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Newsletter
联络我们
登广告
关于我们
活动
热门搜索
大事件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简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星洲人
登广告
互动区
|
下载APP
|
简
首页
最新
头条
IG热文榜
热门
国内
即时国内
封面头条
总编推荐
暖势力
热点
全国综合
社会
政治
教育
我们
专题
发现东盟
带你来国会
星期天头条
华社
求真
星洲人策略伙伴
星洲人互动优惠
国际
即时国际
天下事
国际头条
国际拼盘
带你看世界
坐看云起
言路
郭总时间
社论
风起波生
非常常识
星期天拿铁
总编时间
骑驴看本
风雨看潮生
管理与人生
绵里藏心
亮剑
冷眼横眉
财经
股市
即时财经
焦点财经
国际财经
投资周刊
娱乐
即时娱乐
国外娱乐
大马娱乐
影视
地方
金典名号
大都会
大柔佛
大霹雳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马
花城
古城
东海岸
体育
大马体育
羽球
足球
篮球
水上
综合
场外花絮
副刊
副刊短片
专题
优活
旅游
美食
专栏
后生可为
东西
时尚
新教育
e潮
艺文
护生
看车
养生
家庭
文艺春秋
星云
人物
影音
读家
花踪
亚航新鲜事
学海
动力青年
学记
后浪坊
星洲人
VIP文
会员文
最夯
郑丁贤
林瑞源
时事观点
深度报道
投资理财
非凡人物
族群印记
身心灵
VIP独享
百格
星角攝
图说大马
国际写真
好运来
万能
多多
大马彩
热门搜索
大事件
Newsletter
登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交流
华社
中传媒大学访本报交流| 王四新:合作领域须扩大 更踏实推动命运共同体
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副院长王四新教授表示,在当前国际局势的变化下,区域合作应拓展至除学术以外的范畴,以更踏实的方式进一步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1天前
398点阅
华社
华社
马佛青参访团 赴港澳佛教文化交流
马来西亚佛教青年总会参访团日前赴香港和澳门访问,进行佛教文化与教育探索之旅。
2天前
185点阅
华社
全国综合
优大访北京杭州 深化马中学术合作
拉曼大学校长拿督尤芳达率领代表团于早前(3月26至31日)赴中国北京和杭州,拜访多所高教学府和机构,展开交流和合作洽谈。
3天前
421点阅
全国综合
全国综合
马佛青组团赴港访学 深化佛教国际交流
为深化佛教青年对佛法、文化与生命教育的认识,马来西亚佛教青年总会(马佛青)于3月30日至31日,组织教育参访学习团前往香港展开交流之旅。
4天前
210点阅
全国综合
大柔佛焦点
马桂商总会与新山广西会馆 联合接待广西代表团
(新山12日讯)马来西亚桂商总会与新山广西会馆日前联合接待中国(广西)自贸试验区经贸代表团柔佛分队一行5人,在产业发展、科技创新、贸易投资及人文等方面进行交流。 代表团此行也探索广西自贸试验区在柔新经济特区的合作潜能,一行人由试验区南宁片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陆广平率领。 新山广西会馆会长兼马来西亚桂商总会总财政拿督吴岳峰说,代表团参访森林城市过程中,对新山的经济规划、可持续发展及营商环境留下深刻印象。 “这不仅是一场商务拜访,也是增进彼此了解、合作共赢的桥樑搭建。” 柔佛州务大臣华人特别事务官蔡建文出席活动及致词时表示,柔佛州政府重视与中国的经贸往来,欢迎广西企业家走进柔佛、投资柔佛,共同推动紧密的区域合作。 他说,柔佛在地理位置、基础设施和政策支持等方面具备多项优势,期待与广西在绿色能源、数字科技及人力资源交流领域,开启更多合作机会。
6天前
189点阅
大柔佛焦点
大柔佛焦点
马中文艺名家交流研讨 莫泽浩:城市规划需注重艺文发展
(依斯干达公主城6日讯)南方大学学院理事长莫泽浩表示,一座城市的规划必需注重艺术文化的发展,否则将沦为空洞的钢筋水泥,缺乏灵魂与底蕴。
2星期前
276点阅
