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網
星洲網
星洲網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網 Newsletter 聯絡我們|星洲網 聯絡我們 登廣告|星洲網 登廣告 關於我們|星洲網 關於我們 活動|星洲網 活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主人

3月前
4月前
4月前
6月前
8月前
我們在獸醫所最開心的就是遇到能妥善處理事情的寵物主人。他們很多時候有著正面的想法,覺得能和這一隻貓咪或狗狗相遇是一種緣分,一定盡全力負上責任以和寵物好好地走下去。 麗小姐有一次在公園散步時遇上一隻西施小母狗,和它玩耍了一會後竟然尾隨她回家。可憐兮兮的它很大可能被人遺棄在外,但勝在性格伶俐乖巧,討人喜歡,彷彿麗小姐註定要收養這隻小傢伙似的。就這樣,麗小姐和家人商量後決定領養這隻小狗,並取名為蜜糖。 不久後蜜糖就來我們獸醫所檢查,施打預防針,並進行體內外驅蟲。蜜糖已經不是年輕的狗狗了,檢查了它的體型和牙齒狀況,發現它是一隻快步入老年的狗狗。考慮到它上了年紀,麻醉藥有一定的風險,麗小姐決定不和狗狗進行結紮手術。她還決定帶蜜糖出席臉書上西施狗狗俱樂部的見面會,因為她希望蜜糖多一些社交活動,認識更多的狗狗朋友,而不是隻呆在家裡吃喝拉撒。 可是,好景不長,蜜糖一年後發現身體長滿皮膚瘤,同時診斷出乳腺癌。X光也顯示其實癌細胞已蔓延到肺部。臨床來說它的情況並不好,但是它的胃口還是很好。和麗小姐商量後,決定動手術把長得特別大的乳腺腫瘤切除,順便結紮。這是因為這種腫瘤往往是由母狗體內卵巢的雌性荷爾蒙所引發的。希望切除了子宮和卵巢後可以阻斷皮膚瘤的增生。 蜜糖康復得很快,手術不久就回家了,兩個星期後也順利拆線。只是過了3個月,麗小姐再告訴我們,蜜糖前腳又長出一個大腫瘤,破裂並滲透出血和膿。我們檢查後就知道,之前結紮手術彷彿起不了作用,皮膚瘤還是一樣長個不停,也證實了癌細胞轉移到了全身。 人道毀滅減輕痛苦 此時蜜糖身體也大不如前,虛弱之餘彷彿等著時間慢慢地流逝。它的胃口越來越差,有時候連走路的力氣都沒有,多半躺著休息。我們向麗小姐建議,給蜜糖服用寵物抗癌中藥,可是一切都徒勞無功,它好像已病入膏肓。蜜糖後來連進食的胃口都沒了,都是女傭在餵食,身上也長出密密麻麻的大小腫瘤。最後麗小姐和家人決定替蜜糖進行人道毀滅,以減輕它的痛苦。她說,每一樣人事物都應該好聚好散,好來好去。她實在不忍心讓蜜糖痛苦掙扎下去,唯有選擇端莊妥協地結束這一切。 麗小姐在我們眼裡是個很到位的好主人。她從開始答應領養蜜糖,到最後的人道毀滅的決定都有和家人及我們商量。她嘗試給蜜糖最好的待遇,雖然事與願違。她的出發點總是為了狗狗,單單這一點現在的寵物主人已經不多見了。   【一樣米養百樣寵物主人01】天使/迪蘭(八打靈再也) 【一樣米養百樣寵物主人02】愛的禮物/迪蘭(八打靈再也) 【一樣米養百樣寵物主人03】好來好去 /迪蘭(八打靈再也) 【一樣米養百樣寵物主人04】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迪蘭(八打靈再也) 【一樣米養百樣寵物主人05】仙家 /迪蘭(八打靈再也) 【一樣米養百樣寵物主人06】又要馬兒好 又要馬兒不吃草/迪蘭(八打靈再也)
10月前
