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Newsletter
联络我们
登广告
关于我们
活动
热门搜索
大事件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简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星洲人
登广告
互动区
|
下载APP
|
简
首页
最新
头条
IG热文榜
热门
国内
即时国内
封面头条
总编推荐
暖势力
热点
全国综合
社会
政治
教育
我们
专题
发现东盟
带你来国会
星期天头条
华社
2022大选
求真
星洲人策略伙伴
星洲人互动优惠
国际
即时国际
天下事
国际头条
国际拼盘
带你看世界
坐看云起
俄乌之战
京非昔比
言路
社论
风起波生
非常常识
星期天拿铁
总编时间
骑驴看本
风雨看潮生
管理与人生
绵里藏心
亮剑
冷眼横眉
游车河
财经
股市
即时财经
焦点财经
国际财经
投资周刊
2024财政预算案
ESG专版
娱乐
即时娱乐
国外娱乐
大马娱乐
影视
地方
金典名号
大都会
大柔佛
大霹雳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马
花城
古城
东海岸
体育
大马体育
巴黎奥运会
羽球
足球
篮球
水上
综合
场外花絮
副刊
副刊短片
专题
优活
旅游
美食
专栏
后生可为
东西
时尚
新教育
e潮
艺文
护生
看车
养生
家庭
文艺春秋
星云
人物
影音
读家
花踪
亚航新鲜事
学海
动力青年
学记
后浪坊
星洲人
VIP文
会员文
最夯
郑丁贤
非凡人物
投资理财
百格
星角攝
图说大马
国际写真
好运来
万能
多多
大马彩
热门搜索
大事件
Newsletter
登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健行
都市动态
杨巧双:涵盖各年龄层 社区健行促进团结
杨巧双在武吉白沙罗(Bukit Damansara)社区中心一带与约200居民一起健行2公里,提倡健康的社区活动。
5月前
都市动态
焦点
【焦点/徒步风起?(1)】徒步辛苦,为何人继续走进山野?
徒步,是近年来才被人类迷恋上的事。300年前,冒着生命危险在风雪中攀登高山,可能会被视为精神错乱。人们负重翻越山林,因为当时汽车还未普及;但罗伯特‧麦克法伦说:越是文明、富裕的时代,就有越多人甘愿抛弃平地舒适及所爱的一切,忍受各种精神及肉体痛苦,登上几千公尺的高处。 2023年,小红书上关于徒步的笔记就有315万篇,且主播到西藏、尼泊尔、西班牙等地徒步的直播也成为了新的流量密码。大量直播主架起徒步车与镜头就上路,直到22岁的“河南美美”在徒步直播时意外身亡,相关平台才有所警惕。 焦点转回本地,人们为什么徒步?他们用双脚走了800公里的西班牙朝圣之路,也登上尼泊尔的世界之巅。徒步之于他们为何?又为了什么而出发? 徒步(Trekking)一词对宅家一族或许比较陌生,但试想想《西游记》里的唐三藏,带着几位弟子到西天取经,从长安出发走了5万里路,经过阿富汗、尼泊尔、斯里兰卡等西域中亚各国,放在今天不也是一场拉长版的奇幻徒步旅行? 来自加德满都的山导苏利耶·古玛为登山与徒步划出了界限——徒步是一种长时间的步行活动,可能会涉及戈壁、跳石、泥路、雪地等不同路面;而登山(Hiking)则需要攀登山峰、峭壁等较为考技巧的活动。 