大柔佛焦点
星云
我最想删除的一句话是——“你听我讲”/章钦(珠宝)
我每天都到茶餐室吃早餐,有一个人,每天都会看见他,他一坐下茶餐室,就听到他在高声讲话。在场的人,大家都静下来,他就在讲个不停,有人听了就会插口,他就更大声说:“你听我讲!” 每天我看到,他就是一个人不断在讲。在场有人在笑,有的人细语交谈。可是,很少人与他交谈,他却没有感觉,就是一直在讲。我坐在另一桌,就听他在说,“你听我讲”,讲了一阵后,他又来一句,“你听我讲”,真是听他讲,没有你讲,坐在一起就是听他没完没了地讲。 有几天不见他到来,我问一位茶友。他就说,是不是那个叫“你听我讲”的?他又笑了起来说,他的名字是叫“你听我讲”,大家都知道的。这个人你不可随意反驳他,他会当众叱骂你,指责你无知、笨蛋! 据说,有一次他要一杯奶茶,负责人捧了一杯咖啡给他,他就立刻站起来,大声地手指着负责人骂,你老板怎样请你做工的,我要是咖啡,不是奶茶啊!这时,茶室老板听到了,即可上前道歉。他就说,“你听我讲”,你请人也要请个聪明的,不要请一个笨笨的,你的生意才会做得更好,你听到我讲没有?茶室老板只好低声回应说,听到,听到。 茶室界里的茶室红 这让我想起,网络上有网红,原来茶餐室也有茶室红!听朋友说,他是一个生意人,赚了不少钱,后来去考取了博士学位,所以,他在茶室,坐下来就爱讲他的过去,如何经营生意,如何考取博士,有时会讲这个蠢,说那个笨,慢慢地,他就习惯了那一句“你听我讲”。 在茶室的人,听得多都会烦,大家又不能不给他坐位,老板更不能叫他离开。有个“你听我讲”,大家不知是欢喜还是无奈! 有一天,我看见有一桌人,一个即刻站起身来,用轻松的口气说,“你听我讲”来了,大家快把椅子拉开一些,不要让“你听我讲”坐下来,要不然又要“你听我讲”了,大家都笑了起来。 这个“你听我讲”,他叫什么名,我一直都不知道,看他身材高大,近70岁左右,讲起话来,声浪很响亮。我在想,他自己被人叫“你听我讲”,他一定不知道,因为只有他讲,没有你讲。看来,他这辈子是不容易改变,永远就是个“你听我说”了。虽然他不会故意去伤害人,但习惯了“你听我讲”,在人的一生,无形中就会失去许多好因好缘了! 人就是这样,说话习惯了,经常都会这样,一开口就溜出那一句来,自己讲了都不知道。 让我想起以前在工厂做工,有一个工友,他习惯一句“你妈的X”,一开口总离不开那一句。有一天,一个新来的工人和他讲话,他很自然就是一句“你妈的X”,这位新工友听了,手拿起一支木棍就冲过去说,你骂我什么都可以,就是不可以骂我妈妈。我见到立刻走上前,拉着他的手说,他是习惯这样讲话的,没有恶意伤害你,你不要和他计较啦!但他还是愤怒地说,我就是不喜欢有人骂我的妈妈。看来,虽然只是一句口头禅,但是,有时候也会造成伤害、仇恨。 新的一年,让我们认识自己,看清楚自己,在生活中,有讲不好的话成习惯吗?从今天开始,用心把它删除掉,让生命更为圆满、亮丽……
3星期前
4.9千点阅
星云
不用客气
李耀祥 | 把手机收起来,我们聊聊天好吗?
整个三月,我大部分的时间都在欧洲游走,从奥地利的山林湖畔出发,经过多瑙河畔的布达佩斯,接著造访捷克的小城布尔诺和首都布拉格,最后到了啤酒之乡德国。白天在城里乱走,参观博物馆和美术馆,傍晚则是我最期待的时光——找间有氛围的餐馆,点上一份主食,再来一杯当地的酒,跟欧洲人一样,从晚餐开始慢慢进入夜晚的节奏。
3星期前
560点阅
不用客气
华社
促进文化会务交流合作 福联会妇女组访泰友会
马来西亚福建社团联合会妇女组主席林秀琼日前率领理事一行访问泰国福建社团联谊总会·泰国福建会馆,旨在加强与泰国福建同乡的联系,促进文化和会务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4星期前
441点阅
华社
全国综合
张盛闻:与董教总交流 马华续为华教努力
马华总秘书拿督张盛闻说,该党今日与董总和教总领袖就多项华教课题进行交流,并承诺继续携手为华教努力。
1月前
852点阅
全国综合
即时国际
习近平邀5万美国青年访中 参与者:活动内容像宣传
为修复中美关系,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23年11月提出,5年内邀请5万名美国青少年到中国交流。但据参与这类交流的美国学生反映,这些活动偏重宣传,他们看到的是人为控制及被粉饰的景象,且曾被中国媒体反复引导回答官方想要的答案。
1月前
6.7千点阅
即时国际
会员文
