避免第3步抓住鱼尾油炸时被油溅伤手。

2,鱼肉必须改刀,两面都切花刀,此举能让鱼肉外酥里嫩且更好的均匀沾吸番茄酱汁。

3,炸鱼时必须抓住鱼尾巴,把鱼头前大半段先下锅油炸3分钟后方可整条鱼下锅,此举是为了避免比较薄肉的鱼尾部分变得干硬。
第三道:传统竹笼蒸鸡蛋糕
食材:鸡蛋4个(约180克)、面粉150克、细砂糖110克、葡萄干少许
做法:
1,用电动手搅机把鸡蛋打至半发后慢慢加入细砂糖,直至细砂糖完全融化且鸡蛋完全膨发状态。

2,分3次加入过筛后的面粉,拌匀后倒入已铺好油纸(烘焙纸)的竹篮里,面糊表面撒上葡萄干后立刻入蒸笼蒸25分钟。时间到后,关火放置5分钟方可出锅。


3,出锅后,可以用八角沾食用色素液,压印在鸡蛋糕上做图形装饰。

关键注意事项:
1,面粉一定要过筛避免有结块。
2,加入面粉后快速拌匀即可,避免过度搅拌导致打发的鸡蛋消泡,此举可导致鸡蛋糕制作失败。
3,蒸笼要预先把水煮沸。
4,可以在蒸笼水里加入几片斑兰叶、茶叶或竹叶增香。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