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我的股票
Newsletter
联络我们
登广告
关于我们
活动
热门搜索
大事件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简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星洲人
登广告
互动区
|
下载APP
|
简
首页
最新
头条
IG热文榜
热门
国内
即时国内
封面头条
总编推荐
暖势力
热点
全国综合
社会
政治
教育
我们
专题
发现东盟
带你来国会
星期天头条
华社
2022大选
求真
星洲人策略伙伴
星洲人互动优惠
国际
即时国际
天下事
国际头条
国际拼盘
带你看世界
坐看云起
俄乌之战
京非昔比
言路
社论
风起波生
非常常识
星期天拿铁
总编时间
骑驴看本
风雨看潮生
管理与人生
绵里藏心
亮剑
冷眼横眉
游车河
财经
股市
即时财经
焦点财经
国际财经
投资周刊
2024财政预算案
ESG专版
娱乐
即时娱乐
国外娱乐
大马娱乐
影视
地方
金典名号
大都会
大柔佛
大霹雳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马
花城
古城
东海岸
体育
大马体育
巴黎奥运会
羽球
足球
篮球
水上
综合
场外花絮
副刊
副刊短片
专题
优活
旅游
美食
专栏
后生可为
东西
时尚
新教育
e潮
艺文
护生
看车
养生
家庭
文艺春秋
星云
人物
影音
读家
花踪
亚航新鲜事
学海
动力青年
学记
后浪坊
星洲人
VIP文
会员文
百格
星角攝
图说大马
国际写真
好运来
万能
多多
大马彩
热门搜索
大事件
Newsletter
登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剪报
星云
【10月/当代小物件 04】剪剪贴贴,细细咀嚼,慢慢回味/吴顺平(万津)
“剪报”这个词,对现今的人来说是个很陌生且摸不着头脑的事,他们心中也许会产生几个疑问:为何要剪报?什么时代了,你还在看报纸?电子报不是更方便吗?总总问题随之而来,但还是动摇不了我坚持看纸质报纸的习惯。尤其是副刊,我视如珍珠。因此,剪报于我在生活中是不可切割的事,即便忙于工作,无法腾出时间剪报,我还是会把那珍贵的副刊先收着,待假期时就可以静下心来享受我与报纸的独处时光。 时间巨轮滚滚向前,不知不觉中,我那大小不一的剪贴簿也有好几本了,每每假期回乡翻阅这些剪贴簿,有好几本的页面已泛黄,似乎证明了岁月的痕迹,一晃就是几十年了。文中的作者,因文字的力量,让我和他们成为了文友…… 说到剪报,还得感谢我的已故恩师陈祈锭老师的耳濡目染,才会持续至今。犹记得陈老师的补习中心布告栏上, 那贴满陈老师在《柔佛透视》发表的文章,吸引了我的目光,细读之后才知道原来“雨浪”就是陈老师的笔名。看着、读着陈老师的文章,心中开始幻想假设有一天我也能像陈老师一样,不时有文章见报,那该有多好啊!自此,我就开始剪报,细读文章里的遣词用字,读到美文就把它抄写起来。除了雨浪老师的文章,其余刊登在【星云】或【文艺春秋】的文章,我都会收集,剪贴。 我先是读了文章才把喜爱的剪贴收藏起来。其中一项乐趣,就是会发现好几年前是【星云】常客的作者,沉淀几年后再次出现,那种感觉好比见到许久未见到的老朋友般,格外亲切。可以再次咀嚼对方的文字,透过文字了解背后的意义,这就是独特的阅读体验吧。 另一现象就是曾在十几年前投稿到【星云】的作者,至今为止,已不再见到他们的文章。心中就想着,他们到底怎么了,是换了笔名还是怎么样?种种假设都浮现在我脑海里。 剪贴也是“华文老师” 话说回来,我视剪贴为我的另一位“华文老师”。每每细细品尝,遇到难理解的词语,我就会翻查字典或往谷歌搜索,之后才逐字逐字的把含义写进剪贴簿里。日积月累之下,我认识的词汇存库越来越多,相信在写作上会有所帮助。尤其是【文艺春秋】这一版位,作者的写作方式、创作手法,对于词语的推敲运用,原来是这么一回事。于我真是学习了不少啊。