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创伤

记得父亲节那天天气很好,从早上就感受到凉爽微风,悠闲的星期日睡了个舒适的午觉。看了一眼时间,约定取父亲节餐点的时间到了,换了一身服装就和我哥哥驱车前往。 如今回想起感觉鼻腔里还是有烧焦的气味,这是第一次经历连环撞车祸,原来安全气囊弹出还会伴随高温,脸部扎实地撞上气囊,眉毛和头发都有些许烧焦,整辆车在车祸后冒出白烟。脑海里很混乱,等待心情平复下来,周围已经来了许多民众。按了双闪灯后,第一时间先离开肇事的车辆。 不只是手脚的擦伤,门牙也因为撞上安全气囊强大的冲击力,崩坏了一角。左手食指也因为反向撞击而肿胀,握拳能感受明显的疼痛。我哥的伤势稍微好些,牙龈出血,手臂稍微擦伤。 不少热心人士关心我们的伤势,还有商店街的阿姨递上温水,由于连环撞发生在傍晚时分,又是在车流量高的大路十字路口,来往的车辆顿时堵得水泄不通,多亏了交警及时赶到指挥疏解交通。 经过警方协调并拖车处理,接近半夜12点才回到家里。原本以为自己心挺大的,了解到整场事故没有任何人伤亡后,自己是那个受伤最严重的,还和哥哥打趣说,可以借此做一系列牙齿护理了。 当热水冲到自己身上,任何的坚强好像都被一并洗刷掉了。 不能发出哭泣的声音,不能让家人担心自己,任由眼泪流了一遍又一遍,整理好情绪后才从浴室走出。那是个失眠的夜晚,不,准确来说车祸后的那个星期都处于敏感并难以入睡,容易惊醒的状态。 不管用了多少沐浴露,鼻腔还是能闻到当时车祸的烧焦气味,烦心。 车祸发生后,平时食欲旺盛的我仿佛得了厌食症。对于食物的渴望大幅降低,看到食物觉得反胃,恶心想吐,还得做心理建设来逼迫自己咽下。 身体无恙心却生病了 我是个不爱回忆往事的人,总觉得人应该向前看,事情发生了再去后悔遗憾也来不及了。但,这次连环撞事件的片段总是不受控制地闯进我的脑,连呼吸都变得艰难急促。 即使在工作期间,也会突然回想起,然后不受控制地流泪,感到害怕无助。 我意识到自己病了,心理生病了。上网一查,才了解到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这词。维基百科里描述的症状都符合,焦虑。 那些事故记忆一直出现,不是一句“都过去了”“别想太多”就能忘却。我意识到再这样下去不行,已经影响到自身的日常生活了。我开始分析自己的内心活动,尝试“自救”。 其实从小到大我都很害怕被关注,希望自己能处于边缘。这次车祸,总能想起当时周围人的目光注视,眼睛是灵魂之窗,从一对眼睛我们能感受出许多情绪。关怀的眼神,担心的眼神,还有部分民众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注视。由于是个大事故,现场有不少人拿出手机拍摄,有人是在记录车祸现场,也有些人就喜欢把受害者赤裸裸地暴露在网络视野下。相机凑近的刹那,真的觉得生理不适,尤其对我这种敏感自卑的人,我想这就是让我至今还会觉得讨厌拍摄的原因吧。 在我写下这篇文章时,伤口已经结痂,觉得瘙痒。但是还得控制着,一直去抓的话担心会有疤痕。记得车祸后第一时间快速瞄了自己和哥哥的伤势,很担心会缺了个胳膊少只腿,我开始发现自己没有想像中那么坚强。后怕,真的万幸这场事故没有任何人受到不可逆的伤势。 很多时候我们都在抱怨大环境的经济困难、资本家的剥削。但是从本质上来看,只要降低对于奢华物质的欲望,如常,一切如常,便是好时光。四肢健全,没有处在战乱,可以温饱三餐,还能和朋友家人保有联系,其实已经很幸福了。 重新审视生活方式和心态 或许是和自己的心灵对话成功见效,也或许是时间慢慢地稀释了这份恐惧。 经历这次创伤,我学会了放慢脚步,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心态。我开始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试着学会如何在压力和困难中找到平衡。 未来的路还很长,我会带着这次经历给予我的感悟,继续前行。愿每一个经历过风雨的人,都能在心中找到那片宁静的港湾。
