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刘墉

2月前
为了深入研究黄山料,我需要一个山料粉,而且是言之有物,智能正常以及不会一语不合就跟我吵架绝交的人。说真的这还真不容易,但还是被我找到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喜欢黄山料的朋友:成先生。 “哪一些书你们觉得光是拥有就是一种羞耻?” 当然,羞耻只是玩笑话,纯粹咱们这些自命清高、恶毒文青对畅销作家、通俗文学的戏谑与自嘲。 我想,耻感清单上大抵就是《爱情教主的三十六计》、《人生的一百个必胜法》、《姐就是女王自信放光芒》……诸如此类的,封面是作家的脸的系列吧。 近年则多了一个名字——黄山料。 最初看到此人是几年前他在做自媒体的时候:鲜肉、童颜,很有特色的瞇瞇眼,挺有辨识度的,看起来温温吞吞人畜无害,但不知为何总觉得有点装、有点端,总是讲着故作高深的话,好像已经看透人生历尽千帆,但内容空乏,既不精辟,亦无韵致,更没有什么说服力,不明白怎么那么多人转发他。 然后看着他走红,也开始看见有很多人骂他,好奇之下阅读他的文字,顿感无比惊讶、困惑…… 什么?就这? 我怎么好像看了什么却好像什么都没看? 甚至觉得像ChatGPT生产出来的东西,似是而非,有形无神。 这种神奇的感觉,让我想起当年黄小琥的那首:“相爱没有那么容易,每个人有他的脾气……”那时候市面上痴男怨女都集体感动,说歌词写得太有深度了那般让我“黑人问号”…… 等等,就这? 你们是没听过林夕方文山黄伟文吗? 难道不想吃些好的吗…… 但黄山料就是红了,还越来越红。红到已然成为一种现象,成为当代的一个符号。无论我们喜欢他还是讨厌他,都无法避开他。他总会流传在社交媒体,称霸在各大畅销排行榜上,风风火火地出现在每年的KLCC书展里。 他的文字我无法理解,他讲的那些悬浮干话(例如:“月薪25万及3万的人烦恼是相同的”)也着实让我翻白眼。庆幸的是不喜欢他的人很多,在岁月流淌中奚落他嘲笑他已成我辈中人的休闲日常。 有时候也会觉得自己好讨厌,偶尔也会抿心自问——难道这就是所谓的文人相轻吗?难道就不能Shut the fuck up 开心地看着人家享受你不屑的吗?非得要say something不可吗? 我想,或许是时候该踏出同温层,放下批判、偏见,尝试去理解另一些人、另一个世界。 与山料粉的倾情对话 为了深入研究黄山料,我需要一个山料粉,而且是言之有物,智能正常以及不会一语不合就跟我吵架绝交的人。说真的这还真不容易,但还是被我找到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喜欢黄山料的朋友,成先生。 我:“Tell me everything.” “阅读他的东西时,有一种同伴感,虽然生活依然孤独,但是至少在孤独里有个伴。例如他说过:没人有义务懂你,也没有人应该照顾你的情绪。每次我情绪发作的时候,我就告诉自己,没有人在乎你长大了该自己学会包扎自己的伤口,不需要在那边唉唉叫……或许对你们“大人”来说,这不是很简单的道理吗?但是情绪失控的时候,总是想要撒娇,哪怕是没关系有我在啊之类的废话也好……你这个鄙视的表情哈哈哈哈,好啦他的书就是生活小品,也不适合成年人。” 我:“不是这个意思,我只是奇怪,你不是那种没看书的人,不是没见过市面的,若说温暖疗愈、主打陪伴和提供情绪价值,不是还有很多更好的选择吗?” “的确有其他选择,但是吃不下啊!现代人都怕说教,讨厌居高临下的教主和智者。” 我:“我理解如今的读者、年轻人不喜欢看长文而倾向金句,但要说金句,一针见血无过于李碧华,哪怕如今许多人不屑的张小娴,光是她那句——恋爱让人变回小孩,而分手却让我们学会如何当一个大人……就足以让她名垂千古。