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城26日讯)自2016年至今,教育部已实施1175个涉及重建破旧学校的项目,总价值超过124亿7000万令吉。
教育部今日发表文告指出,在这些项目中,739个已全面完成,其中包括砂拉越的258个项目、沙巴的229个项目,以及西马的252个项目。
ADVERTISEMENT
“另有203个项目正在建设中,233个项目处于施工前阶段。”
文告指出,今年昌明政府已批准全国范围内重建122所破旧学校。
“这是过去5年来获批项目数量最多的一次,教育部始终致力于确保学生和整个社区能够获得最佳的教育资源。”
教育部表示将持续积极应对破旧学校的问题,确保能够迅速解决相关问题。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教育领域里,还有好多更重要的更急迫的事等着部长和副部长去处理。人民之所以抱怨与批判,之所以掀起舆论,是因为教育部不分轻重缓急。倘若教育部已经妥善解决其他燃眉之急,再来随心所欲的落实这些有的没的计划,我想不会有人会去介意。
拜读教育部副部长黄家和在其脸书关于国旗扣章的贴文,我有话要说,不吐不快。
我想说的是,孩子不会因为佩戴了国旗扣章,而变得特别爱国;反之,孩子却有可能因为爱国,而自发性的佩戴国旗扣章。如今教育部的举措,实属主次不分,本末倒置,毫无意义。
副部长在贴文中提到,为了减轻家长的负担,教育部特别为学生分配两枚国旗扣章。其潜在意义代表着,扣章是免费的,不花家长半分钱。但是副部长您有所不知,这所谓“免费”的扣章,之所以能够“免费”必定是由政府买单,这难道不是人民的纳税钱吗?难道这不是家长辛苦挣来的钱吗?这负担,究竟是增加了还是减轻了呢?
我想绝大多数对这项措施持反对意见的人,其中一个考量就是安全问题。家长会担心戴在胸前的扣针,有可能会不小心弄伤孩子。但我们的副部长却信誓旦旦地宣告,他孩子带了两年巡察员扣章,至今未曾擦伤过。在医学里,我们持守一个原则,就是不加害原则,任何有可能会为病患带来害处的举动,我们都不去做。此外,我们也提倡“预防胜于治疗”的基本保健概念,切勿等到事情真的发生了,才来后悔早知道。并非每个孩子都是乖巧安静斯文,有机会当上巡察员。现实中有一些孩子是特别好动调皮捣蛋的,有谁能百分百确保这扣章不会是一个弄伤孩子的利器呢?
普通会员 | VIP![]() |
VVIP | |
---|---|---|---|
星洲网平台内容 | |||
星洲公开活动 | |||
礼品/优惠 | |||
会员文 | |||
VIP文 | |||
特邀活动/特级优惠 | |||
电子报(全国11份地方版) | |||
报纸 | |||
副部长在其贴文中,其实是认同佩戴国旗扣章只是一种表面的形式,而课纲改造才是真正的内涵所在。请问,两者真的没有冲突吗?今天教育部要为孩子灌输什么样的思想呢?只要表面形式上的功夫做得好,就行了?是这样吗?
教育部一直强调,佩戴国旗扣章有其意义,透过这项措施,能够让孩子们更加爱国,更加团结。请问,教育部是基于哪项研究,得到如此结论?一个人的爱国程度与国民间的团结程度,是属于定性数据,是无法量化的。请问教育部如何得到“佩戴国旗扣章能促进爱国情操”的结论?我得到的唯一结论,是大家因为“国旗扣章”而更加团结一致的去批判教育部的“不务正业”。
佩戴国旗扣章究竟有何意义?正如我在文章开头所提到的,这需要有主次之分。爱国在前,佩戴扣章在后。我因为爱国,所以主动佩戴国旗扣章,这是爱国所可能做出的一种举动,这才是国旗扣章的实质意义;而非因为戴上扣章,就会突然变得爱国。爱国这件事,不是表面功夫,不能操之过急。
我认同我们需要打造的是一批能够以马来西亚人自豪的孩子们。我也认同我们需要让孩子们都能够团结和谐。而教育部去年开始推动的昌明大马世代“GenMadani”活动,也确实能灌输昌明爱国情操、团结互助精神,我绝对认同这是对孩子们的思想塑造。既然教育部已有如此实质的计划,何不将之深化与升华?何须费神于一些虚有其表的无谓之事?
副部长一直强调,这不是零和博弈,不是教育部给了国旗扣章,就会剥夺其他的福利。政府如此爱民,致力为学生谋福,我深表感激。但只因如此,教育部就能任意妄为吗?政府爱民,基于关心人民以及国家财政的挑战,首相因此不领薪水,内阁成员继续减薪,在这样的情况下,这笔钱难道就不该被善用于其他更有意义的事上吗?不会觉得讽刺吗?这确实不是零和博弈,却也并非双赢。
教育领域里,还有好多更重要的更急迫的事等着部长和副部长去处理。人民之所以抱怨与批判,之所以掀起舆论,是因为教育部不分轻重缓急。倘若教育部已经妥善解决其他燃眉之急,再来随心所欲的落实这些有的没的计划,我想不会有人会去介意。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