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Newsletter
联络我们
登广告
关于我们
活动
热门搜索
大事件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简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星洲人
登广告
互动区
|
下载APP
|
简
首页
最新
头条
IG热文榜
热门
国内
即时国内
封面头条
总编推荐
暖势力
热点
全国综合
社会
政治
教育
我们
专题
发现东盟
带你来国会
星期天头条
华社
求真
星洲人策略伙伴
星洲人互动优惠
国际
即时国际
天下事
国际头条
国际拼盘
带你看世界
坐看云起
言路
郭总时间
社论
风起波生
非常常识
星期天拿铁
总编时间
骑驴看本
风雨看潮生
管理与人生
绵里藏心
亮剑
冷眼横眉
财经
股市
即时财经
焦点财经
国际财经
投资周刊
娱乐
即时娱乐
国外娱乐
大马娱乐
影视
地方
金典名号
大都会
大柔佛
大霹雳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马
花城
古城
东海岸
体育
大马体育
羽球
足球
篮球
水上
综合
场外花絮
副刊
副刊短片
专题
优活
旅游
美食
专栏
后生可为
东西
时尚
新教育
e潮
艺文
护生
看车
养生
家庭
文艺春秋
星云
人物
影音
读家
花踪
亚航新鲜事
学海
动力青年
学记
后浪坊
星洲人
VIP文
会员文
最夯
郑丁贤
林瑞源
时事观点
深度报道
投资理财
非凡人物
族群印记
身心灵
VIP独享
百格
星角攝
图说大马
国际写真
好运来
万能
多多
大马彩
热门搜索
大事件
Newsletter
登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人道主义
全国综合
缅甸7.7级强震 | 哈山:东盟立场一致 建议缅延长临时停火
外交部长拿督斯里莫哈末哈山今日前往缅甸展开为期一天的访问,这是3月28日缅甸发生严重地震后开展的人道主义任务一部分。
2星期前
全国综合
即时国内
MHO揭露4800万外汇骗局 警:涉案金额逾2300万
针对大马国际人道主义组织(MHO)日前揭露的逾70投资者陷入外汇骗局被骗走4800万令吉一案,全国商业罪案调查总监拿督斯里南利尤索夫证实,警方已开档调查,涉案金额逾2300万令吉。
2月前
即时国内
即时国内
安华与埃总统通电皆认同 巴人不能被驱离加沙
首相拿督斯里安华与埃及总统塞西通电,商讨人道主义问题的最新进展和重建加沙的努力。
2月前
即时国内
国际头条
多个关键人道主义项目停滞 美冻结援助全球混乱
在非洲加纳和肯雅,由于美国官员尚未批准紧急抗疟疾行动,杀虫剂和蚊帐堆放在仓库里;在海地,一家治疗爱滋病患者的机构正等待美国政府批准,以发放能够防止爱滋病母婴传播的药物;缅甸情况严峻,饥荒迫在眉睫,人道主义工作者形容当前情势为“混乱”,警告数百万人的生命或许将受此影响。
2月前
国际头条
百格新闻
流浪狗Kopi被射杀 伊党YB说什么惹动保协会不满
大马流浪动物协会(SAFM)对伊党勿述区国会议员仄莫哈末祖基菲里竟然为杀狗行为辩护表示失望。
6月前
百格新闻
逆思流
玛丽安莫达.巴勒斯坦人不是大马唯一的难民
许多大马人还误解了“难民”一词。许多大马人误以为难民是非法移民的同义词。难民不是“非法”或无证移民。只有通过国际法规定的审查程序,寻求庇护者才能获得难民身份。
8月前
逆思流
热点
扎希强调非支持暴力 “人道主义支持哈马斯”
副首相兼乡村及区域发展部长拿督斯里阿末扎希今日承认自己是哈马斯(HAMAS)的支持者,但强调本身并非支持暴力,而是人道主义和正义。
1年前
热点
即时国际
加沙人道主义情况堪忧 饥荒迫在眉睫
遭战争蹂躏的加沙地带人道主义危机日益升高,引发各界忧虑;援助机构警告,当地的绝望的程度前所未有,饥荒迫在眉睫。
1年前
即时国际
专题
以巴冲突立场各异 不影响东盟团结-发现东盟.深读东盟