5月前
你是否想过自己的人生会突然停摆? 那些年,生活像是被按下了暂停键,无法前进。 2021年,我从未想过这样的事会发生。像是掉入了一个黑洞里,我完全失去了生命力,每天卧床不起,什么都没做却还是好累……好累……好累。每一口呼吸都好像要用尽全力,每走一步都好像拖着一个沉重的巨石。那时候即使饿到胃痛,都吃不下饭,食物一放进嘴里就想吐出来。糟糕的还不止这些,还有没日没夜的悲伤与哭泣,随时随地的焦虑恐慌,没有缘由的胸闷头疼,还有我无法言说的黑暗。 是无助且绝望的,我根本不知道凭我自己该怎么去解决这些问题,我知道这可能是心理问题,所以我最后还是去看了医生。拿着取药单,看着诊断的那一栏写上了“MDD”(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重度抑郁障碍),老实说当下也有轻松的感觉,因为我知道我是真的生病了,而不是“矫情”。 当时候我连简单的刷牙吃饭,睡觉起床都做不到了,更何况是好好上课和学习。所以我被迫放弃全额奖学金退了学,好好养病。我开始了在医院精神专科复诊和心理治疗之间来回奔走的日子,每天都需要吃抗忧郁的药物。但是日子依旧没多好,药物没那么快见效,每一次的心理治疗更是一场消耗脑力与体力的考验,扒开内心深处的痛,情绪的反扑都是真真切切的,但依然要顶住每一次去了解察觉更多自己的内心,学习处理情绪的技巧。 好在日子过去,我也不知道是什么起效了,但是我的睡眠比之前好了,食欲回来了。虽然情绪和活力好像还没完全恢复,不过至少日常生活可以继续下去。 就这样停下了一年,感觉一切都挺稳定,我总觉得自己该向前走了。我到了外地继续升学,重新回到校园。我总觉得自己可以做到,甚至是可以做好的。但现实是大学的快节奏压得我喘不过气,需要和人合作交际的小组作业是我最大的压力,我追不上,但是我生怕自己会拖累别人。我每天都过得很紧绷,睡前我都要规划好隔天一整天什么时候要去哪里?要做什么?这么做不是因为自律只是因为想减少焦虑,怕自己迟到怕自己做不好,甚至是担心去食堂太多人会来不及去上课,而选择随便吃两口面包应付过去。可想而知这样的生活,不到两个礼拜我就崩溃了。那一晚,我翻出了所有的药,差点打算一口吞下。我复发了,隔天我就又回到了医院继续看医生拿药吃。 感觉自己就像是中了风刚痊愈,要重新学走路的人一样。复学后,我也好像瘸了一年重新站起来学走路一样那么困难,却不会被人直接看见,在忙碌的大学生活中,还要特地抽出一点时间治疗看病,真的很无奈很累人。坚持了一个月,还是再次被打倒了,又开始不想去上课,就算努力爬起来去了也无法专心,甚至直接在课堂上偷偷流泪,最后只能又选择了休学。 一次又一次的尝试,最后却都好像半途而废,没有一次坚持下去,是我太容易放弃了吗? 可是那些感受都是真实的,那些害怕,那些恐惧,每一次就像回到了受创的当下。我的灵魂碎片好像被遗留在了受创现场,我一直困在那里,我的人生卡住了。我意识到若要继续往前走,我应该解决的或许就是创伤,可是那时候已和当时的临床心理师沟通了将近一年,二十多次的治疗,感觉一切也卡住了。好像他能帮我的就是那么多了,接下来的问题无法再帮助我,所以我停止了和他的心理治疗。 后来的日子,并没有停止前进,自己看书,查看更多资料,在和学校辅导员的几次咨询中也持续察觉自己的内心,学习安抚因为陷入闪回而恐慌的自己,继续“摸爬滚打”,尝试更多事物,找寻热爱,努力获取快乐,尽力过好生活。这样一个人的日子,安稳地持续了一段时间,但是我一直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能准备好复学,也不能再继续耗在学校宿舍增加家里负担,2023年3月份我退学回到了家乡。 这时候我距离SPM毕业已两年多,看到以前选择读中六的同学过几个月也要毕业了,选择升学diploma的也已读了一半,那些直接出社会打工的也赚了两年的钱,累积了经验,而我呢?