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我的股票
Newsletter
联络我们
登广告
关于我们
活动
热门搜索
大事件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简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星洲人
登广告
互动区
|
下载APP
|
简
首页
最新
头条
IG热文榜
热门
国内
即时国内
封面头条
总编推荐
暖势力
热点
全国综合
社会
政治
教育
我们
专题
发现东盟
带你来国会
星期天头条
华社
2022大选
求真
星洲人策略伙伴
星洲人互动优惠
国际
即时国际
天下事
国际头条
国际拼盘
带你看世界
坐看云起
俄乌之战
京非昔比
言路
社论
风起波生
非常常识
星期天拿铁
总编时间
骑驴看本
风雨看潮生
管理与人生
绵里藏心
亮剑
冷眼横眉
游车河
财经
股市
即时财经
焦点财经
国际财经
投资周刊
2024财政预算案
ESG专版
娱乐
即时娱乐
国外娱乐
大马娱乐
影视
地方
金典名号
大都会
大柔佛
大霹雳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马
花城
古城
东海岸
体育
大马体育
巴黎奥运会
羽球
足球
篮球
水上
综合
场外花絮
副刊
副刊短片
专题
优活
旅游
美食
专栏
后生可为
东西
时尚
新教育
e潮
艺文
护生
看车
养生
家庭
文艺春秋
星云
人物
影音
读家
花踪
亚航新鲜事
学海
动力青年
学记
后浪坊
星洲人
VIP文
会员文
百格
星角攝
图说大马
国际写真
好运来
万能
多多
大马彩
热门搜索
大事件
Newsletter
登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在伤口上重生:五一三记忆与和解的伦理》
砂专栏/交流站
何俐萍:513,不能被遗忘
513,不止是一个数目,也不仅是一个日期,对西马人,尤其是活在哪个年代,经历过那段恐惧岁月的人,它是一道历史留下的疮疤。对因为这起历史事件而失去亲人的在生者,55年过去了,终究给不了他们一个答案,而真相,似近又那么远。 如果你对这段历史完全不了解,《五月雪》对你就是一部抽象的艺术片。在古晋上映《五月雪》的第2天,我坐在包括只有我在内仅12人的戏院厅,冷咧的空气也像是这部戏的市场反应。国际上凭凭得奖不意味票房大卖,相信导演张吉安也早有心理准备,在不合时宜的时代做不合时宜的事,叫好未必叫座,但求更多人勿忘历史,尝试理解经历过历史伤痛的人为何513被提起时不是绝口不提,就是欲言又止。 电影放映的中途,2个年轻人起身离开,想来是似懂又非懂,只觉索然无味。这不就是55年来视为避忌,动辄就把513视为魔咒,当作一种警告的结果吗?513在历史课本著墨不多 ,渐渐的也就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再慢慢地到了下一代,513愈加糢糊了。 55年了,我们无法坦荡荡,也不能畅怀去谈论这段过去。多个画面需要被打马赛克,几个场景的对话中无故被消音了,如此的处理手法恰好也是说明了马来西亚的现况。但退一步去想,也自我阿Q,这是一小步的进步,但愿不久的将来,可以用更开放的心态去谈,不是纠结在谁是祸首,而是给家属一个交代。 数月前,我用很短的时间读完了一本书《在伤口上重生:五一三事件个人口述叙事》。这是一件发生在我还没出生年份的历史事件,从口述历史中,我感受到家属那种外人不理解,唯独自己懂的痛和哀伤。这道历史伤痕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抚平,伤痕表面上看是没了,内心的疤依旧。 电影很多情节用了隐喻的手法,但因为读过这本书,电影的一些画面让我不期然与书中口述的内容产生联想的画面,也因此产生了共鸣。