(新加坡18日訊)獅城賽馬女騎師趕在克蘭芝馬場關閉前,花費約一年的時間努力蒐集馬場50只貓兒的信息,並積極為貓兒尋找新主人。 當局去年6月宣佈,2027年3月位於克蘭芝的新加坡賽馬場所在土地,將被收回作為住宅及休閒用途,而馬場將在今年10月迎來最後一場賽事,隨後關閉。 新加坡女騎師蕭寶慧(30歲)得知這個消息後,除了考慮自己的未來職業規劃,也擔憂馬場的貓兒們將何去何從。 蕭寶慧接受《新明日報》訪問時說,馬場每個馬房內都有幾隻貓咪,起初是一些流浪貓溜進來。過後得到馬房的人照顧,貓兒也跟著越來越多。馬場如今剩約10個馬房,還有大約50只貓咪。 “馴馬師和騎師一般上都熱愛小動物,自掏腰包把貓兒們喂得很好。” 馬場宣佈要關閉後,大家都擔心貓兒們何去何從。“我們希望把它們都帶回家,但是能力畢竟有限,比如我本身已經養了6只貓咪和一隻狗。” 於是她從去年開始,就著手為50只貓兒們尋找新主人。她在Instagram上設立賬戶“KranjiCats”,並去不同的馬房為每隻貓拍照並記錄它們的習性,將資料和照片放上Instagram希望能找到適合領養的人。 蕭寶慧用了一年的時間,已收集到30多隻貓兒的信息,如它們的年齡、名字和習性等,逐一上載到上述平臺,目前已有一隻被成功領養。 她表示,剩下還未找到的貓咪比較怕人,需要更多時間和努力,才能找到它們作相關記錄。 若在馬場關閉前無法為貓咪們找到去處,蕭寶慧不願看著它們無家可歸,已經在盡力想辦法。 “我聯絡了動物保護機構,可惜它們的收容所都滿了。我也想過租下一個空間,用來安置它們,但是每月5位數的租金我實在吃不消。” 她目前考慮聯絡學校,看他們是否願意幫忙收養貓兒作為校內寵物。 女騎師將到吉隆坡完成見習 馬場關閉後將到吉隆坡繼續策騎完成見習。 蕭寶慧去年創下歷史,成為新加坡賽馬180年來首位女冠軍見習騎師。她透露,從今年1月起也開始在馬來西亞吉隆坡策騎,不時得兩地來回飛。 馬場關閉後,她和其他一些騎師將轉至吉隆坡的馬場。蕭寶慧也說,明年完成見習期後,將考慮去其他國家繼續職業騎師生涯。 領養者家中窗戶 須裝紗窗或防墜 蕭寶慧說,感興趣的人士可以在Instagram上給賬戶“KranjiCats”發送私信,她會要求對方以視頻或照片的形式,證明他們家裡的窗戶已經安裝網格,防止貓咪墜樓。 “馬場的貓兒習慣了戶外的自由生活,它們對窗戶和高樓沒有概念,剛開始可能會想逃跑。” 此外,領養者也得熟悉相關疫苗和植入微型芯片的手續,以及貓咪的基本護理。
10月前
1年前
1年前
2年前
當生活中遇上不愉快或難題的時候,貓貓與狗狗就是主人最佳的陪伴。 莫嘉琪所養的狗,都非常善解人意和具有情緒感知能力,當主人不開心或需要安慰的時候,它們會用頭部輕輕地推一推主人或安靜地躺在主人的懷裡。 星洲日報《大柔佛》社區報本期的《寵物萌萌噠》,讓莫嘉琪與讀者分享,她與所飼養5只狗3只貓的經驗及生活趣事。 “莫菲”曾是專門配種公貓 2歲的英短公貓“莫菲”,特點是鼻子扁,需照顧它的呼吸情況。它經常不在貓砂內大小解,所以她決定給它穿尿片。 被領養前,它曾是隻被專門用來配種的公貓,但由於它非常有個性,總是消極怠工,沒有完成配種任務,再加上養貓成本高,所以前主人決定將它轉交給莫嘉琪養。 “奧利奧”家中貓老大 6歲的奶牛公貓“奧利奧”作為家裡的貓中老大,喜歡曬太陽,偶爾會躲進箱子裡。它會發出“哈氣”聲去挑釁“莫非”,它倆會因為不同的情況而打起來,其他狗則在旁邊圍觀戰況。 偶爾,它也會用爪子去撩體型比自己大的狗,反應敏捷的它總是撩完就跑,所以至今為止,尚未被咬傷。 腸胃較敏感   食物須煮熟 莫嘉琪提醒,最近天氣炎熱,儘量都讓貓狗待在屋內,不讓狗出門散步。 被籠子圈養的貓狗,性格會較容易抑鬱,所以若是天氣良好,她們會輪流用繩子牽狗出門散步。牽繩是負責任的表現,避免狗走失或被大型犬攻擊。 “狗的腸胃比較敏感,所以食物必須煮熟。尤其是大齡犬,更需照顧其飲食。如果發現狗一兩天不吃東西,看起來鬱鬱寡歡,則需帶去看獸醫。” 她說,捲毛狗不容易掉髮,所以洗澡前只需梳一次毛髮;直毛狗在洗澡之前,將毛髮梳理。洗澡後使用寵物護髮素,吹乾毛髮,讓毛髮不易打結。