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Newsletter
联络我们
登广告
关于我们
活动
热门搜索
大事件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简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星洲人
登广告
互动区
|
下载APP
|
简
首页
最新
头条
IG热文榜
热门
国内
即时国内
封面头条
总编推荐
暖势力
热点
全国综合
社会
政治
教育
我们
专题
发现东盟
带你来国会
星期天头条
华社
2022大选
求真
星洲人策略伙伴
星洲人互动优惠
国际
即时国际
天下事
国际头条
国际拼盘
带你看世界
坐看云起
俄乌之战
京非昔比
言路
社论
风起波生
非常常识
星期天拿铁
总编时间
骑驴看本
风雨看潮生
管理与人生
绵里藏心
亮剑
冷眼横眉
游车河
财经
股市
即时财经
焦点财经
国际财经
投资周刊
2024财政预算案
ESG专版
娱乐
即时娱乐
国外娱乐
大马娱乐
影视
地方
金典名号
大都会
大柔佛
大霹雳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马
花城
古城
东海岸
体育
大马体育
巴黎奥运会
羽球
足球
篮球
水上
综合
场外花絮
副刊
副刊短片
专题
优活
旅游
美食
专栏
后生可为
东西
时尚
新教育
e潮
艺文
护生
看车
养生
家庭
文艺春秋
星云
人物
影音
读家
花踪
亚航新鲜事
学海
动力青年
学记
后浪坊
星洲人
VIP文
会员文
最夯
郑丁贤
非凡人物
投资理财
百格
星角攝
图说大马
国际写真
好运来
万能
多多
大马彩
热门搜索
大事件
Newsletter
登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匠人
会员文
张丽珠 | 匠人魂
日本的匠人精神常为大家津津乐道,老师傅们制一块豆腐、抹茶等,规矩万千,以不变应万变,延续几代人,此等职业道德和能力体现,当然值得学习。但是在马来西亚呢?谁还愿意成为用时间和生命交换手艺的匠人? 你最后一次看到自己生活的社区里,或从小长大的乡村城镇里,那些我们曾经熟悉并在生活中有所倚赖的打铁打石、修表磨刀制鞋的师傅们,是什么时候了?或者你早就发现,这些一辈子只做一件事同时养活一头家的师傅们,已经越来越少,或安静的消失了? 在现代词汇里,这些师傅被称为匠人。古人把匠人泛指为手工艺人,现今我们把匠人定义为一生只做一件事,并且做得极致的手艺(守艺)人。园区里的雕塑家邻居刘志明,最近在他的工作室举办《匠 Artisan》雕塑群展,展出乔治市工匠们在他们栖身数十年的老店屋里,从事各种传统手艺的工作现场。 作品里的匠人们,在店屋大厅或廊前制纸灯笼、车宋谷帽、修理三轮车、做香、编制藤具、做纸扎、打船锚等,雕塑非常传神巧制,让每位参观者伫立良久,不肯走开。 志明做了快三十年的雕塑,是大马赫赫有名的艺术家。多产的他,尤于大理石婴儿系列作品最受人喜爱。他这次策划的匠人系列,是为了颂扬传统工匠在社区中留下的印记,提醒人们珍惜这些在地小事物。其中,雕塑里的工匠人物,包括大吉祥灯笼师傅和制香师傅皆已离世。 [nonvip_content_start] 槟城过去曾经有着超过五十种传统工艺,在它们完全消失之前,志明选择以共赏的角度,用复合媒材,雕塑出这些珍贵的街角日常。匠人雕塑展览结束后,因好评不断,许多慕名而来的朋友没能看见作品,志明决定把匠人们移往展览室楼上,日后固定性开放让更多人亲近观赏。“明年我还要做更多匠人作品,把传统行业记录。”志明笃定和我说。 随着时代进步,这些传统手艺人最终将走向消失或坚持下来,取决于社会接受度之外,家庭成员的传承和变通始终关键。举个例子,不久前路经老城区一船锚打铁坊,喜见师傅在门外挂起多个特制的小船锚,售卖给有兴趣的路人。小变动不失为新做法。 这一幕幕总让人想起日本影剧和纪录片里的匠人精神。这些常为大家津津乐道,老师傅们制一块豆腐、抹茶等,规矩万千,以不变应万变,延续几代人,此等职业道德和能力体现,当然值得学习。只不过,在工业时代,日本很多传统工业也面临后继传人青黄不接。那里有不少历史悠久的传统工业,纷纷开设了艺术研究所,接受年轻人短期见习。 在马来西亚呢?谁还愿意成为用时间和生命交换手艺的匠人?
