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养育

早期教育影响孩子的一生。孩子对人友善,他们今后才能够有积极、健康的社交,他们的社会性发展才能顺利。 不久前去观看了一场户外大型的实景演出。那艺术灯光及独特的烟雾效果,加上以自然造化为实景舞台,山峰的隐现、水镜的倒影、烟雨的点缀、月光的披洒,牵引着每个观众的神经进入故事中。突然,我眼前一黑,只见一对年轻的夫妻抱着个大约三、四岁的女儿要坐进位子里。 那对夫妻大概只买了2张票,所以父亲抱起女儿放在腿上和太太坐下。女儿一边大声吵闹,一边用手打父亲,一边使出全力扭动着身躯要离开父亲怀抱。父亲没办法只好松手,女儿立即站在椅子上,把坐在后排的我完全遮挡,让我脑门上三条黑线…… 最让我傻眼的是,父母完全没当一回事,就这样任由女儿的行为。再后来,女儿大概无聊了要坐下,就用脚把父亲推出椅子自己一个人坐也不愿让父亲坐在边缘上,那位身材高大的父亲最后的结局——蹲坐在自己的机车安全帽上。 在社会的变迁与少子化的影响下,这样把孩子宠上天的,衔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飞了,惯着是已成家庭常态了。网络流行语称这些小孩为熊孩子,意思是特别调皮捣蛋的小孩,但也有父母昵称自己调皮可爱的孩子为熊孩子,那是带出宠溺的味道。 而然从心理学的角度,所谓“熊孩子”,指的是那些行为习惯养成不好,以自我为中心,漠视他人权利甚至做出反社会行为的儿童。既然是儿童,那么“熊孩子”的父母就负有不可推卸的教养责任。可以这么说,每一个“熊孩子”都是父母炼成的。 那么,熊孩子究竟是从哪个阶段和年龄层炼成的呢?主要是在成长的2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岁半-3岁 1岁半的幼儿开始具备完整的自我意识,明白“我”和“世界”之间的分界。该如何对待“世界”,就成了这个年龄阶段幼儿启蒙的关键学习,也将成为一生规则化的基础。他们会从观察和模仿父母或照顾者的言行举止,来学习和养成对待“世界”的行为模式。如果父母言行举止良好,幼儿也会如斯表现,但如果示范不当,幼儿亦是赤裸裸的反映出来。 第二个阶段:3-6岁 这是延续上一个阶段进一步巩固,以及对不良行为的及时矫正。也就是说,这时候是可以对他们采取适当的惩罚,但必须清楚惩罚与错误行为之间是有因果关系的。例如,把朋友推到了,就必需自己去面对朋友说道歉。让孩子去承担错误,而不是躲在父母背后由父母去道歉。如果孩子出现任何不良行为,如打人、霸道、说谎等,父母就需要对孩子的这些社会行为进行及时的巩固和矫正。 要注意,如果父母自身言行不当,对孩子的行为养成也不以为然,那么炼出熊孩子可是高概率的事情了。 在孩子6岁前,应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建立他们的行为模式。这不仅是教育,也是养育中的一种心理现象。如果家长错过了观念教育的最佳时期,后面再进行弥补也是没有用的。以我前面提到的小女孩为例,孩子若有这种行为,父母可以让她明白站起来会造成别人的困拢,所以陪她用不打拢别人的方式观赏(如:走去另一个角落、或询问后面的观众是否遮挡了视线等),而不是一昧的溺宠,让孩子以为他是对的。孩子的不良行为一旦重复三次之后,基本就会形成习惯,所以当下的指正很重要。 那么,在孩子学龄前阶段,父母都需要注重孩子哪些能力的培养呢? 1,自理与承担能力 要培养孩子的责任感,父母首先就要狠下心 [vip_content_start] 不溺爱孩子,让他们学会生活自理,要对自己的事情负责任。比如自己打扫房间、清洗自己的脏袜子、独立完成学校作业等。这些事情做多了也就会慢慢习惯,当他们没有了依赖感,责任感也自然而然的培养起来了。 2,阅读能力 阅读是一种对孩子思维意识的全面提升,也是他们知识库的最佳累积方式。