这两年多不是什么都没有付出,到头来却还是白忙一场,还是只有一张SPM文凭。 每当我在社交软件上看到朋友的近况、大学同学的校园生活,我都好羡慕也感觉很无奈,也对自己感到愤怒。为什么我的人生就因此比别人晚了好多步,可是这已然是我必须接受的事实。 要走出悲伤 就要走进悲伤 我一直持续寻找合适自己、或许能帮助自己的临床心理师。经过医生的介绍,时隔半年我重新开始了心理治疗。这一次我清楚知道自己的需求和目标,在第一次见面时我就直接询问心理师会采用哪些治疗方式,收到答复后我也决定了和她尝试合作进行治疗。其实我一直不知道对自己最有帮助且最有效的是哪件事,药物、心理治疗、身边的人抑或是我自己想开了?但我想,无可否认的是这一切都出于我自己,是我自己主动寻求帮助,是我愿意和身边的人沟通,是我自己努力去了解更多,是我勇敢,是我坚强,是我常常想放弃但都没有放弃。一直以来拼尽全力治愈拯救自己的人,一直都是我自己。 2024年的今天,我依然持续看医生复诊和进行每一到两个月一次的心理治疗。但是我明确地感觉到现在的自己比以往变得越来越好,我的人生渐渐开始有序了。开始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改善饮食习惯、生活作息、开始运动。虽然暂时还是待在家,但也开始为自己的未来打算,规划好金钱学习理财,准备自己上网学习新的技能知识,增强自己的能力。情绪上也相对稳定,悲伤低落是难免的,但一切都在可控的范围内,也放下了很多对自己的期望,这些期望抓得太久了也会变成一种执念。我可以拥抱自己的一切状态和心情,过好现在的每一天是我唯一的目标,这是一种当下的力量。 这些年的经历真的很难用几段文字说完,但如果这段旅程以我做过的治疗与咨询去划分,那我想,第一阶段治疗更多是处理当时的症状,也学习面对情绪的技巧等等;第二阶段,开始可以去面对内心的创伤。我依稀记得第一次见心理师,他告诉我:“要走出悲伤,就要走进悲伤。”我开始走进了我的悲伤,仔细触摸我的伤口,去清创、消毒和包扎,这过程真的很痛但我走过来了;第三阶段也就是现在,是放下了执念,是学习共存、接纳、允许和过好现在,开始有意识的去过生活,找回失去的生命力。 或许这一切在社会眼中看起来很荒谬,两年的时间几乎都是在家,没有上学也没有工作。我的人生的确不像一般人的秩序,按部就班毕业,升学,找工作就业,成家等等,但是我也渐渐找到了自己的节奏。有时候失序的人生其实就像是一团打乱的线球,纵横交错,一团乱麻,好像我们总是理不清头绪,但是当我们找到其中一段线头的时候,就可以顺着这根线头一点一点打理好这种失序。或许有时候看似走得很慢,改变得很少,但是请不要焦急,允许自己勇敢,也允许自己逃避;允许自己躺平摆烂,也允许自己突然想做些什么;允许自己开心,也允许自己不开心。因为最重要的是能够好好过下去,至于未来还会遇到什么结,到时候再想办法解开也不迟。 音乐继续播放了,我又可以开始与生活共舞了。
6月前
最亲的人,可能也是最狠的人,这是人口贩运问题中经常面对的个案。 报道:傅思敏、李佳憓 摄影:谭湘璇、黄玲玲 绘图:陈伊雯、付米设计师 最亲的人,可能也是最狠的人,这是人口贩运问题中经常面对的个案。 一般人很难想像,为何受害者会任人摆布,那么轻信别人,直到发现不妥已经在贼船上,其实不必奇怪,因为贩卖他们的人,有时候是他们以为最可以相信的至亲。 为人口贩运受害者提供心理支持的马来西亚儿童之声福利协会(SUKA)项目协调员希西尔印象最深刻的个案,是一名印度女孩原本到新加坡探亲,不料被亲哥哥卖到大马的淫窖的经历。 希西尔受访时提到这个事件,依然不胜唏嘘。 亲哥诱骗赴柔当保姆 7年前,印度金奈(Chennai)的一名17岁女孩蒂雅(化名),正在享受高中学校假期时,接到在新加坡定居的哥哥来电,邀她前去新加坡度假。 哥哥帮她买了机票,蒂雅就这样被动的踏上飞往新加坡的旅途,在哥哥和大嫂的家中住下。 两周后,新加坡籍大嫂建议她到柔佛替朋友帮佣,帮忙照顾朋友两个孩子。