此外,狗平時會趴在地上,所以身體某些部位會有色素沉澱的情況。 “狗一個星期一次澡,為了預防跳蚤,都會放一點預防跳蚤的洗髮水。因為跳蚤病,能導致狗死亡。如要預防耳蟎,一般會在洗澡前,檢查狗的耳朵,並用藥水來擦拭。” 採貓食替換法防掉毛 莫嘉琪表示,為了讓貓不常掉毛髮,所以她決定採用貓食替換方法。比如,一個禮拜讓貓吃生肉;另一個禮拜讓它吃貓糧。 “無論公母貓,都會因為發情跑出去,所以主人需注意它們的情況,同時也可考慮讓貓去結紮。一般情況下,貓比較難被發現身體不適,因此需要觀察貓的排洩物份量,若發現與平常不一樣,就要開始注意了。” 她說,貓不常洗澡,因為它們比較愛乾淨,會自己清理毛髮。為了預防蝨子,兩個月需洗一次蝨子藥水。而貓洗澡之前,需梳理毛髮。若發現貓患耳蟎,需滴藥水21天,幫它清理耳朵。 養寵物需親力親為 莫嘉琪慎重地說,不能因一時興起,去養寵物,因為貓狗的壽命一般是10到20年。 如果真的考慮養寵物,哪怕是收養流浪貓狗,都需做好功課,其中包括養貓狗的注意事項、飲食習慣、雌性寵物生理期和毛髮護理花費問題等。 就算再忙,也需要親力親為,不能把狗貓隨意送給別人。
2年前
3年前
都說聚散浮生,人生如夢。我在醒來的早晨時常懷疑自己究竟是醒了,還是進入另一個開眼夢。 春貴妃被送走倆月後的某個午後,代養貓的朋友忽然提著貓籠子走了上來。我接過來後發現裡面有一團重物,心裡又驚又喜。打開貓籠后里面爬出了一個粗壯渾圓的灰貓。天吶!這是誰?怎麼長成了這副模樣? 貓矮下腿兒,在光滑的地磚上匍匐前進,重新探索這片既熟悉又陌生的領地。然後,貓在沙發旁的角落縮起前腿,警戒地坐了下來。我走過去,一個勁兒地喊它名字,但它恍若不聞,瞪著一雙圓眼看著我,只看著我。我不甘,熱情地摸著它的頭,追問它一連串荒唐的問題,比如“知不知道我是誰?”“有沒有很想我呀?”“你不會忘了我吧?”最後,貓在一連串的騷擾之下,搖搖擺擺躲進了床底。 這一次,換成了我跪在床架旁,一會兒拿出罐頭,一會兒搖起逗貓棒,變著戲法似的對著床底喵喵叫。 它竟忘了我是誰。這樣的認知給了我巨大的衝擊,比不見更難堪。重見故貓的喜悅與相逢不識的矛盾情緒摻雜在一起,又開心又難言。此時,我看著貓身陌生的臃腫,心底竟生起了一絲異樣的感覺。 貓沒有上班的概念 貓到底是改變了,只是還留著一些從前的習性,而我更多地是喜歡從前的它。我不斷地追問自己,是誰變了?是人心無常,抑或是漏身常變?我想方設法好讓它快速鬆懈警戒,讓它重新熟悉我,卻在後來漸漸明白,無論我做出任何的努力,此貓,已非彼貓。 一如現在的我已非昨日的我,世上沒有流淌兩次的河水。 某天夜裡,朋友傳來視頻,說動物行為學研究員發現,在貓咪眼中,主人不是主人,而是自己的同伴,是不同品種的兩腳貓。視頻中的解說員說,貓沒有上班的概念,當“同伴”出門時,貓會認為你去捕獵了。如果我一天不回家,貓會認為我遇到了棘手的獵物;如果我兩天不回家,貓會懷疑我受傷了;如果我3天沒回家,貓就會驚恐地以為我是不是死掉了。 原來,在貓眼中,我極有可能是死了倆月的兩腳貓。 看到這裡,我不禁哈哈大笑。這視頻中信息的真偽,我便也沒有仔細去辨別,只去想,到底是貓在看人,還是人在看貓?哪一個視角才能看到一個真實的世界?我時常陷入這樣的迷惘與兩難。假如以我寫貓,貓便是“我眼中的貓”,你眼下的這隻貓不過是一種“我”的認知甚至是幻覺的延伸。假如以貓寫貓,我畢竟不是一條貓,我怎能真正地寫出貓生閒常的安樂與蹉跎呢? 或許,貓即非貓,我即非我,才能勉強作為一番註腳。 然而,貓畢竟是貓,我畢竟還是我。我們一直都活在自己堅固的想象裡,而我們生命中所有的交集或許只是一場相遇的幻覺。 哎,還真是滿紙荒唐言,醒來入夢中。不如這樣也罷,且做貓去。
3年前
3年前
3年前
4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