通过阅读,能够建立更多的好习惯、强化自身的多种能力、认识到正确的观念、拥有更高的视野、更强的大局观等等。 3,遵守规则 规则的设定就是一种约束、安全、和谐相处的方式之一。有了规则,孩子才不会出门随意丢垃圾、破坏公物,甚至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等等。 4,表达情绪 需要让孩子明白,各种情绪都是正常的,比如开心、生气、愤怒、沮丧等。只有当他们能够恰当地表达这些情绪,才能更好地应对。 早期教育影响孩子的一生。孩子对人友善,他们今后才能够有积极、健康的社交,他们的社会性发展才能顺利。 可惜的是父母都疲于工作,忽略了早年孩子性格培养的关键期,过度放任和过度严苛都不是最好的教养方式,更好的做法是在二者之间取得平衡,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自由,同时也设立明确的界线,当孩子越界时做出公正的惩罚,并解释清楚背后的原因。这样的教养方式可以促进孩子的心智和社会发展,帮助他们成为独立而自主的人,而不是熊孩子。 温馨提示 当孩子: 3岁时,父母要学会对孩子说“不” 4岁时,父母要教会孩子等待和自律 5岁时,父母要在诱惑训练中教孩子学会自我管理,并身体力行地示范给孩子如何与他人分享 6岁时,孩子要在体育运动中,学会吃苦耐劳的精神
6月前
自从孩子们阅读足够多的绘本后,他们开始对作家的身世感到有兴趣。于是,我打铁趁热,买了一张地图贴在家里的阅读角,让他们认识地球仪之外的地图。紧接着,他们不只是对绘本有兴趣,也对作家和他们来自的国家感到有兴趣。这可说是培养孩子阅读绘本的兴趣之路上的意外收获啊! 比如,他们知道自己喜欢的“恐龙”绘本家宫西达也来自日本。他们也知道“甘伯伯”出自英国绘本大家约翰·伯宁汉(John Burningham),而我们都叫他“燃烧吧!火腿”。他们还知道《小黑鱼》李欧·李奥尼在荷兰出生,一生共获得了4次美国凯迪克大奖,无人能出其右。陈致元是台湾作家,《一个不能没有礼物的日子》被他们翻破了,我还偷偷加购了一本来收藏呢。 就这样,他们记下了地图上大大小小的国家名字,也能记住这些国家处在哪一个位置。一直到有一天,这个对地图的好奇和兴趣延伸到了“拼图”上,是我始料未及的。我把它视为养育孩子的路上,所收获的另外一处风景。 2015年的12月假期,在书店打发时间时,就读一年级的老大拿了一盒500片的拼图,问我能不能买下来。我当时心里想:100片或200片的拼图,他和妹妹做了不少,可是500片拼图,是第一回啊!我想到假期才刚开始,好吧,磨炼一下他们的意志力也不错,便毫不犹豫地付了钱。回到家里,他俩马上动工,读清楚了盒子上注明的尺寸,找了一张合适的桌子,就按照我之前教的方法,认真地拼起了地图。我老花眼,没什么帮得上忙。特别是那一张张蓝色的、1公分大小的小片儿就十足挑战了我的眼力。幸好我一开始就没有打算参与,所以哥妹俩乖乖地埋头苦干了几天,最后终于完事了。而他们的爸爸为了奖励他们,去订做了玻璃相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拼图牢牢地框住了。 这10年来,我们开车带孩子去玩过了不少地方,比如东海岸或砂拉越,他们对看地图一事特别擅长,也特别有方向感。到后来去了北京和台北十来天的自助旅行,他们对密密麻麻的地铁线也很快就上手了。我乐得轻松,只要做跟屁虫就好。 如今,他们小时候拼起来的地图静静地坐在角落,阳光如约而至。我作为母亲的,感触颇深。他们升上了中学,今年还是考试班,每日数小时黏在书桌前,难得抬起头来。我能够想像的是,再过几年,他们又将拎起行囊,走出自己的康庄大道。至于落脚在地图上的哪一个地方,谁说得准呢?“你的梦想多大,你就可以飞得多远”,我记得自己曾经这样说过。
7月前
9月前
