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Newsletter
联络我们
登广告
关于我们
活动
热门搜索
大事件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简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星洲人
登广告
互动区
|
下载APP
|
简
首页
最新
头条
IG热文榜
热门
国内
即时国内
封面头条
总编推荐
暖势力
热点
全国综合
社会
政治
教育
我们
专题
发现东盟
带你来国会
星期天头条
华社
求真
星洲人策略伙伴
星洲人互动优惠
国际
即时国际
天下事
国际头条
国际拼盘
带你看世界
坐看云起
言路
郭总时间
社论
风起波生
非常常识
星期天拿铁
总编时间
骑驴看本
风雨看潮生
管理与人生
绵里藏心
亮剑
冷眼横眉
财经
股市
即时财经
焦点财经
国际财经
投资周刊
娱乐
即时娱乐
国外娱乐
大马娱乐
影视
地方
金典名号
大都会
大柔佛
大霹雳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马
花城
古城
东海岸
体育
大马体育
羽球
足球
篮球
水上
综合
场外花絮
副刊
副刊短片
专题
优活
旅游
美食
专栏
后生可为
东西
时尚
新教育
e潮
艺文
护生
看车
养生
家庭
文艺春秋
星云
人物
影音
读家
花踪
亚航新鲜事
学海
动力青年
学记
后浪坊
星洲人
VIP文
会员文
最夯
郑丁贤
林瑞源
时事观点
深度报道
投资理财
非凡人物
族群印记
身心灵
VIP独享
百格
星角攝
图说大马
国际写真
好运来
万能
多多
大马彩
热门搜索
大事件
Newsletter
登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专栏
星云
【新栏上阵/蒙面暂记】量子力学让你中六合彩(才怪)/周若涛
去年世人不是谈论AI,就是那一亿六合彩。幸好中途杀出一个量子运算晶片“垂柳”Willow,让人耳目一新。垂柳是谷歌的杰作,可在5分钟内完成传统电脑需耗时10^25年的演算。新闻一出,即让无数脑袋当机:1后面跟着25个0,是什么概念啊? 深究,才知道垂柳最了不起的不是多少个0的演算力,而是把量子演算的误差率大幅降低,证实了大规模演算是可行的,等同亮了个大绿灯,让研发员与投资者踩尽油门,加倍投入这项尖端科技。也许这样的硬知识味如嚼蜡,所以反在新闻稿中退居次要了。流量为王,即使改变世界的伟大发明,也务必先下个好标题,编个好故事,否则,受众“蛤?”一声,眼球和资源就转向别处了。 然而,谷歌编的这故事,真正的戏肉在这段话:“量子计算是在多个平行宇宙中发生的,与David Deutsch提出的多重宇宙预测相符。” 多重宇宙、平行时空。换作5年前,抛出这种字眼,恐怕也是得个“蛤”字。但经《漫威系列》《妈的多重宇宙》等好莱坞电影推波助澜,这概念已从高端物理进入主流意识,如今用来炒新闻,时机拿捏得恰好。 这番炒作,实在高明。可是,并非每个人都买单。 首先不买单的,是那些固执的物理学家。对他们而言,平行宇宙只是一个假说,是对量子叠加态的一种诠释,不仅未经证实,还带几分荒谬。著名的思想试验“薛丁格的猫”就是一例。 想像一个盒子,关着一只猫。盒内有机关,若探测到原子衰变,就释放毒气,把猫杀死。根据量子力学,在观察发生之前,原子同时处于“衰变”与“未衰变”的叠加态。这种效应放大,盒内就同时存在两种状态:有毒气、没毒气。猫,一分为二,亦生亦死。 这试验除了告诉我们,薛丁格有多讨厌猫,也以其荒谬来反衬量子力学的不完整,尚待补足。薛丁格没料到,竟有一批科学家,认为真相就是如此:不仅猫一分为二了,连带宇宙也一分为二,一分再分,直至无尽。从宇宙大爆炸至今,已裂变出多少个平行时空呢?物理学家Sean Carroll计算过,是2 ^ (10 ^112 ) 。 