从国内金马仑开始徒步,走过大汉山、神山等地野营的梁嘉杰,后来到过尼泊尔安娜普纳尔小环线(Annapurna Base Camp)。他说:“从前,徒步是一件很荒谬、疯狂的事情。我的家人朋友都觉得,我这方面的嗜好是蛮不正常的。” 好端端的一个人,为什么要找苦来受? “人性就是这样,需要一种折磨才会满足;太过休闲,人永远都不会满足。”自由达人(FE Club)创办人廖铭源说。 20年来,他带马来西亚的徒步爱好者到过越南境内黄连山脉的主峰番西邦峰、位于斯里兰卡中南部的亚当峰,还有少不了尼泊尔的安娜普纳尔小环线、大环线以及珠峰基地营登山路线(Everest Base Camp)。 这些山无不荒僻、嵬巍、且多年来陆续传来登山客死于雪崩或高山症的事件,尽管危机四伏,却从未阻止徒步旅行客启程。廖铭源几乎一年去一次尼泊尔——他笑说,团友总是回来后在群组里感谢促成这样的徒步旅行,虽然前几天都一边走一边骂。 辛苦往往在当下,回来之后呢?“山上拍的照片太美了,人们就会忘记痛苦。”一如梁嘉杰的母亲虽然不理解儿子的喜好,但她会说:“你在照片里看起来很快乐。” 徒步会上瘾 他们为了什么而出发?凑巧的是,梁嘉杰与《走一趟朝圣之路吧!它会改变你的一生(才怪)!》作者陈楚贤,他们的初衷都是减重。这直截了当的理由能否让一个人跨越800公里? 除了尼泊尔,西班牙朝圣之路(Camino de Santiago)也是徒步圣地,每年吸引30万人朝圣。看过几部关于朝圣之路的电影,也跑过了42公里,陈楚贤想着徒步应该不是一件太难的事吧!“然后,第一天就迷路了。你以为只是跟着黄箭头走这么容易吗?才发现走着走着,完全脱离了GPS的轨道。”她笑着说。 回来的人都说,徒步就是一件“有脚就能做”的事,你相信吗?运动会上瘾,陈楚贤从一个完全不运动的人,仅仅用了一年跑到42公里——“跑步是中年人的救赎。生活中有很多东西我们不可控,但是跑步是唯一你可以控制的东西,可以靠自己的努力,一边哭一边跑,还是可以冲到终点。” 一如徒步——走多远,还要不要走到终点,都靠自己的意志力。她说,这是以痛苦交换痛苦,当42公里也没法缓解心中的焦虑,她便决定往朝圣之路前进。 练习面对困境 出发前,护士朋友为她备药——3种不同程度的止痛药,并嘱咐每日吞食的上限。最崩溃的那次,“我把可以吃的药都吃完了,但痛苦一点也没有消失,那是我第一次说我不能了。”她回忆着。 徒步路上,疼痛每日更新,“从脚板的痛变成小腿前骨的痛,左脚痛完到右脚,”且疼痛不会消失,只会转移——“你今天很痛,晚上休息了隔天起来痛吗?还是痛。可是你背起背包,一踏出去又可以走了。” 这是徒步的魔力。 人们会带着一块家乡的石头走朝圣之路,去到铁十字架放下。“一路上你会看到很多十字架有照片,很多人留下石头,写了几段字也放置一些物件。” 有人留下了一张过世亲人曾到朝圣之路的相片,并写下告别的文字;有人想放下爱情,有的关乎勇气。但她问:“我想了很久,放下到底是什么东西。我们怎么可能放得下?” “只是练习去接受而已,而不是改变了什么事情,”她说。漫长的徒步,学会接受天气就是这么恶劣,接受疼痛不会消失,并且接受生命的种种课题。 徒步苦乐在后劲 从前,在朝圣之路有一个传说,当他们走到“世界尽头”,也就是0KM的菲斯特拉角,朝圣者们会把鞋子和身体上的衣物烧掉。当然,现在因为环境问题,焚烧已经违法。 一双鞋子,在这条800KM的道路上,它踩踏大地,走过许多柔软的草地,也一步步艰难地越过石头路。