歌手万芳在《五月雪》中内敛的演技,让我认识到不一样的万芳。不能形容她是演得好,我深信是这一段历史事件透过镜头和现场气氛发挥的感染力,让镜头前的万芳仿佛就是罹难者的家属,与家属同悲同泣。当万芳饰演的阿英触摸墓碑上写着“未知名亡者”的字眼,凝重的氛氛让隔著屏幕的我也感觉沉重,揣想埋藏在黄泥士下的故人,当年也许只是恰好外出,只是去看了一场戏,就莫名其妙被夺走了性命。而他们的家人,一夜之间平白无故就得承受天人永隔的打击,甚至连尸首都找不着,叫人情何以堪! 导演张吉安10多年来每年的513都到乱葬岗守候找机会和家属聊聊,这份坚持非常不易。在别人认为是不合时宜,他用这部片子无声在唤醒大家,历史不该被遗忘。无论是历史还是时间,没有所谓的合时宜或不合宜,该做的、值得的,就勇往直前吧。 这部电影确实与我产生共鸣,甚至有一种沉重的感觉。回家后,又看了几个和电影有关的视频。历史不该被遗忘。 (星洲日报.砂拉越.情怀大地.作者:何俐萍)
4月前
砂专栏/交流站
读家
【读家投稿】蔡家杰 / 上一代的悲剧,要下一代的正视
《在伤口上重生:五一三事件个人口述叙事》是由“五一三事件口述历史小组”历经3年联络、追访、记录和整理的一本口述历史合集,其中收集了共19个,由26位亲历者或死难者家属所口述的五一三故事。此书的受访者包含着来自各个种族、各个阶层、各个年龄层所受五一三事件阴霾影响的受难者,让读者能从19个故事的碎片中拼凑出更为客观与完整的“五一三事件”。 “这些故事并非为了‘补充’官方论述的不足,而是打开幸存者的言说与反思空间,让直接或间接经历此事件的马来西亚人得以在历史的伤口上重生,并共同寻求和解的可能。”——傅向红〈绪论:反思五一三事件:个体叙事、记忆政治与和解的伦理〉 想必大多数80至00后的成长和学习过程中始终会有两块禁地,一块是“马共”;另一块就是“五一三事件”。圈起这块禁地的倒不是什么白纸黑字或铁壁铜墙,而是从亲历者一代又一代传下来的恐惧,因此我(可以说是多数人)从小对于五一三事件的概念大抵就是“一件无法言语且不能去了解的事”,长辈之于后辈的建议往往是最好别看、别理、更别说。 禁地总会被不识恐惧的初生之犊所闯入,这是必然的,凡走过必留下痕迹,没有一章历史能被永远圈禁起来,而此书便是留给世人的“痕迹”。但是,这段历史的重现并非为了仇恨而存在,而是治愈。受伤流血后往往我们的伤口会结起一层痂,自动脱落后便会慢慢痊愈,但如今要是还将那块本应脱落的痂绑在伤口上,伤口只会越来越疼,疼到麻木。将这块腐烂、发臭、被遗忘的痂给拔下来是作为当代人的使命,上一代的悲剧需要下一代的正视,只有得以“正视”,悲剧的亲历者们才能得以真正的慰藉,后来的人们才能得到启示和教育。 最后,正如书中所引用印尼人类学者 Degung Santikarma 的这段话:“……纪念暴力(事件)无须显著的墓碑、戒备森严的墓园或豪华的仪式,更不需要纪念碑。所需的是一个自由且免于恐惧地谈论和沟通空间,让愿意诉说者诉说,愿意聆听以寻求智慧者聆听,以及可以共存共活的方式,特别是与那些无法忘却的事情及永远无法修复的伤亡共存共生……” 书中频繁出现的双溪毛糯五一三死难者墓园历经万险还是被保留了下来,但倘若保留下来只是一座座石碑,那便毫无意义;正如Degung Santikarma所言,最重要的是自由地、安全地、毫无顾虑地让所有想说的人能说,让想听的人能听。现在不应该还是那个人们被悲剧恐吓的时代,而应该是个勇敢的时代,勇敢去正视和拥抱悲剧的时代。 后513的叙事:记忆、文学与口述历史? 【文学意见】如何看见逼近的伤口——贺淑芳与傅向红对谈
12月前
读家
思考笔记
陈利威.谁走不出513事件的阴影
在如今相对自由的环境中,要解构513事件,需要的是更多更深入的研究,而非零零星星在外的呐喊。
1年前
思考笔记
更多《在伤口上重生:五一三记忆与和解的伦理》
下一个
结束导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