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星洲人

|

VIP文

发布: 9:00am 07/04/2025

顶级手套

林伟才

红人馆

顶级手套

林伟才

红人馆

红人馆|林伟才要见证顶级手套 晋世界500强

文/许晓菁 . 摄影/陈世伟
回首创业路,林伟才认为顶级手套可说是年复一年稳定成长,“当然,34年来有起有落,总的来说,上升比下跌多。当中有32年,我们做得很好,唯有前两年连亏,经营得比较辛苦”。(摄影/陈世伟)

“每个周末凌晨,少年踩着脚车走在漆黑而湿滑的路上,前往父亲的橡胶园割胶和清理园地。回程时后座载着比人还高的柴枝,那是他捡给家人烧饭用的。一个小时多的路、大半日的劳动是艰苦的。”

(TOPGLOV,7113,主板医疗保健组)创办人兼执行主席丹斯里林伟才博士的首本英文传记《须知,须做,须授》里有这段描述。

ADVERTISEMENT

70年代的林伟才应没有想过,日后会经营全球最大的丁腈橡胶、天然橡胶和手术手套制造集团,跻身大马福布斯富豪榜第21名,身价约9亿5000万美元。

“1991年开第一间工厂时,我确实没有想过要做多大,只是希望持续进步和成长。”

今年1月,67岁的林伟才在位于沙亚南的顶级手套大厦22楼办公室接受本刊采访,配合新出版的传记,回顾往事与展望未来。

市值曾逼近马银行
疫后供需失衡蒙受亏损
(4月7日见报) 红人馆|林伟才:手套业回来了!
林伟才英文版传记

林伟才一直是焦点企业家,顶级手套扎根大马,生意遍布环球,他曾扬言要活过120岁,并有志让顶级手套成为世界500强企业。

在2020年冠病疫情严峻时期,卫生用品炙手可热,顶级手套股价飙涨数倍,市值一度逼近马来亚银行(MAYBANK),两年净赚百亿令吉;但疫情放缓后,手套业供需失衡,顶级手套从高峰坠落,前两年净亏约10亿令吉。

经历颠簸的4年,随着行业复苏,顶级手套今年两季转盈,回归平稳。实际上,无论世情动荡,林伟才一直带领集团在过去34年渡过多次高低起伏。

林伟才在采访时说,出书的目的就如书名,“欢喜学习,欢喜做,欢喜教。多年经验,所学到的知识,不但自己应用,也要与人分享,包括生活、健康、工作和生意。个人好并不足够,一起做得好才算是成功。”

从传记内容看来,林伟才的成就与家庭教育和天性有关。1958年出生、成长于森美兰知知港的他,父亲是胶园“头家”,但没有娇养6个孩子,周末都必须到胶园帮忙。他父亲还规定孩子详细记录零用钱支出,月底要查阅,让他们学会量入为出。

回忆小时候,林伟才说:“有时候真希望周末下雨,那就不用去胶园了。后来回想,那是很好的锻炼,我们学会了管理学业与活动。日子艰难时,人更懂事。”

林伟才的妹妹在书里指出,哥哥从小展现领导力,有干劲和活力,总是热情地实现目标,“他经常组织村里的孩子进行各种运动比赛,而且竞争意识很强”。

升读中六时,林伟才首次到吉隆坡生活,感到自己像大海里的小鱼,求知欲顿开。一名大学同学记得,林伟才每回坐在课室第一排,不停向讲师抛出各种问题,即使被同学笑话也不在乎。对此,林伟才的想法是:“基于事实和逻辑的知识是力量,让我能够做出正确决策,很好地应对批判和审视自己。”

物理系毕业去做销售
“学会不怕被拒绝或失败”

1982年他从马来亚大学物理系毕业,却没有投入相关工作,而是到一家冷气产品公司担任销售员,原因是“销售工作让我学会不怕被拒或失败”。

当年与他共事的一名朋友提到,“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林伟才的标志微笑,甚至说话时都带微笑。新人开会时都很拘谨,但他直言不讳,不会轻易放弃想法。即使被上司拒绝或被责骂,也会反复说服老板,而且提出建议前会做好充分研究。”