秋天较冷,背包的重量无法减轻,大约每日负重十几公斤——这重量压下来,一双穿起来舒适,走起来有默契的鞋子更是尤为重要。 陈楚贤穿着去徒步的那双鞋子,是整趟旅程与她连结最深的物品。最初参加越野赛,他们便一同出征;结束朝圣之路的隔天,她疯狂似的带着一身伤痛,转机到普吉岛参加斯巴达障碍赛。跑完这趟,鞋子就像完成使命般遗失了。 汰换与更新也是世间常态。徒步背包客身上的每一个重量都需要谨慎思考,因而选择带上路的装备都有特定意义。对于梁嘉杰来说,很多装备像是陪他完成一段路,唯独一件速干衣他依然穿带至今。 从野营徒步者的衣服开始说起——一个星期的路程,通常带一件干净的衣服在睡觉时穿,另一件永远都是湿的。 “一天走完,我们在河边把衣服过水后挂起来,第二天又重复穿。每一天早上起来都很煎熬,因为打到雾水,内裤、裤子、袜子全是湿的。”梁嘉杰笑说。他们穿着一套湿透的衣服启程,沿途的太阳会把衣物烘干。 老派的徒步者,一切走极简风——他用这种方式来省出背包的重量,一周的旅程带上3到4件衣服,留一件干净的出山那日换洗。“我们从大汉山出来后,经过的人好像把我们当成一群野人。就连去到住宿,老板见到我们的第一件事,就叫我们去洗澡。”他回忆起笑说。 除了练习耐力,梁嘉杰认为徒步是练习如何跟自己身体协调。 “有一次看韩星表演,后辈跳舞的动作是很强劲的;但镜头转到前辈时,他的表演突然变得很轻盈。我从这里看到登山的自己,”他说。 山林经验是礼物 刚开始徒步,每个动作都用尽全力;直到后来他学习让身体以最舒服的方式,最适合自己的节奏去完成每一个动作。路途中,斜坡上的石头、树根都可以帮助他省力;但每每遇上跳石路,因石阶距离大,需要跳着或横跨着身体下——“爬完神山搭飞机回来,隔天就像螃蟹走路。很多时候当下你觉得没什么,但过了一两天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 徒步的快乐与痛苦,或许都在后劲。 而这些旅程给他最大的礼物即是经验。徒步与原住民息息相关,沿途也许会经过他们的村落,或山导本身就是原住民——“可以亲眼看看原住民村庄以及大自然面对的生态问题,一方面带动原住民经济,带领登山客探索山林都可以是增加收入的方式之一。” 收不到讯号的7天,什么也不想地走在山林间,像是一种城市人与原住民经验互换的机会。山里的人走出来,城里的人走进去,山林本身会有怎样的影响? 相关报道: 【焦点/徒步风起?(2)登山旅游,为何带来生机与破坏?】
8月前
焦点
焦点
【焦点/徒步风起? (2)】登山旅游,为何带来生机与破坏?
徒步风潮掀起,贫困山区多了基础设施,也带动就业机会。然而在尼泊尔向外开放边界的50年里,大量徒步旅客也引发环境退化、传统文化流失等问题。 当年,在恶劣环境中苦苦求生的村民可能无法想像,现在的尼泊尔山区拥有了自来水、电力、学校、抽水马桶等设施;如上文提及的与原住民交换经验,徒步旅行创造了一种社会流动性——曾经与世隔绝的神秘民族夏尔巴人当起了山导,为了与世界各地的徒步客流利交流,语言能力也随之提升。 许多徒步旅行公司的拥有者,在20年前还是背夫。徒步为当地人创造了更高的社会地位,好的影响显而易见;但我们看不见的垃圾堵塞山间小径,徒步客吃的每一顿热食,冲的热水澡,都让森林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被清理…… 2023年尼泊尔国际游客总数为101万4876,而徒步旅行一直是去尼泊尔旅游最诱人的活动之一。