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国际

|

即时国际

发布: 8:03pm 26/03/2025

人工智能

世华媒体

博鳌亚洲论坛

中国科学院

人工智能

世华媒体

博鳌亚洲论坛

中国科学院

博鳌亚洲论坛 | 中外专家学者激辩 AI发展治理可同步推进

博鳌论坛|AI治理该暂停AI吗?中科院曾毅:经过一年发展,可同步进行了
在周三博鳌论坛“AI安全与治理”分论坛上,中外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就如何平衡技术创新与风险管控展开激辩。(新华社照片)

(博鳌26日综合电)(AI)迅猛发展之际,各界对它的担忧也与日俱增。在周三博鳌论坛“AI安全与治理”分论坛上,中外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就如何平衡技术创新与风险管控展开激辩。

研究员曾毅表示,经过一年的发展,在构建人工智能安全护栏的同时,也可以同步发展AI了。

ADVERTISEMENT

江小涓:AI就业冲击“必定出现”
博鳌论坛|AI治理该暂停AI吗?中科院曾毅:经过一年发展,可同步进行了
中国社科院大学教授江小涓在分论坛上发言。(新华社照片)

中国国社科院大学教授江小涓表示,AI对就业的冲击“必定会出现”,但认为应该有新的社会保障政策来执行它,而不是一再重复那些不能落地的原则。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亚勤警示,智能体自主决策可能带来不可控风险,“能力越大威胁越高,需设立伦理红线”。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全球关系主任绍尔则强调,治理需与技术发展同步演进。他建议借鉴移动通信标准制定经验,通过多方协作构建全球性治理框架。

曾毅:安全与发展可实现双赢
博鳌论坛|AI治理该暂停AI吗?中科院曾毅:经过一年发展,可同步进行了
中国科学院研究员曾毅在分论坛上发言。(新华社照片)

同为联合国人工智能高层顾问机构专家曾毅表示,最新研究表明,强化AI安全防护并不会抑制其性能提升。通过对十余个大模型的实测显示,安全能力提升20至30%仅造成0.1%的计算损耗,证实安全与发展可实现双赢。这一突破为破解安全与发展悖论提供了新可能。

他说,去年,多名全球学者自愿签署叫停人工智能6个月的发展倡议,他认为应该先构建一个安全稳定的人工智能发展护栏,让AI发展更加安全可控。

而今,经过一年的发展后,曾毅表示,“进入2025年,人工智能仍然需要防止野蛮生长,但是在人工智能发展的同时,可以同步做构建有效的安全护栏。”

在他看来,安全可以作为发展人工智能的第一性原理,要保障它稳健地发展。在发展具有高度智能的AI大模型的同时,可以逐步地去构建强大的人工智能安全护栏。

江小涓:DeepSeek打破垄断

中国社科院大学教授、国务院原副秘书长江小涓指出,过去10年AI治理原则“落地有限”。“技术是否被社会接受,取决于生产力提升与公平分配两大标准。”她表示,AI对就业和分配的冲击需通过社会保障政策缓解,而非空谈“包容性”。

对于中国大模型DeepSeek的开源,江小涓认为DeepSeek最大贡献在于打破垄断:“当AI从寡头游戏变为充分竞争的市场,许多问题会通过自发秩序解决。”

想要建立AI的“安全围栏”,需要技术、市场、政策、伦理的多轨并行。无论是“全球标准”还是“本地实践”,最终目标仍是让AI服务于人,而非凌驾于人。“让AI能力和AI安全一起稳定地发展,这才是我们想要看到的。”曾毅说道。

池永硕:建分级授权制保护产权
博鳌论坛|AI治理该暂停AI吗?中科院曾毅:经过一年发展,可同步进行了
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周三举行“AI:如何做到应用与治理的平衡推进?”分论坛。(新华社照片)

针对数据版权争议,英国励讯集团公共事务总裁池永硕提醒,大模型训练若忽视知识产权保护将动摇创新根基。他主张建立分级授权机制,既保障数据合规使用,又维护创作者权益。以色列学者特希拉则警示,地缘政治分歧可能导致AI治理碎片化,需构建更具包容性的全球对话平台。

论坛达成三点共识:其一,AI治理需超越单纯技术规制,融入伦理、法律、经济等多维度考量;其二,开源开放与风险管控并非零和博弈,可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兼容;其三,新兴市场国家应避免被动跟随,可通过差异化路径参与规则制定。

阿霍:系统框架加强数字能力

另外,在周二下午,主题为“加强数字能力建设,跨越数字鸿沟”的年会分论坛举行。来自芬兰、柬埔寨、伊朗、中国的代表围绕AI基础设施建设、教育体系改革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芬兰前总理阿霍表示,“所有技术都能迁移,但人的能力无法复制。”数字技术应用的本质在于人的理解与创新能力,需从教育体系改革、技能培训和政策支持三方面构建系统性的能力建设框架。

根据全球移动通信协会GSMA发布数据,截至2024年年底,近60%全球人口接入移动互联网。2024年移动技术和服务贡献了全球GDP的5.8%,相当于贡献了6.5兆美元的经济价值。

技术的发展也带来差距。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GSMA发布数据显示,全球43%的人口仍然未使用互联网,仍有3.5亿人生活在没有移动互联网网络的偏远地区,这些人占全球总人口的4%。

博鳌论坛|AI治理该暂停AI吗?中科院曾毅:经过一年发展,可同步进行了
周二下午,主题为 “加强数字能力建设,跨越数字鸿沟”的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分论坛在海南BFA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新华社照片)
2025博鳌亚洲论坛 世华媒体集团受邀媒体伙伴
2025年博鳌亚洲论坛将于3月25至28日一连4天举办。