4月前
会员文
教育导航
拥抱差异 三趟溯源之旅
Lain-lain,其他,包括在外的那些。巧妙的是,马来文“lain”一词,切换到梵文,却有着“拥抱”之意。面对不同与差异,拥抱永远胜于一切。——这是“The Lain-Lain Project”展览想要传达的讯息。 展览现场设有3个展区,以文字、图片、声音和影像记载婆罗洲美学实验室(Borneo Laboratory)过去4年搜罗的研究成果,从婆罗洲匠人的工艺实践、国内外多元社群的习俗传统,到西马少数群体的生命故事,一场场对话内容反复提醒观者,当我们愿意追溯过往,寻找曾被遗忘的祖传智慧,或许我们会重新想起,人与人之间其实没有那幺不同。 “本来我们想找很多不同的东西,结果找到的都是共通的东西。”婆罗洲美学实验室创办人张文婷这幺说。 “The Lain-Lain Project”是一项三部曲计划,三部曲各自独立,却又呼应着相似的命题——当现有的政治语境将人们分而治之,张文婷与研究团队希望,透过展示不同社群的祖传智慧,让观者看见人与人之间的共性。 建筑师兼策展人张文婷生于砂拉越古晋,母亲则来自西连,一个客家人与比达友人居多、邻近印尼国界的市镇。她觉得,从人口分布的角度来说,大多砂拉越人的成长背景混合着不止一种文化,“在砂拉越,去问一个人的身分,你不会期待他会给你一个鲜明的(回答)。”可来到不同的地方,她也发现,“原来我们的成长背景,即使是在同一个国家,也会有不同的叙事。这个计划扩大了我对马来西亚的认知。” 就像4年的研究成果收获丰富,对张文婷来说,未及展出后发生的对话来得深刻。 “我发现,把这个展览放到吉隆坡的语境里,这个经验反而让我得到更多惊喜。来到这里,我遇到很多人,开启很多新的交流,有人想要延伸对话,有人则有先入为主的偏见。我发现有很多‘盒子’需要去做沟通。”我们太习惯将出生地、种族,以及更多分类标签,变成一个个把其他人框住的盒子。“分类这件事情,它一直划不掉。所以我觉得更多这种讨论和思考是需要的。” 殖民遗产带来的挣扎 计划首部曲叫做“Serumpun”,意味着“一束拥有相同根源与意愿的草”。 在与苏格兰格拉斯哥艺术学院(Glasgow School of Art)合作下,涉及愈200人的团队走遍婆罗洲,深入研究12个工艺社群如何拥护他们的祖传技术和智慧。这些工艺包括竹编、藤编、串珠编织、木制乐器等等。 导览时,张文婷分享其中一名工艺匠人的故事。 “来自加里曼丹的罗丝琳达(Roslinda),以往每天需走路5个小时去学校,辍学后,她决定未来不管做任何事,都要成为自身命运的主人。Bidai(用竹片或藤片编织的帘、席)自此成了她唯一专注的事物。因为教育背景的关系,她在跟我们谈话时显得不自信,但同时,在她所做的事情上,她是带有很多的智慧。” 看到智慧的同时,团队也看到了他们的挣扎。 “这些挣扎源于至今仍然存在的殖民遗产,”张文婷解释,大约150年前,殖民政府登陆婆罗洲,开采矿物、推动农业。这些经济剥削的行径改变了自然地貌,延伸出廉价劳工的课题,影响当地人民的维生之道,也让人们长出地理上与心理上的隔阂。 祖传智慧 团结全球多元社群的钥匙 比如有座村庄,因为马印对抗的暴力冲突,硬生生一分为二,边界以北成了砂拉越的Serikin,边界以南成了加里曼丹的Jagoi。 以工艺作为窗口,研究团队重新发现,坐落在沙巴、砂拉越和加里曼丹的不同社群,不仅使用一样的工具,也会编制相似的图纹。为什幺会有这番现象?“在殖民政府到来之前,我们本是一束同根的草(serumpun)。”Jagoi村长跟研究团队这幺说。 即使画出州与国的分界,仍抹不去界线两端的文化共性。这是团队出发前未曾设想的收获。 让张文婷深受启发的,还包括当地人与自然维持着一种深刻的连结。 她举例,“像是他们采了藤,一定会丢颗新的种子到土里,而不是拿去做一个产品就完事了。这是我们在市场社会很常看到的行为,我们学会了怎幺去拿,却不知道怎幺去给。