一场远在中东的战场,“硝烟”也吹到了东南亚。 报道:张家威、傅思敏、李佳憓 一场远在中东的战场,“硝烟”也吹到了东南亚。 2023年10月7日,哈马斯在毫无预警的情况下突袭以色列,给后者造成建国以来最大的安全重创,也引爆了这个世界四大火药桶之一,立即引起全球高度关注,即便远在千里之外的东南亚也受到波及。 大型集会示威、杯葛西方品牌运动、不同立场者被逮捕、驱逐……加沙冲突爆发至今两个多月,身处东南亚的你又是如何看待这场看似遥远、却事必关己的冲突? 立场分3种态度 以巴冲突不影响东盟团结 冲突爆发后,东盟各国的立场不完全一致,后续反应也大相径庭,各界担心以哈交火可能冲击东盟中心地位和中立原则,甚至导致内部分裂。不过有学者认为,尽管东南亚国家在上述问题各持己见,并不意味着东盟团结会因此被破坏。 印尼大学国际关系高级教授助理布罗托(Broto Wardoyo)接受《发现东盟》专访时分析,以目前从官方言论和外交关系来看,东盟十国在新一轮的以巴冲突上大致可分为3种态度:力挺巴勒斯坦(大马、印尼和汶莱)、支持以色列(新加坡、泰国、菲律宾、越南和缅甸)和抱持中立(寮国和柬埔寨)。 他解释,大马、印尼和汶莱不仅仅是以穆斯林占大多数人口的国家,长期以来也热衷于巴勒斯坦建国事业,同时不承认以色列为主权国家;新、泰、菲、越、缅则不仅承认以色列为主权国家,也建立了友好和密切的双边关系。 另外,尽管以色列与寮国和柬埔寨拥有邦交关系,但两国既不批评哈马斯突袭以色列、也不谴责以军袭击加沙,而是坚持保持中立。 透过外交手段推动建国事业 印尼是巴最坚定支持者之一 马来西亚泰莱大学文理学院国际关系东亚学科系主任兼高级讲师贝尼(Benny Guido)特别点出,印尼是巴勒斯坦最坚定的支持者之一,该国长期以来对以巴问题的立场一致,除了极力反对任何国家与以色列关系正常化外,也积极透过外交手段和伊斯兰合作组织(OIC)及不结盟运动(NAM)等国际组织推动巴勒斯坦的建国事业。 印尼还定期在雅加达接待巴勒斯坦代表团和领导人,并在加沙北部建立并资助了印尼医院的运作。 “除了宗教因素,印尼不遗余力支持巴勒斯坦也存在历史情感上的原因。 “早在印尼1945年独立前,时任巴勒斯坦领袖阿勒胡赛尼是最早表态支持印尼独立的世界领袖之一。另外,巴勒斯坦商人阿里·塔赫尔也为印尼独立建国捐款了不少钱。” 尽管印尼官方和公众普遍支持巴勒斯坦,但布罗托补充,该国内仍有不少的亲以人士。 “除了少数NGO,在以基督徒居多的巴布亚省的以色列支持者众多,而北苏拉威西省至今仍保留一些犹太教堂。” 维护现有多元社区和平 狮城保持低调 高度敏感 新加坡则显得低调许多,却也对这场冲突保持高度敏感。无论是生活在当地的犹太人社群,还是其他宗教信仰的民众都尽可能不阔论以巴课题,也拒绝任何媒体采访。 “现在是敏感时期,我们要维护现有的多元社区和平。” 《发现东盟》记者亲自到新加坡,走访当地多所清真寺、基督教堂、卫理公会、佛寺及犹太社区与当地人民对谈,几乎所有人都异口同声认为:“不要站边,不要高调,保持社会和平”。 2犹太教堂及博物馆紧闭大门 记者发现,位于滑铁卢街和Oxley Rise的两间犹太教堂及犹太博物馆,自加沙冲突后就大门紧闭,其中一所设置了围篱拒绝外人入内参观,除了犹太人。 无可否认,以巴76年来种下的恩怨情仇难以与宗教因素完全切割,以致这场冲突尤其在穆斯林国家出现一种宗教对立甚至是“反犹情绪”,再延烧至对西方国家的抵制浪潮。 多元种族社会和向来对世界开放的新加坡也在这段敏感时期提高戒备,不允许民众集会,也禁止人们穿戴印有以巴明显标志、国家色彩的服装或发表被认为具有煽动性的言论;但允许一些民间组织从人道主义出发,为失去家园的加沙人民筹款和提供物资。 马新关系不受影响 事实上,新加坡除了谴责哈马斯10月7日突袭以色列,总理李显龙也声称“以色列拥有自卫权”。无论如何,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和李显龙已强调以巴冲突不影响马新关系,同时抱持共同人道立场。 贝尼认为,新加坡与以色列在地理位置上非常相似——被一群穆斯林人口占大多数的国家包围,加上新加坡和以色列长期保持密切的军事合作和贸易关系,使新加坡与以色列交好,新加坡的武装人员也长期远赴以色列受训。 他也指,新加坡与巴勒斯坦权利机构(PA)保持友好关系,而非哈马斯。 至于泰国和越南,贝尼说,尽管两国与以色列有邦交关系,泰国甚至向以色列输出大量劳动力,但两国在以巴问题上长期保持低调。 