多重宇宙是最糟糕的桥段 虽说多重宇宙作为理论,也算有根有据,并非如电影般天马行空,但它有个罩门:平行时空之间是不能相互影响的,没有人能验证它们是否存在,既无法证实,也无从证伪,完全违背科学精神。反对者如Paul Davies甚至撂重话:简直与迷信无异。 可想而知,当谷歌把它说得宛如事实,要招惹多少白眼了。我虽非科学家,也颇不以为然,但理由不同——我所纠结的是,这故事说得好不好? 对一个写小说的人来说,多重宇宙实在是最糟糕的桥段。它让人轻易死而复生,错误自动被修正,所有后果变得无足轻重,情感也变得廉价。看看漫威推出多重宇宙系列之后,表现多差劲就知道了。即使叫好叫座如《妈的多重宇宙》,也像某种安慰剂:如果你觉得人生很糟,那只是因为你生在错的平行时空。看,隔壁那个你,活得多光鲜。而现实不如电影,你不可能像丹斯里拿督斯里杨那样,能向其他时空借取资源,轻松解锁新技能,扭转命运。 如果你还不理解我的不忿,这么说吧:1后面跟着25个0,是什么概念?就是,去年那个奖金1亿的六合彩,中个一百万亿次。一百万亿,在更匪夷所思的2 ^ (10 ^112 ) 当中,也不过沧海一粟。在无量数的平行宇宙里,轻易便有一百万亿个我,中了六合彩。可眼下这个我,偏偏不在一百万亿当中。而他们甚至连一块钱也无法借我。 【编辑台】把故事说好/靖芬 今天的【星云】又迎来一位新作者——诗人、科幻小说作者周若涛。这第一篇专栏,读至最后让我忍不住哈哈大笑。事因前面他花了那么多笔墨布局,一连抛出好几个抽象的概念,就在读得快要走神的时候却笔锋一转,局势便忽然柳暗花明又一村起来。所谓的又一村指的也不是什么“终于读明白”,而是猝不及防地读到了“他写的这事原来也与我相关”。(你敢说你没有过TOTO梦?) 不过高明的作者写文章的目的从来不会止于耍宝或抛哏,不会使出浑身解数只为了抖出最后的高潮,等你笑完、感叹完回头一看,前面那些巧妙的结构与铺陈也会是很重要的、无法抽调或删除的观点。观点是一个作者想要告诉你的话。把观点说好,和把故事讲好,我觉得需要的技艺是一样的。一个会去思考与关注“如何把故事讲好”的作者,自然会在意你这读者的存在。而把你放心上的最直接表现之一,恐怕便是总会让内容与你相关。这样写就的文章多半会好看。 所以,继续期待下去吧。【蒙面暂记】会是既有观点又有趣的专栏。
1月前
星云
星云
【编辑台】新栏上阵!新的早晨又免费开张/靖芬
2025年的第一个星期一,【星云】一口气迎来3位新的专栏作者——廖文烈、郭丽云及林淑可。廖文烈曾经是《活力副刊》【还是要读书】短片系列的受访者,因在传统的杂货店工作,所以平日在脸书多以店小二自居。他将在专栏“店小二手记”里记下许多日常小物件的故事。 郭丽云正职是教师,骨子里却是文艺中年的气质,她的专栏名字“飞云过影”,让人忍不住要想起杜甫的“白云苍狗”,多少有点世事多变,流水无痕的意思。她说想借助文字,记录下稍纵即逝的代际情怀。 3人中最年轻的林淑可,是独立书店的店员,也是独立出版社的编辑。专栏名叫“一半的梦”,最让人好奇——那梦是指当下与书为伍的生活,还是书本之外的纪事?且让我们跟着她的梦想读下去。 2025准时地到来,如果你问我对此有什么感想,脑中冒起的一句话便是:新的早晨又免费开张。 那句话来自李格弟(写诗的时候她叫夏宇啦)的歌词〈免费的一日赋格〉。不如这一天就让我们来读她的这首词吧—— “我们总是吃惊每一个雷同的早上 完整的一日又免费开张 我们总是吃惊每一个完整的早上 重复的一日又免费开张 我们总是吃惊每一个重复的早上 无赖的一日又免费开张 我们总是吃惊每一个免费的早上 免费的一日又重新免费又开张 晃来晃去 晃来晃去 晃来晃去 晃来晃去 晃来晃去 晃来晃去 晃来晃去 晃来晃去 只要有一点点点点小小小小小的奇迹 我们又可以若无其事活下去” 恭祝大家明天会更好,新年进步啊。
3月前
星云
星云
【读者回响】润物细无声——〈看专栏〉回响/黄秀仪(嘉亨)