好比我“深耕”写作班的朋友叶思杏和紫石,她们可是我们“深耕”群组里的典范,更是【星云】【文艺春秋】的常客。虽然我知道【文艺春秋】版位门槛超高,它也是我奋力想跨过去的那一扇门,但,确实得磨练几年啊。呵呵,期盼有朝一日会有作品获得编辑的青睐,登上【文艺春秋】版。犹记得“深耕”散文课导师方路说过,要我们敢敢去,敢敢投,不要害怕文章被投篮,只要跨过这一门槛之后就会越战越勇! 岁月匆匆,投稿至今,也有十多年了。自己的文章见报时,我总会把文章剪下后拿到文具店过胶,才放进文件夹。看着一张张跳跃在纸上的文字,心里总觉得特舒爽,这就是我生活中的调味剂,记录着生活的美好,也是小小的成就感!他日再次翻阅时会有另一滋味呢。 朋友说我太浪费钱,何需大费周章,直接剪贴在簿子就好。可是,他也许不知,文章能见报的几率是很少的,他不知文章被投篮的几率更是极高!难得自己的文章见报,当然要特别处理啊! 剪报就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我非常享受剪报的乐趣。剪剪贴贴,一晃就是几十年的光景。虽说时代不一样了,但,对于剪报,我对它还是始终如一的…… 相关文章: 【10月/当代小物件 01】一生心血话剪报簿/许元龙(笨珍) 【10月/当代小物件 02】剪报簿/王如端(双溪大年) 【10月/当代小物件 03】剪报簿,一页一世界/陈含黎(新山)
1月前
星云
星云
【10月/当代小物件 03】剪报簿,一页一世界/陈含黎(新山)
我有一本珍贵的剪报簿,在1985年进入了我的生活,那是一个意义非凡的年份。 那一年,我远赴吉隆坡斑黛谷师范学院接受3年的培训。每个星期日清晨,我只需花50仙搭乘迷你巴士,就能抵达南洋商报总社,参加“写作讲习班”。我荣幸地成为第一届和第二届“写作讲习班”的学员。每一届共有10堂课,每堂课由一位马来西亚知名作家主讲,如温任平、吴岸、永乐多斯、年红、陈蝶、丁云、梁志庆、爱薇、孟沙,他们无私地分享了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创作的精髓。 在这个讲习班上,我如饥似渴地汲取着各种文体的写作技巧,逐渐找到了自己的写作风格。我的文章开始频繁地刊登在报章上:《青葱年代》每逢星期一和三,《学府春秋》每逢星期二和四,我热衷于向这些报章版位投稿。为了记录下这些珍贵的时刻,我到处呼朋唤友,拜托他们帮我收集剪报。然后,我买了一本100页的硬皮练习簿,按照刊登日期一一地张贴进去。 这本剪报不仅是我创作的见证,更是我青春岁月的缩影。每当翻阅这些剪报,我仿佛回到了那个充满梦想的年代,感受到那些年的热情与活力。 剪报成了散文集 1996年,马来西亚作家协会会长云里风发起“德麟出版基金”,申请条件是至少需要100篇已发表的作品。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我凭借多年的创作积累,轻松达到了这个条件。于是,我复印了整本剪报簿申请出版基金。皇天不负有心人,最终,我成功获得了德麟丛书出版基金,成功出版了个人散文集《爱心千万千》。那一刻,我的梦想成真了,剪报蜕变成了散文集,这是无数文人的心愿,而我幸运地实现了! 随着《爱心千万千》的出版,我的写作之路更加顺畅。我为《中国报》写【师生情】专栏,每双周二见报,连续写了5年,共有134则校园温馨小故事。这些故事记录了师生之间的真情实感,再次激起了读者的共鸣。为了妥善保存这些作品,我买了A4硬皮文件夹,一期一期地装进去。最终,这134张剪报也变成了出版物,我成功出版了第二本散文集《师生情》。 如今,我是《南洋学生》的专栏作家,自2012年开始,每年写36期专栏,每年一本剪报簿,已经积累了12本。这些剪报簿不仅是我写作历程的见证,更是我心血的结晶。我希望将来这些剪报簿能汇集成十多本小学生作文书,与更多的读者分享我的写作心得与感悟。 剪报簿,是作者心血的结晶,是岁月的积淀。每一张剪报,都是我成长的足迹,都是我奋斗的印记。我将继续努力笔耕,继续收集剪报,继续创造奇迹,让每一份心血都得到最好的回报。 相关文章: 【10月/当代小物件 01】一生心血话剪报簿/许元龙(笨珍) 【10月/当代小物件 02】剪报簿/王如端(双溪大年) 【10月/当代小物件 04】剪剪贴贴,细细咀嚼,慢慢回味/吴顺平(万津)
