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星洲人

|

VIP文

发布: 7:30am 06/04/2025

特朗普

孔令龙

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

柔新经济特区

星洲人时事观点

对等关税

贸易、投资及工业部

孔令龙.对等关税影响下,柔新经济特区能否“换道超车”

税务专家

我们的教育制度、我们的政府,以及私人界的经营和管理,都必须有一个颠覆性的改革,让我们的栽培出来的人才,除了必须掌握最新的科研知识与技能,还具备问题解决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和共情能力;有了足够的人才,政府才能加强各部门以及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协调及效率,确保政策的一致性以及上情下达,和下情上报的顺畅度;企业也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敢于承担风险,加强创新创意及研发。

ADVERTISEMENT

美国总统4月2日在白宫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征收所谓的“”。根据新政策,其他国家对美国商品征收的关税比率将被“折扣”约一半后回敬。以马来西亚为例,当前对美国商品征收47%关税,因此美国将对马来西亚商品征收24%关税。这一项宣布,将对全球经济贸易及供应链带来变化。

也即时回应,将积极与美国当局接洽,寻求维护自由和公平贸易精神的解决方案,不过强调不会考虑采取报复性关税政策。在这样一个具挑战性的大环境下,马来西亚要如何巩固在东盟的地位,成为具吸引力的投资热点,政府和企业都必须携手合作,强化自己。

我早前受邀到中国广东出席了广东省第12次归侨侨眷代表大会,会上提到希望海外侨胞,发挥资金、技术、管理、人脉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加大投资兴业力度,帮助引入更多高端人才,汇聚更多创新资源等,其中聚焦的就是粤港澳大湾区。

谈到海外侨胞到中国投资的发展历程,不能不提到中国在1980年成立的深圳经济特区。这个于40多年前成立的经济特区,是首个中国为鼓励外商投资开业,在改革开放方面赋予更大自主权而设,让深圳这个当年的边陲小县,成为今天一座以科技创新为主的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地区生产总值更是从1980年的2.7亿人民币增至2023年的3.46万亿人民币,增长逾1万倍,引领了中国经济发展,也让深圳经济特区成为全球经济特区的典范及学习的目标。2019年时,中国国务院发布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更是将深圳和香港、澳门、广州,并列为面积达5万6110平方公里的大湾区发展核心引擎。

马来西亚与新加坡政府合作的柔佛-新加坡经济特区,从一开始提出这个概念,就免不了拿深圳经济特区来作为目标。事实上,的规划,也的确参考了深圳经济特区,柔佛州务大臣和马来西亚投资、贸易和工业部等多名官员专门组团前往中国深圳考察,深入借鉴深圳-香港合作经验,来建设柔新经济特区。

这个由两国政府联手推动的柔新经济特区,总面积达3588平方公里,相等于4个新加坡。特区设定了几项关键目标,包括首5年推动50项计划,并在10年内积累100个发展计划,改善整体商业生态系统和资源流动、在首5年创造约2万个熟练型工作机会等,以造福两国。为了便利两国之间的人员来往,除了让两国人民及交通工具都能运用二维码通关,也正在搭建轻轨列车,预计可在2026年12月底通车,届时必可加强两国的衔接。

和新加坡中华总商会也极度关注这个经济特区的发展,并设立了联席委员会,定期会面商讨,向会员和更广泛的商业群体推广东南亚、新加坡、大马及柔新经济特区的商业、贸易和合作投资机会与项目,从私人界的角度促进及鼓励特区的发展和投资,并获得银行的合作,为投资商家提供金融解决方案及谘询服务。

目前,柔新经济特区最大的问题在于技术人才及高端科技人才的短缺,而两国政策上的持续协调,以确保企业的无缝营运、贸易便利化、土地使用权以及快速的政府批准,也是一大挑战。尽管目前两国政府提供予特区的税务优惠相当吸引,但如果无法解决上述问题,这些优惠并不足以吸引投资者。

配合马来西亚今年成为东盟主席国,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组团到东盟各国考察及交流。我们可以明显看到,我们的邻国,包括泰国、越南和印尼等,近年来为了吸引外资,也出台了不少优惠政策,例如泰国的东部经济走廊、印尼已经推行以及计划中的经济特区,以及越南要将自己打造成“亚洲人工智能研究与开发的领先中心”等努力,这些都是柔新特区强有力的竞争者。

随着全球最低税额的逐步推行,各国给予外资企业税务优惠的吸引力,已经或多或少不再那么有吸引力了,那么要得到外资的青睐,我们就必须确保在人才供应、经商便利度、政府的行政效率、供应链的完整以及物流的顺畅度具备国际竞争力。

提到供应链,我们的中小企业是否准备好迎接这些投资者,即使无法直接成为这些外资企业的合作伙伴,也必须具备一定竞争力,才能从特区的发展中受惠。这几年来,我们的中小企业多次申诉他们的市场因为外资企业的竞争而一再流失,并呼吁政府提高外资准入的门槛。但是作为一个开放经济体,马来西亚不可能,也不可以对外资设下太多的限制,否则只会让这些投资者转向邻国,对马来西亚的长期经济发展没有任何好处。

中小企业要提高竞争力,有很多层面需要加强,包括资金、科技、市场等等,但归根结底,其实最重要还是人才,因为不管硬体做得多好,资金投入再多,都需要有人去执行和管理。

尽管残酷,但我们必须承认的事实是,即使马来西亚多年来在经商便利度、国际竞争力等排名表现都优于印尼、菲律宾及越南,但是所流入的直接投资总额,却远不及这些国家。而马来西亚这些年来一直处于一个尴尬的局面,论人力成本的低廉及供应,我们无法和越南、印尼等邻国竞争,可是论高端技术人才的供应,我们也远远不及新加坡、中国等地,长期处于这么一个不上不下的情况,人才是马来西亚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们时常说要仿效中国的“弯道超车”,借鉴别人的先进技术,在当下经济局势不断变化的弯道上,把握时机,实现跨越式发展。可是实际上,马来西亚需要的可能不是弯道超车,而是“换道超车”。我们的教育制度、我们的政府,以及私人界的经营和管理,都必须有一个颠覆性的改革,让我们的栽培出来的人才,除了必须掌握最新的科研知识与技能,还具备问题解决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和共情能力;有了足够的人才,政府才能加强各部门以及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协调及效率,确保政策的一致性以及上情下达,和下情上报的顺畅度;企业也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敢于承担风险,加强创新创意及研发。这些变革,不是仅仅依靠几句口号或计划书,就可以落实,而是必须真正有毅力、有决心地付诸行动,。

只有具备了这些条件,才能为柔新特区的发展奠下稳固的基础,让柔新特区成为东盟的深圳,如同当年深圳经济特区成为引领中国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一般,带领马来西亚的经济发展,让“马来西亚再现辉煌”这个愿景,能够实现。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