东盟国依各自利益采折衷行动 应对缅问题是最好范例 尽管立场各异,但不意味着东盟会闹内讧,甚至分裂。主要是因为东盟成员国来自不同的历史背景,政治体系各异,因此对彼此的关切也有一定的理解。 缅甸问题就是最好的范例。布罗托说,即便各国在应对缅甸危机上立场各异,但不至于摧毁东盟团结。 贝尼也认为,这场危机不会影响东盟的团结,一方面是东南亚距离中东地区相当远,且东盟向来倾向于根据成员国的各自利益,采取温和即折衷的行动。 尽管东盟秘书处至今未针对中东的最新局势发表言论,但东盟—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GCC)10月20日发布官方声明,谴责一切针对无辜平民的袭击,呼吁释放人质、加快解决矛盾以恢复中东和平。 “由此可见,东盟专注于缓和紧张和谴责对平民动武,并没有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选边站。” 布罗托也认为,由于东盟方式(ASEAN Way)中的协商与一致文化,在各国立场不同的情况下,难以就包括对以巴冲突的立场和解决方案等议题达成一致,“但这不阻碍东盟成员国在其他领域上合作,举凡谴责针对平民的暴力,以及协调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加沙局势何时降温? “除非以完全剿灭哈马斯” 虽然11月下旬的停火和人质交换,让人看到回归平静的希望。但贝尼认为,这场冲突不会就此停止,除非以色列完全剿灭哈马斯为止。 他补充,今次的以巴冲突之所以引起空前反响,除了以色列发动了一场“不相称的战争”(以军装备远比哈马斯精良)外,更多的是世人对以军袭击平民、轰炸学校和闯入医院的行径不齿。 除了西方国家的反以色列示威,就连许多基督徒都对以军暴行感到不满。 布罗托也提到,以军在加沙的军事行动主要是摧毁哈马斯的军事实力,以及让法塔赫/巴勒斯坦权力机构接管加沙地带。惟坦言,法塔赫在巴勒斯坦不受欢迎,提高了当地回归平静的难度。 “最理想的是两国方案,因为获得联合国和国际社会的普遍支持,但这取决于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是否能做出让步。” 返回发现东盟20期系列内容 深读东盟》马是否收留引关注 巴难民何去何从? 点看发现东盟系列内容
1年前
专题
国际头条
加沙希法医院成“死亡区” 世卫:全面疏散剩余病人
世界卫生组织(WHO)星期日形容,加沙地带最大的医疗机构希法医院已经是个“死亡区”,并宣布疏散该设施内的剩余病人、职员和家属的计划。而以色列则称正在扩大摧毁哈马斯的行动。
1年前
国际头条
即时国际
“让加沙人民喘口气” 联合国再次呼吁人道主义停火
联合国高级官员周五 再次呼吁“人道主义停火”,以让援助能送到因以色列和哈马斯血腥冲突而受困的220万人手中。
1年前
即时国际
即时国际
APEC峰会 | 大马汶莱印尼: 停止加沙敌对行动 促持久人道主义休战
马来西亚、汶莱和印尼呼吁立即实现持久和持续的人道主义休战,以停止加沙地带的敌对行动。
1年前
即时国际
即时国内
马赛地捐500万以色列组织 CEO:人道主义援助
马赛地(Mercedes-Benz)首席执行员欧拉(Ola Källenius)宣布,马赛地将向以色列组织提供100万欧元(约500万令吉)的援助。
1年前
即时国内
读者观点
张创荣.人权与公民权的平衡考量
人道主义和国人应享有公民权的原则,应该在政策制定中得到平衡且慎重的处理,才可以确保社会的公平和公正。
1年前
读者观点
即时国际
美国促以色列人道主义停火 以总理: 人质未获释免谈
以色列持续袭击导致加沙平民死亡人数急剧上升和当地人道危机加剧,美国施压以色列进行“人道主义停火”以保护加沙平民和允许更多救援进入加沙,但以色列总理涅坦雅胡泼冷水,坚称在哈马斯扣押的近240名人质获释前不会暂时停火。
1年前
即时国际
娴言
黄翠娴. 应灌输学生反恐反战,而不只是“挺巴”
无论是发动战争,还是发动袭击挟持人质,这些行为都是不正确的,都是会造成无辜百姓丧命及无数家庭支离破碎,所以我们应该抱持的立场理应是反战反恐。
1年前
娴言
更多人道主义
下一个
结束导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