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五十肩

五十肩真是个苦人筋骨,磨人心志的病症。虽然如果不说,表面上看起来是个健康的人,但肩膀到手臂那时好时坏,始终挥之不去的痛和不适,状态差时足以让人好几天都精神无法集中,病恹恹地提不起劲做任何事。 生理和精神状态虽差,我可不想连心理状态也陷落郁闷谷底,看韩国奇幻喜剧《她的日与夜》和重温三胞胎大韩、民国、万岁小时候的影片排解郁闷心情之外,也思考一下生病的意义。 首先是不能把健康当作理所当然这件事。一些小状况,不及时关注和处理的话,可能会恶化成棘手的问题。物理治疗师就推测,我的情况最初可能是运动伤害,当时如果及早治疗的话,或许就不会恶化成五十肩了。 生病培养起同理心 然后呢,我想生病也是个培养同理心的机会吧。 因为惯用手患上五十肩,手举不过肩、绕不到身后、使不上力,生活上许多再平常不过的小事都变成了大挑战。开车时系安全带、转方向盘都要小心翼翼,以不伤到患处的姿势、力道和角度进行。泊车时因此变得笨拙,以往调整一两次就能轻松泊进的车位,现在可能要尝试三四次才成功。所以我告诉自己,以后看到泊车很费劲的车主,不要随便嘲笑,人家可能也是五十肩或有其他伤势或状况,不能随心所欲地操控方向盘而已。 进出停车场也变得不轻松,即使我特地去买了俗称“苍蝇拍”的刷卡棒,直接用右手伸出去这样一个小动作还是会拉伤患处。所以,按下玻璃窗之外,我必须切换到N档、拉手煞车、解开安全带、左手拿起“苍蝇拍”俯身向前伸手去刷卡。如果停车场使用泊车票的话,就更大工程了,还得开车门下车才拿得到票。 所以啊,以后在停车场或高速公路收费站遇到如此大费周章的人,请先不要不耐烦,人家可能也是有难言之隐。 多年前我曾经因为急性盲肠炎入院动手术。前一天晚上肚子就开始隐隐作痛,一直到第二天早上都不见好转。当时灵光一闪:难道是盲肠?立刻上网查盲肠的位置,果然与痛的地方一致。到邻近的诊所看医生确认病情后,医生要我立刻去医院。因为还不是非常痛,就问医生说可不可以迟点才入院,事隔多年依然清楚记得医生当时气急败坏的语气:“你为什么不听我的话?” 感谢医生当时激动的反应,我不敢再拖延,马上开车到几百公尺外的医院(呵呵,正是传说中孤独的最高等级)。到医院急诊室都还能一个人好好地走进去,但在等着医院的工作人员跟保险公司确认这确认那,在急诊处的冗长等待期间病情急转直下。等到我终于可以进入病房准备被送进手术室时,已经痛到站不起身了。 盲肠切除是个小手术,手术好像只是花费一个多小时,在医院住一晚就可以出院。手术切口只是一吋半左右,多年后只剩下淡淡的一条线。然而,出院后约两个星期内,因为那小小的伤口,我却不得不以只比树懒稍微快一点的速度走路。只因那伤口是在核心肌群上,走快一点、迈大步一点都会牵动到还未完全复原的伤口。 原来走路会用到核心肌群,这是当时体悟到的一件事。另一个领悟则是:下次在路上遇到走路很慢的人,先不要在心里抱怨人家“阻住地球转”,他们可能也是想快却快不了啊。
4月前
7月前
静静地感受体内降级版的“任督二脉被打通”,一面遥想武侠世界里,被高手用多年内力疗伤的人,是否也是类似的感受——因为受伤而被堵住的经脉被疏通后,体内感觉到因气血流动引发的热流? 开始时只是手臂的活动稍稍受限——如在练瑜珈的牛面式绕到后背的右手,从开始有些勉强,到渐渐碰不到举高再弯曲到左肩的左手。在此之前,筋骨还算软的我在练这个姿势时从来不曾吃力过。即便如此,我还是没有太在意。心想可能是不小心拉伤了手臂肌肉,不勉强,让肌肉休息一段时间后自然就会痊愈吧? 只是事情并不如我以为的那么简单。等到绕到身后的右手离左肩的距离越来越远,以致穿内衣时手臂都痛得撑不到扣好扣子时,终于不得不正视这个问题。然而到此时我已忘记问题是什么时候开始,最初触发的原因是什么了。 [vip_content_start] 这时终于想起了多年前曾经求诊,在那里接受过刮痧治疗的地方。或许推拿会有帮助吧?我想。 