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全国爱华文诗歌朗诵比赛

“我觉得声音跟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10月初的周末,馨元跟若涛出现在“新纪元杯”系列讲座的讲台上,以“To Swim in Sound”为题,说了许多许多声音和诗之间的连接。 1999年生的梁馨元和1977年生的周若涛,前者是马华文坛新秀作家,后者则是马华文坛上极为重要的诗人。两者的差异很多,馨元是修读中文系的文学生,而若涛则是修读电脑工程系的理工生,这些差异是世代的、性别的,也是专业领域性质的。 但他们共享诗人的身分,也都认同诗跟声音之间所存在的微妙关系。 “很多人都觉得随着时间和文体的流变,现代诗早就失去了原有的音乐性。但我觉得现代诗还是有音乐性的,只是被隐藏起来了。”若涛这么说。 若涛这里所说的文体流变,指的是过去无论是在中文古代文学唐诗宋词,抑或是英文古典文学十四行诗,诗歌都有既定的格式、格律或韵脚,让它们朗诵起来有稳定的起伏,形成一种音乐性。 然而现代诗撇除了格式,新诗的框架内不再存在押韵和格律的需要。在解放文字的同时,似乎也湮佚了诗的音乐性。然而若涛觉得这种音乐性还在。“我曾经看过这样的说法,现代诗的音乐性,隐藏在诗的情感里面。当你读诗的时候,你会感受到情感起伏,还有诗里面不同意象的前后呼应,这些都是现代诗的音乐性。” 所以他认为要“听到”这种音乐性,读者需要真正理解这首诗。“它是没有办法开口唱出来,或者乐器演奏出来的。所以要朗诵好一首现代诗,最重要就是掌握整首诗的内涵,这样你才可以跟它融为一体。” “新纪元杯”让参赛者无拘束地朗诵 若涛跟馨元都受邀担任“新纪元杯”全国爱华文诗歌朗诵比赛的评审。一般诗歌朗诵比赛上,除了会找来评审评价语音、语调和表达技巧,参赛者的选材也是其中一个评分标准。而诗人需要做的就是把关这部分。 若涛提到,选材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参赛者的发挥,这视乎参赛者对诗的情感理解有多少,才能把诗的内涵表现出来。而接受过语音训练的馨元则补充了她对诗歌朗诵技巧的要求。 她提到在诗歌朗诵圈子内一般上可以听到两种声音,一种是更在乎文本的,另一种是在乎语音技巧的。“因为我个人对声音很感兴趣,所以会觉得诗的文本跟朗诵技巧两边其实都是需要互补的。如果你在朗诵的时候音调不准、字念得不对,它也会干扰我进入整首诗的氛围里面。” 这是诗与声音的关系,声音似是一种引导。 馨元自小就接触诗歌朗诵,从古诗到现代诗,她认为“新纪元杯”虽然不是现下唯一的诗歌朗诵比赛,但它却是可以打破许多传统框架的存在。“像开放给大众参与的‘方言组别’就很难得,因为我觉得要用方言来朗诵不是说你想就能做到的,掌握方言的能力源自你拥有这样多元的语言环境。我自己曾经也尝试过在诗歌里面切换不同语言朗诵,但总感觉哪里不够自然。” 若涛也附议,认为除了方言朗诵之外,“新纪元杯”更可贵在于它给表演者的自由。“其实现在中小学都有不少诗歌朗诵比赛,但‘新纪元杯’的特别在于,更自由和多元,像是可以用方言,也可以用道具表演。一般的中小学的比赛会有比较多条规限制,新纪元杯就可以让大家有机会实验和尝试不同的表演。” 容许实验的可能,让大众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参赛,这不只是让诗歌朗诵变得更加普及化,同时也让诗变得更加平易近人。 声音跨越不同温层  朗诗也可以很纯粹 诗是跳跃性的文字,从不遵从传统意义的“起承转合”。这也让不少人觉得诗很难懂,但对馨元来说,很多时候你需要把诗念出来,意义才会随之完整。 “我觉得人体对声音有一种敏锐的洞察。在文字诞生之前,人们传递信息的方式就是透过声音来口耳相传。