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史记

3月前
小时候,我对龙充满好奇。那时候学校没有图书馆,家里没有电视。爸爸虽然订《星洲日报》,可是龙的图片没有出现过 。因此我一直无法知道龙的样子。 三年级开始,我迷上阅读,疼爱我的大姐便买儿童刊物《南洋儿童》和《儿童乐园》给我,我终于从这些刊物中看到龙的模样。它有点像蛇,但是比蛇威猛好看。它有漂亮的角,也有牙,而蛇没有。故事中的龙能吞云吐雾,呼风唤雨,非常神奇。我缠着我大姐问世间有没有那样的动物。大姐说它只是神话故事中的动物,现实生活中是无法找到的。 我纳闷的是这种虚幻的动物为何会在十二生肖中占一席之位,而且许多华人特别喜欢在龙年生孩子。大姐说在远古时代,龙就神秘地存在。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龙有神圣和祥和的特征,因此被选入了十二生肖中。由于龙象征祥瑞,它在十二生肖中拥有崇高的地位。 我妈妈以她能生下两个龙子为傲。我大哥和五哥都肖龙。 积极就会有出路 我大哥本来要到台湾深造,但是后来他健康出问题,没法参加入学考试,只好留在乡下帮爸爸顾园割胶。结果肖龙的大哥不能成龙,望子成龙的父亲非常失望。可是大哥的历史知识丰富,中学时我在历史方面有什么疑惑,一定问我大哥,举凡中国历史或外国历史,他都能帮我解惑。法国的拿破仑,中国的鸦片战争,他都懂得,所以他在我眼中就像一条龙。他还自制一个书架,上面排满了几大册的《史记》,高高地放在他的房间里面。我很想拿下来翻阅,可是他把他当宝贝一样,不准我动。后来我考高级剑桥文凭华文科时终于读了《史记》,读了之后,我更觉得他像龙一样神奇。 五哥常常说:“肖龙不好,因为龙年出生的孩子特别多,竞争很厉害,我成绩中规中矩,挤不进大学。别的生肖的学生有我这样的成绩,都能进大学。”我六哥虽没进大学,但他进师范学院,当了老师。我六哥小我五哥一岁,肖蛇,成绩不好,虽然竞争不激烈,也没进大学,更不用说当老师。因此我觉得不管生肖是什么,只要态度积极,就会有出路。 星云大师在去世前,预先为仁嘉隆佛光东禅寺写了对联:“云水自在,祥和欢乐。”觉诚法师则写:“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仁嘉隆佛光东禅寺打造了两条288尺的祥和金龙,来迎接2024甲辰年。龙的确让人有无限的想像空间。
9月前
黄子华在一场栋笃笑中针砭香港失业与自杀问题,为观众提出了如何成功获得工作的方法,其中给男观众的建议是延续中华文明的“优良传统”,自宫求职以表决心。这当然是黄子华营造的笑料,然而其背后暗藏的事实是——许多男人宁愿死,都不愿意失去生殖器。 然而,这个事实放到西汉初汉武帝时代,却有一人即使失去了生殖器,仍旧苟活下去,完成了划时代且推进中华文明史学、文学的巨作《史记》的作者——司马迁。 来到2023年,司马迁或《史记》还有多少人记得或偶尔拾起翻阅?除了古文生涩难懂(其实也不会太难)让当代读者却步,白话文翻译却又失去了古文的灵动生气。故此,本地已故汉学家——郑良树教授的《百年讲司马迁》,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地梳理司马迁波澜壮阔的一生。 郑教授在前言里写道:“要了解《史记》,必须从了解司马迁开始;不了解司马迁这个人的组合建构,就不能了解《史记》这部书。”全书分成6章,前4章侧重于带读者了解司马迁的生平事迹,其中第五章较为特别,分析司马迁将自身悲剧投影以特殊手法,或史记的“太史公曰”(司马迁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点评),加插到他所写的历史人物中,罗列出了他最为希望看见的美好人性——忠魂、士义、侠骨、豪情。 司马迁因“李陵之祸”而被判腐刑,在他希望朋友家人出手相助,奈何“家贫,货赂不足以自赎,交友莫救视;左右亲邻,不为一言;身非木石;独与法吏为伍,深幽囹圄之中……”。