为了增进能力,林伟才白天上班,晚上进修会计,第一年就获得了公司最佳销售员奖。2年后林伟才一圆出国留学梦,携同新婚妻子潘斯里董秀美一起到美国深造。

获得美国得克萨斯州苏尔罗斯州立大学的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后,林伟才1988年回国,入职一家手套制造公司担任总经理,那是他投入手套事业的开端。

在1980年代末,因为爱滋病的出现,橡胶手套需求旺盛,林伟才看到此行业前景可期,况且当时贸工部发出400多张手套制造执照,他决定善用机会。

起初他和几个朋友合股开设手套厂,持股仅10%。到了1991年,33岁的他决定与妻子合伙自立门户,顶级手套由此诞生。林伟才持股80%,并将公司命名为Top Glove,代表正面的价值。

“我们从零开始,倾注所有的15万令吉积蓄创业,在巴生租一家手套厂,只有一条生产线。”

该小厂每月生产300万只乳胶粉手套,仅几名员工,持有电脑科学学位的董秀美为公司布置首批电脑设施。

“以身试毒”克服苦味手套

(4月7日见报) 红人馆|林伟才:手套业回来了!

当时厂里唯一的生物化学家普昂回忆:“老板(林伟才)以身作则,非常细心,花很多时间学习手套生产过程。记得有一次,一批手套被拒收,因为牙医客户投诉有苦味。老板竟决定尝试几种化学品,要揪出哪种带来苦味,结果找到了源头,解决了问题。换作是我,永远不敢把化学物质放进嘴里。”但林伟才愿意“以身试毒”。

时机欠佳 坚持上市
“价值需时显现”

由于是代工作业,顶级手套大部分客户在海外,林伟才积极参与贸易展览,往欧美和亚洲等地寻求客户。

“我们专注以高品质和实惠的手套来赢取客户。通常人们认为高素质即高价,但我决定改变这种印象,以相对较低的成本向客户提供高品质手套。”

接触越多客户,林伟发现,大多数人都喜欢与品行端正和谦逊的人做生意,而身为大马人的优势是,他能说华语、英语和马来语,足够与全球市场约80%的客户沟通。

“1993年我们获得一个美国大客,有趣的是对方在大马也有手套厂。他应该是很信任我们的能力吧。”

开业2年后顶级手套开始扩充生产线。林伟才指出,其三分之二的新产能来自有机增长,其余三分一来自收购其余手套公司。

到了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爆发,时任首相把马币和美元挂钩。对于欧美客户来说,大马产品变得相对便宜,顶级手套的出口走上坡,赚到开业以来最大笔盈利,此后逐步成为全球最大的手套制造商,受到业界注目。

互联网泡沫时期
上市被劝退

2001年顶级手套在大马交易所第二板上市,接着升格至主板。然而,首次公开售股并不太顺利。上市首天表现比发售价低30%以上。那时正是互联网泡沫期,有人提议林伟才别上市,但他认为,这是一项长期投资,不能单凭一两年的时间来看待价值。

可是持股的员工难免感到沮丧,林伟才于是介入协助,为贷款的员工支付银行利息,直到股价回升,避免了一场抛售,2年后股价终于止跌。2016年顶级手套冲出大马资本市场,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

截至2025年3月,顶级手套旗下有51家工厂,共784条生产线,年产能为950亿只手套。

年均净利5亿
股息高达60亿

回首创业路,林伟才认为顶级手套可说是年复一年稳定成长,“当然,34年来有起有落,总的来说,上升比下跌多。当中有32年,我们做得很好,唯有前两年连亏,经营得比较辛苦”。

他对本刊剖析疫情经历,坦言这几年波动很大。先是2020至2021年生意大好,两三年间顶级手套净赚约百亿令吉,股价水涨船高。

“但同时大批商家进军手套业分一杯羹,我们也大量增产,市场因此供多于求,货物囤积过多。”结果,顶级手套从高往下,2023财政年首次遭遇年度损失,净亏超过9亿令吉。

林伟才体会到,集团扩大,问题随之而来,“业绩巅峰时,费用支出相对多,发生的错误也多。我们曾聘用高达2万多名员工,若行情好且赚得多,有些耗费仍负担得起;但行情不佳时,不得不精简人手”。