向医师描述了症状后被确诊是五十肩,以针灸治疗,进而解锁了一项人生新体验。 我对看到任何尖利的东西刺进皮肤里有恐惧,不只是我自己的皮肤,连刺进别人的皮肤里我都会觉得痛。所以不只是自己打针抽血时我会把脸别开,别人打针抽血时我也不敢看,连电视或电影里这类镜头我都会闭眼拒看。 所以第一次坐在诊疗室的椅子上等着医师进来扎针时,心情不免有些忐忑。转头问身旁膝盖上已扎了好几支针的女生:针灸痛不痛?她说不痛,扎针时放轻松,只是像被蚊虫叮一下而已。 针扎下去时确实称不上痛,但针灸初心者不知道扎了针后不要乱动。医师在我的颈背、肩膀、肩头等处扎了不知道多少根针后,临走前又在我两手前臂上各扎了一针。那两针扎下去后,我的手只要稍动一下就好痛。已经摊开在膝上的书也没办法读了,除了因为颈背上的针不敢低头之外,也不敢移动手去翻页啊。 感受“任督二脉被打通” 我于是联想到武侠小说和武侠片里的“点穴”。武侠片里被点了穴的人动弹不得,或许并不是完全虚构;只是,可能不是真的动不了,而是被点了某些穴道后,稍有动作就会痛得让你不敢再轻举妄动? 在拔针之前必须让自己“石化”,我只好闭目冥想或乱想。很快就感受到颈背和肩膀处有热流淌过,第一次针灸时还以为是身后有仪器释放热能;疗程结束拔了针后才知道身后其实什么都没有,我感受到的热流是自己身体内部的反应。 这大概就是所谓的气血被打通吧? 第二次去针灸时,负责的是另一位医师。这次没有在颈背和前臂扎针,而是集中在右肩和右上臂。开始的几针还没什么感觉,但当医师在肩头某个穴位扎上一针时,整只手臂顿感一阵痲,紧跟着来的是一股酸软。这突如其来的酸麻感,若是发生在双腿上,可能会一时站不稳吧?针灸和穴道的知识是否也可活用于防身?我不禁突发奇想。 有了第一次的经验,这次就没准备要看书了。只是静静地感受体内降级版的“任督二脉被打通”,一面遥想武侠世界里,被高手用多年内力疗伤的人,是否也是类似的感受——因为受伤而被堵住的经脉被疏通后,体内感觉到因气血流动引发的热流? 只是,现实既不是武侠世界也不是我的妄想世界,治疗五十肩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什么时候我的右手才能在左肩处与我的左手重逢呢?希望不是太遥远的事。
7月前
1年前
年近70,近来晚上睡觉时总觉得右臂传来微微阵痛,整晚睡得不安宁,在床上不断翻来滚去,以致第二天精神不振无精打采,双眼仿佛有人趁我入睡时,把我双眼偷偷涂上熊猫眼,难看死了!初时怀疑搬运时不小心扭伤,没有后续调理引起不适。接下来几天睡眠时右臂处多垫个柔软的忱头大概就无事了。 连续两三晚相安无事,蛮以为从此高枕无忧可以一觉睡到天明,不再为晚上睡觉一事大动脑筋! 也许是机缘,一天翻阅医药杂志时,始知这不速之客有个怪异的名字叫:五十肩!一个上了50岁以上老者常患的病患。我想找出它的来龙去脉,为何特别喜欢欺负老人家,以及防御治疗方法,却都不得要领。无计可施下,每天晨运时特别加上一个针对性的动作——忍痛不停挥动左右手臂,右手越过头颅触摸左耳,左手越头触摸右耳,来回各30下!抱着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态度,希望至少减轻睡觉时的不适。 靠运动不药而愈 人常说死马当作活马医,希望奇迹会出现。横竖我每天风雨不改都会晨运,借此锻炼身体,多加些时间并不碍事。别看我身材瘦小弱不经风,身体可硬朗得很,鲜少生病啊。 老天没有辜负有心人,经一番努力,我的右臂如有神助,竟然挥动自如好了起来,睡觉时也不再有痛楚不适的感觉! 从整个事件及过程看来,身体不适未必一定要寻求中西医治疗。诚如某名医所言,最好的药就在自己身上吧。 自从我的五十肩只靠运动不药而愈后,朋友闻讯,纷纷前来向我请益,我也乐得毫无隐瞒钜细靡遗向他们说个一清二楚。对一些平日疏于运动的老者可能一时无法适应早起晨运的习惯,我也无能为力啦。其实这种意想不到的效果,让我一时也大感意料之外。然而既然能帮助朋友,何乐而不为!