滑世代危机 (一) | 人手一机 成瘾迷“网” 3C保姆孕育大马“滑世代”
不论是饭桌上还是餐馆或公共场合,总会看到这种情景──家庭成员沉迷在3C世界,朋友之中总有人对着手机不放手,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明明就那么近,却被一台手机隔得那种远;孩子对玩乐和玩具没兴趣,全神贯注于电子游戏大战,看起来没有什么不妥,也没有人关心埋下什么“伏笔”,但正是这种疏忽,让嗜好养成了瘾,不控制就会酿成社会问题。
1月前
1.1万点阅
会员文
华社
钢材五金商会接待代表团 交流马菲钢铁业趋势
马来西亚钢材五金商会日前接待菲律宾铁商公会代表团进行交流,共同探讨钢铁行业趋势及分享两国同业的经营心得。
1月前
489点阅
华社
华社
为国际潮青联谊年会准备 马潮联青赴北京交流
第十二届国际潮青联谊年会筹委会大会主席、国际潮青联合会执行会长拿督黄瑞雷率代表团到访北京,与第十一届国际潮青联谊年会大会主席、北京潮商青委会会长陈思宇 及北京潮商会、相关机构代表进行座谈交流。
1月前
344点阅
华社
星云
【一半的梦】作者与编辑,就像罐头与开罐器/林淑可
在去年的6月份,看了2016年的电影《天才捕手》(Genius)。虽然有些剧情已在预料之内,但还是有被打动。电影中有一幕,编辑对作者说:“我一直担心自己的编辑会使你的作品走形,你最初的作品,到底是不是最佳版本……”编辑的沉稳、善良和耐心都展现在电影中的编辑身上。然而当他遇上一个与他性格差异非常大的年轻作家时,两人之间莫名擦出了一种很奇妙的化学作用(化学作用是我乱用的)。两人有过很好的默契,也有过冲突。但是如果编辑与作家之间没有过这些,大概是无法真正看透作品和对方的,或是也只能了解其作品而不是人。至于为什么非要看透呢?如果时间许可的话,我还是想完全地了解其书和其作者,这样无论是在修改、校对、寻找设计师的过程等,都能知道对方想要的风格和方式,虽然不一定可以完全准确地抓到其风格或是配合对方。 制书路上一关一关地闯 编辑与作者究竟是什么关系?我常会在一些场合不经意间遇到一位作者,曾开玩笑对他说:“我觉得你很阳光,不像我那么阴暗。”自己已知暂时不会是100分的编辑,但编辑过程中,有遇过尽责的作者,或许用尽责一词并不恰当。他们并非罔顾出版社的出版计划,他们很用心地在打书,每个用心打书的瞬间,都让我在心里感谢了一次又一次。然而,当在书中的版权页的责任编辑一栏,置上自己的名字时,突然有天在思考:作者与编辑的关系,到底像什么呢?我们从原本的互不相识,却因为工作的关系而认识到对方(除非是之前就认识)。在那一片互不相识的空白里,该放入什么或不该放入什么? 曾认为作者就像是各种不同的罐头:凤梨罐头、沙丁鱼罐头、龙眼罐头、午餐肉罐头、扣肉罐头……每个罐头的类型都不同,所以打开的方式也不同。而我是那个开罐器。需要用不同的方式打开:沟通,调和、慢慢地把距离拉近,但又不能太近,必须保持适当的距离。试过与不同的作者都用电话沟通,通话中透出语气的稚嫩、急促,担心作者不明白自己的表达,害怕显得自己的不称职。曾为书本的封底文案和书本简介修修改改,句子优美而有语病,不行。句子没语病却不优美,也不行。也曾为了一本书的书腰,在公司办公室和作者与设计师以通电和讯息的方式讨论了许久,因为不是实体沟通,情急之下也在草稿纸上画上书腰的雏形,拍下后发给作者。制书的路上,曾经历过一些无法配合的时候。也有忙得焦头烂额,公司门外都黑暗一片,同事们都回家了,只有自己房内的灯还亮着的时候。但回归一开始的任务和初衷,就是想尝试一关一关地闯,最后把这本书完整而不违心地做出来吧。 原以为书本制作结束,编辑就能功成身退了,但还是会有书本的行销和各种后续。即使这一切都结束了、原以为和作者的关系也就这样结束了,但是看到作者的下一本新书出版,即使不是责任编辑,还是会为他感到开心,还是会分享和宣传。这可能是编辑不置身之外的关心吧。 我感觉自己应该是个生锈的开罐器,可能也不锋利,可能偶尔也会故障,但最终还是会慢慢地、用适当的方式,把所有不同的罐头都成功打开吧。
1月前
740点阅
星云
即时国际
台限制与中国“国防七子”高校交流
台湾教育部上周禁止台院校与三所隶属中共中央统战部的大学合作交流后,教育部长郑英耀周五进一步限制台高校与七所与中国国防军事工业密切相关的大学交流。
2月前
953点阅
即时国际
更多交流
下一个
结束导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