日前读到编辑靖芬书写的〈看专栏〉(2024年12月2日【星云】),勾起不少看专栏的回忆。特别是一直感恩报章副刊有专栏可读,那是编辑对版面的设计跟构想,逐渐丰富读者的视野与经验。而无论那些专栏内容如何,总有一些料想不到的收获。即便有一两个句子或标题让人细细咀嚼,便是一种享受。 回溯10岁开始学看报纸以后,着迷于方块字的我实在好奇,一个个方块字如何构建一篇500、800甚至1000字文章?这些文章宛如版面上的一亩亩文字田,一眼望去赏心悦目,读了更觉得作者的文思巧妙多元。所以,看专栏追专栏是必然发展出来的阅报节奏,即使一时看不到,也会先存起来等有空再看。浩于豪(画家翁文豪)、李系德、梅淑贞、继程法师、张木钦、游枝、张景云和跳舞兰等等是我比较熟悉的本土专栏作者,各有所长。 然后,我有了与专栏作者电邮交流的经验。那是我初中二追看的《南洋商报》星期天周刊专栏“南方的窗”,作者是(已故)赖瑞和先生。他行文深入浅出,文笔流畅亲切,常常能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写得生动有趣。我读得很愉快的同时,学会好些生活知识。比如怎样选购芒果,红茶的品牌有哪一些及英文翻译的一些眉角。自然慢慢喜欢他的书写,过后不仅追看他的专栏,连他在文艺版的文章也是读得津津有味。 多年之后,他出版著作《杜甫的五城——一个火车迷的中国壮游》等书籍,自然是我的必买品。书里头的出版讯息附上联系电邮,我看到就很快寄出电邮,表达自己对他的感谢。谢谢他乐于书写,让我获益不少。教学和学术研究忙碌的他抽空回函,意外自己当年的专栏有“15岁的读者”。后来的我们断断续续地联系,聊着一些阅读跟书写的问题或资料,或是生活的一点小事至他书写《人从哪里来》时,我无意间提到单德兴教授的专栏提到哪些人的进化史,促成他与对方联络,有更多的讨论。更意外的是,他问我有哪家出版社愿意出版这本书?我建议台湾的几家出版社,并说明理由为何,他接纳及稍后告诉我一些后续进展。 这些情况显现阅读专栏的因缘转变是难以意料,却又如此奥妙可喜,仿佛冥冥之中自有安排。 另一个没想到的是,当记者之后的我,写专栏是每月必做的工作之一。那是写给读者的“读者Blog”,内容主要是新闻的漏网之鱼或延伸,或是不能以新闻呈现的背后故事。这亦是比较柔软轻松的小文章,能给读者发现新闻中的另一面。当我在最后一篇文章告别读者之后,竟有读者拨打电话来祝福我,令人感动。 还有一个体验是,从专栏读者到专栏作者是从来不曾想过的事。不过,因缘使然,离职后的我接下海外一本佛教杂志《人生》的专栏,尝试在书写内容添入一点“佛学”。这样的经验也让自己能有机会与国外编辑交流,增长对海外出版及书写的一些面向的认识。 MCO之后,由于随手记录母亲的手作故事,《活力副刊》编辑邀请我开设“重拾新村生活法”专栏,书写新村的一些东西,每月两篇,我答应试试看吧。初始,我琢磨“新村”能写什么?从手作、植物、籍贯食谱或食品、器物等等,如何写才不会浪费编辑和读者的时间?期许如是的书写能言之有物,留下一点老一辈的生活经验给新一代参考,而不只是凡事都问谷歌。就这样写啊写,迄今刊载第71篇。 这段时间,我不时会遇到老乡亲问道:“这次你写这个怎样怎样怎样,下一期是写什么呢?我太太叫我一定要问,她很期待呢……”接着,他很热心提供我一些书写题材,就看适不适合了。再后来,我发现也有老年读者不太记得我的名字,但封了个绰号:“那个写Kampung/新村专栏的”给我,坦然接受。 其实,若谁愿意继续书写下去,谁乐意持续追读下去,均是双方的一种幸福,我们从中润养彼此,实在是一件美事。而这个过程的背后尚有编辑这位妙手的穿针引线。非常感恩。
3月前
星云
花城观点
花城内外 | 百年校史馆的下一步?陈嵩杰
芙蓉启华小学为配合百年校庆,耗费心血,投下不少资金,在校园内创设具规模的校史馆,在华教界可是令人鼓舞的创举。
4月前
花城观点
花城观点
人生百态 | 远亲不如近邻 彭欣怡
住在现在的这个单位已经有十多年,接近二十年之久了,不知不觉,当初因为政府征地搬到现在这个单位,经历了很多事,也遇见了很多可贵的事情。
4月前
花城观点
精彩系列
食曾相识 2.0 | 《食曾相识 2.0》崭新出发
感谢一路以来支持和鼓励我的读者,让我们一起期待新的篇章,共同开启这段美食之旅。
8月前
精彩系列
精彩系列
《大都会》新专栏登场
阔别数月,《大都会》社区报将再有新专栏登场!