他清楚不能再耗损资源,强调全体人员都要勤奋并节约支出。这两年该集团大刀阔斧削减了近半人手,并减少生产线,目前有1万1000名员工,效率和人员趋于稳定。

“所以我常说,轻松的时刻缺乏警惕,形成挥霍和犯错,人变弱,形成逆境;在辛苦和困难时,我们谨慎而努力,反而能搞好财务,创造强大的人。”

林伟才说过不能让股东亏钱。2022年首次宣布季度亏损时,他在汇报会上对股东说了声“对不起”。谈起这件事,他的结论是,顶级手套多年来的表现,始终是功大于过。

“生意有起有落,算起来过去4年我们净挣了90亿令吉,并且,上市以来首20个财政年都获利,年度平均净利近5亿令吉。高峰时期缴税20亿令吉,支付的股息曾高达60亿令吉。整体上,对股东是有交代的。”林伟才对集团所有数目了然于心。

顶级手套重视员工健康
业界闻名

过去2年不少手套商纷纷退场或减产,客户的存货耗完并重新进货,手套业迎来复苏,而顶级手套在2025财政年首季和次季连续恢复获利,并有信心全年可转盈。

林伟才也说:“手套业‘回来了’,2025年应会不错,毕竟橡胶手套是必需品,尤其在医疗领域。”

从高峰到低谷再回到平原,林伟才感到,自己和同仁都从中学习不少。他坦言渡过下坡期并不简单,“我认为应归功基础,包括财务和管理,以及同仁的思想基础良好,才可以渡过难关。”

但他强调,公司仍要控制成本和素质以及管控人手,确保员工无论在行情好坏都致力工作。

“这样才能在全球市场竞争和生存。”就如他常提到,做国际生意像奥运会,要时刻面对全球对手。

因此林伟才要求每个员工是“正面的贡献者”,生意才能继续成长和获利。这就是他常比喻的“微小进步的力量”,连续的小进展,能为公司带来加倍成果。

“公司每个人都重要,每天只需正面多付出10%,按照1万1000名员工计算,我们将得到额外的1100名‘员工’力量。”

自创“健康5好鼓掌”口号

(4月7日见报) 红人馆|林伟才:手套业回来了!

(4月7日见报) 红人馆|林伟才:手套业回来了!

业界人士都知道,着重健康是顶级手套的文化,茹素的林伟才自创“健康5好鼓掌”口号,强调“清洁好、饮食好、工作好、运动好、睡眠好”,让员工们每日激励一遍,他本身也坚持定期适度运动。

林伟才解释,这是从日本企业领悟到的文化传达,“每当鼓掌和运动都是在提醒自己要做正面的事”。

健康和工作对林伟才来说密不可分。他仍希望顶级手套成为全球500强企业,集团任务越繁重,目标越长远,他更要致力维持长寿。

他认为,做“世界第一”不易,不仅个人要用心力,还要带领团队齐行。他以身作则,至今亲力亲为,身为集团主席仍经常到工厂视察。

“我本身很有兴趣经营生意。之前讲过,工作是我的嗜好,一周投入7天,每日约12个小时,相比一般上班族,贡献多了一倍。”

按照他的说法是,“我的‘费用’很高,薪水高成本大,必须天天工作来支付自己。”

他细算,集团员工上万人,每月薪水总额高达3500万令吉,即每天过百万令吉,“一天不做,损失就很厉害,所以全体员工都要健康且努力地去达成”。

复苏期不急扩张须更务实

进入复苏期的顶级手套,并没有急于扩张,林伟才务实而行,“继续找多点生意,尽量恢复之前暂停的生产线。”