蒂雅拒绝了,但大嫂不断游说,说工作只是负责照顾孩子,还能赚到一些零用钱。她的哥哥也说,“当你回到印度时,至少还有一些零钱在手。” 谁会对亲兄弟姐妹的话有所警惕?蒂雅拗不过他们,最终点了头。 哥哥和大嫂亲自开车把她送到柔佛朋友家,留下一句:“回印度之前,你可以一直住在这里”,然后立即绝尘而去。 据蒂雅观察,大嫂朋友的房子住着一对夫妇和儿女,以及一位老人。 住在那里第一个星期,蒂雅只需照顾孩子,与孩子们一起玩。她注意到有多位男人从一个房间里进进出出,感到很疑惑,询问了那一对夫妇后获得的答案是:“他们只是我们的朋友。” 每日折磨虐打逼接客 一周后,这对夫妇揭开了那间房的神秘面纱。 “你之前问那间房间是用来做什么的,对吧?”这对夫妇说,“一直有男子过来,其实你需要服务他们,你需要做性工作。” 蒂雅感到晴天霹雳,坚持她只是来照顾孩子,没有人提要做这件事,对方告诉她:“你的大嫂知道这件事。” 不管蒂雅如何反抗拒绝,这对夫妇告诉她残忍的真相:“我告诉他们,一周后,你就会开始做这些。我们没有要你马上做,我们想让你先适应环境。” 蒂雅拒绝后,被这对夫妇锁在房间,每天都会进房间折磨和虐待她,胁迫她接客。他们扇她耳光,对她拳打脚踢,还用铁衣架打她。她秀丽的长发被他们粗暴地剪掉,导致头皮满是伤痕。 “有一把长头发让你觉得自己很漂亮?让你觉得自己很棒,对吧?既然这样,如果你不打算做(性工作),我们就剪掉你的头发。” 她经不起再三的折磨,最终只能接受,就这样被推入火坑。 顾客的粗暴,让她有如身处地狱,她被痛苦地折磨了两个星期,有一天,夫妇带着孩子出门,剩下老人在家。 出于怜悯之心,那名老人打开门锁,递给她一部手机,“我看你很可怜,你要不要给家人打个电话?” 蒂雅立即打给母亲讲述经历,母亲得知后泣不成声,蒂雅也跟着哭泣。 印度警投报大马救援 在蒂雅求救下,母亲立即向金奈的警察报案,由警方通报移民局,再由移民局通知印度驻马最高专员署,以便向大马警方和移民局投报,展开救援行动。 有关当局当天就联系到蒂雅,要求她描述身处的地理位置。但人生地不熟的蒂雅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哪里,当局只好要求她描述窗外看见的景物,以便确认她的所在地。 两天后,蒂雅被大马警方救出来。被送回国之前,当局依据法律程序开档调查,带她去医院检验后,再安置在庇护所。 那时希西尔到庇护所提供治疗和心理支持,见到蒂雅总是缩在角落,与所有人保持距离。一星期后,希西尔完成工作收拾东西时,蒂雅才鼓起勇气走向她。 蒂雅问:“你是印度人吗?” “你会说我的语言吗?” “我可以跟你说说话吗?” 探亲噩梦对家人失信任 两人后来以蒂雅熟悉的淡米尔语沟通,蒂雅在庇护所咨询室内对希西尔敞开心扉,讲述自己曾经历过的痛苦。 “Akka,我不再相信我的哥哥了。我无法相信我的家人了。我好害怕……我不想再见到我的哥哥。” 蒂雅说,她在法庭上见到哥哥时,哥哥说他对此事一无所知。 “我不相信。他怎么可能不知道?”蒂雅向希西尔诉说,“我的心碎了,我们是同一个母亲所生,他是我的亲哥哥!可是我现在已经不能相信他。” 蒂雅在庇护所待了6个月后送返印度。 对于蒂雅而言,这一趟东南亚探亲之旅成了永远噩梦,时间会流逝,但创伤却难以愈合,一切都已经不一样了。 回国与重新融入社会计划 希西尔表示,受害者在康复过程中会经历不同阶段的创伤。这意味着,尽管他们的行动已经自由,但精神和心灵却没有,还需学习重新融入社会。 希西尔以蒂雅的案件为例,“不是说她一离开这里,一切都结束,她没有创伤了。不是这样的,而是会有不同阶段的创伤,她需要学习如何与社会、家庭和学校共处。” “她在这一路上失去很多,精神和情绪都面对挑战,尤其创伤还存在,回国和重新融入的过程非常重要。” 为了让受害者在大马或回到原籍国后有更好的帮助,7年前,SUKA协会决定展开“回国与重新融入社会”计划。 与当地组织携手护受害者 在此计划下,SUKA协会与目的地国家的伙伴组织合作,护送被贩卖的受害者回家,并通过一些活动协助被贩运的儿童重新融入社会。