先生出差的第四天,我带孩子们来到沿海区的游乐场。早上天气好,阳光很亮,我让孩子们搽了防晒膏,就任他们去玩乐。 “妈咪,你来捉我们!”孩子们钻进滑梯的隧道里头,笑着说。 我装扮怪兽的声音,喊:“我来追你们咯!” 孩子们一阵笑声,一溜烟地跑开了。 此时,不远处听到一位母亲的喝止,“不要爬上去啊!等下你滑下来裤子就湿了!”小男孩趁母亲没留意,又再悄悄的爬上去了。 “你下来!我讲过不能上!下来!” 小男孩站在高处,从滑梯溜下来,母亲刚好在下面接着他:“你看你,鞋子都湿了!和你说就是不要听!” 那位母亲的话,在我耳边非常熟悉,我仿佛看到之前的我,如此狼狈。 阳光越来越猛,我让孩子们去树荫下避暑,恰好小男孩的家人也往我们的方向前进。 小男孩有一位哥哥,他好奇地看着小宝手上拿着的坚果果干,为人母的我知道这孩子肯定饿了,我拿出包包的便当盒,给他一包巧克力饼。 此时,小男孩也凑过来,我也递给他一包。 “我饿了。”小男孩的哥哥满脸通红,汗滴在脸颊上悬着。 小男孩让他父亲打开饼干袋,但父亲的语气急促,“不要拿人东西。还给人。” 小男孩拿饼干找我,我也毫不犹疑地开了,小孩体力充沛,饿了当然要吃饱。 男孩边吃边说,“我在家里和弟弟打架,他打我的身体,我打他的脸。” “打架痛吗?” “不会啊。我还赢了弟弟。” 此时,男孩的母亲开口了:“你们两个三霸王,出到去就乱来,别和人家说啦,人家没兴趣听啦。” 我微笑和男孩说,“打架会受伤,别打架啦。如果要打,就打枕头,很软的,可以大力打下去。” 男孩的母亲说,大的越来越不听话,小时候还算乖,现在5岁就以为自己是大人。 想想希望孩子成为怎样的人 不一会儿,男孩们随父母去了海边。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我深深觉得当父母真不容易。因为同是父母,我能理解孩子在大众场合失序时,父母承受的压力是很大,要同时制止孩子的脱序行为,还要承担内心的焦虑,担心留下不好的印象。做父母的,肯定很爱孩子,但当那份期望渐渐得不到回报,耐性会逐渐破灭,造成双方的冲突和不信任。 也许做父母的我们,也得适时停下来,让自己透透气。试着放下所有的既定印象和期望,看着眼前幼小的孩子,想想你希望他们成为怎样的人,把目光放远,就不会轻易因小事动怒。再调皮的孩子,心里也需要爱,父母若能温柔地扶一把,孩子肯定感受到这份爱的力量。 那天海风很凉,我牵着孩子们的小手,一路上谈有的没的,心里是满满的爱。孩子们,也许前方的路崎岖不平,但愿我们能继续牵手前进,珍惜每个当下。
1年前
我有5个兄弟姐妹,我排行第二。上有姐姐,下有弟弟和妹妹。那个时候家境不太好,父母自然是专注工作赚钱养家,好让我们可以三餐温饱和上学读书。然而身为老二的我常常觉得自己是被忽略的那个,总觉得自己得不到父母的关注。 那时的我还是个中学生,非常叛逆,像个刺猬,充满攻击性。每当和父母有不同的意见时我就会和他们起争执,觉得他们就是针对我所以处处和我对抗。渴望父母关注的我却落得常常被责骂,也因此让我更愤怒。 年少轻狂的我还对父母说过忤逆的话。我曾经对父母说,我只有一个父母,我对他们的爱是100%的,但他们有5个孩子,所以只能爱我20%。现在已为人母的我回想,那时的我是多么无知,想必当时父母应该很无奈和伤心吧! 现在的我有了3个孩子,和其他父母一样,尽着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养育孩子。然而我是人不是神,我不完美也有我的有限。二儿子就如当年身为老二的我,他对我说,本来他和大哥是各得50%的关注,现在因为有了弟弟我的重心都在那里了。 一如当年的我,他说他和大哥只得到10%的关注,弟弟一人就拿了80%。当我听到这句话时真是好笑又无奈。我可以同理他的感受,同时也理解身为父母的为难和不易。我只能告诉他我爱他,我也爱我所有的孩子。我对孩子的爱是无条件的,唯一的条件就是他们是我孩子。
1年前
2年前
2年前
2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