顶级手套曾计划2026年于香港上市,但林伟才表示这个计划已搁置,“先做好现有业务吧,多赚些收入,将来才再打算。毕竟上市涉及用费,现在控制成本要紧”。

他也派定心丸,“今年应该会有盈利,在坚持管控下,公司已经稳住”。他强调开源和节流同样重要,招来生意,有了资金,才扩充生产线,日后越做越大。

与此同时,美国针对中国的高关税开跑,林伟才曾表示,这对顶级手套是好事,其美国市场规模将因此增加50%。中国一直是大马手套商的强劲对手,在中美贸易战里,大马有望重拾失去的市场。

“难题一直都有,关键是如何处理”

然而这并不代表顶级手套不再有挑战。林伟才笑说,难题一直都有,关键是如何处理。

“客户虽已恢复补货,但仍要面对乳胶材料进口成本、电费、天然气还有员工成本。”

他看到近期的挑战是外籍劳工,因当局还没解除聘请新人的冻结令,这也是整个行业的关注点。尽管顶级手套已采取自动化操作系统,制造业仍是劳工密集型作业。

交棒年轻人
能者居之

永续经营和传承是企业家必须考虑的事,林伟才坦承,人才培训势在必行,毕竟迟早要交棒给年轻一辈,规则是有能者居之。

林伟才提到,儿子林锦峰已在顶级手套任职。林锦峰由基层做起,从人事部、工厂到目前的营销部总经理,没有走捷径。

“上万人的公司,不能靠我一人管理,而是由每一层管理者上传下达,上下互相配合。我的儿子也在公司里,也不能只是靠他。所有管理人要带领团队正面付出,才有能力在国际长期竞争。”

卫生危机爆发
顶级产品帮助保护性命

当世界有卫生危机,就是顶级手套的催化剂,至于有没有下一次高峰机会?林伟才点头道:“我看是有机会的,但应是二三十年后。所以,目前最重要的是把根基打好,到时能以很好的基础迎接。”

谈到手套业因疫情被推上高峰,多年难得一遇。林伟才说,这个情景并非首次发生。30多年前爱滋病出现,手套价格同样飙升。之后,2003年的SARS、2010年的H1NI、2013和2017年的禽流感与伊波拉病毒,每回都刺激手套需求。

多年所见也让他警惕,大马全盛时期有多达250家手套厂,目前仅剩50多家,意即80%已被时代洪流淘汰。

“可见应长期把集团管好,行情起起落落,竞争越来越大,能做的是持续进步,避免重复犯错,同时要跟伙伴合作和沟通,和气生财,达到双赢。”

他看到,手套业每年成长大概10%,前景依然良好,只是行情好时,更多业者参与,拉低了售价;一段时期后,不善竞争者退场,供需又趋向平衡,就如这几年的循环。

“手套是卫生必需品,可以长期生产。从事这行多年,依然有利。关键在于加强竞争力、效率和人才。竞争一直有,担心也无济于事,不如尽力做好。”

他说,就如开第一间工厂时只求一直进步,日复日提升1%,一年可成长38倍。因此也千万不能退步,否则会转眼失去所得。

“积少成多,很多人没有注意到这点,也做不到。但只要我们做到,就会成功。要成为强者就要天天努力,就像每日运动才会身心强健,经营公司也一样。”

顶级手套最赚钱的年份,都是在卫生危机期。林伟才在书中解释,当其他经济活动低迷时,却是医疗保健业好转时。

“也许有人会觉得这个说法很‘不敏感’。但事实是,我们的产品和服务,在这些时期应付了紧急需求,我们很荣幸,能够帮助保护性命。”

30年磨一剑,未知的病毒也许就是顶级手套的下一个高峰,而林伟才在潮起潮落里带领集团扎稳根基随时迎战。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发布: 8:37pm 21/03/2025
销量续增 竞争加剧 顶级手套展望分歧

(吉隆坡21日讯)顶级手套(TOPGLOV,7113,主板医疗保健组)连续两季获利,但分析员对前景评价不一,尽管普遍看好下半年整体销量将继续增加,但不能忽视中国对手从美国转战欧洲等市场导致竞争加剧,拖累周五股价一度下滑2.25%。

