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养蜂人

9月前
约5年前,他的其中一名孩子不幸患上癌症,他听说蜂蜜营养价值高,有助于病情,可是又担心市面上的蜂蜜不纯,于是决定自行养蜂,以获取纯天然蜂蜜让孩子服用。 虽然当初的决定是为了孩子,但5年后的今天,却让他却摇身成为养蜂人,而且积极通过教育,推动让更多人认识银峰。 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本期的《今日面谱》就要带读者认识这位养蜂人苏有福,听他聊聊养蜂的心路历程。 5年养银蜂经验历经挑战 所谓万事起头难,来自巴莪老港路的苏有福(40岁)虽然已有5年养银蜂的经验,但在最初时同样经历各种挑战。 他在开始时通过土著寻找银蜂巢,也曾向他人购买,却遇到被骗的情况,同时因为对银蜂习性的不了解,面对蜂群出走、打架死亡及产量不高等问题。 他唯有通过不断地观察及上网搜查资料来克服难题,但或许经验不足,导致产量不甚理想,因此,在孩子离开后,万念俱灰的他决定出售银蜂巢。 “当时我已为部分银蜂巢找到买主了。有一次在我准备把蜂巢送给卖家时,打开盖子一看,惊觉里头满是蜂蜜,由于我已经答应买主,所以还是把那个蜂巢送出去。” 不过,他把剩余的蜂巢留下及与太太魏佩玲商讨后,决定投身养银蜂行业,并展开系列计划。 产量提升面对造假质疑 尽管蜂蜜产量提升,苏有福却面对“假蜂蜜 ”的质疑,由于缺乏销路,他只好与家人服用及送给朋友品尝,不过却从未放弃推广银蜂蜜。 苏有福的努力渐渐让他迎来曙光,在父母与家人的支持下,他把屋旁的油棕园改为银蜂园,增加银蜂巢及种上大量花朵,确保银蜂有足够的花粉采摘。 另外,苏有福也获得农业局官员的协助取得证书,并开始推出自己的品牌,同时计划把银蜂业多元化,包括朝教育领域发展及开放银蜂园让人参观。 校园内养银蜂教育学生 目前,苏有福积极与多所学校配合,通过在校园内饲养银蜂来让学生对银蜂有更深入认识,减少人们对银蜂的误解。 他说,马来人普遍上对银蜂有所认识,华裔却不熟悉,有些甚至不知道银蜂,误以为银蜂与其他蜜蜂一样会螫人。 他披露,银峰与其他蜜蜂有许多不同之处,除了体型比一般蜜蜂要小,外形犹如苍蝇,最重要的是银蜂没有尾针,不会像其他蜜蜂一样会螫人,所以也被称为“无针蜂”。 “不过,一些银蜂会咬人,虽然感觉就如被蚂蚁咬,却不会红肿或发痒。” 他表示,其住家四周有逾百银蜂巢,每天早晨银峰就会成群外出采蜜,非常壮观,也可以听到银蜂飞舞的声音。 “附近邻居对银蜂了解,家人孩子们也知道银蜂不会伤人,所以都习以为常,不会感到害怕。” 银蜂蜜达数百种品种 味道与蜂蜜不同 银蜂的品种达数百种,在我国就有其中33种,而苏有福饲养五六种,包括一大玛(Itama)、白翅膀、哆啦西卡及白花等,其中又以Itama为主。 他表示,银蜂蜜与其他蜂蜜味道不同,银蜂蜜因为自然发酵,所以味道偏酸,不过,营养成分却比其他蜂蜜高,还能提高免疫力。 他表示,野外银蜂会在树桐里筑巢,为了方便采收蜂蜜,养蜂人会在蜂桐上方放置小木箱,让银蜂就会在里头储存蜂蜜、花粉及孵化幼蜂。 “因此,银蜂巢与其他一般的蜂窝在外观上差别很大。银蜂还会用树脂及蜂蜡制作类似‘猪嘴’的出入口,猪嘴的外形也因品种不同而有所差异。” 需有足够花供采摘 他补充,蜂桐会引来蚂蚁、壁虎及青蛙等小动物或昆虫,对银蜂及蜂巢到来威胁,所以需要特别留意,同时也不要随意移动蜂桐,以免银蜂找不到。 “养银蜂还必须确保附近有足够的花让银蜂采摘,不然可能就会发生银蜂打架事件。” 发特别味道响警讯 苏有福披露,采集蜂蜜或花粉相当简单,只要掀起小木箱的盖子,把蜜包一个个弄开及抽取蜂蜜或花粉即可,盖上盖子后,银蜂就会重新在里头储存蜂蜜及花粉。 谈及第一次采集蜂蜜的过程,他指太太在打开箱子盖后,就嗅到一阵特别的味道,接着蜂群就朝太太飞去,吓得她骑上摩托车逃走。 经过数次经验后,他们才知道该味道是银蜂发出的警讯,犹如遇到入侵者需要群起出击,不过,由于银蜂不会蜇人,所以也就无需害怕。 “收集银蜂蜜时,最好在下午蜜蜂都外出时进行,能够减低干扰,如果有传来特别的味道,只要放着让味道消散后,就能继续收集。” 他补充,银蜂蜜的产量与天气有关,雨季时银蜂少外出采花蜜,就会导致产量下降。
2年前
3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