1月前
星云
星云
【10月/当代小物件 02】剪报簿/王如端(双溪大年)
从我懂事以来,我就知道家里有订《星洲日报》。 我出世那年,本来在柔佛新加兰市镇经营咖啡店的父母就把店租出去,在自家的树胶园搭一所类似马来人住的浮脚屋居住。报纸没有派到乡下,我们订的《星洲日报》就寄放在市镇上同乡的咖啡店,等家人入城才去拿。报纸一拿回家,爸爸看国际新闻,妈妈看小说,哥哥看体育新闻,姐姐看副刊,小小年纪的我,也不甘寂寞,凑上去和哥哥一起看体育新闻。阅读《星洲日报》成为我们住乡下时的最佳消遣。 三年级那年,我被脚踏车压断了右手骨头,请了3个月的病假,爸爸要哥哥和姐姐给我在家补习。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我3个月没有去学校上课,但是我语文科进步神速。 我在那段时期开始迷恋阅读,每天把整份《星洲日报》翻遍,选择我看得懂的版位来阅读。我爱上了【学生园地】。大姐告诉我,要文章写得好,最好是把【学生园地】的文章剪贴起来,有空时阅读。我于是把文章小心翼翼地剪下来,粘贴在用过的练习簿子上。 三年级开始,华文老师几乎每个星期都给我们写一篇文章。他会在有3节华文课时让我们用两节一小时的时间写一篇命题文章,剩下的一节便誊清批改的文章。他要我们写的文章都是我在【学生园地】读过的,因此我写起来得心应手,每篇作文都能拿高分,而且都被老师贴在课室后面的布告栏上。 六年级那年,校长把我贴堂的文章交给记者拿去投稿,我一年内有7篇作品刊登在《南洋商报》的【小学生园地】。我于是领悟到阅读《星洲日报》后把值得一读再读的文章剪贴起来精读的好处,我剪报的范围扩大了。我还剪贴【青年园地】【妇女】【健康与医药】和【星云】版中的文章。闲暇时,我便阅读那些剪报,感觉时间过得非常充实。 与好友交换剪报来看 求学期间,《星洲日报》每个星期都会刊登半版的马来文范文和语法练习,我把整版剪贴在练习簿里,反复阅读和做练习,因此初中时不用买参考书也能应付考试。 后来我知道我的好友家中也订《星洲日报》,她也喜欢剪报。我们于是常常交换剪报来看,还讨论文章中的内容。起初我忽略了言论版,她提醒我阅读言论版才能获取更多知识,而且能提高写说明文和议论文的技巧。一言惊醒梦中人,我开始关注言论,并把适合我的好文章剪贴起来。 我曾经用剪报中的急救法救过两次跌晕的儿子。发生那事的时候网络还不普及,家中只有我和5岁大的女儿,紧急之下,我根据剪报中的步骤,用CPR把他救醒,才带他去看医生。 如今我还是十分喜欢剪报。我觉得《星洲日报》的内容十分丰富,阅读后不剪报太可惜了!我把文章贴在活页的A4纸张上,归类后放在不同的塑料袋栅栏式文件夹内,要保留和查找就非常方便。检查多年前的剪报,有许多已经不合时宜,因此没有保留的价值,我就把它们淘汰了。 女儿看到我做剪报时总是要批评一番,她说现在要找资料上网就行,阅读实体报纸和剪报太浪费时间和资源。但是剪报给我带来无法形容的喜悦,这纯粹是我的兴趣和爱好,不能用功利的视角来衡量。我的付出让我的语文能力提高,使我在教学和写作方面更有信心,何乐而不为呢? 相关文章: 【10月/当代小物件 01】一生心血话剪报簿/许元龙(笨珍) 【10月/当代小物件 03】剪报簿,一页一世界/陈含黎(新山) 【10月/当代小物件 04】剪剪贴贴,细细咀嚼,慢慢回味/吴顺平(万津)
1月前
星云
星云
【10月/当代小物件 01】一生心血话剪报簿/许元龙(笨珍)
书房柜中摆放着二十多本新旧报章文稿剪报簿,那是超过半世纪写稿生涯留下而自觉是无价之宝的精神食粮,也是祖国民间一部政经文教的“发展史”。 在那爬方格子的年代,所有寄给报馆的稿件,被投篮的原稿就没了。在传真机时代,不论文稿是否见报,原稿皆可存留。在当今网络时代,写稿传稿存稿皆在电脑手机存档中。而在报章上刊出的文稿,是否收录在剪报簿?一些人认为可有可无。但我依旧习惯剪贴在剪报簿。 我总觉得,网媒文稿是冷冰冰缺乏人气,而纸媒稿则是永恒不变贴在心坎里。 早年文稿用四方簿剪贴,每每长稿则得折叠,打开与阅读极为不便与欠美观。而后改用长方簿,虽长稿也较易粘贴之。 