但对他们来说,你有撷取也要有给予;你在一片土地上种植,你也要让它休息一段时间。” 有的祖传智慧,随着时代变迁,来到今天成了很多人眼中的迷信或神秘学。 比如月亮的盈缺,曾是村民农作的重要依归。“不是说你手上有锯子,就可以去锯木头那幺简单,还要观察月亮周期。这是祖先流传下来的智慧,但我们忘了。过去很多人认为这是迷信,但如果你仔细去想,我们的地球,我们的人体,也会受月亮周期影响,植物里的纤维也一样。” 寻回被集体遗忘的事 这些如今看来迷信的祖传智慧,除了是人类与自然长期互动出的一套共处模式,也能再次让我们看见人和人之间的相似之处。 名为“The Big Trip”的第二展区,沿袭着相同的主旨。这是一趟跨国际的非实体旅程,于2021年疫情期间展开。隔离的日子,更促使人们去思考,有什幺能够将全球多元社群连结起来?在亚洲文化中心资助下,通过搜集大马、台湾、不丹等地的故事,张文婷与团队找到了叙事的关键钥匙:传统习俗与祖传智慧。 比如,视梦境为一种指引的习俗,可以同时见于婆罗洲、台湾、澳洲和南美洲的文化里。 比如,在马来西亚官方语境里成了禁忌的玛蓉剧,被视为一种治病仪式,通过释放病人体内的“angin”(风),恢复身心平衡。关于“angin”的概念,很多时候被诠释成一种灵性的存在。然而,团队同时发现,不丹佛教里的冥想作用,也与人体内“风”的能量息息相关。 “因为我们忘记了,所以把它看作是一种灵性的存在。我们会集体地去忘记某些事,还把这个忘记的状态常态化,并相信有些东西应该被禁掉,甚至被禁止的原因我们也不是很明白,我觉得这很可怕。所以我们必须去记得,这很重要。” 用新的眼光看待西马的“其他”社群 最后一个展区“Lain Lain in Kuala Lumpur”,带领观众将视角从过去切换到现今,并聚焦在吉隆坡的“其他”社群。身处国家首都,我们总以为“其他”社群离自己很远,其实不然。 策展单位与6位人士合作,他们分别是色迈族摄影师Ronnie Bahari、色迈族青年Ndang Seliman、独立记者郭于珂、色迈族小说家Akiya、难民避难所创办人柯玉莉,以及Lostgens’创办人杨两兴。通过展示他们多年的工作成果,引领我们用新的眼光看待西马地区的“其他”社群,有着怎样的生活样貌。 张文婷也邀来4位嘉宾一起对话,讨论分类的“盒子”是否仍有存在的必要。长达30分钟的对话录成影片,在展区播放,希望能够引发更多思考,将讨论延续下去。展览现场也挂有一个黑板,让访客看完影片后,写下自己的身分认同。 黑板上出现的第一个回答是:一个人(a human),这是张文婷在展览开幕前写下的。 问及原因,她说:“因为我关注人所关注的一切。” 活动详情: The Lain-lain Project展览 日期:即起至2024年10月20日 地点:吉隆坡文创商场GMBB六楼 入场:免费 脸书:facebook.com/borneoartcollective 更多【新教育】 世行报告——让所有孩子都有好的开始 李慈恩:喜欢拍纪录片 “感受生命相互碰撞” 荣誉退休教授袁家喜//让科研成果走出象牙塔 GenAI Academy生成式人工智能学院 Coursera助大马职场人掌握AI应对新时代
7月前
教育导航
古城
敬业乐业 | 退休后报读手工艺课程 匠人展示高超技艺
男子退休后报读手工艺课程,随后成为手工艺品匠人,曾多次参与旅游局的巡回展,在国内外宣传我国的旅游特色,将传统手工艺介绍给世界各地的人,为我国的旅游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12月前
古城
周刊专题
【匠人精神/03】木雕师Gali Adam●坚守匠心30年,刀凿玛美里族的灵魂
加尼强调,雕刻时最重要是沉得住气,耐心的一刀一刀凿或雕,急不来,否则无法做出好作品。“心要静,不能急。所以有时一天我会工作8至12小时,有时心神不宁,做两三个小时就不做了!”