另一边厢,当地人口每年以2.1%的速度增长,城市人满为患;旅游业吸引人们进入山区定居,人烟稀少的山林渐渐多了生气。 近10年来,尼泊尔政府大力推广旅游业,登山经济发展迅速,对于自由达人(FEClub)创办人廖铭源来说整体变化极大。 徒步期间,你能在寒天里喝杯Raksi(当地人自家酿造的米酒)或是温暖的Masala Tea,再来吃一顿午餐Dal Bhat才继续上路,也只有在尼泊尔徒步,才能在偏僻山林里有这样的设施。茶屋提供登山客住宿与温饱,也是当地人的经济来源之一。 然而,茶屋数量的增加也超乎想像。 为了建造更多茶屋,村民们正在清理越来越多的林地,以提供新小屋建筑材料。森林被清理,野生动物种群减少,道路侵占了以前只能步行到达的山谷。 廖铭源所说的变化,也包括了徒步路线的改变。“在Poon Hill徒步的最后一天,我们走过一条吊桥。吊桥建造以前,我们怎么走呢?往山脚下走七八个小时,越过一条河才能再走上来。” 登山客增多影响生态 如今,政府开辟了许多新路线,一条吊桥省去了两天时间,并且建设了供吉普车行驶的道路——徒步难度降低了,也吸引了更多人前来一窥究竟。 现代化的房屋取代了尼泊尔的原始风貌,石头被水泥取代,也漆上了更多色彩,这是他的观察。道路开发、现代化茶屋的建设,这一切也难免需要将森林夷为平地。 每年季风过后,喜马拉雅山谷发生山体滑坡,巨大岩石坠落摧毁了房屋和小径,并将有价值的土壤冲入河流中堵塞水道,导致局部洪水流入孟加拉湾。20年来,严重的滑坡事件导致多人丧生,过度砍伐即是祸首之一。 山里物资缺乏,茶屋的床单也有可能不常换洗。行前点开淘宝,许多一次性日常用品出现在购物清单上——胶囊床单、一次性换洗毛巾、马桶盖套、内裤等等,对于洁癖者来说更是恩物。 但廖铭源鼓励团友减少使用一次性物品,并说,“尽管表面上看起来一切都很好,走在行人山步道没发现,但绕去茶屋后面,可能会看到一整座小山一样高的垃圾。” 用完即弃的日常用品、汽水罐、食物包装……要不焚烧,要不隐藏,但看不见不等于不存在。 不可能凭空消失的垃圾都哪里去了?山上天气寒冷,许多茶屋都建设原始的火炉取暖。一般上,厨房一角可见大型铁铸暖炉,烟囱直接将二氧化碳排放至屋外。 暖炉四周会置放沙发,登山客轮流等候位置取暖。有人烧柴起暖炉,但廖铭源表示,曾看过有茶屋经营者将无法处置的垃圾置入暖炉之内燃烧,当中就包括塑料袋、矿泉水瓶等等,对空气的污染可想而知。 山林生活,谨慎不留痕 “尼泊尔是个相对落后的国家,废物处理的系统仍未完善,政府也还没有足够的人力资源。”廖铭源说。来自加德满都的苏利耶·古玛当山导已有13年经验,根据他这些年的观察总结——“如果去到河流,你会看见沿岸垃圾堆积如山,严重影响水质,安全起见只能喝矿泉水。”他说。 然而,矿泉水瓶也是无法分解的主要废品之一。垃圾问题环环相扣,因此他也鼓励团友携带保温瓶,并向茶屋索取热水。这些年来,他都会鼓励徒步旅客在途中捡拾垃圾,为当地人树立榜样。 走进山里,一切气味都非常明显。许多时候,浓烈的烟味飘散空中,导致儿童长期咳嗽。至今为止,几乎80%的尼泊尔公民仍然依赖木材作为供暖和烹饪的燃料;尤其在山区,导致严重的森林砍伐问题。 山上天气寒冷,热水澡是徒步客一天里最幸福的时刻;但一个典型的茶屋,为了提供食物与热水澡,每天可以烧掉多达100公斤的柴火。 每每抵达茶屋,山导都会拿出菜单让徒步客选择。只见菜单上有西式芝士焗意粉、韩式拉面、印度咖哩等,因烧柴起火导致上菜时间较久。 