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網
星洲網
星洲網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網 Newsletter 聯絡我們|星洲網 聯絡我們 登廣告|星洲網 登廣告 關於我們|星洲網 關於我們 活動|星洲網 活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星洲人

|

會員文

發佈: 11:29am 26/03/2025

彭健偉

聖家堂

高第

初識高第

誕生立面

受難立面

榮耀立面

彭健偉/初識高第(三):聖家堂,百年夢想的終章

作者:彭健偉

來到巴塞羅那,當然要一睹(Sagrada Familia)這座百年未完成的建築奇蹟。

站在教堂前,仰望那些直指天空的塔樓與繁複的雕刻細節,彷彿能聽見的匠心與信仰在石材間低語。他摒棄了傳統哥特式風格,大膽融入自然元素,讓整座教堂如同一座有機生命體,緩緩向天際生長。

ADVERTISEMENT

自高第接手以來,聖家堂的建造便面臨重重困難。首先是資金問題,這座教堂完全依賴私人捐款,使得工程進展緩慢。高第的設計理念在當時也被視為前衛甚至瘋狂,模仿自然形態的曲線與有機結構,使建築看似自由流動,卻蘊藏著精密的數學計算。更嚴峻的挑戰來自歷史動盪,一場內戰使聖家堂遭受重創,高第留下的大量手稿與模型被焚燬,工程一度停滯,建築團隊只能依靠零星的資料與口述傳承來延續設計。

即便如此,這座建築仍在困境中頑強生長,成為世代建築師共同追尋的夢想,據說目前有的建築師和工匠已薪火相傳至第七代。

高第為教堂設計了3個主要立面——(Nativity Façade)、(Passion Façade)與(Glory Façade),分別象徵耶穌的一生。誕生立面細膩繁複,如雕刻於岩石之上的生命之詩;受難立面則以鋒利的線條與刻意留白,呈現出耶穌受難的悲劇張力;尚未完全竣工的榮耀立面,則將展現復活與永恆的光輝。

我搭乘電梯登上聖家堂的鐘塔,從高處俯瞰巴塞羅那,再沿著經典的螺旋形樓梯走下來。樓梯兩側的牆壁上開著小窗,可以仔細欣賞高處的雕塑。一個個尖塔頂端都是彩色亮眼的馬賽克鑲嵌,有些仿如草莓、葡萄,有的則如同燦爛的鳥羽或是蛇尾。自然界最美麗奇異的色彩、造型與結構,都被高第用在了這座與神靈溝通的教堂中。

與傳統教堂沉重的石柱不同,高第的設計宛如一座森林,他將支柱設計成樹幹般的形態,向上延展,彷彿枝椏般交織成拱頂。當陽光透過彩色玻璃窗灑落,光影交錯,宛如晨曦穿越林間葉縫,為整座教堂注入靈動的生命力。

ADVERTISEMENT

熱門新聞

百格視頻

发布: 9:00am 19/03/2025
彭健伟/初识高第(二):海妖的居所

1904年富商巴特略委托高第改造一座普通的建筑,希望打造成与众不同的宅邸。高第大胆推翻原有结构,不仅改造外观,更重新定义内部空间,使整栋建筑充满有机生命力。然而,激进的设计惹来争议,有人批评其造型过于夸张,难以融入城市景观,甚至有人戏称它为“骨屋”,或“海妖的居所”……

来到巴塞罗那才发现,高第的作品遍布巴塞罗那,小至皇家广场的街灯柱,大至雄伟壮观的圣家堂,连一条格拉西亚大道(Passeig de Gràcia)上,就有两栋他的杰作——米拉之家(Casa Milà)和巴特略之家(Casa Batlló)。两者百多年来遥望彼此,会否感叹受尽彼时世人的唾弃,还是傲慢于自身的独树一帜?

色彩斑斓,形态奇异,外墙宛如波光粼粼的水面,阳台宛如骷髅面具,屋顶起伏如龙背。没错,这就是巴特略之家,一座融合了自然意象、独特美学与超凡想像力的建筑奇迹。

或许是经历了一趟米拉之家的感官震撼,紧接参观巴特略之家,难免有感审美疲劳,不,是连体力上也疲乏了。那就暂缓脚步,先来了解巴特略之家的历史吧。

这原是一座普通的19世纪建筑,1904年由富商巴特略(Josep Batlló)委托高第改造,希望打造一座与众不同的宅邸。高第大胆推翻原有结构,不仅改造外观,更重新定义内部空间,使整栋建筑充满有机生命力。然而,如此激进的设计难免惹来争议,当地市民和部分建筑师批评其造型过于夸张,难以融入城市景观,甚至有人戏称它为“骨屋”,或“海妖的居所”。

站在街道上仰望巴特略之家,外墙以彩色马赛克瓷砖覆盖,色彩从蓝到绿色渐变,如同海浪翻涌,在阳光下闪烁斑斓光影。阳台造型独特,宛如骷髅面具或珊瑚骨骼,为建筑增添一丝神秘气息。

坦白说,还真有点像海妖的居所,若出现在电影《加勒比海盗》中也不足为奇。

比起米拉之家,这里的玩兴更浓厚,形意更狂妄。其中一层曾是巴特略家族的主要居所,亦是整栋建筑最精致华美的部分。主楼梯如同蜿蜒的动物脊椎,天花板上的旋涡状雕饰如风中的涟漪,而壁炉则以蘑菇状造型呈现,巧妙地将自然形态融入居家空间。贯穿建筑核心的光之中庭是高第最巧妙的设计之一,为了让自然光能够均匀洒落到整栋建筑的各个角落,高第采用了渐变蓝色瓷砖——从上至下,颜色由深至浅,营造出像是海洋般柔和梦幻的光影效果。他通过放大下层窗户、缩小上层窗户的方式,巧妙地控制光线强度,使每层都能获得最舒适的采光效果。

如此前瞻性的设计,不仅让居住者拥有明亮温暖的居住环境,更赋予建筑一种流动的生命力。漫步其中,仿佛置身大自然中,光影随着时间变幻,空间也在呼吸。

我登上巴特略之家的屋顶,眼前那龙鳞状的陶瓷瓦片、蜿蜒的烟囱群、色彩斑斓的塔楼,每一处细节都充满想像力。其中最具象征意义的是屋顶上的龙脊曲线,据说暗喻加泰罗尼亚传说中的圣乔治屠龙故事,赋予建筑一层神话寓意。

从屋顶远眺城市另一端,是高第在巴塞罗那最著名,亦最具代表的作品——至今仍未竣工的圣家堂(Sagrada Familia)。

相关文章:
彭健伟/初识高第(一):偶遇米拉之家
牛忠/杂聊电影
张丽珠/野花之恋
胡须佬/芋头糕

ADVERTISEMENT

點擊 可閱讀下一則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