2年前
周刊专题
会员文
匠人精神03|木雕师Gali Adam●坚守匠心30年,刀凿玛美里族的灵魂
除了建筑与家具,木雕也是另一种展现木工艺的手法,在一凿一挑之间,把树木浑然天成的美幻化成各种皮相。 报道:本刊 张露华 摄影:本报 蔡伟传 今年52岁,从事木雕工作已经20年的加尼亚当(Gali Adam),是雪兰莪巴生加厘岛(Pulau Carey)玛美里(Mah Meri)族原住民。 他住在岛上叫做双溪邦本(Sungai Bumbun)的原住民村,没有路名门牌,联络人玛斯娜只给了玛美里文化村的卫星定位。到逹时玛斯娜已在路边向我们招手,领着我们走向相隔几间屋子的加尼工作室。 [nonvip_content_start] 坐在亭子的加尼说,这是他的工作室,后面房子就是他的家,与太太及孩子住在这里超过30年。平时闲里无事他都在亭子里工作,累了就在亭子里吃饭、午睡,鲜少往外跑,除非要找木时就会往树林里钻,找到了就把树砍倒锯成小段,再用摩托载回家,放在亭子外面自然风干,需时大概半年。 一刀一凿,雕刻出自己的路 谈到为何入行,他笑说:“因为可以赚更多钱啊!当然兴趣是最重要的,没有兴趣就没办法坚持,我想所有工作都一样吧,没有兴趣就无法长久做下去!” 在未成为木雕师之前,他是园丘工人,工作辛苦不在话下,收入也有限。玛美里族是以沼泽硬木雕刻艺品“Nyireh Batu”著名的原住民,空闲时加尼向木雕老师傅学习,自己再细细琢磨,毕竟手艺这东西能吸收多少要靠自己。 慢慢的掌握木雕技术后,他就辞工当匠人,全心全意把自己的兴趣当事业经营。 他形容,每一件作品的诞生都带来很大满足感,从选木、造型、雕刻、韬光到完成,是自己一刀一凿做出来的,那份满足感是无法言喻。 玛美里族的木雕艺术在国际赫赫有名,世界级著名木雕作品中不乏玛美里族的作品。他们的传统木雕艺术与文化,早在50年前已经编写成书,当中有两本著作里的木雕图集,成为现在玛美里族木雕家的参照蓝本,分别是Roland Werner写的《Mah-Meri of Malaysia: Art and Culture》,以及Peter Crowe的《Spirit Carvings of the Mah Meri of Malaysia》,记载了玛美里族各种木雕画像与玛美里族的文化历史。 加尼雕刻的作品主要是面具与雕像,通常都是参考这两本书。有的作品是顾客指定的款式造型,没有订单时就以自己意愿为准。 他提到,以前这里(双溪邦本)有很多木雕师,巅峰时期多达50人,如今只剩下5人,令他深感惋惜。 “为什么越来越少人做木雕?因为木难找啊。我们雕刻用的木可以在岛上的森林找到,树龄至少要50年以上。一棵树可供我们雕刻七八十件作品,所以我们用到的树木其实不多。但近年来这些树木被用作其他商业用途,快速消失中,我们要找适合的树木变得更难!” 不急不躁,才能雕出好作品 一件木雕作品的工序,第一步从选木开始。加尼会从已经风干备用的树桐找出适合的,然后劈成木块(是真的用刀劈,而不是电锯),然后开始做造型,从粗入细。 如雕面具的话,先做头型、脸型、耳朵、嘴巴,之后再雕细节的眼睛、鼻子、牙齿、脸部线条、毛发等,简单的面具需要2至3天,复杂的则要一个星期,而大型的雕像,则要花上一个月才能雕好。 加尼强调,雕刻时最重要是沉得住气,耐心的一刀一刀凿或雕,急不来,否则无法做出好作品。 “心要静,不能急。所以有时一天我会工作8至12小时,有时心神不宁,做两三个小时就不做了!” 一开始加尼说过做木雕可以赚更多钱,就随口问了一句:“这样的木雕面具,卖多少钱一个?” 他说:“看造型与大小,这种小面具大概150至200令吉吧!” 加尼表示,Nyireh Batu是在红树林生长的一种树,它很坚硬,雕刻时不会断裂,而且木纹很美,做出来的木雕不用上色,自有浑然天成的一种美。 他表示,在疫情暴发之前,很多外国人都会慕名而来订购木雕,有的是在手工艺品中心介绍,有的是顾客口耳相传推荐,收入还算不错。 可是这两年他的订单几乎是零,他笑说以前赚到省下的钱,都在这两年里慢慢花光,着实感到心慌,所以疫情期间他也做回老本行,到油棕园工作、出海捕鱼,赚取一些收入。 