苏利耶·古玛鼓励徒步客选择吃尼泊尔传统食物Dal Bhat,而非复杂的慢炖食品,这样一来厨房可省下柴火,也降低空气污染的程度。 合法山导保障安全 截至2024年1月,尼泊尔徒步旅行代理商协会(TAAN)成员共有2150家,不在注册之内的徒步旅行公司更是不计其数。它们的业务是组织徒步旅行,并提供夏尔巴人、背夫和装备。 一家注册徒步旅行公司能给徒步者更多保障。廖铭源提起,曾有一次出团到尼泊尔时,有团员在海拔3300公尺处出现了严重的缺氧症状,隔天仍未好转。他们决定使用直升机将她送下山,徒步旅行公司立即联系负责救援单位,确保他们能够迅速派出直升机救援。 一般上,自由业者山导的收费较公司低,但廖铭源并不鼓励。当发生紧急状况,旅行公司会负责将伤者送往医院,并派人前往医院与患者沟通,确保他们的安全,在一个语言不通的国家显得尤其重要。 尼泊尔在2023年4月1日起禁止单人徒步旅行,必须聘请获得尼泊尔政府许可的向导或加入旅行团。尼泊尔境内有8座高山,尽管意外频发,仍不阻止大量徒步客前来朝圣。 采访当天,廖铭源才从尼泊尔回来数日,“我们早上收到消息,有一名在玛迪喜马(Mardi Himal)的徒步客去世了。”然而他表示,那条路线的难度并不太高,时间也短,他怀疑是高山症所致。 引发高山症的原因也不少,他指出:“有些领队可能为了节省时间,将原本需要7天完成的行程缩短至5天。然而,他们可能没有考虑到参与者的适应能力和体能状况,导致参与者更容易出现高山症等健康问题。” 高山症是每个登山客的天敌,它说来就来,避无可避,一些在国内登山的强者,去到海拔更高的尼泊尔,也无奈败给了高山反应。为了让全员成功抵达,廖铭源采取了一项策略:利用山导作为控制点。“最后两天雪崩,我们让山导用慢速走在队伍最前,其他队员不得超越他。”这是在天气恶劣的情况下全员登顶的关键,也更大程度保护团员。 谨慎把握人与山的距离 正如《心向群山》一书提及,人们已经从畏惧高山,继而转向迷恋高山。在这个偏向虎山行的年代,有人向往的是惊心动魄的景观,有人仅仅是着迷于走向未知。 从前贫困的山区因徒步活动兴起,逐渐与城市接轨——社会流动性产生了。然而,在人与自然暧昧不明的关系之下,脆弱的界限该如何保护?这或许是每个徒步旅客启程之前,都该稍微思考的问题。 相关报道: 【焦点/徒步风起?(1)徒步辛苦,为何人继续走进山野?】
8月前
焦点
有故事的人
享受登山健行之乐
我每逢休假就会与友人登山健行,有时会跟随友人到外州登山,
2年前
有故事的人
即时国内
一名青年森林健行遭蜂袭 另一少年登山晕倒跌伤
一名青年今早到白沙罗社区森林健行时遭蜜蜂攻击而受伤,另一名少年则是在攀登安邦英雄山(Bukit Saga)时晕倒跌伤,劳驾消防及拯救局出动救援,将他分别救出送医。
2年前
即时国内
即时国内
消拯局星期天接2宗登山求助 1人呼吸困难 1人摔倒
不少人趁星期天上山健行,2名男女却分别在蒲种宏愿山和吉隆坡科冬峇山上遇险,惊动消防及拯救局人员入山救人!
2年前
即时国内
即时国际
情侣与昔日屋友同行 被先后发现吊死山坡树上
32岁范姜姓男子上月28日与情侣档友人郭男、 王女一起前往南投埔里卧龙洞古道,3天后范姜被人发现吊死在古道旁边坡,郭、王却下落不明,搜山迄今无所获。警方查出双方有财物纠纷,死者相验没有明显外伤,2人为何离奇失踪成谜,检警正设法釐清。
3年前
即时国际
更多健行
下一个
结束导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