黄山料有哪个金句可堪同列?” “对我来说是:有时分开,是为了让彼此成为更好的自己。” 我:“就这?这不是我日常会讲的话吗?” 这现象很有趣,我们每每苦口婆心对身边的朋友讲一百万个金句他都没反应,然后不知哪来的抖音、IG网美的什么智慧疼痛、扎心伤感语录,他却突然醍醐灌顶,奉若神明……我的真的是白眼翻到上西天还看见如来佛祖并与他对视一眼。 “哈哈哈,要配上时间地利人和,还有催情的音乐。” 我:“我知道了,以后我说话前会布置环境和开背景音乐。” “太不符合你的人设了,而且以你的好笑对方只会笑场。” 我:“也是,最近手机萤幕裂了,人们看见都会问我手机怎么了,我都说:不小心摔碎了,跟我的人生一样,然后大家就会大笑……我想要是黄山料,他应该会说:有时候人生的裂缝不是坏事,反而会带来莞尔一笑,因为有裂缝,光才能照进来……” “黄山料会更浅白。” 我:“他会怎么说?” “人生碎了也没关系,总有人心疼,最重要的是你要心疼自己。人生不是努力变得完美,而是努力让不完美变得有趣。” ……我又看到佛祖了。 鄙视黄山料,了解黄山料,成为黄山料 “我有努力去尝试拿起他的书阅读,但很奇怪,好像生理本能的会 blank 掉,我看他的文字整个画面是糊的,而且又很多赘字,絮絮叨叨。” 我还是不明白为何我就是Get不到,明明每个字都浅到一个爆可是组在一起我便眼前尽是迷蒙,难不成是需要破译方式还是有什么阅读门槛。 “说真的我也不觉得他写得好,但是情绪价值这件事是跟写得好不好无关的。可能是他会给到粉丝一种朋友般的温暖吧,例如他会跟粉丝在网上聊天,在书展会主动抱抱每一个读者,给受了伤却不敢讨拍的读者一个借口。我曾在签书会观察读者的反应,他的读者很多我看到就是眼神空洞,像重病伤患,感觉风吹一吹就要散的那种。这些人都很需要被温暖,生活中却遥不可及,无法拥有。” 我:“蒋勋、陶杰、董桥、刘墉要抱你呢?” “你说这些高大上的人会抱我们吗?” 说得也是。 我想,应该是一种茫茫人海中遇到“同类”的感觉吧?一种互相扶持,一起成长的陪伴。如果人生就是不断在修行练功,有时候一个比自己高一、两班的师兄手把手教你,会比一代宗师站在高处对你仙人指路、拈花微笑来的好。 “好比求学时代我们不会找老师做功课,而会找同学,哪怕他糊涂搞错,那就交叉感染要死一起死呗。” 听到这心中扑哧一笑,岂不是《甄嬛传》齐妃给富察贵人讲考题,考试十分的帮五分的补习。 不过,我也逐渐理解了。在这个菁英社会,让底层老百姓都无法表达自己的情感,连多愁善感、脆弱迷惘的权力也被剥夺。人在受伤、痛苦的时候,往往会变成孩子,只听得懂最浅白的话,只吃得下软软糯糯的东西。但有时候恰恰是这软糯的东西,在某个时候能给人力量,甚至救人一命。 比起网上流传的各种有毒的思维,隐藏在糖衣里的PUA,阴骘诡道的厚黑学以及那些“狂情贝勒侨格格”、“霸道总裁爱上我”……罢了你们还是奔向黄山料吧。 是不是可以说,山料虽可耻,但有用……?(日剧《逃避虽可耻但有用》) “我问你最后一个问题,你给我说实话。如果黄山料是个邋遢猥琐中年大叔,你还会粉他吗?” “毁灭吧,直接灰飞烟灭。” 更多文章: 作家黃山料 / 被骂亦是被看见 成安然:我乐于做山料粉 脸书文章3则/梁文聪 那一晚,他因为一扇门而哭了/梁文聰 网友 / 梁文聪(自谑:“败坏青年”)
5月前