最难忘作品:雕刻自己的脸谱 造访加尼时,他刚巧雕好3只雕像,其中一只是龙像,手工非常精致,他说花了一个半月才雕好。 他表示,他做的木雕主要都是玛美里族的Moyang,是玛美里族的传统艺术文化。 他也稍微讲了一些加厘岛历史。“以前这里不叫加厘岛,而是叫Gongeng Teluk,后来英国人凯利来这里种植油棕,开发园丘,所以就用他的名字命名。” 他回忆,从22岁当木雕家至今,足足有30年,因为对手工艺的热爱,让他坚持一直下去,所以一点也不觉得辛苦,哪怕开始时双手伤痕累累,如今老茧布满,他也没有放弃。 加尼的木雕,除了订制,也有拿到艺术中心甚至东马售卖,或在一些艺术节上也可以看到。 问他有没有什么作品是他最难忘的?他说:“有,是一个人脸面具。平日里我雕的都是Moyang面具,那天突然想雕一个常人的面具,我就拿着镜子,画下自己的脸型开始雕刻。当时我并没有想着谁的样子,就顺着感觉雕。雕好之后我就挂在墙上。某天一位老顾客来买木雕,指着墙上那个面具说你怎么雕自己啊?我喜欢,就卖给我吧!” “经他这么一说,我才觉得真的跟自己有几分相似,原本是自己收藏的,但他硬说喜欢就买走了,哈哈!” 珍贵手艺后继无人? 加尼雕刻的木像都是中小型为主,小型的面具大概也是一个手掌大小,而大型木雕最大也是2米左右。 他喜欢用老树来雕刻,因为树越老树纹越多,而且树纹与色泽都是独一无二,仿造不来。就如他的作品,即使是雕同一幅画像,但每次的成品总有一些不同,这就是手工的珍贵所在。 询及如今村里木雕工艺凋零,会否担心后继无人?他感叹地说:“担心也没办法,这门工艺必须是发自内心的喜欢,否则无法坚持下去。如果最后真的失传了,我只能说可惜,这是我们的珍贵遗产,我当然希望有人传承下去。” 加尼有4个儿子,其中一名儿子继承了父亲的艺术细胞,对雕刻感兴趣,也跟着父亲学习。加尼说,儿子现在只是好玩,以后会不会继承,则让他自己选择。 进森林找木,最怕碰到老虎 木雕,除了匠人的手艺,最重要的工具就是刀。加尼的“行头”加起来超过20把,大大小小的刀具──有劈木的大刀,有如画笔的小刀;有的买回来,有的是自己做,每一把刀都各司其职,只有他自己知道怎么用。 玛美里族有自己的信仰,尤其如加尼要到森林里讨生活(找木)的人,更是对山里的神灵怀着敬畏之心。 “虽然我们看不到衪,但我们相信祂的存在,入林时都怀着敬重的心,不打扰祂,也不会在林里乱说话,所以不会感到害怕!” “真正让我害怕的是老虎。岛上靠近村落的大树越来越少,要找到好木就要进去森林里面。听一些村民说听到老虎的咆哮声,一些牛也被叼走,野生动物保护局也曾经来勘测村民发现到的巨大兽印,所以我不太敢往里面走,搞不好遇上出来觅食的老虎就逃不了!”
2年前
会员文
VIP文
匠人精神02|哈妮阿丽●一榫一卯,打造Tanggam美学家具
Tanggam(榫)是传统马来木工技术,根据吉兰丹马来社会的说法,Tanggam的意思是“安装木制建筑初步框架”,用以加强整个建筑的框架,具有美学价值和强大的连接方式,常用于建筑行业。 同样,华人也有雷同的传统木匠工艺,叫榫卯结构。古时候没有钉子或粘合剂,木匠用各种楔形嵌套建造出牢固的建筑物或工具。据说技术好的工匠打造出来的成品精细准确,结合部位不但确保强度,甚至水也透不过去,不上一根钉子却坚固耐用。 来到工业化的现代,无论是建房造家具,已经是工厂流水线生产,懂得传统手艺的匠人买少见少,哈妮阿丽(Hani Ali)就是其中一位,而且在男性称霸的木匠行业中,是少见的女匠人。 报道:本刊 张露华 摄影:本报 林明辉 Tanggam虽是传统工艺,但哈妮的手艺却不是源自于老师傅,而是放洋澳洲学得的。 她本科念室内设计,实习时设计了很多家具,但都是纸上谈兵,不懂实务,有时画的设计图中看不中用,无法做出来或做出来不实用,所以就想学习更多有关设计家具知识,刚好打听到澳洲有木匠工艺课程,就辞工飞过去学习。 她表示,Tanggam是一种基本工,也是博大精深的传统木工手艺,当中日本的榫卯工艺更是出神入化。 [vip_content_start] 她解释,Tanggam是传统与基本木工的结合,可以用在建造房子,也可以用在打造家具用品,只要榫卯正确,拼缝严密,就可以非常牢固。 “修了这门课程后,我明白了很多设计师只会画图,却不明白为何做不出来的原因。学会之后,无论是设计或制作家具都觉得事半功倍。” 她表示,马来传统屋虽然也是以榫卯结构建造,但设计不如日本般复杂精细,只求把屋子建好居住,注重实际用途。 “如果以级别来区分,本地的马来屋只是1至2级,日本是6至7级的水平。日本非常尊重匠人,所以它们有足够的资源与人力,把庙宇建造成宛如一座艺术品。同样的,澳洲也有很多优秀的匠人,可以媲美日本。” Tanggam传统工艺在消失 她表示,在澳洲学习榫卯结构法,都是以现代方法教授,从最基本到复杂,虽然没有传统老师傅手把手教导,却更科学,让学生明白工艺的原理与方法。 学成后哈妮爱上了这门工艺,放弃当室内设计师,选择当木匠,当然也没有白费自己所学,把设计融入到自己打造的家具中,将实用与美学融合,甚至希望把这门工艺发展至更多领域。 回到大马后,她往订制家具领域发展,也开始留意生活中的Tanggam工艺。 “以前不觉得它有多美,回来后用心观察,才发现它是多么的珍贵。可惜本地人不懂得欣赏,要外国人提醒才发现本地工艺的美。如今很多甘榜屋子都已经翻新,新的屋子再也找不到Tanggam工艺了!” 哈妮直言,文化艺术或许被认为无法饱肚,但如果没有文化,我们又是谁?所以她把工艺用在工作,让传统手艺可以继续流传,既可养活,也可传承。 她曾见过一些来自印尼的老师傅,闲聊间谈起如何学到这门手艺,老师傅说是因为穷,生活中一切的东西都要自己做,唯有学起来,家里需要的东西都自己做,没有匠人工艺之说。 无关性別,用心学习,任何挑战都能克服 木匠领域中都是男性当家,女性木匠凤毛麟角,要如何在这个行业自处?哈妮笑说:“你看,连你也会这样问,女生怎么就不能做木匠?” “无可否认,女性木匠的确少,即使在澳洲也不多,我们可以证明女性也能胜任这份工作。大家或许都对女性有既定的印象或偏见,认为女性做不到,但我觉得只要用心去学,任何挑战都有办法克服。” 哈妮觉得,房子关系到人,房子是建造在土地上,而好的屋子可以住上几代人,所以传统工艺也肩负永续价值。 她强调,永续价值是我们想要的,但必须与本地水土文化相符。在本地,Tanggam工艺家具多用在实用用途上,不在美工之上,过去也曾用在搭建房屋,但如今也式微了。 “我从2002年开始当木匠,这20年来都在做订制家具,从设计、刨、凿、锯、削到成品,一件家具大概需要两个星期来完成。” 木材,决定家具寿命的长短 Tanggam是一门工艺,哈妮直言最挑战的是在削割与衔接的步骤,因为没有使用螺丝固定,而是利用榫钉锁定系统(dowel locking system)的方形或圆形榫卯来固定,所以结合的割肩拼缝必须要很精准。不过,她也会在一些家具上钉,以便更加稳固。 除了工艺,木料也是决定家具寿命的元素。她通常会选用春茶木(Nyatoh),本地林木的一种。 她表示,Nyatoh木不难找,但要找好的却不容易,因为原生树木带有水分,要做成木材必须先风干,这个过程非常重要,决定了这块木材成品的寿命。 “其实大马的木材风干技术很好,成品输出到世界各国,很多优质家具公司都向我国订购木材。” 旧木重生,木灯柱变身小亭 在好木难求之下,哈妮也会到二手木材商那里找材料,有的朋友拆屋重建,也会叫她去看一看,是否有可回收的好木,好让她可以让旧木重生。 “我曾利用国能的旧木电灯柱搭建一座小亭。当时我经过一个地方,看到国能在更换电灯柱,把旧的木灯柱换成水泥灯柱。这些旧灯柱都是用很好的木做成,可耐风吹雨打,所以我问工人可否把换下的灯柱给我,他们爽快答应了,可以省下处理的功夫,所以我就叫车把旧灯柱载回来,用Tanggam方法建了一个亭子。” 值得一提的是,哈妮与艺术家梁伟彬合作的作品“A Piece of Kampung”,成为雪兰莪州政府主办的“TUKANG设计工艺节”入选作品,把Tanggam融入生活美学与实用之中。
2年前
VIP文
VIP文
匠人精神01|环保木匠ARKITSAN●化废木为工艺品,赋予新生命