演变到今天,声音很自然地就可以让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馨元以自己的经验来说,在创作的时候也会反复念出自己的诗作,“我觉得在一念再念的过程里面,它会让你对这首诗有不同的体验。” 若涛点点头,补充道:“我觉得读诗,你读出来的时候速度变慢了,你就有时间沉浸,发现到只透过眼睛看不到的东西。可能是发声的方式,可能是节奏的部分,都是透过你读出来才可以感受到的。” 馨元续道:“所以我觉得诗歌朗诵也未必是需要参加比赛那么有仪式感的事情,它也可以是很日常的,没有门槛的。可以在路边驻唱般进行,也可以上传到社交媒体上。” 就像馨元跟其他年轻诗人一同创办的《口口诗刊》,可说是马来西亚第一个虚拟的声音诗集。《口口》的团队成员会在网上公开征稿,欢迎国内外人士投稿自己的诗作和声音,将文档和声档一并寄过去,他们会制作成一本线上的有声诗刊。 “我感觉在马来西亚可能还蛮多人尝试把声音跟诗数码化做成影片,但是做成诗刊的形式还蛮少见的。我们在尝试做了之后才发现,这样的形式打破了很多线下的局限。像是我们收到很多不同国家的诗人来稿,有机会跟很多我们意想不到的外国诗人合作。 “再来,第二点很珍贵的是,我们收到很多可能不是诗人,也未必是声音工作者的人来稿。他可能只是一个设计师,但是对声音很感兴趣。《口口诗刊》让我们遇到很多不同温层的人,也让我觉得读诗、朗诗这件事其实可以这么纯粹。” 声音介入诗意  让诗重返民间 而另一边,若涛才刚完成“诗无jidan”诗歌朗诵的活动。这是若涛将自己的诗集《神秘之歌》,与音乐团队合作谱写成同名音乐专辑之后,再度将诗和声音结合的项目。而且他们还邀请到了不同种族的诗人,用自己的语言、用其他人的语言一起来朗诗。 “我在活动上认识到了一个马来诗人,叫做Jamal Raslan。他创作的诗歌类型很特别,叫做‘Spoken Words Poetry’。言下之意,就是他的诗不只是写在纸上,而是要上台表演的。所以在写的时候就把朗诵、声音还有表演的元素一起考虑在里面。” 这种创作手法最早可以追溯到二战之后的美国,当时民间反战反压迫情绪高昂,他们书写了许多文化和政治上的困境,结合当时流行的爵士乐演出。延伸到1990年代,它成为一种批判文学菁英阶级的存在。 “Jamal Raslan跟我说,在美国有个叫Marc Smith的诗人开始将诗歌搬上舞台表演。他主张以open mic的形式欢迎大家来参加,目的就是希望可以让诗歌回到民间。促使Marc Smith有这个想法的,其实有个小小的故事。就是他曾经看过有个民众拿着自己写的诗去请教一个有名的诗人,没想到那个诗人觉得人家写得不好,就叫人家不要浪费时间写下去了。 “这就让Marc Smith觉得很生气,他觉得这些诗人不是讲写诗是为了广大人民写的,现在又这样对人家是什么意思?所以他举办open mic,把诗变成一场公共的演出,所有人都可以来参加,评审也是普罗大众,就是希望可以把诗重新带入民间。” 若涛觉得,现在的诗歌朗诵比赛或open mic,不多不少都带着这样的性质,可以让诗普及化、平民化。“虽然可以预见这样做,不多不少会有一些批判的声音,之前都有听说过有些人是反对诗歌朗诵存在的,会说‘诗歌上台,诗意下台’。但是我觉得这些事情是需要先做起来,我们才可以知道在哪里精益求精。” 诗是精炼的文字,要将它普及化会否在某种程度上流失它的专业程度呢?这样的讨论仍然在进行当中,也许在你给出答案之前,都可以记起,当我们说诗是精心提炼出来的文字,它是文学的千锤百练,同时也应该是活着的人生百态,拥有的面相不只是一种。 相关报道: 【动力青年/《学海》少年/有话说】让韵律操星光熠熠 【动力青年/《学海》少年/有活动】朗诵以前,先认真读懂一首诗 诗人林健文与国赛朗诵冠军刘巧晴 【动力青年/《学海》少年】制服团体聚会 第二届全国政府中学华文学会干部研习营 【动力青年/《学海》少年】跨越种族藩篱 丘淑霖说声 早安 Kawan! 【动力青年/《学海》少年】為自己贏一次 930公里 徒步朝聖的救贖
2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