刘墉与刘轩这对父子,在华人世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正所谓:“虎父无犬子。”相对于儿子的青春勃发,刘墉的经验阅历已抵巅峰;相对于父亲的赫赫业绩,刘轩大有青出于蓝的潜质。这期【全民读书会】,一起来认识这对传奇般的父子吧! 刘墉,1949年台湾出生,原名刘镛,号梦然。国际知名画家、畅销书作家、教育家。一个很认真生活,总希望超越自己的人。他的处世散文和励志散文书籍是华人世界的畅销书,被称为“沟通青少年心灵的专业作家”。著有《萤窗小语》、《超越自己》、《人生的真相》、《我不是教你诈》等七十余部作品,陪伴了一代人的成长。 刘轩,刘墉的儿子,1972年台北出生,台湾著名DJ、专栏作家及主持人,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致力于把正向、科学的心理和生活观念传递给大众。作品有《Why not? 给自己一点自由》、《寻找自己》、《颤抖的大地》等。《Get Lucky! 助你好运》是他第一本以心理学为题材的畅销力作。耀眼的教育经历、前卫的艺术修养以及东西方双重文化背景,使他成为台湾新时尚的代表人物。 ◢另类家庭教育法 “你可以一辈子不登山,但你心中一定要有座山。它使你总往高处爬,它使你总有个奋斗的方向,它使你任何一刻抬起头,都能看到自己的希望。”这是刘墉鼓励儿子刘轩的一段话。 刘墉为儿子刘轩撰写的《创造自己》、《超越自己》、《肯定自己》系列励志书,陪伴不少同龄青年的成长。刘家的家事也因此成了天下事,成了千万个家庭的公共教材和无数孩子的励志鸡汤。刘墉以父亲这个家庭角色成就了他的社会角色和文化地位,是一位睿智且称职的父亲。在刘轩的成长过程中,要求严格的刘墉巧妙地运用聊天来达到教育儿子的目的。 当刘轩考试失利、沉迷网络、贪睡赖床时,刘墉以优美而富于哲理的文字,语重心长地与儿子“交心”。以关怀代替质问,以建议代替责难,以暗示代替直言。用对话的沟通方式激励儿子思考,与他一同成长。 拥有一位作家老爸,刘轩的“隐私”也被刘墉张扬得满世界都是。赖床的刘轩,一听到女同学打电话来,便鲤鱼打挺般一跃而起;练习钢琴时只要老爸经过,刘轩便开始弹奏华丽的段落;当刘墉走进刘轩房间时,正在打网络游戏的刘轩便立刻按下一个键,将荧光幕切换成温习功课模式…… 这是父子俩温馨有趣的互动方式。 在刘墉悉心栽培下,刘轩也交出了斐然的成绩——他考上有“小哈佛”之称的史岱文森高中;跻身纽约茱丽亚音乐学院;完成哈佛心理学博士学位等。 这些成就,皆来自刘墉的另类家庭教育法。 ◢坚持刘轩学中文 刘轩7岁时被接到美国,除了得适应新环境,也得接受中西文化和中美两种家庭教育的方式。在美国,刘墉并没有刻意使用哪种教育观念,只是坚持一点——刘轩必须学习中文,理解中华文化,保留华夏美德。 刘墉认为,保留中华传统美德既能从西方习得自由的学风,海阔天空的创造力,又有超越西方的内求自律,修身正己的人生态度。拿东方人的智慧和苦功,加上西方人的创造力,就会收获一个卓越的人生。所以,在刘轩接受西方自由思想熏陶的同时,刘墉坚持用中华的孝悌忠信和西方的创造性教育相结合,给儿子打造一个中西合璧的完美教育氛围。 只是,年少的刘轩并不理解父亲的用心,一开始对学习中文态度冷淡,随着年龄渐长才逐渐对中文产生兴趣。而后,刘轩到中国发展事业,才庆幸当时没有“当掉”中文。在美国,“香蕉人”(注:泛指在西方思想和文化影响下出生和长大的华裔后代。)比比皆是,像刘轩这一代能听懂汉语的人少之又少,更遑论读写与会话能力了。 随着中国崛起,中文受重视的程度相对提高。全世界兴起一股学习“中国话”的热潮,刘墉当时的坚持总算没有白费。 ◢29岁为人生转捩点 这对达人父子,彼此成就,皆拥有独特而丰满的人生。看似各自精彩,其实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点——29岁是他们人生的转捩点。 1978年,刘墉应聘为中视驻美国代表,被推荐赴美讲学,任维吉尼亚州丹维尔美术馆驻馆艺术家,事业重心开始从东方转移至西方。两年后,把刘轩带去美国生活。 2001年,刘轩离开美国到中国发展,从事广告、媒体、音乐、出版等工作。主持广播节目《艺术好好玩》,四度入围广播金钟奖最佳艺术文化节目主持人。