1年前
精彩系列
活在自然
吴咏駩/河里有鳄不稀奇
我家附近有条河,河岸多处立着一幅幅画着鳄鱼图片的亮黄色告示牌,提醒民众小心河里有鳄鱼。 那条小河大约只有30公尺宽,两侧岸上都是农地、村落和住宅,并没有多少天然植被,更丝毫称不上原始。然而这些年来,那里每年都还有人见到或拍到鳄鱼出没,所幸不曾发生鳄鱼咬人事件。我很好奇,在如此开发的环境下,这里的鳄鱼是否能够顺利繁衍和一直长存。 在马六甲和森美兰州交界处,有一条宽100至200公尺的宁宜-林茂河(Sungai Linggi – Sg. Rembau)。此河从宁宜河口起,一直到上游林茂支流的两旁河岸,依然保存着相当天然的红树林生态。好多年以前,我就听说过那里有鳄鱼,也看过河岸边有鳄鱼的告示牌。 后来,我得知那里夜晚有租船游河赏萤的活动,之后也参加了不少次。船夫说那里除了能赏萤,在一些月份,从傍晚起岸旁的红树上还会有白鹭群聚集。而且用手电筒照射河岸探查,就有机会看见鳄鱼……(阅读更多)
2年前
活在自然
东方诗画
Norico/归尘
桎梏被打破后 日子蹑手蹑脚离去 给双腿的抚慰不曾间断 纵使当初锥心之痛已不在 眼前这份完全的自由 竟令我不舒 翅膀不再 渴望也消去了 沉浸在回忆的水缸里 你的容颜因逆光而模糊 但我确信 你的姓名泛着光芒 那些日子 不知从何处蹦出来 将我吞没 如今更像是活在他人之梦 冒险已成过去 在剩下的时间里, 我们该往哪儿走呢 百年后,你和我 将成为风扬起的 尘埃吧 更多作品: Norico/灯火 Norico/别了,大蓝鲸 Norico/归依 Norico/碳酸柠檬 Norico/午后之森
2年前
东方诗画
东方诗画
Norico/灯火
那朝你去的巨大的灰网住你了吗 你死死揣在怀里不放是什么种子 恍惚间好似你的呼吸跟不上节拍 被压缩的自我等等 其实从没存在过吧 无法忘怀的又如何 无法放下的又如何 在虚虚实实的语言丛林 藏匿身形纵然轻而易举 然而你我,很快又绊进 周而复始的轮回中 我灼热又急切盼望 萦绕亿万颗星辰下 在手心燃起明灯 承接故人的宏愿 如今灯火明亮 此爱坚定不移 更多作品: Norico/别了,大蓝鲸 Norico/归依 Norico/碳酸柠檬 Norico/午后之森 Norico/千夜之杯
2年前
东方诗画
东方诗画
Norico/别了,大蓝鲸
序曲晕开 串流预言 暮春似渴望 稍纵它即逝
2年前
东方诗画
活在自然
吴咏駩/泥滩上会跳舞的小螃蟹
我看过的第三种会跳舞的小螃蟹,我本以为它也是泥蟹属的一员,但目前推测它与泥蟹虽然同属一科别(即毛带蟹科Dotillidae),却是Dotillopsis属的成员,学名极可能是Dotillopsis brevitarsis。它的体型虽然看起来比白泥蟹大得多,但依然算是小螃蟹。 这种雄蟹在跳舞时,双螯末端和各腿部的内侧都会变成红色,舞姿也是向上举起双螯和前两对脚,然后放下。只不过,它举起的双螯和前4只腿会向外侧稍微张开,身体还会尽量站得很高,像是在踮起脚尖。而且,当它举高双螯和4腿、脚尖踮得最高的时候,它还会在最高点保持停顿约半秒,然后才放下,看起来既滑稽又可爱……(阅读全文)
2年前
活在自然
VIP文
吴咏駩|脚下有虎甲虫宝宝
从过去至今,我看过的虎甲虫有好几种。它们通常能容许我稍微接近,却不至于非常靠近,总在我过度靠近时跑开一段距离,或飞到旁边去。于是,我的相机也同样介于能轻易拍得到它们,却又因为不够靠近而拍得不够清晰的范围。最后还是得静静地守一阵子,等待它们不小心放下戒心,主动靠近,才拍得好。 下午时分,散步到稻田中一片小空地上做伸展。当我弯下腰,想要用手碰脚尖的时候,意外看见脚边的硬土有个小洞,洞口好像有东西快速地躲了进去。 那片硬土上有不少那样的小洞。圆圆的,有大有小,最大的也不及半公分宽。我以前也有留意到,但以为它们只是蚂蚁巢的洞口,或者是水淹过硬土后,空气从土中冒出的透气孔,因此并不在意。