2年前
3年前
近些日子,挺身站立阅读和刷手机,已成为我每天必修的功课。这当然不是我喜欢的选择,但为了纠正背脊逐渐向前弓曲,更不想他日如一些老人家,驼着背子行走,尽显晚年疲弱苍凉的一幕。 一直以来我习惯了坐靠背椅子或半躺着身子,倒在沙发上阅读报章和书籍刊物。朋友不止一次劝我改变这种不正确的坐姿,然而忠言逆耳全被当耳边风没搭理;一些则认为是年纪问题,年纪大了身体的自然现象无需大惊小怪。考虑着种种意见加上一再拖延,终造成今天的遗憾。 经一番慎思,最终被其中一个朋友的建议吸引。朋友的建议直接简单容易上手,只需确保每次坐立都能挺直身体;平日睡觉和午寐,弃绵被的柔软舒适改睡硬地板;坚持信念,日久有功,自然会看到效果。 听起来简易难不倒我,照着指示办即可,不费气力也花不了几个钱!于是带着不妨一试的心理展开我的修复行动。 也许是刚开始一时适应不来,我很快就感觉有点不是滋味,一边注意自己的站姿,一边又要兼顾握在手中的读物,坚持不了多久,很快就心力交瘁,无法继续下去了。老实说,挺直身体站着阅报看书,相当考验个人意志,甭想一时半刻,就能改变几十年来养成的老习惯。况且站着和躺卧着阅读,感觉上截然不同,站立不但没有平日的舒适,阅读字体细小的书本刊物更特别吃力伤神。 曾经有过这样的一次体验:重读一本只有204页的张爱玲《流言》,断断续续几乎花了我整个月时间!有了之前的教训,接下来选择文章读本和刊物时也特别谨慎小心。即便如此,有时当你被书报刊物的精辟描述吸引时,仍常不由自主地掉入过往的坏习惯而不知觉,发觉时自己也不觉啼笑皆非,暗笑自己又一次偷鸡了! 减少了发愣的时光 当初选择这种姿势的最大理由,是因为之前曾采用自疗法治愈了右臂的五十肩。那次经验给了自己很大的鼓励和信心。虽然花了整整两年坚持付出辛苦的代价换回来的,但很有成就感。 于是我每天依足计划修复,从挺身站立开始,晚上睡觉和午休都改睡硬地板,让身子保持平直。有时还兼做一些有助拉直背梁的轻微运动,时刻提醒自己正确的坐立姿势。 疫情期间,严苛的管制令也提供我充裕的时间及空间,方便自我修复,无形中也减少许多望着时钟发愣的时光。这段期间阅读,特别挑选篇幅较短、字体适中的文章,与此同时不断勉励自己:习惯就好,希望凭自己的意志和坚持,再次达到预期目标。 一些身 体上的缺陷,通常因为经年累月被忽略,直到老年才病发。即使治疗,也要花上更高昂的治疗费及更长的时间,劳神伤财!所以,病从浅中医不无道理,希望以此为鉴。
3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