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反战

我国“挺巴”团体应更强调反战意识,减少仇视宗教和民族的观念,或能促进各族在课题上的共识。 从我国的“挺巴”到美国的“反战”,不同文化的社会,却共同反对加沙战争而产生世界公民的联结。 从去年爆发以巴战争开始,我国从政府到民间团体都加入声援巴勒斯坦的运动,首相亲自带领的声援巴勒斯坦大会、教育部推出的“挺巴周”、民间团体的“集会”乃至抵制美国品牌商品的个人行为,我国的“挺巴”与国外运动相对而言还算温和与和平。 说到抵制潮,近日肯德基在全马100多家的分店暂停营业,让舆论将这个结果与抵制潮连上了关系。姑且说这是真的,肯德基的经营困境不存在其它的经济因素,罪魁祸首是抵制潮,那么决策者不也抵制了与以色列有关的货轮贸易? 舆论者别只管批评抵制潮破坏穆斯林的就业机会,让消费者少了一个炸鸡选择,也应该也應該追究默許“挺巴破坏经济优先”的政府,别只让抵制者“背锅”! 当媒体舆论猜测下一个受抵制之害的企业时,“挺巴”变成一个非理性和激进行为,同时让非穆斯林有一种直观感受,即挺巴只属于穆斯林的事情,其实有些可惜,因为声援巴勒斯坦其实不是为了反宗教和反民族,而是为了反对战争,进一步说,“挺巴”符合普世价值观,所以亲向以色列的欧美国家社会正在进行“挺巴”运动。 以美国来说,共和党和民主党素来受以色列利益集团影响, 而犹太人和“白人”都是美国右翼阶级,但这回高等学府校园内出现“挺巴”运动,就象征了未来精英向右翼的决策者表明反对美国传统的立场,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挺巴”的参与者中也有犹太裔,那是因为美国社会“挺巴”的基调是反战,以一名罹难的巴勒斯坦小女孩作为反战的精神象征。校园和平集会已质变为警察与学生互相对峙,社会“挺以”和“挺巴”群体也不时有冲突,尽管如此,但两派观点各有抒发空间,美国的公民社会有自由的民主表达。 反观我国从决策者定调“挺巴”为政治正确后,持相反意见者不受待见,在穆斯林社会更是如此,没有太多的反思空间,譬如检讨“挺巴”中的种族歧视。 以色列建立现代国家的时间不长,犹太民族却有四千年的历史。我国外交将巴勒斯坦民族当作“兄弟”,所以不予承认以色列,不过英属马来亚时期就曾有犹太人定居马来半岛,并且有混合血统的犹太后裔归入伊斯兰的事实,所以决策者应正视历史,不能一概而论以色列和犹太人。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宗教根基和文化,决策者在政治和外交之外,应该培养孩童学会尊重民族差异,让下一代的精英学会让民族或种族间留有相互理解的空间。 我国和美国的多元社会本就存在多元的视角,但两个社会针对声援巴勒斯坦的课题呈现不同反应,由于我国太过强调宗教和政治,缺乏反思一些问题如太过凸显宗教意识反而让非穆斯林难以投入,变成了仅属穆斯林社群的事儿,反而美国的犹太裔也选择了参与“挺巴”,正因为“挺巴”团体所提倡的是全人类能接受的反战意识。鉴于此,我国“挺巴”团体应更强调反战意识,减少仇视宗教和民族的观念,或能促进各族在课题上的共识。
8月前
1年前
2年前
2年前