可这回好像看到有东西从洞口缩了进去,于是起了好奇,想探个究竟。 我蹲下来,保持不动,像平时在海滩上等待小螃蟹出洞那样,静静地守着。结果不一会儿,果然看见其中一个小洞口里,出现了一个小东西堵在洞口,看似它的头部。它整个头的大小仅比洞口略小一些,刚好挡着洞口,与洞壁间只留下一道细缝。头的(上)半边是“额头”的部分,像极半个塞子;另外半边则有一对眼睛和一对大颚(动物口边的大夹子)。虽然它的大颚看似凶猛,但它那大大的额头像是戴着一顶沾满土灰的头盔,盔上还稀疏地长了一些短毛,使它看起来即滑稽又可爱。 [vip_content_start] 它是谁呢?答案是虎甲虫的幼虫。我以前曾在一座森林的土坡上看过,查过资料,所以认得。 世上跑得最快的昆虫虎甲虫的成虫是一类外貌与典型甲虫不太一样的昆虫。它们看起来没有厚重的外甲(由第一对翅膀特化成的硬鞘),却也与甲虫一样归类在鞘翅目(类)中。虎甲虫科(类)的昆虫有超过2000种,西马半岛大约有80种,新加坡有近50种。我看过的种类体长最长的大概只有2公分。它们有大且突圆的眼睛,长长的脚,经常会在地上或叶片上跑跑停停。跑起来相当快,若按照体长比例,它们甚至被认为是世上跑得最快的昆虫。 然而,这样的比较只不过是个大概。毕竟虎甲虫的种类众多,那些偏好在地上跑动的种类的确跑得很快,但一些喜欢在叶片上觅食的种类,平时也跑不了多远,大概也不多机会能快跑起来。 从过去至今,我看过的虎甲虫有好几种。它们通常能容许我稍微接近,却不至于非常靠近,总在我过度靠近时跑开一段距离,或飞到旁边去。于是,我的相机也同样介于能轻易拍得到它们,却又因为不够靠近而拍得不够清晰的范围。最后还是得静静地守一阵子,等待它们不小心放下戒心,主动靠近,才拍得好。 成年的虎甲虫身上多数有金属光泽般的闪亮颜色,我看过亮绿、黑蓝、红黑及白斑色的。它们是肉食性的昆虫,会主动快跑去捕捉其它小昆虫。而它们的幼虫也是肉食的,方法是守在自己的洞口外,一旦发现有猎物靠近狩猎范围,便即刻冲出抓住猎物,然后赶紧缩回洞里。若遇到危险,也会快速缩回洞里躲避。 网路上有人拍视频,示范如何用线绑着蚂蚁等小昆虫,然后放到虎甲虫幼虫的洞口外,等它冲出并夹稳钓饵后快速拉线,把它钓出来。钓到后不但能看到它的全貌,还能饲养,看它的成长变化。不过,我考虑了好一会儿,目前还没有要尝试钓和饲养的念头。 近年来,稻田里的那片小空地是我平时散步会经过的地方,有时候也会在那里歇息或伸展,大概走过了上千回。居然直到那天,才发现地上原来有许多虎甲虫的幼虫。更奇的是,我还没在这田里看过成年的虎甲虫呢。 自从发现它们以来,田里那片小空地给我的感觉变得与过去有点不太一样了。那里不再只是田中一处给我歇脚的地方,我会在意脚边这些虎甲虫的幼虫,留意自己伸展时,是否踩到它们的洞口,或四处张望周边是否有成年的虎甲虫出现。心里少了些自在,多了些顾虑,却也多了它们的陪伴。
2年前
VIP文
精彩系列
文康医生成长日志 | 专栏一周年了!
欢迎大家投稿或联系我的脸书(Facebook Jimm Soh)或IG jaywinlongtimenoc, 我会尽力把适合的故事或解答写出来。
2年前
精彩系列
政治
沙贝战音 | 政治不是只有人身攻击
在上届的州选前,当行动党的丘光耀把粗口文化从西马带到砂拉越时,我记得从政界到民间都掀起一股愤懑的情绪,怒斥行动党的默许和放纵,试图破坏砂拉越这块向来号称是和平、种族包容的人间净土。
3年前
政治
政治
沙贝战音 | 要当YB,先学做网红
沙贝的琴弦幽幽弹奏起战音,349个候选人个个是战袍披身,彷佛在带点庸懒又惬意的音符中,缓缓跳起了伊班族的战士舞(Ngajat)。
3年前
政治
更多专栏
下一个
结束导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