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台海危机

南海与台海的命运与中美之竞争挂钩,已脱离不了,只是尚未到战争一触即发的时刻,因为有东盟制约南海争端,而美国正处总统竞选期间,必须避免引战台海。 当前除了中东与乌克兰面临战乱不停,距离我们不远的南中国海与台湾海峡也处在不断上升的紧张局势。 南中国海与台湾海峡所涉争议受到美中竞争不断的激化。从2018年贸易战开始演变成政治意识对抗的美中竞争,导致南海争端和台海危机见不着“尽头”,各种以维护安全和自由的联合军演也正在撕裂该区域国家间的和平共识。 东盟与中国尽管已经发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国与东南亚各国也深化外交,却迟迟未落实能对南海行为起规范以减少争端的《南海行为准则》。 向来容易与中国起争端的是菲律宾,今年内更是冲突不断。 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去年出访中国时,已跟中方签下联合声明以表和平解决南海争端的决心,可是从今年5月开始,双方关系急转直下。 双方的海警船和民船屡屡对峙,菲律宾看似是挑衅的一方,但回顾中国在南中国海的行径,包括建造疑似军事用途的人造岛,在菲律宾看来不但破坏生态,也涉及破坏完整主权,持平而论,可以理解菲律宾为何维持不了一年又回到亲美立场。加上中国成功试射远程洲际导弹,让抵制中国的气氛继续上升。 菲律宾不仅参与了美国主导的海上联合军演,也找到东南亚以外有“共同目标”的朋友圈,跟日本、印度达成军事合作关系,与韩国发展战略伙伴关系。 相较于安全和经济利益主导南海争端,并且涉及不止两三个国家,台海危机的主角只有中国大陆与台湾,并且完全由政治意识操纵。 无论如何,东盟必须关注台海危机,不仅因为中国是东盟最大的贸易伙伴,也因为中国处理台海危机的手段,将是东盟采取应对南海争端方针的重要参考。 美中关系已回不去2018年以前,在大国避免直接战争的原则下,代理战是避免不了的。亚太地区多元民族与宗教利益交织下,自然有不少冲突发生,也有受到外国势力介入成为代理战场的可能性。 除了朝鲜半岛,目前南海和台海不停有船舰以联合军演的名义穿梭。东亚有韩国和日本以平衡为战略,倚靠美国遏制中国;南亚的印度和东南亚国家都以“不结盟”原则发展外交,但随着中国的崛起,印度基于区域大国竞争也以亲美平衡中国崛起的势力;东南亚虽小国多,但有代表6亿多人口的东盟受到中美的重视及拉拢,当然了,各方的拉拢也分化着东盟的立场,挑战东盟的团结程度。 目前为止,东南亚国家在军事上依然相信美国,中国与东盟的互信程度未到取代美国的阶段,反而如果中国对台海和南海使用 武力,都将把东南亚国家推向美国。 简单来说,美国无论由共和党或民主党出任美国总统,即使有主战派和非主战派之别,基本并不会改变对抗中国的意志,至多对围堵中国的战略略作调整而已。 至于中国,“武统台湾”是最逼不得已的选项,当下完全可以“软实力”挤压台湾的国际空间的时候,不需以战争的代价换取“统一”却将周边国家推向美国一方。 总而论之,南海与台海的命运与中美之竞争挂钩,已脱离不了,只是尚未到战争一触即发的时刻,因为有东盟制约南海争端,而美国正处总统竞选期间,必须避免引战台海,然而,美中关系和美国政局的未来走向也受到中东和俄乌的战局影响,这些外在的各种因素对于渴望维持和平的东盟来说最难把控,而且难度一年更甚一年。 故此,为了马来西亚明年一肩挑起东盟主席国的重担,国内朝野必须共同维持内政稳定,以区域和平换取国内经济成长和社会安定。
2月前
2年前
2年前
2年前
如果主权课题也由民意主导的话,台海危机就不仅仅是两岸的事,更关乎区域整体的安全利益,台湾各党各派应该有这个认知,别再凡事受困于民意之中。 佩洛西涉台之旅已将中美关系陷入冷战,在亚洲引起不安,国际的旁观者对台海危机的声明已被划为反美和反华的阵营,即使一些国家强调中立,也会被解读是间接反美的立场,但无论什么阵营,都不会否定“一个中国”的立场。 国际上的国家谨言慎行,而国内的社会言论则依个别的观察及利益出发点,自由发表支持或谴责任何一方,例如在我国设立的马中民间商会——马来西亚中国企业家联合会(PUCM)及驻马来西亚大使欧阳玉靖基于马中两国合作利益为出发点,严正谴责佩洛西,惟代表国家的机关应尽回避与民意混淆,所以当首相署的对华特使发表谴责佩洛西的言论时,我国外交部长赛富丁急速澄清,避免外界误会马来西亚有“选边站”的意思。 政府不顺应民意,有时是为了国家利益的“整体性”,发表舆论的个人或团体只能代表其中一方的民意。总结而言,从民意角度看待国际时局可以有多种立场,但国与国的沟通需回归谨慎的外交渠道,政治只能作为手段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不能过量的操作。 这一次台海危机的爆发虽有美国需负的责任,但根源还是沟通不良导致误解的两岸关系。 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由各别的意识型态塑造各别史观,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经济崛起和强大,逐步强化了其论述,但中华民国乃清末革命志士以辛亥革命推翻帝制所建立,在中国政治历史脉络的一席之地不容掩盖。只因中国长期积弱,振兴不起来,尤其是民国政府国民党的专政,“新的中国”依然是“旧的躯壳”,百姓继续受到旧社会势族的剥削,于是推崇马克思主义的共产党有组织农民群众的机会。二战后的国共内战,国民党政府节节败退而背负着中华民国退守到台湾,共产党对国民党的战争止于台海,没有彻底消灭中华民国,即为日后两岸关系衍生的主权纠纷埋下伏笔。 中华人民共和国说“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大陆委员会则说“台湾从来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些都是各方利用语言技术建立各自对台湾主权的合法性拥有。 去年的辛亥革命周年纪念日,习近平回溯并继承了推翻帝制以复兴中华民族的历史,有覆盖中华民国的意味,而另一边的民进党政府也在继承国民党执政早期的“功绩”。 中华民国在蒋经国总统的带领下,使台湾经济体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促使威权政体的转型契机。党外人士不懈向上推动民主,成就台湾民主政体。自由民主的论坛包容各种立场的言论,台独的思想者也在养分充足的民主论坛中茁壮,透过民主选举逐步获得政治权力,并透过教育政策改变台湾的政治语境,而国民党的李登辉总统是第一位以当权者的地位主张“两国论”改变台湾的中国概念。 台湾的民主化已被狂热的选举分子抓到诀窍,想赢选举就得注意民意动向,当人民懂得利用投票工具换走执政党时,朝野政党不得不在意人民信任度或民意调查,甚至带领强化某部分民意,让社会政策到外交问题都离不开民意调查,也致使外交失衡到忽视了现实威胁的地步,酿成今天的台海危机。 国民党如今处境彷徨,和民进党一样不能摆脱从民意考量决策,受困于民意混淆的尴尬立场。无论是朱立伦访美还是最近的夏立言访中,党内都有反对的声量,都来自将来选举的民意考量,恐怕将来还得面对台湾人民公投独立的危机。 如果主权课题也由民意主导的话,台海危机就不仅仅是两岸的事,更关乎区域整体的安全利益,台湾各党各派应该有这个认知,别再凡事受困于民意之中。
2年前
2年前
2年前
2年前
3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