可见当时司马迁到了天地不应,亲友无视的地步。故此,司马迁在〈游侠列传〉内记录了“侠骨”消逝的愤慨:“自秦以前,匹夫之侠,湮灭不见,余甚恨之。”在司马迁的时代,如果还有侠客,那他或许便可以躲过一劫。 再者,司马迁也借由〈魏公子列传〉里展示士人的士义,他在〈自序〉里写道:“能以富贵下贫贱,贤能诎于不肖,唯信陵君为能行之。作魏公子列传。”郑教授在书中写道,司马迁在该列传内绝无例外地以“公子”来称呼信陵君,共一百四十七次,以表敬意,呼应了司马迁在自序里作魏公子列传的初衷,也反映了他多希望身边同袍能有一个替他说话的“魏公子”,展示一个读书人(士人)该有的义。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司马迁没有逃过刑法,成了阉人。他本欲在牢内自杀,却忽然想起古人都在危难之时才可以写下流传后世的作品(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因此画面一转“见狱吏则头抢地”般的苟活,才完成了《史记》的撰述,其中的悲恸非常人所能忍耐。 司马迁的时代有其局限,因此他期许后人的理解,将许多他渴望的美好人性,分解到一篇篇的记载里,从古人的事迹里寻获、记载,尔后让后人得以读史以外,更能窥视他本人的悲情壮志与砥砺发奋。
1年前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还是水流?”念到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这句时,她眼睛睁得如蛋黄般大,奶声奶气地问道。韶光逝去无影踪,那稚嫩童音一去不复闻。 工艺大学毕业后,工作了一段时日,为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她毅然辞去报馆一职,远赴北京大学深造,选择的是与在国内大学主修的化学系差异颇大的中文系。 这一决定出乎意料,却也获得家人全面支持。2001年的那一天,送她到机场,看着她在长长的行列里,等候护照检验,拿回护照,然后回身望过来,潇洒地挥挥手。这一挥让我眼眶泛汨,无语凝咽,目送着瘦削的背影渐行渐远。离乡背井,在人生地不熟的国度,经历3年中文系硕士班的苦学,我无法体验却也能体会她所承受的甜酸苦辣。学成归来了,昔日的牵挂与担心终于画上了句号。 伴随着她归来的是一箱箱的书籍。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则是:女儿购书,母亲获益。我说正在阅读《梵谷:磨难中的热情》,她给我带来余光中译的《梵谷传》;我读《史记》,她介绍我读《史记的读法》;我说常背诵李白的诗,她递给我哈金中文版的《通天之路:李白传》,近日,还递来蒋勲的《品味唐诗》。 坚持不懈地翻阅她所购买的书籍,渐渐的,我开始喜欢阅读沈从文、王安忆、张爱玲、西西等作者的著作。我俩彼此也开始有了文学方面的交流。我说,真不明白“出名要趁早”的张爱玲怎么会爱上使君有妇,又见一个爱一个、承诺与誓言都是空谈的胡兰成。“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喜欢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我话音刚落,她竟一字不漏地念出张爱玲写在给胡兰成的照片背面的情话。 谁说最难报答父母恩 “好记性!你是否每次都能把书读到最后一字,并记得内容?” “哪有可能!不是每本书都容易读懂的。读不下去就换另一本,没必要记住每本书的内容 ,阅读当下开心就很不错了。” 受了她的熏陶,潜移默化,我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偶从报章上得悉第6届深耕文学创作课招生,立即私讯她,希望能参加华文散文班,打好写作的基础。她当即回应为我询问详情,还安慰我放心,年龄不是问题。第二天,她告知已为我报名,还缴费了。我欣慰无比。谁说最难报答海样深的父母恩。
2年前