相关新闻:

2025博鳌亚洲论坛开幕 世华媒体首成媒体伙伴

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会明起举行 丁薛祥李家超将出席

2025博鳌论坛揭幕 张军:向国际传递保持信心讯号

2025博鳌论坛 | DeepSeek产品冲击华尔街 提振对中科技信心

博鳌亚洲论坛 | Vivo官宣正式进军机器人领域 剑指家庭场景

RCEP东盟使用率偏低  翁诗杰:CAFTA条款更吸引

博鳌亚洲论坛 | 吴添泉:先贤下南洋扎根  马中民心相通数百年

博鳌亚洲论坛 | ISIS:在中美之间寻最大利益  马任东盟主席国须慎言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发布: 11:01pm 28/03/2025
博鳌亚洲论坛 | 张军:亚洲特色合作模式展韧性 须续持开放区域主义  
博鳌亚洲论坛年会闭幕 张军:坚持开放的区域主义
张军表示,未来亚洲各国在重振APEC、维护全球供应链稳定等方面,要继续加强合作,坚持开放的区域主义。(互联网照片)

(海口28日综合电)一连4日的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周五闭幕,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张军表示,未来亚洲各国在重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维护全球供应链稳定等方面,要继续加强合作,坚持开放的区域主义,加强互联互通,又指亚洲国家正在形成亚洲特色的区域合作与经济氛围模式,展现出强烈的韧性和活力。

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于25至28日在中国海南省博鳌东屿岛举行,主题为“在世界变局中,共创亚洲未来”。

应以联国为基石多边主义

张军周五在闭幕式上说:“当前国际形势中,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日益加剧,在国际社会中蔓延一种焦虑和担心的情绪。在这个背景下,这次年会的与会代表普遍认为,应该重申以联合国为基石的多边主义,推动未来峰会成果加速落地,确保世界走在正确的轨道上。”

张军说,国际形势不确定性及复杂性日益加剧,与会代表普遍认为,应重新以联合国为基石的多边主义,推动未来峰会成果加快落地,而代表普遍提到会议增加其对多边主义的信心。

另外,周四在“美国外交政策走向及其对亚太合作影响”分论坛中,3名前中国副外长和前驻美大使张业遂、周文重、崔天凯,以及前新加坡常驻联合国代表马凯硕、前美国商务部长古铁雷斯等前官员出席,会议厅座无虚席。

谈到美国政策的影响时,周文重表示有些悲观,并说美国可能再也不会将中国当成永久正常贸易伙伴;而美国若果真对中国施加总额60%的关税,意味美国将减少60%从中国的进口。

崔天凯指出,一个国家“加收更高关税,说明这个国家在下降,缺乏信心”。

古铁雷斯则指美国外交政策受严重误导,10年前在高科技晶片领域制裁中国,结果中国成为更强大的科技大国;对俄罗斯实施银行业制裁,结果出现去美元化现象。

福利斯:美对外措施影响自身经济

英国《经济学人》国际执行主编福利斯认为,美国现行对外措施影响自身经济,已经看到人们开始担心美国经济衰退。

悉尼大学政治学教授、《中国的银河帝国》作者基恩形容,“正在衰退的美国实际上成为中国崛起的接生婆”。他认为美国会继续衰落,某个时刻突然崩塌;中国要加强和保护人民币在全球事务中的作用。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萨克斯说,特朗普以为美国市场的威胁巨大,只要打贸易战、关税战就能重绘世界地缘政治地图,“这想法是非常荒谬的”,实际上特朗普正在“帮助”东北亚国家团结,东北亚团结能成为全世界经济引擎。

马凯硕:亚洲人准备好做领导者

马凯硕指出,不要低估本地区的韧性,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增长十分巨大,亚洲地区正在安全地发展自身贸易机制,“亚洲经济规模愈来愈大,但亚洲人必须为成为领导者做好准备,不要有亚洲人不如白人的思维定式”。

福利斯则提出,中国对美欧出口的重新定向可能导致巨量商品出现在东盟等市场,这种情况下亚洲一定要避免发生内部贸易战,长远来说亚洲要签订更多自贸协议。

郑永年:中企抗冲击能力足
美关税政策终将伤及自身  

面对特朗普宣布对进口汽车征收25%关税的最新政策,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公共政策学院院长郑永年表示,中国企业的韧性经过多年贸易摩擦的考验,早已具备足够的抗冲击能力。关税政策最终可能伤害更深的,反而是美国自身。

郑永年指出,美国政界普遍承认中国在新能源车领域的领先地位。这一行为的背后是出于地缘政治考量,而非产业竞争。

他强调,即便面对贸易壁垒,中国依然会主动扩大开放。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中国都将以更大的市场和更高水平的开放,推动全球化进程。

从乘联会数据来看,从2024年初到2024年11月,中国纯电动乘用车整车出口中,出口美国市场的份额占比不足1%;中国插混乘用车整车出口中,出口美国市场的占比不足1%;燃油乘用车整车出口中,美国市场占比仅2%。

此前中国有不少汽车链条上的企业曾着手准备在墨西哥投资建厂。比如,比亚迪于2023年首次宣布在墨西哥建立汽车工厂的计划,但目前该计划或将延缓。此外,宁德时代也曾考虑在美国或墨西哥建设电池工厂。

华泰证券方面认为,从现状看,虽然已有较多的中国汽车零部件厂商在墨西哥投资布局产能,但是整体规模不大,仍处于产能爬坡阶段。虽然短期内关税提升后成本压力势必将提升,但后续仍可通过与下游厂商共担关税压力及提升产能利用率等方法实现盈利。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