该协会在此计划下护送了超过300人回国。 “我们从很小规模开始,与目的地国认识的非政府组织、团体和个人合作,以确保受害者回国后,我们还能够给予他们支持。” 他们也开始与政府机构密切合作,以探讨如何扩大这项计划的规模,并探讨是否能获得医疗、就业、福利和精神方面的支持。 “我们会安排当地的非政府组织关注受害者家属的需求,并让他们做好准备。” 他表示,当受害者将要返国时,他们会把日期和时间告知那边的团队,由他们接手护送。 “因为如果案件与性剥削有关时,在一些国家是一种忌讳,他们(受害者)在那里将无法重新融入社会。” 另外,家人对受害者的接纳也非常重要。 “我们会通过当地的伙伴和团体与家人沟通,以便这些团体协助家人做好准备,并向家人解释,这不是受害者的错。” 返国不代表安全了人贩子仍虎视眈眈 受害者回到自己的国家,不一定代表安全了。希西尔坦言,曾有过这样的案例,当受害者回到自己国家时,已经有犯罪集团在一旁等着重新贩运他们。 因此,SUKA协会决定护送受害者时,要确保他们回到家,而不是只送他们到机场。 合作伙伴全程护送回家 “几年前,我们确实碰到过这样的情况。当时我们的目的地国家合作伙伴在远处跟着受害者,看到他们在机场和飞机上被招募。” “如果涉及儿童,任何人都可以轻易诱骗他们。”她说,有些人会以现金来诱骗,有些会以各种好处,比如为他们买漂亮衣服等承诺来诱骗儿童。 “但我们有人跟着,成功解决这部分的问题,人贩子并不知道受害者有人陪着。我们也成功把他们送回家。” 她认为,政府和非政府组织采取的措施,以及SUKA协会的“回国与重新融入社会”计划都有助于解决人口被重新贩运的问题。 “我们没有实际的数据,因为这些数据不是由我们记录和保存。但我们确实有重新贩运的案例,那都是发生在政府部门、机构和非政府组织刚开始应对这个问题的初期。当时这个问题是新事物,我们还在学习中。” “那些重新贩运的案件大约发生在10年前,也是因为有这样的情况,我们才知道存在着哪些差距、我们可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根据她观察,现在已经没有人口被重新贩运的情况。 她说,为了确保“回国与重新融入社会”计划顺利进行,当来自目的地国家的非政府组织成员来到大马时,SUKA协会将确认他们是否能陪同受害者回国,这可以协助受害者顺利返国,解决他们在机场可能碰到的问题。 “我们不能把他们送到一个县区内就离开,我们必须确保他们抵达他们的家。” 即使是要护送5个人或7个人,都要确保他们安全回到家,不希望他们在归途中面对任何问题。 这项计划获得受害者以及目的地国家非政府组织的正面反馈,因为他们在归途中不再感觉到威胁。 返国儿童接受技职学手艺 此外,SUKA协会也进行一些项目来协助儿童重新融入社会。 “被送回国的儿童,我们会让他们参加教育项目、技职项目,因为有些孩子已经过了上学的年龄。” 她说,他们完成这些项目后就会找相关的工作来做。 她表示,这是一个协助受害者的完整过程,也是一种正面积极的方式,以便他们不再错过童年,还能学习到新知识,迈向更好的生活。 受害者以自身经历拯救同胞 曾有受害者联系她,告知她结婚的好消息。有些受害者也加入为一员,以自己的经历提醒自己的同胞,不要坠入类似的陷阱。 希西尔也分享说,尽管这些受害者在马来西亚经历噩梦般的遭遇,但当中许多人对我国执法当局的营救表示感激。 他们获救后会被送往庇护所,除了获得足够的食物、医疗和衣服,还可以在庇护所安心的休养和休息。 “他们不会在获救第一个星期就这样告诉你,因为他们还不了解那个地方。但差不多一个月过后,他们就会感觉真正安全了。” 这时候他们才敢相信,已经挣开了被奴役的枷锁,身心真正获得自由。 相关文章: 人口贩运(四)| 儿童陷人贩子魔掌 沦商品 变摇钱树 遭性侵虐杀 人口贩运(六)| “过程绘画”能疗心 艺术治疗助走出阴影
1年前
2年前
2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