这些年来,体坛吁求和平、为不同事件发声的努力从来不减,尤其在今年2月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之后,欧洲体坛更是掀起了支援乌克兰的浪潮,各地赛场都可见乌克兰的蓝黄旗帜,“与你同在”的标语随处可见。 俄罗斯网球明星安德烈·鲁布列夫(Andrey Rublev,1997-)在拿下迪拜公开赛半决赛后,借场边镜头胜利签名的惯例,写下“拒绝战争”的宣言,公开反对自己国家发动的战争。 众多反战呼吁中,前健身运动员、好莱坞巨星、政治人物阿诺·施瓦辛格(Arnold Schwarzenegger,1947-)选择直接向俄罗斯人与军队说话,反制俄国官方论述,其格调可说最为恢宏。这是一段精心设计的广播,阿诺先谈个人对前苏联举重世界冠军尤里·弗拉索夫(Yury Vlasov,1935-2021)的崇拜、他与俄罗斯的友谊,接着反驳克里姆林宫的宣传,再提到他的父亲——一名曾在二战参与纳粹围攻列宁格勒战役的奥地利士兵的故事。 “当我的父亲抵达列宁格勒,他因听信了政府的谎言而激情万丈。离开列宁格勒的时候,他身心俱疲,在痛苦中度过余生——背伤带来的疼痛、那些铭刻着可怕岁月印记的枪伤,以及深深的愧疚。” 这一段家族经验,让人动容。 战争还在持续中,我们无法检验上述表态与喊话的效果,且让我们再次回到一开始的问题:一个体育明星站在镜头面前呼吁和平,真的就能阻止战争吗?这感觉还真是不切实际,有点乡愿,不过英格兰超级足球联赛球队切尔西的名宿、象牙海岸球星迪迪埃·德罗巴(Didier Drogba,1978-)确曾某程度暂缓了该国的内战,使他成为民族英雄。 象牙海岸暂缓内战的一场足球赛 那是2005年10月8日,苏丹共和国红堡球场,世界杯非洲区外围赛关键战,德罗巴必须率领象牙海岸击败主队苏丹,同时寄望他们的劲敌喀麦隆在另一场比赛中无法战胜埃及,象牙海岸才能脱颖而出,拿到2006年德国世界杯的正赛门票。 拥有德罗巴、图雷(Toure)兄弟等黄金一代的象牙海岸没有让人失望,他们全场轰进3球,只让苏丹在比赛最后阶段踢进一记聊以自慰的进球,哨响,穿着白色战袍的象牙海岸球员围成一圈,专心聆听广播中非洲另一端的成绩:喀麦隆被埃及逼平……象牙海岸男足创造了历史,首次挺进世界杯。 接下来发生的,便是改变象牙海岸的60秒钟。 象牙海岸团队在更衣室接受电视台采访,德罗巴手握麦克风向同胞喊话:“象牙海岸的男男女女,无论你来自东南西北,我们今天证明了,全体象牙海岸人民可以和平共存,为同一个目标奋斗——获取世界杯正赛资格。” 说着说着,德罗巴与队友纷纷跪地:“这么一个富庶的非洲国家,不应该陷入战乱。放下你的武器吧,举行选举,一切都会变好的。”接着他们唱起歌来:“我们要尽情享受,所以放下你的枪枝……” 象牙海岸于2002年爆发内战,南北分治,政府与叛军之间冲突不断,前殖民宗主法国也试图介入调停,该国男足首度闯入世界杯正赛稍稍改变了气氛,德罗巴获得2007年非洲足球先生荣誉之后,也带领国家队到叛军控制的地区巡回比赛,以实际行动沟通分裂的国土。 延宕数年,象牙海岸于2010年举行选举,败选的原任总统巴博(Gbagbo,1945-)宣称获胜,自行宣誓就职,引爆新一轮内战,直到2011年4月他被捕,象牙海岸才终于回归议会民主的常态。 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你可以说德罗巴与球队什么也没有达成,你也可以承认他们潜移默化改变了一些事情。 作为一名高产的前锋,德罗巴一如他的绰号“魔兽”,拥有摧枯拉朽的实力。2018年,德罗巴以40岁之龄正式退役。在球会生涯里,他一共赢得3座英超联赛冠军、两届英超金靴奖、一座欧洲冠军联赛冠军。国家队生涯,德罗巴3次率队进军世界杯正赛,获颁两届非洲足球先生殊荣。 