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IC和GLC的真正价值,断不在于依赖政府补贴生存,而在于如何通过优质投资和高效经营,助力国家经济成长。
ADVERTISEMENT
首相安华日前表示政府将严格监管政府相关投资公司(GLIC)和政府相关公司(GLC),并关闭所有无盈利的政府企业,是符合此二者创建之初衷,也是合理且必要的。
这是一个简单的逻辑,因为GLIC和GLC的设立初衷是协助政府创收,并推动国家经济发展,而不是亏本后仍然继续经营,反而本末倒置地成为政府财政负担。
GLIC和GLC的存在,原本是为了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经济效益,并促进国家竞争力。然而,长期以来,一些GLIC和GLC由于管理不善或缺乏市场竞争力,导致持续亏损,甚至依赖政府补贴生存。
如此情况不但完全背离了其创始目标,更是背道而驰地增加了国家财政负担,平白占用了原本可以用在更关键领域的公共资金。
安华指出目前政府已经关闭了一些隶属于政府机构的小型企业,如橡胶小园主发展局或联邦土地发展局旗下的公司。
政府此举合理,因为不可能继续浪费资源去负担这些长期处于亏损的企业。而关闭这些企业反而有助于提高政府机构的整体效率,同时确保公共资金可以得到最佳利用。
政府成立这些臂膀企业后,需要成立董事局以进行具体的业务运营。但如果企业无法获得盈利,那么这些领取高额薪资和津贴的董事局和管理层,显然必须像私企那样受到质询,并给予说明的。
而首相安华的决定表明,政府已经不再容忍亏损企业的存在,而是要求GLIC和GLC承担更严格的财务纪律和治理责任。
事实上,这种做法不仅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也能促进问责文化,确保企业管理层必须对公司的绩效负责。
然而,除了亏损的企业需要受到整顿,GLIC和GLC也有责任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在财政部主导的“GEAR-uP”计划下,政府鼓励这些公司在未来5年内投资约1500亿令吉,以支持经济增长。这显然是一个长期的战略投资,因为这不仅能创造就业机会,还能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形成更强劲的经济循环。
总结而言,安华政府对GLIC和GLC的严格监管,无疑是“长痛不如短痛”的自疗手段,也是确保国家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步骤;同时果断关闭无盈利的政企,一则能够减少财政浪费,其次还能强化问责制度,推动更有效的资源配置。
事实上,GLIC和GLC的真正价值,断不在于依赖政府补贴生存,而在于如何通过优质投资和高效经营,助力国家经济成长。
因此安华的改革虽然会影响到一些人的既得利益,然长远而言,这个方向却是必须的,如今就要看安华的改革力度,能否让GLIC和GLC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出改变。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八打灵再也31日讯)首相拿督斯里安华说,马来西亚和东盟将持续支持在缅甸的人道主义救援工作,包括派出马来西亚特别天灾援助和拯救队(SMART),并表示该队今早已前往缅甸,到受灾最严重的地区参与搜救行动。
他今日在脸书发文说,他昨天已联络缅甸军政府领导人敏昂莱,代表我国慰问经历地震的缅甸。
他指出,身为2025年东盟轮值主席国,我国致力于与缅甸人民同在,共同面对这艰难时刻。
安华说,外交部长拿督斯里莫哈末哈山率领的人道主义代表团,会在不久后前往缅甸。
他表示,自己也告诉敏昂莱有关我国昨天召开的东盟外交部长特别紧急会议,以动员东盟对缅甸的支持。
另外,安华也联系泰国首相佩通坦,向受地震波及的泰国表示悲痛和同情。
“我也提出有关两国的多个课题,包括东盟促进和协助缅甸的持续决心,为该国的危机寻找和平解决方案。”
他也说,自己应佩通坦的邀请,将于4月17日到曼谷进行工作访问,届时将进一步讨论并跟进此谈话。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