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星洲人

|

VIP文

发布: 7:50am 28/03/2025

傅文耀

货殖旁观

吉隆坡市政局

星洲人时事观点

斯里巴拉卡里雅曼兴都庙

茨厂街中文牌坊

傅文耀

货殖旁观

吉隆坡市政局

星洲人时事观点

斯里巴拉卡里雅曼兴都庙

茨厂街中文牌坊

傅文耀.治理混乱:吉隆坡正在慢性死亡?

吉隆坡没有民选地方政府,市政官员由上任命,对上负责,对下摆谱。他们没有选票压力,却掌握大权。一纸委任书制造出一群“小拿破仑”,动辄颁布新规,却毫无服务精神。

ADVERTISEMENT

近年来,吉隆坡的市政管理像是一场没有观众的舞台剧,官员自导自演,对人民的声音充耳不闻。宗教、文化、城市发展议题接连出包,人民早已不是主角,而只是报告上的数字。

为例,这座位于印度清真寺路、拥有逾130年历史的庙宇,是一代又一代印裔家庭的精神寄托。然而,庙宇如今却因“私人地段安排”被强制迁移。问题是,这块地在变成私人地段之前,正是属于

在拆迁安排上,当局回应时语焉不详,虽然最近已经找到距离不远的地点,但截至目前市政府却无法交代是谁下的决定、何时启动、又通过了什么程序。不少民间团体批评,政府在处理宗教事务上极度缺乏透明度与敏感度。这不是单一事件,而是治理冷漠的体现。

另一边,的争议也令人心寒。这不是几块木板和几个汉字的问题,而是华社百年扎根的文化象征。然而却有官员想“清干净”,还说“只是讨论”。问题是,真正的讨论该有程序、有尊重——谁被邀请发言?谁有权说“不”?这哪里是讨论,分明是一次又一次地试探底线,看人民的忍耐能到什么程度。

至于城市发展,高楼大厦像雨后春笋般冒出,但配套却严重滞后。旺沙玛朱的一项公寓项目因结构问题被勒令停工,可是谁来追问它是如何通过审批的?在吉隆坡,房子越盖越多,道路却不见扩建,排水系统年久失修,学校、诊所、公车站等公共设施也长期被忽视。审批速度惊人,城市规划却混乱,市民生活品质不断下滑。

这些问题并非一朝一夕,而是多年制度弊病的累积。吉隆坡没有民选地方政府,市政官员由上任命,对上负责,对下摆谱。他们没有选票压力,却掌握大权。一纸委任书制造出一群“小拿破仑”,动辄颁布新规,却毫无服务精神。

而我们的国会议员呢?蕉赖、士布爹、武吉免登、旺沙玛朱的议员蝉联多年,选民一票票投进去,换来的却是象征性

参与。他们对市政局毫无实质话语权,不是因为不想管,而是根本没权管。于是,即便执政党议员,在自己选区也像反对党,出席活动得“看脸色”,争取资源得“看天意”。

说句听起来耸动却真实的话——吉隆坡这座城市正在走向死亡。不是城市的物理瓦解,而是公共信任的溃败。人民眼睁睁看着家园被决定,却无从参与。

如果要归结原因,一句话就够:我们需要一个可以被问责的地方政府。

在没有地方选举的制度下,民意只是一次次被消音的背景音,只在投票日有声音,之后便再次沉寂。若不尽快恢复地方选举,吉隆坡将继续被一群没有民意约束的官员摆布,而人民的声音,只会越来越微弱。

我们不能再接受“被管理”,而必须追求“共同治理”。民主不应是五年一次的投票,而应体现在生活中每一个政策、每一次规划、每一项决策中。要救这座城市,就要把权力还给人民。

吉隆坡不可以再没有问责。更不能,继续没有人民的声音。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发布: 9:00pm 31/03/2025
李一峰.善用科技保证执法公正
执法单位应该尽量善用现代科技的优点,在关键时刻还原真实过程,使执法人员在压力下依然能够秉公办事,同时也可以避免弱势群体被不公平对待。
 
吉隆坡市政局(DBKL)执法队目前在执行任务时,因强硬对待一名无执照贩卖气球的小贩,引起了各方的批评和谴责。社区安全联盟主席李霖泰严厉批评执法队的粗暴行为,指出即便无证经营违法,也不应以如此激进的方式对待小贩,尤其是在开斋节前夕,这种不近人情的做法更容易激起民愤。  
 
让人担心的是,当下事件的后续发展颇有逐渐失控之势。一方面,其中一名市政局执法官员的照片,竟然被公开放上网,导致他饱受网络暴力和恐吓,愤而报警;另一方面则是小贩的母亲也报案称,儿子在市政局官员执法过程中受伤住院,并揭露其家庭背景贫困,小贩本人还需打两份工维持生计。这种“各执一词”的局面,其实对警方釐清真相毫无帮助,反而只会让事件变得扑朔迷离,产生不必要的情绪对立。
 
毫无疑问,此次事件暴露出官员执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过度暴力问题。需知执法固然重要,但方式必须合理合法,符合人道精神。若小贩的确因执法受伤,相关人员有必要承担责任;反之,若执法队只是依照程序行事,却因舆论压力而受到不公正对待,也同样值得关注。但不论真相如何,市政局的形象已在此次风波中,已经受到了严重冲击,倘若事件得不到妥善处理,恐怕将会影响未来执法工作的公正性。
 
为了避免类似事件重演,有关当局必须尽快采取措施。首先是警方要尽快彻查清楚,此次执法是否存在不当行为,确保事实真相不会被舆论带风向误导民众。其次便是那讲了一年又一年的,执法人员佩戴摄像头的措施,是时候该抓紧落实了。
 
众所周知,摄像头可以很好且客观记录执法过程,既能保护执法人员免受无端指控,也能防止遭取缔者遭到不合理及过度执法,从而做到确保取缔行动合法透明。执法单位应该尽量善用现代科技的优点,在关键时刻还原真实过程,使执法人员在压力下依然能够秉公办事,同时也可以避免弱势群体被不公平对待。
 
此次气球小贩事件,如今已演变成一场关于执法权利与人权保护的社会讨论。然而,无论是执法机构,还是社会大众,都要避免情绪化,用冷静态度看待事件。市政局则应吸取教训,在加强执法力度的同时,也要保障人民的基本权益,让法律的执行更加透明。同时,相关单位须加快调查速度,尽快妥善解决争议,避免事件演变成社会矛盾。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