长久以来在闲暇时,总喜欢自我欣赏翻阅各年代剪报。有时也觉得不可思议,当时怎么能那么多产?怎么在工余之时,尚有时间广阅书报而引经据典写得入木三分。无怪乎!许多外地同道、文友、读者,皆在猜,我不是教师,就是公务员。否则,怎么有那么多资料与时间,在多家大小报投稿?那些年,最盛产时期甚至隔一两天就有文稿见报,时尔一天发表两篇。而一年用一本200页的剪报簿。 所谓温故知新,其实并非那回事。时而在十多廿年或更久前所推出的失败政策,至今依旧用之。官场排排坐、吃果果的恶习,不但未除,且有变本加厉之势,还有种族与宗教两极化问题,今时绝不比昔日弱。政客流铲民以自肥,亦是方兴未艾,教育政策继续开时代倒车,迫使许多优秀生流失。而人才外流、庸才当道仍无休止。 时尔翻阅旧作之时评,那一篇篇的“真知灼见”,虽放诸四海而皆准,可惜就是没法子唤醒官老爷们;听听小老百姓的心声。 时评者的无力感 每每看到国家穷几十年依旧在原地踏步,被许多落后的邻国超越而忧,好像我们这些热爱国家人民前途的时评者,在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信念下,看到国债、家债高筑、小老百姓普遍生活桎梏,总觉得未负起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 在过去约20年付梓了4本《真言集》丛书,除了第4册外,其他3册都是将剪报簿送去复印公司,由他们将我要的文稿,从剪报簿逐篇复印,整理后再请专业人士编版,校对完毕才送去印刷公司。 说到出书与卖书的酸甜苦辣,大概所有写作者都感受雷同吧! 话说回头,我那些视为珍贵异宝的独家剪报簿,将情归何处?它之所以珍贵,除了是个人一辈子坚持不懈的做真人、讲真话、不平则鸣的写作信念外,也体现半个知识分子忧国忧民的社会责任。一个人能毕生坚持信念做一件事,那虽非大成,也真不易。当今社会,政客者流靠谎言升官发财,个个信用破产无颜见江东父老。吾爱讲真话还真不易,且面对诸多人另眼相待。夫复何言? 剪报簿与旧草稿情归何处?这问题真的很大。因为,子女们大概没兴趣收藏。这些虽是他们老爸视为珍宝的遗产。但对他们来说,那仅是一本本纸已发黄的剪报簿、草稿簿,既不值钱,有何收藏价值?何况那些文稿多已收集成书,他们收藏书就行了。 也曾和民办大专院校文物馆馆长,谈起草稿与剪报之事。他倒表示乐于接受收藏。 日前遇到专门从事整理学校与乡团档案的沈老师。他表示,可以通过电脑扫描保存剪报文章。这倒好,此举容易收藏或转送给老友们,可谓两全其美。 欣慰剪报簿与草稿簿有预定归宿。与此同时,有缘与4位文友组队写“剪报簿”,参与《星洲日报》副刊之“当代小物件”专栏,也是美事一桩。 相关文章: 【10月/当代小物件 02】剪报簿/王如端(双溪大年) 【10月/当代小物件 03】剪报簿,一页一世界/陈含黎(新山) 【10月/当代小物件 04】剪剪贴贴,细细咀嚼,慢慢回味/吴顺平(万津)
1月前
星云
大柔佛焦点
马中庆建交50周年 老读者分享当年星洲封面
(居銮24日讯)马中庆祝建交50周年纪念之际,老读者刘金龙分享他当年细心收藏至今的《星洲日报》封面剪报,并赞赏已故首相敦拉萨力排众议与中国建交的勇气。 现年88岁的刘金龙接受访问时指出,他有收藏剪报的习惯,当年马中建交时他格外关注,并特地将当时的报纸收藏起来。 若干年后,他从众多剪报中,将这则以“马中建交联合公报”为标题的封面新闻找出来,为了确保能延长剪报的寿命,他进行剪裁后再过胶处理,1974年6月1日的《星洲日报》封面新闻也就这么保存至今。 根据这份剪报,当时的封面新闻有特派记者的新闻报道,标题为“双方均反对霸权,不承认双重国籍,马关闭台领事馆”,同时大篇幅全文刊登了两国联合起草的建交公报内容,并附上敦拉萨和时任中国总理周恩来握手的黑白照片。 两国政府共同发布的公报一共有974个字,刘金龙说相信这是两国政府仔细谈判后的成果,而他也仔细数过,公报确实为974个字一字不差。 与如今的“首相”不同,当年的新闻将敦拉萨称呼为马来西亚总理。 刘金龙是退休公务员,他说,马来西亚作为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东南亚国家,彰显了敦拉萨的远见和政治勇气。 