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专题

8月前
1年前
1年前
也不是没有试过网购书籍,但和逛书店买书不同,我很少能够在网上漫无目的的游览中找到自己想买的书,只能透过预先准备的采购书单,在搜寻栏里一一键入书名,把书找出来完成下单,过程干脆高效,但完全失去了“发现”的乐趣。像照片里的书影就是最近在两家书店入手的战绩,走进书店时我完全没想过会买这些书,但在摸一摸翻一翻的过程中往往会有惊喜,那些平时不在视野内的内容便是这样进入眼帘,引起好奇,这是大数据操纵的网络世界所无法提供的。 基于以上的原因,网络再便利发达,我相信实体提供的经验仍无法被取代──不仅是买书,也包括阅读。只是这样的想法有些“老派”,有时难免还是会引来“不合时宜”之讥。 无远弗届的网络改变了现代人的生活,无论是资讯的传达和获取、生意的经营方式,都比以往来得更便捷许多。未来一直来一直来,怎么能让人不义无反顾地投入其中?人工智能的进步,更是发展到可以代替人类创作艺术作品,虽然很多人都说人类情感的“温度”是机器无法复制的,但想深一层,网络世界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解构”了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方式,比方说,上一秒还沉浸在乌克兰遭战火蹂躏的愤怒和哀伤中,接着手指一滑,下一秒便为度假好友共享美景和美食的欢乐气氛所感染,这样的情绪转换,久而久之,难道不会人格分裂吗?许多的感受即使再真实、情感再有温度,会不会也开始变得何其廉价而矫情犹不自知? ──仿佛有某个环节开始松动、剥落,迟早坍塌成废墟。 如果连情感都存疑,那还有什么是真实的?我们的价值体系──公义、廉能、民主、人权、诚实、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些我们以往相信的事物,还能靠什么来维持? 2023年元旦的这一期跨年专题,便从这里发想。《活力副刊》从过去一年发生过的司法案件、政治发展、网络和打工诈骗、土崩水灾、网红代言风波、NFT和元宇宙前景、教育艺文等事件,回顾荒诞的现实究竟如何颠覆了我们向来认知的事物,反思还有什么值得我们相信?这些提问也许有答案,大部分无解,无助于阻止更大的崩坏到来。 那还能怎么办呢?就像我相信不合时宜的“老派”永不过时,答案也许很简单,许多大师、GURU开课收你十千八千,所要教会你的,也不过就是类似浅显的道理而已,而我以下要告诉你的,免费── 我们可以从安华和梅西说起。安华拜相和梅西登上“球王”宝座,二者有什么共同点?如果有那么一点励志的意义,那大概就是他们的坚持了。凡人都是因为看见了才相信,而能够坚持到最后的人,则是因为相信才看见。新的一年里,希望大家都能找到自己相信的信念,即使在更大的崩坏到来之后,便有还能坚持下去的力量。   更多文章: 梁馨元/趁着雨季做记者 梁慧颖/Oh my 尬聊 陈星彤/初来乍到,大家最好奇的是___ 叶洢颖/我参观了首次对媒体开放的JDT
2年前
2年前
2年前
3年前
3年前
2020年尾结束居家隔离后,年終我们以“重新出发”为题,期许受困之后的破茧而出,孰知东马一场州选又让疫情趋严,2021出发不久即变成裹足不前的窘境,如今市场重开又遇州选,情景相似得何其荒谬。回想这一年,脑海中记得的事,除了迷人嫣红的风铃木花开(见9/6副刊专题),又有哪些是印象深刻的呢? 上一期记者慧贤在本栏细数了过去一年写过的【东西】专题,在疫情之下,看似风花雪月的题材也有其文化意义。这样的反思何其珍贵,因为懂得事物的价值,才不会妄自菲薄。当然,“风花雪月”之外,我们也追踪了不少“贴近时代脉搏”的题目,凭印象信手拈来的就有: 一探防疫前线人员的“直击现场”系列,包括包裹物流中心(5/5)、疫苗接种中心(21/7)、ICU病房(17/6)、法医和化验室(30/5)等;“疫情下的XX”系列,如疫情下的环保(10/3)、疫情下的水灾(27/1)、疫情下的我们2.0(21/3)、疫情下的同理心(27/4)、疫情下的时尚(5/7)、疫情下的华文教育(5/10)等。 其他与疫情相关的内容还有:冠病儿童隔离记(26/5)、冠病遗孤(27/10)、快乐缺氧(11/6)、代茶饮(18/6)、网课穷则变,变则通(26/10)、复课后的当务之急(28/9)、分辨信息真伪的媒体素养(20/4)…… 因为一则校园强奸玩笑,副刊也一连制作了3期的专题回应:女孩,谢谢你说出来(6/6)、乱开黄腔的性骚扰(2/6),以及学校的性别平等教育教什么(8/6)。 今年7月17日是马航MH17空难7周年,副刊从鉴证的角度追缅事件的发生(11/7)、因国家语文局在社交媒体上一则关于粿条的规范拼写,引起议论的语文规范问题,副刊也有专题探讨(21/4)、UPSR废除后,教育改革该怎么走(25/5)、关注工程意外现场,特别是外劳的伤亡事件(30/6),甚至是预算案引起月经贫穷的议论前,副刊也早已在8月18日探讨过相关议题。 此外,还有日本排核废水影响了谁(16/6)、传统医师注册之路(14/4)、音乐人不是点播机(7/4)这些专题,不知可有勾起你记忆中当时的那些事件? 副刊的定位,本来是想在新闻之外,为大家提供心灵上的另一扇窗,发掘生活中的品味和情趣,但世事扰扰,有时想独善其身也不能免俗;尤其是从事媒体工作的,除非力有未逮,不然在众声喧哗中能够提供不同角度的观察,实不应错过回应当下的热门话题,即使有抽水之嫌,大部分时候也是狗吠火车,但始终是一个“机会教育”。这一点副刊同事在过去一年的表现,以上种种已足以交待,表现也让我与有荣焉。但愿即将来临的2022年,终于可以迈开大步向前走,活力副刊也将在原本应该着力的生活和文化议题上火力全开,敬祈期待。   更多文章: 黄紫盈/我还在学 叶洢颖/造梦空间 梁慧颖/很高兴我们又见面了 黄琬焮/副刊小编upgrade中…… 白慧琪/为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线”上掌声 陈愐壮/我没有抄袭啊!
3年前
3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