匠人,旧称手艺工人,形容技艺高超的手艺人,不断追求更高的技术或艺术境界。所谓的匠人精神,就是一个人对某种技艺或艺术达到很高的水平,但仍不断往更高的层次而努力。 但在工业化与讲求速度的这个年代,慢工出细活的匠人还可以生存吗?他们花一天、一周甚至一个月才做出一件成品,有人会愿意花大钱购买吗?他们的坚持是否值得?而让他们坚持下去的理由又是什么? 报道:本刊 张露华 摄影:本报 辛柄耀 一支汤匙120令吉,疯了才会买吧?还是这支汤匙是传说中的金汤匙? 都不是,这是用回收木做成的木汤匙,它的贵在于匠人用了一天的时间才做成的,赋予回收木新生命,用120令吉购买匠人的一天与一支独一无二的实用工艺品,不值吗? 薛应杰,大家都叫他Kit,他的工作室叫ARKITSAN,意思就是“阿Kit手作”。 他说:“120令吉买一支木汤匙很贵吗?但你回头想想,我用了一天时间把它做出来,你还会觉得120令吉很贵吗?当然,如果你以工厂大批生产的汤匙来比较,这支汤匙肯定是贵,但工艺品是无价的!” [vip_content_start] 薛应杰虽然是木匠,但他说:“我做木但没有砍树,所以我的注册商标上的木字少了一撇,寓意为不砍树,我是一个环保木匠!” 他是半途出家的木匠,没有正式拜师,也没有专业文凭,全凭自己对木工的喜爱及遗传自父亲的巧手,成就了今天的木工事业。 他自嘲自己是47岁才老来创业,全因太太一句话:“你知道你在做木的时候,眼睛会发亮吗?”他才觉察自己这么喜欢木,太太也鼓励他创业要趁早(虽然也不早了),所以才毅然决定开设自己的工作室,用回收的旧木、树枝与树桐制成用具与家具,赋予它们新生命。 阿Kit回忆,中学时有一门生活技能课,他已对木工非常感兴趣,也许是遗传父亲的天赋,所以对手艺活一学就懂。 “我爸爸是修理脚车的,从小就在店里帮忙,熟悉各种工具,上技能课时,只要是木工课就特别高兴。” 改变生命的一堂课,从此爱上木工艺 薛应杰的木匠之路是崎岖拐弯才到达的。他做过很多不同类型的工作,包括念过技职学校的电工课程、新加坡制衣厂、与家人开杂饭档、销售员、装修工人,直至最后当了农夫,才找到他的“真爱”──木匠。 他坦言,当年若不是爸爸健康出问题,他也不会从新加坡回流。回到土生土长的故乡,虽然前途茫然,但他觉得自己做对了决定,否则也不会有今日的ARKITSAN。 他表示,在帮哥哥做酒店装修工作室,开始接触木工,掌握了一些基本功。4年后因为太太在一家有机商店工作的关系,与太太的老板混熟了,问他有没有兴趣打理有机果园,于是当起了农夫。 这一次他遇上了改变生命的良师,因为公司每年都会安排员工上有关有机及环保的课程,其中一堂课就是美国华德福教育的汤匙雕刻班,启发了Kit的职涯规划。 “因为管理果园要定期修剪枝桠,经常要为处理枝桠而烦恼。可在那一堂汤匙雕刻班,当老师拿出他的汤匙时,给我很大的震撼,因为他的汤匙是用树枝做成的,原来那些被我处理掉的树枝竟然有这么多用途,可以做成这么美的汤匙,还可以做成各种各样的勾子,我从未想过树枝也可以这么美!” 他很感激在有机果园工作的那段日子,让他明白环保为何重要。之后遇到那位雕刻老师,更让他知道原来树枝也可以重生,拥有很大潜能,自此他闲来就用修剪后的树枝或捡回来的旧木做各种用具,享受匠人的乐趣。 走出舒适圈创业,成为村民口中的“怪人” 在打理果园那两年里,太太也感受到他寓兴趣于工作的快乐,所以一直鼓励他成立工作室,往匠人方向发展。 那时他已经47岁了,想到要养老婆孩子,一直没有勇气踏出一步,直至太太那一句:“你知道吗?你做木的时候眼睛会发亮,再不做难道要等到退休才做吗?”令他鼓起勇气,决心要走出舒适圈去探索。 “我离开了有机公司,因为孩子在华德福学校念书,我就在附近找一间房子做工作室,方便接送孩子,最后在雪州煤炭山新村租了一间村屋做工作室。我觉得这里很舒心、熟悉,就好像回到家乡一样。” 刚开始他不敢跟人介绍自己是木匠,毕竟只是做一些巧手加工的东西,配不上“匠”。 后来在这个小村落里,薛应杰不但开辟了自己的工作室,更遇到一位老师傅,愿意倾囊传授功夫,让他在木匠行业里越加精进。 