一度下滑2.25%

顶级手套今日开高走低,开盘起1.5仙至90.5仙,随后股价倒头回跌,最低见87仙,挫2仙或2.25%,最终收在87.5仙,跌1.5仙,成交量为2551万7300股。

顶级手套昨日发布2025财政年第二季业绩,扭转为盈录得3028万4000令吉净利,但3家投行对顶级手套的盈利预测不尽相同,达证券维持预测,兴业银行调高3年盈利,而联昌证券则调低。

达证券分析员指出,顶级手套次季业绩令人满意,上半年净利占全年预测的24.9%,占市场预期的23.6%,并期待下半年销量和效率更高。

展望第三季,分析员预计该集团平均售价将略低于第二季,原因是原材料成本较低。不过销量应会按季增长12%,得益于美国的销售额增加。

“更重要的是,其管理层信心十足,并重申2025财政年将达到430亿只销售量目标,高于2024财政年的270亿只。”

在产能扩张方面,顶级手套放眼在2025财政年末将产能提高100亿只,达到每年700亿只。因此分析员认为,全年使用率约为61%,高于2024财政年的45%。

尽管对业绩满意,达证券没有改变对顶级手套2025至2027财政年的盈利预测,维持“卖出”评级,目标价不变,即每股95仙,基于2025财政年1.6倍市净率而定。

兴业研究分析员认为顶级手套表现可圈可点,核心盈利为2330万令吉,半年核心盈利增至140万令吉,好于预期的1300万令吉核心亏损。

“主要归功平均售价提高。尤其销售组合改善后,均价较高的产品贡献增多,实现平均售价按季上涨3%,至19.90美元,尽管销量按季下降9%。”

5月后销量料渐回升

顶级手套预计3月至5月销量可能恢复正增长,因为美国客户对6月底订单询问量明显增多,未来几季有补充库存的迹象。分析员也展望5月以后,该集团的销量将逐渐回升。

“不得不提的是,如今美国以外的手套市场,如欧洲竞争激烈,中国手套均价15美元,大马手套制造商实在难以做到这个价位。”

虽然如此,美国针对中国的高关税开跑后,中国手套商转移阵地。分析员指出,大马手套制造商失去欧洲等地的销售部分,得以从给予更好均价的美国客户处弥补。

“我们的销量预测与管理层的指引保持一致,即从之前的409亿只,提高到约420亿只。”

综合所得,兴业研究将顶级手套2025至2027财政年的收益,分别从亏损1300万、净利3500万和1亿9900万,上调至净赚3900万、1亿零200万令吉,以及2亿2500万令吉。

“但是目标价略有下调,至1令吉零6仙,因为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预测从10.5%上调至10.8%,反映出谨慎看待全球贸易前景。”

不过,兴业研究维持“买进”顶级手套,看好该集团第四季销量回升,以及有吸引力的估值。

面对中手套商竞争

同时,联昌研究分析员指出,顶级手套上半年核心净利润达到2780万令吉,扭亏为盈为符合预期,但低于市场预期。然而,第二季核心净利低于其预测,原因是销量比第一季下降。

“次季表现得益于供需动态有利以及均价提高,但预计第三季表现将比次季减弱,原因是美国客户前期采购太多,接下来的手套需求会下降,而平均售价将走低3至5%。并且,美国以外的市场竞争加剧,归咎中国手套商把市场焦点转到其他区域。”

联昌研究也认为,要等到第四季,美国客户在6月份耗尽库存后,顶级手套营运环境才会有所改善,预计全球手套需求和均价将从末季开始回升。分析员假设,美国的销售额占该集团次季收入的23%。

维持“守住”评级

总结所得,联昌研究维持“守住”顶级手套的评级,原因是目前的估值足以说明手套市场出现疲软的经营环境。同时,分析员将目标价下调至95仙,基于1.6倍的市净率。

联昌研究还把顶级手套2025至2027财政年的每股收益预测,分别下调6.1至19.9%,以解释中国对手加剧竞争,并预计顶级手套下半年的均价和销量增幅将低于预期。

销量续增 竞争加剧 顶级手套展望分歧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