他说,1974年距离1969年发生的五一三事件仅仅过去5年,当时的马共仍相当活跃,马中建交虽然获得华社的一致好评,但在巫裔群体中确实也存在一定的反对声浪。 “但这是两国政府之间的事务,最终两国还是成功建交。” 除了收藏剪报,刘金龙也仔细写下了敦拉萨率领59人访问团,在1974年5月28日前往中国进行6天访问的全过程。 根据他的记录,1974年5月28日晚上,周恩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设宴招待我国访问团;29日时任中国主席毛泽东和敦拉萨会谈90分钟,引起外国观察家的赶住;5月31日敦拉萨和周恩来分别代表两国签署联合公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6月2日敦拉萨从中国返马,机场有3万人迎接,当晚国阵随即在吉隆坡举行群众大会。 2个月后,即在1974年7月31日,当时的国阵政府宣布解散国会举行第四届全国大选,不少中文竞选海报选用了毛泽东和敦拉萨握手的照片,并有“投国阵候选人一票,就是支持马中建交”的宣传语。 刘金龙至今也留着相关宣传卡片,为当时一个时代的聚焦所在留下记录。
5月前
大柔佛焦点
星云
剪报与寄稿/余棋华(新山)
不知道诸位对自己刊在报上的文稿是如何裁剪的。很久很久以前,就剪个四方、长型,或长稿时有凸有凹的块状;而今,我却喜欢整版剪下来,折好收进透明袋的文件夹。 不知为什么,还是很留恋当天看整版时的心情,看看插图美不美,邻舍的作者是谁。啊哈,一年下来,最常碰到的是张某与颜某,也真的是邻舍——一个在永平,一个在居銮,都在柔佛。 喜欢那次西西的插图,公园的长凳,描西西坐着。电子版的西西是戴了帽子的真人,只是女人上了年纪又短发,乍看会以为是男子。 虽然【星云】插图多为单色或二色,但我就是偏好这样子的简单,一种清新感。 如果走进任意门,回到年少剪报,必把当年《新明日报》每周半版【年轻人的】给剪下,那三五年的青春真热闹。有一个作者写得特短又很有氛围,与人说起都认同,连他笔名都像是原名——郭国强。他有一篇短得只有两三百字,写的是离别感伤,其中末了一句在问对方——怎么啦你?至此之后,我受之影响,喜用“怎么啦你?”而不用“你怎么啦?” ● 不知道作者怎么想副刊编辑,编辑又怎么想读者。从读者角度,正如范先生所说,题目就有如橱窗,要吸引人进来。编辑出一个“本日主题”引人,或者有时出个题目邀稿,这出题比老师出题给学生还难。编辑难为,又深具挑战,若资深作者来稿,或有交往的前辈,都一律“待用”不?这真考智慧。回复“惟不适用”,不是不好乃是“不适”,回函得体,后加一句勉励“欢迎继续赐稿”。是尊你为上,由上“赐”下。写得不好的新兵,月月来稿仍没进步,真是考验心软或心硬。 作者写得言之有物,是不是具体得毫无想像力?写得抽象飘渺,读者看懂不?客观而人云亦云,主观得来又是否自我膨胀?读者嫌之——都写得老套,又或学术性太强,读不完看不明;写身边琐事,那太零丁琐碎。而像台湾大师兄在殡葬业这样特殊的工作经历,或寻访精神病科医院里的神经个案,法医与警局有什么样的离奇命案、路边街友为何不回家……人们以为这样子的事故就一定能吸睛么?真文青假文青不文青在这些平淡日子里,又该写什么寄予报刊呢?编者难为,作者亦是。
7月前
星云
文艺春秋
无花/诗两首
写完一篇短篇小说 年轮已爬上纸笔枯槁的五官 听说诗人 已火火推出最新精选集 厚厚一本
2年前
文艺春秋
有故事的人
阅报剪报,我乐此不疲
退休10余年,我也跟着时代的脚步,在需要时上网搜寻资料,而且还是优管的常客。但我仍然是纸媒的粉丝。如今家里只订阅一份报纸--星洲日报。这些年,我还是天天阅报、剪报,乐此不疲。
2年前
有故事的人
编采手记
许钦斐/布告栏
更多文章: 关丽玲/想当年的沟通艺术 梁靖芬/走神的必要 黄俊麟/父亲的座驾 蒙慧贤/一颗螺丝钉 黄紫盈/岁岁平安才重要 白慧琪/那年,采访飙脚车少年事件
2年前
编采手记
更多剪报
下一个
结束导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