工作室设立初期,薛应杰变成了村民口中的“怪人”,因为看到村民修剪大树,他就要求村民将枝桠给他,或者在垃圾堆里看到旧木就会捡回家,大家很好奇他拾这些别人眼中的垃圾有何用途。 久而久之村民都习惯了,要修剪树枝、砍树或拆除旧屋时都会通知他,让他去拾宝。一些朋友也知道他要收集回收木,所以修剪或砍掉枝桠后,都会通知他去捡宝。 不过,他说不是所有树的树枝都适合做木器。他收集的树枝以果树为主,如番石榴、龙眼树、芒果树,载回工作室后就晾在户外让它们自然风干,需要用到时就锯一块。 “其实本地也有二手木商,他们承包旧屋拆除工作,把有价值的旧木回收再转卖,所以我去二手木商选购时,也会问那块木的由来,制作的时候会特别有感觉,而不只是一块原材料。” 回到学校,传承手艺 除了做木工,薛应杰也应邀到3所学校教导生活技能课的木工课程,其中一所就是儿子就读的华德福学校,从四年级到八年级的学生都要学习。他教导学生用回收木做汤匙、木碗、木凳。 他表示,到学校教课是机缘巧合下凑成的。但开始教课后,却发现自己所识有限,于是就报读网课,想学更多木工的理论与实践课,希望能够把自己所学的教给学生。 同时,他也希望更多人跟自己一样懂得珍惜资源,便开办儿童木工课程,教导小朋友用回收木做汤匙。 他表示,他唯一上过的课程是木汤匙课程,其他的都是自学及老师傅教导,所以他也不藏私,希望把自己学到的东西教给别人,因为工艺需要传承,摒弃过去“教会徒弟没师傅”的心态,因为每个人的手艺都不一样,做出来的东西都是独特的,作品体现出创作者的个性与想法。 “我的工作室欢迎任何人来学习,只要你想学就可以随时过来!” 薛应杰认为,教学与自己做出来的成品,有不一样的满足感,但只要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都很幸福。 每一块木都有自己的价值与故事 他表示,刚开始工作室做的都是一些小东西和实用家具,不做摆设用品,因为利用回收木的原意,就是要让它拥有附加价值,实用与摆设并存。 他认为,每一块回收木都有自己的价值,在处理这些旧木时会看到它留下的痕迹,如它原本的位置是梁子、墙木还是柱子,木会用自己的方式来告诉你它的故事,所以处理回收木经常会有惊喜,永远不知道它里面到底藏着什么,处理后才发现它的美与故事,然后再赋予它新生命。 “我从一张白纸开始,今天的技巧都是从问与学中得到。其实,爸爸年轻时也做过伐木工人,所以对树木有认识,经常听他说这是什么木,怎样好,但当时有听没有懂,现在想起来才觉得那都是无字书。” “做自己喜欢的事,是很幸福的!” 薛应杰最初利用树枝做勾子、汤匙等小件的东西,渐渐的顾客看到了他的巧手,向他订制一些特制的家具,打开了他的工匠之路。 而真正让他觉得自己称得上“木匠”的机缘,是应一位导演朋友要求,搭建一间树屋作拍广告用途,这也是他至今做过最大件的作品。 他最近也接了修复百年老屋门窗的工作。这间位于雪州龙邦的老屋本是荒废的店屋,薛应杰的前东家,也就是有机公司老板觉得非常可惜,就四处打听屋主,最终把它买下及修复,而他则负责修复门窗的工作。 他坦言,开始时真的不太会做,就跟老师傅讨教,慢慢学习掌握当中的技巧,开拓更多的可能。有时看到一些造型独特的木制用品,自己细细研究后再做出来。 对他来说,做木并不难,只要是自己喜欢的东西,遇到任何难题都会想办法跨越,最重要是可以做自己开心的事。 “我认为有想做的事情就勇敢去做,当然要有规划,至少不要饿肚子。我们的生活其实并不需要这么多东西,为了自己的兴趣,有些东西可以取舍。凡事开始之后就会有办法,好像我也是奋斗了5年才站稳脚步,但能够追求自己喜欢的生活,是很幸福的!”
2年前
VIP文
周刊专题
【吉兰丹华人的故事/03】以文创之名,留住文化之根
吉兰丹是一个充满匠人的地方,这些老旧手艺传承着一种精神,然而新时代的来临,令许多传统手艺无法适应,逐渐离开大众视野。他们展开了《匠心独运》吉兰丹匠人记录计划,用影像记载丹州华裔匠人的传统手艺与心路历程。
2年前
周刊专题
更多匠人
下一个
结束导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