2015年,刘轩参加北京卫视重点真人秀《我是演说家》,获得第二季度总冠军。 两父子的重大转变,皆发生在29岁。 ◢坚持走自己的路 刘轩自称“Made in Taiwan”(台湾制造),而不是土生土长的美国华人ABC(American-Born Chinese)。尽管父亲那么强势,要求严格,刘轩还是坚持走自己的路。 “人真正要成功,很多是要半路牺牲的。你要是太对得起自己,这个世界就不会太对得起你。”刘墉告诉刘轩。 在史岱文森高中念书时,每天往返校园需4个多小时,路途遥远非常辛苦,但刘轩依然考出优秀成绩。第二学年,他开始思考人生要怎样活才更有意义,对“考取好成绩,进入好学校,找到好工作”的人生目标开始产生怀疑。直到有一天,刘轩在酒吧聚会上发现了自己的最爱——DJ音乐。从此,这位弹奏古典钢琴的乐手摇身一变,成了遥控现代电子音乐的操盘手,他的人生也从钢琴里的黑白键盘跃进了唱盘上的动感世界。 ◢父子合撰《奋斗书》谈人生 2009年,刘墉和刘轩共同出版了《奋斗书:刘墉父子谈人生》。与世界各地的读者分享关于职场、情爱、人际交往乃至生命意义等诸多话题的看法。用文字倡导乐观、奋斗、积极的人生态度。 这对分居地球两地的父子,沟通方式就是互通电邮。每个月,父亲刘墉会E-mail一篇文章给儿子刘轩畅谈人生。内容从衣食男女到社会热点,包罗万象,无话不谈。而为人之子,刘轩的回复时而针锋相对,时而不谋而合,有时甚至让人忍俊不禁。在这些对话当中,父子二人同样观点鲜明,同样独具个性,讨论的课题发人深思。一对父子两代人,亦师亦友,由此碰撞出奇妙的智慧火花。 同为华人世界畅销书作家,刘墉和刘轩这对父子各自拥有独特而丰满的人生。刘墉有“沟通青少年心灵的专业作家”之称,他的励志散文和处世散文曾陪伴一代人的成长。而拥有哈佛心理学博士学位的刘轩,则致力于把正向、科学的心理和生活观念传递给大众。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他们代表作:《我不是教你诈》和《Get Lucky! 助你好运》。 ●《我不是教你诈》/ 刘墉 我不是教你诈,是教你看清世事;免得你被卖了,还在帮人数钞票!如果你同时养了猫和鱼,猫吃了鱼,你除了责备猫,更应该责备自己。同样的道理,当你明明知道人性有弱点,却不加防范,而吃亏的时候,除了怨那个人,也应该检讨自己。 事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本书教你:怎么洞明世事,如何练达人情。它教你怎么说话、怎么送礼、怎么对事不对人、怎么韬光养晦、怎么把话说在前、怎么利用矛盾、怎么看穿“卡位”,甚至怎么打电话。 我不是教你诈,是教你认清人性;不可因为人的好,忘了人的坏;不要因为人的恶,忘了人的善。 ●《Get Lucky!助你好运》/ 刘轩 幸运并非可遇不可求,而是随遇待求,只要掌握9个心理好习惯,就能由内向外、由外到内整顿自己的思考。看见、发现、创造、连结身边的各种机会和贵人,创造属于你自己的幸运和幸福! 这本书讲的就是如何运用正向(Positivity)、正念(Mindfulness)和连线(Networking)这3个心理学观念,加上9个重点,帮助你培养幸运的习惯。相信自己是幸运的开始,幸运只给准备好的心智! ▲▲作者 鍾雪芬 简介 伦敦大学资讯及管理学学士。喜欢阅读,热爱写作,更享受说书。现为全职阅读推广人,以优雅之心品读人生。每周三在YouTube频道《雪芬說書》说一本好书。每周日在脸书以文会友,分享生活点滴和阅读乐趣。 《雪芬說書》脸书:https://www.facebook.com/shirley813/
1年前
2年前
3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