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网络犯罪应从小学开始,让青少年明白,网络空间并不是无王法之地,也不是滥用高科技赚快钱的虚拟空间,这样才能扭转“玩玩高科技”的错误认知。
ADVERTISEMENT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不止把全世界搞得团团转,还随时突变,一再证实计划赶不上变化,才是永恒不变的真理。那些神速反应的国家,几乎被摔得焦头烂额;静观其变者反而等到一线生机。这种混乱局势提醒我们,理解别人的意思至关重要,尤其在当今网络犯罪泛滥的时代,误判别人动机可能带来毁灭性后果。
要搞清楚别人的意思,是日常生活和职场上的必修课。正确来说,明白别人的动机和目的,我们才能随机应变,制定相应计划,进而达致双赢。然而,尽管我们身处通讯发达的时代,人们却常缺乏沟通或不愿沟通,导致误会重重,纷争不断。
简言之,就是“三观”不合,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落差大。借用心理学家施瓦茨(Shalom Schwartz)的理论,人们的10种核心价值观(如自由、仁慈、安全等)若不一致,便容易产生分歧。当然,要所有人价值观完全相同几乎不可能,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愿意异中求同,体谅与共存。当价值观与认知出现偏差,后果可大可小,尤其在网络犯罪的问题上,这种偏差可能让人低估其严重性,以致将大事化小。
普通会员 | VIP![]() |
VVIP | |
---|---|---|---|
星洲网平台内容 | |||
星洲公开活动 | |||
礼品/优惠 | |||
会员文 | |||
VIP文 | |||
特邀活动/特级优惠 | |||
电子报(全国11份地方版) | |||
报纸 | |||
以近期中学生卖深伪不雅照片事件为例,人工智能(AI)技术的普及让深伪图像变得一键即得。年轻人包括某些成年人可能觉得,这不过是“无中生有”的虚拟图像而已,无伤大雅,顶多是“小意思”。然而,这种想法低估了深伪技术的危害。受害者的隐私被侵犯,不仅名誉誉受损,甚至心理创伤。这种行为绝非恶搞,也不是网络创作,而是严重的网络犯罪。
其实外国早已有案例可循。去年,据英国《卫报》报道,一男子利用AI制作儿童性虐待影像,并在网络销售获利,因而被判处18年监禁。这是英国首次就此类行为定罪。他有时也受娈童癖者委托,用指定的真实儿童照片制成特定图像。法官指出,这跟一般的“深度伪造”(DeepFake)不同,因为他是用无辜者的照片创造新的3D角色。
年轻人轻视网络犯罪,部分原因在于价值观的偏差。施瓦茨的价值观理论提到,“刺激”与“成就”可能驱使年轻人尝试深伪或网络诈骗,以为这只是“网络游戏”或“赚快钱”的捷径。他们可能未意识到,这种玩科技的行为,会侵犯别人的隐私,伤害尊严,甚至触犯法律。
根据武吉安曼商业罪案调查局数据统计,截至今年3月16日,全国共记录了1万零218起案件,损失总额达6亿5530万令吉。当中以假冒网络情人的“爱情骗局”和假投资计划居多,许多受害者因误信网络骗子而损失毕生积蓄。
我认为,防治网络犯罪应从小学开始,让青少年明白,网络空间并不是无王法之地,也不是滥用高科技赚快钱的虚拟空间,这样才能扭转“玩玩高科技”的错误认知。
年轻人涉及网络犯罪和高科技犯罪,肯定不是小意思,绝对不能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