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網
星洲網
星洲網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網 Newsletter 聯絡我們|星洲網 聯絡我們 登廣告|星洲網 登廣告 關於我們|星洲網 關於我們 活動|星洲網 活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華教課題

近來行動黨領袖頻頻為希盟部長的過失護航,淪為希盟的政治打手。行動黨已經忘了成為華社和華教把關人的使命。 上個月,魏家祥要求議長指示經濟部長拉菲茲,澄清有關主要數據庫(PADU)開發總開銷的數額。 經濟部長前言不對後語,對自己說過的話不認賬,行動黨金寶區國會議員張哲敏不滿魏家祥對經濟部長的追問,開聲攻擊魏家祥,為經濟部長護航。 接著,魏家祥追問數項被耽擱已久的華教課題,教育部長法麗娜避而不答。行動黨太平區國會議員兼教育部副部長黃家和及南蘭區國會議員劉強燕為教育部長護航,聯手圍剿魏家祥。 魏家祥擔任監督與制衡角色的後座議員,為華社和全體人民發聲,糾正不合理和不公平的政策,要求部長澄清主要數據庫開發總開銷數額,追問被耽擱多時的華教課題,何錯之有?為什麼行動黨議員要阻止魏家祥當人民和華社的喉舌。 馬華為10+6新建華小和搬遷華小收集了很多資料,包括人口暴增,附近華小爆滿和合適建校地點等。 馬華為建遷華小四處奔波,找發展商談合適建校地點,找土地局解決土地問題,辦宴會籌建校基金,一路打通州政府和聯邦政府重重關卡。 馬華不遺餘力的努力,在當時還是教育部副部長的張念群左一句 “兩校地點太靠近”,右一句 “暫時沒有需求” 之下,馬上化為烏有。 如今新廊華小爆滿,如果張念群在2018年沒有擱置沈慕羽華小的建設,沈慕羽華小早就建好並可提供600至800個學額,足以減輕新廊華小爆滿的壓力。 事實證明馬華興建華小的計劃是有遠見的,在2017年就看到華社在未來對華小的需求。 馬華向行動黨張念群追究新華小被擱置、被改校名和被改校址事件的責任,張念群和行動黨中委李政賢雙雙以 “馬漢順任內為何不改回” 來模糊焦點,為張念群擱置新華小的錯誤政策護航。行動黨再一次成為政治打手,阻止馬華為華教發聲。 自從團結政府上臺,國家已經沒有為華社請命的反對黨,華社已經很可憐了,許多華教問題需要有人向政府追責和澄清政策。 屈指一算就有以下數個項目:教長在國會明確表示政府不會考慮承認統考;政府拒絕制度化撥款華教;政府連續2年未在財政預算案上列出華教撥款數額;政府沒有落實增建華校的計劃和要私人企業投入資金建華校的 “Derma Dan Bina” 計劃。 若沒有人像馬華那樣持續向政府問責,華教的權益將慢慢地被擱置,然後不了了之。 行動黨就算不願當華社喉舌,也不應當政治打手,阻止馬華為華教發聲。
4月前
5月前
1年前
1年前
2年前
2年前
2年前
3年前
3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