谈及足球如何为国家带来和平,德罗巴如此说道:“在成为足球员之前,我是一个人,一个男人……我的国家分崩离析,唯一能团结我们的就是足球。” 这番话好像翻译家傅雷在家书中对儿子傅聪的循循善诱:“首先要成为一个人,其次是成为一个艺术家,最后才是成为一个钢琴家。” 任何人都应当如此,尤其当代运动员拥有巨大的影响力——如果以Instagram粉丝为参数,葡萄牙足球员C罗(Christiano Ronaldo,1985-)拥有4.23亿粉丝冠绝全球,阿根廷球星梅西(Messi,1987-)则以3.17亿拥护者排行IG第三,他们剃个胡子、吃个薯片都能引起风潮,若将人道主义精神摆在第一位,当代运动员确实能够促成许多体育以外的壮举。   更多文章: 牛油小生/奥林匹亚      
3年前
政治太复杂。它并非是一个让普通人能瞥眼就看明白的棋局。 在入世未深的年少时期,读过不少言情小说。 那个时候,心情常常被小说的情节与对白牵着走。读着读着,揪心揪肺的感觉就来了。有些时候还哭得稀里哗啦。但是,在这些滥情的桥段中,偶尔也读到对人生有所启发的句子。 至今印象最深刻的,不外是亦舒当年在《玫瑰的故事》里,写过的一句。这一句的大意是:任何事情都不会是“非黑即白,非白即黑”的单纯,因为在黑与白之间,还有深深浅浅的灰。然而,在亦舒眼里,那些忽略了灰色地带,心中只拥有绝对黑白概念的人们,不正是马来西亚华人吗? 我们都太主观。自俄乌战争开打以来,在马来西亚炸出了许多的国际军事专家不说,这场战火还把马来西亚早已四分五裂的华人社会打到更加的四分五裂。 在条条裂缝间中,涌出了不少所谓的“慕洋犬”与“中华胶”。他们相互对峙,让早已因为政党理念、中美关系,与抗疫方式分歧的华人社会,现在是更加的分裂。搞到俄乌之战,在马来西亚莫名其妙就变成了中美之战。 战地里的真枪实弹,都被一些人挪到网上去耍嘴皮子。一个个彷佛就是在乌克兰土生土长,现在还在那里现场观战的爱国专家。 俄乌之战的开打,谁是谁非,众说纷纭。有人说,不管怎样,但凡先动手的,就是错误的一方。但是,政治太复杂。它并非是一个让普通人能瞥眼就看明白的棋局。因此,它更不能用道德标准来衡量。 暂且不看国际战事,就拿自己这个小小的马来西亚政坛来说吧。凡是涉足政坛的,无论是大官还是小官,在朝还是在野,大家都在玩着“我跟你好”和“我不跟他好”如此之类的幼儿园小孩才玩的幼稚游戏。 而在为人处世的品行上,他们之间有哪一个又会如孩童般干净利落?又有哪一个能做到求学时候,道德课本上的道德标准? 小小国如马来西亚里的政客们,已经在乐此而不疲地玩着肮脏游戏了,更何况是在国际舞台上举足轻重的大国们?他们玩游戏的手法,更加出神入化。 自以为看透局势的人们,都在高谈阔论。然而,事实上,他们只不过自嗨自爽,表现得犹如一个小丑而已。 我关心俄乌之战,因为两个孩子都在那块发生了战事的大陆上。 前几天而已,女儿忽然捎来讯息。劈头就问,马来西亚人对俄乌之战的看法。我不止不回答,还反问了她,想听听这个在欧洲出生与长大,并且还在那边受到从小学到大学二年级教育熏陶的20岁女孩,对这场战事的看法。 不问还好,这一问,就问出了她的滔滔大论。最让我惊讶的是,她提到了北约。她说,反对战争的人,首先要反对的,是北约。我告诉她说,在马来西亚,很多反对战争的人,可能也不知道北约到底是什么东西。但他们一般都反对俄国,反对中国。 北约关中国什么事?她问。 是啊,关中国什么事?我笑。
3年前
3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